記者 | 黃祺茗 張舒雅
作為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商,中石油油氣產量變化對全國油氣生產影響深遠。剛剛過去的2018年,中石油國內油氣田開發提交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小編挑選了幾個代表數字為您一一解析。
原油1億噸以上有效穩產
2018年中國石油國內油氣產量當量持續攀升,比上年增加330萬噸。原油產量實現了1億噸以上有效穩產。
這一年,油價劇烈波動,對生產經營帶來極大挑戰;這一年,資源劣質化程度進一步加劇,很多資源已經進入開發的尾期和末期。「低品位、低油價和高成本」的三重矛盾疊加不可逆轉。持續穩產,舉步維艱。如何在資源劣質化加劇的情況下保持穩產上產勢頭,考驗著每一個油氣田開發者的膽識和勇氣。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油氣田開發圓滿完成各項經營任務,原油交出了穩產1億噸的圓滿答卷。
中國石油原油產量
天然氣產量1093億立方米
2018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1093.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9%,其中頁巖氣產量42.6億立方米,增長41.2%,川南成為我國日產量最大的頁巖氣生產基地,日產量破2000萬立方米,形成年產70多億立方米的生產能力。
2019年,中國石油將強化科技創新作為今年重點生產經營工作,將加快攻關緻密油與頁巖油氣等勘探技術,3500米-4000米埋深頁巖氣有效開發和大幅增產壓裂技術攻關,推動國內上遊業務增儲上產。
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
儲氣庫注氣超過90億方
中國石油10座在役儲氣庫(群)2018年注氣量超過90億立方米,同比增加22%,刷新歷史記錄。
未來根據規劃,中國石油將建立東北、華北、中西部、西北、西南、中東部六個區域儲氣中心,按照「達容一批、新建一批、評價一批」的工作部署,充分挖掘儲氣庫建設能力,加快儲氣庫建設。
儲氣庫示意圖
油氣綜合遞減率降低0.72%和0.8%
2018年,中國石油油田遞減率控制在較好水平。自然遞減率、綜合遞減率比上年分別減緩0.41%和0.72%。天然氣綜合遞減率同比降低0.8%。
噸油必爭,方氣必爭。圍繞控遞減和提高採收率兩大主線,各油田各出奇招,開發管理水平不斷創新,邁上新臺階。長慶油田紮實推進以精細注水為核心的控遞減工程和以氣驅為重點的提高採收率工程,老油田穩產基礎進一步夯實。西南油氣田通過實施氣藏整體治水等方式,氣田開發水侵得到有效控制,進一步夯實龍王廟等主力氣田的穩產基礎。
油氣開發儲採比達到14.58和19.1
2018年原油開發儲採比由10年前的10.08提高到14.58,是股份公司成立以來歷史最高水平。天然氣開發儲採比達到19.1,具備快速上產的資源基礎。
油氣含水上升率0.28%
油氣含水上升率0.28%,是近年來最好水平。
運行成本壓減10%
過去一年,圍繞低成本發展,中國石油油氣田開發嚴把源頭效益關、緊抓全過程管控,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不斷提升效率效益,為可持續發展增添活力。
在源頭把控上,去年計劃安排產能1480萬噸,經效益評價內部收益率小於6%的產能佔到10%。通過效益倒逼,新建百萬噸產能投資和運行成本分別壓減10%,實現了達標建產。
運行成本壓減
回顧2018年,中國石油油氣開發用責任和擔當書寫歷史篇章,用智慧與膽魄將改革向縱深推進。這一年油氣田開發不僅實現了量的增長,也實現了效益的提升。立足長期低油價,油氣開發系統持續深化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工程,各項經營指標持續向好。
展望2019年,光榮與夢想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中國石油國內油氣田開發將圍繞進一步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不動搖、不懈怠,全力推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能力不斷提升,實現油氣產量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