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衛星對地遙感水平已經達到世界領先
這些衛星照片大多是利用我國在軌的高分系列衛星拍攝的,包括高景一號衛星,高分一號衛星,高分二號衛星,高分七號衛星等,此外還有歐洲哨兵2號(Sentinel2)衛星和美國Landsat 8陸地衛星的對比圖。從圖片可見中國發展的巨大能力,也可以看出中國衛星應用水平的極大提高。
-
高景一號衛星03、04星傳回首批高清新圖
近日,高景一號03、04星傳回首批高清新圖,圖像指標保持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標誌著我國首個0.5米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星座4星組網完成。 圖為高景一號傳回的北京故宮影像,圖中的太和殿金碧輝煌,參觀人群絡繹不絕 高景一號03、04星於1月9日成功發射升空,軌道高度530公裡。4星組網後,觀測效能大幅提高,可達到全球任意地區一天內重訪,全球80%以上地區可實現每天兩次重訪,同時可實現「準實傳」,即邊拍邊傳,大幅提高在軌圖像傳輸效率。
-
性能達到國際先進!專家對國內首臺矽晶圓雷射隱形切割機進行鑑定
一致認為,中國電子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和河南通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矽晶圓雷射隱形切割機屬國內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其性能指標和總體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劉院長陪同專家一行首先參觀了聯合創新半導體智能裝備重點實驗室,並對矽晶圓切割的關鍵技術指標進行了現場驗證。專家對驗證結果表示非常滿意,認為該設備的性能指標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專家一行5人與鄭州研究院、河南通用智能的研發人員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技術討論。
-
「新區製造」 「國內最大」 「國際領先」
外延片製造商,得益於該公司擁有國內高效太陽電池外延片生產技術創始團隊。另外,該公司工藝技術和管理均處國內行業領先水平,擁有國內唯一的6英寸太陽電池生產線。這一產品被省科技廳驗收專家評定為「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被省工信廳授予「2018年度優秀新產品一等獎」。目前已基本完成產業化工作,實現了年產5萬片外延片的能力,並作為主流產品裝備我國新發射衛星。
-
廈門計量檢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該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可校準PCR儀的溫度示值誤差、溫度均勻度、平均升溫速率等6個計量性能指標,確保PCR儀「健康上崗」,為廈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揮積極作用。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廈門市計量檢定測試院加強疫情防控計量保障能力建設,累計投入100多萬元用於補強和建設新項目,目前已在體溫測量、醫療、生化分析、安全防護等方面具備計量檢定、校準能力,達到國內先進、省內領先水平。
-
高硼矽玻璃減反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日,依託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北京市太陽能熱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高硼矽玻璃減反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鍍制的減反射高硼矽玻璃管的透過率、反射率等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該工程中心積極與力諾太陽能集團、清華大學、菲斯曼太陽能公司、有色金屬研究院能源所等多家國內知名的太陽能真空管制造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強協同創新,共同促進我國太陽能行業的發展。
-
我國鋁粉煤灰資源化利用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評價專家組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彭蘇萍院士、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張國成院士、長城鋁業公司原總工程師陳萬坤教授級高工以及國內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授和專家構成。工信部節能司資源綜合利用處王文遠處長、羅曉麗副處長、中國循環經濟協會陳燕海常務副會長、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張德副主任、資環處蔡衛民處長以及大唐集團有關領導出席會議。
-
美的離心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本報訊 在第二十二屆國際製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上,群雄聚會,產品疊出,最具震憾力的當數美的中央空調國內首家上市的變頻熱泵離心機。美的中央空調從1999年開始以發展多聯機起家,因掌握著變頻多聯機的核心技術,成為行業的變頻王者。
-
國內首套硫酸烷基化技術通過技術鑑定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認為該技術具有低溫、低酸耗、產物分布好等特點,整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SINOALKY技術的成功工業化標誌著我國突破了國外技術壁壘,擁有了國內首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硫酸烷基化技術。
-
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鐘、銣原子鐘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研製的一臺高精度銣鍾和一臺星載氫鍾,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1月12日7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圖為搭載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鬥導航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點火發射。
-
相關連結:高景一號
自主研發雙星,領先國內技術 如今,越來越多的私營企業將目光瞄準了商業遙感衛星。但是迄今為止,仍然沒有一顆中國商業遙感衛星的解析度能夠達到0.5米。在此背景下,高景一號全自主研發雙星的發射無疑是裡程碑性的,這意味著中國終於擁有屬於自己的0.5米國產商業高解析度遙感衛星星座。
-
我國大功率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這一成果為我國大功率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技術國產化與產業化提供了技術支撐,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風力發電變流器是風力發電機組不可缺少的能量變換環節,是風力發電機組的核心部件之一。由於自然界中風的大小、方向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導致風力發電機轉速時快時慢,發出的電壓幅值和頻率也雜亂無章。
-
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兩項科技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結果顯示,這兩項科技成果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據了解,&34;項目,歷經6年,攻克了顆粒標物研製技術,解決了目前顆粒數量濃度標準物質測量範圍窄、精度不高、效率低問題,打破了我國該標準物質對國外進口的依賴。該項目由該院高級工程師朱永宏團隊完成。
-
高景一號衛星發布首批影像
高景一號01組兩顆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抓總研製,衛星成功在軌運行後,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負責商業化運營。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抓總研製。
-
天津大學「高速並聯機器人」達國際先進水平
天津大學「高速並聯機器人」達國際先進水平 > 中新網天津5月5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王濤 張潔)記者5日從天津大學獲悉,由國家「863」計劃先進位造技術領域專家、天津大學黃田教授主持的「高速並聯機器人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科研成果通過鑑定,並經專家認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成果國際領先。
-
專家稱國內多項核聚變技術裝置處國際先進水平
國內多項核聚變技術裝置已邁入國際先進水平目前世界上的核電站利用核裂變來發電,核裂變在產生巨大能量的同時也產生強大的輻射,廢料很難處理。此外,作核材料的鈾、釷蘊藏量非常有限。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向中國青年報記者介紹,目前人類利用託克馬克裝置開發核聚變能的科學可行性已經得到證實:「等離子體最高溫度可達2億~4億度;最高聚變輸出功率超過16兆瓦,聚變輸出功率/輸入功率比值已經達到1.25。」也就是說,建造核聚變實驗堆的可能性逐步浮現出來。這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人造太陽」升起的希望。目前國內多項核聚變技術裝置已經邁入國際先進水平。
-
深圳先進院研製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深圳先進院光伏太陽能中心劉壯接受國外媒體採訪就在第一代中國光伏產業在歐美受阻之際,國內科研院所傳來捷報,可取代「晶矽」原材料的第二代「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水平。該項目是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香港中文大學,深港攜手自主研發成功的高效低成本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裝備、工藝及產品。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光伏太陽能實驗室主任肖旭東團隊研製的「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效率已達到18.7%,邁入國際領先行列。
-
中國雷射切割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有多大?
然而,我國所能製造的雷射切割機的關鍵部件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且尚不能製造等離子切割機的關鍵部件。」5月15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第十三屆北京埃森焊接與切割展覽會上,武漢法利萊切割系統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離子事業部總經理熊衍軍告訴記者。 對於該展會,參展商都給予了較高評價。
-
萱嘉生物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所林樹東研究員、華南理工大學張雷教授等評價專家團隊組成的科技成果評價評審委員會在聽取了萱嘉生物的技術研究報告,審閱了項目相關資料,經質詢與討論後,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萱嘉生物《植物源超分子溶劑及其綠色提取技術》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12月14日,萱嘉生物完成科技成果評價網上登記工作,並在12月22日,順利通過韶關市科技局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