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是最為重要的國運之戰,月球上的氦3核能儲存量遠超地球!

2020-12-04 十月憶白

為什麼登月是最為重要的國運之戰?在這件事情上,中國被打壓被限制到最後華麗逆襲的故事你知道嗎?

1961年,蘇聯的加加林飛出地球,1969年美國的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踏出了人類的一大步,他們鬥得你死我活,我們也在悄悄摸索著,最高規格的團隊錢學森掛帥,中科院執行。

1970年長徵一號向全球發送東方紅太陽升的信號,往後20年長徵運載火箭逐漸進入國際發射市場。對於每一次的合作我們都非常重視,火車讓行、局長護送,甚至專門炸山開路,方便通行。1992年的一次發射事故中,科學家、軍人和指揮員都衝進發射臺,頂著隨時會爆炸的火箭燃料煙霧,電光火石間卸下了價值1.4億美元的美國客戶的衛星,因為這樣的服務態度更因為價格低成功率高的特點,中國在國際發射市場所向披靡。

1998年五月,摩託羅拉的銥星計劃,一共66顆衛星,我們一箭雙星發射了十一次,拿到了三分之一的訂單。眼看著中國航天力量崛起,美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於是他們規定全世界的太空飛行器只要用到一個美國零件,那就不允許使用中國的火箭發射,果然沒人再敢來找我們買火箭啦!中國成了被孤立的孩子,但那又怎麼樣呢?這一切並不能阻止中國航天人向前的腳步,全部國產全部自研,再沒有任何商業收入,年度預算只有NASA十分之一的情況下,我們啟動了嫦娥計劃,整個嫦娥工程只花了14億人民幣,相當於北京一公裡地鐵造價。

2019年初,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登陸,這讓NASA不惜違反國家禁令,也要打電話來尋求合作,這通電話中國航天人員等了20年,50年前美國人因為預算問題放棄了月球計劃,但如今眼看著我們步步領先,他們又重啟了登月計劃。為什麼我們登月讓他們感到緊張呢?因為月球上有著地球文明向下一個級別跨越的關鍵,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能量暴漲的歷史。從刀耕火種到捕魚狩獵,從男耕女織到工業時代,每一次社會躍遷都是人類控制和利用總能量的升級。

到如今,我們清楚的認識到核能是幫助人類再上一個臺階的鑰匙,它是可持續的,可再生的清潔新能源,唯一的問題就是核輻射,地球上能找到的任何反應材料大多都會產生致命的輻射,但用氦3就不會,只是這東西地球上極少見,月球上的儲存量卻超過一百萬噸。要知道八噸氦3產生的電量就夠整個中國用一年,但是沒有輻射的可以隨身攜帶的核能電池,就是地球進入下一個時代的標誌,所以誰能率先登陸月球,建立完善的開採工業,誰就能成為人類的代表,開啟下一個時代的大門。結果如何猶未可知,但至少目前我們中國是離這扇大門最近的玩家。我是十月憶白,關注我,帶你一起長知識!

百度首發

本文由十月憶白原創

外賣變貴了,餐廳不賺錢了,平臺還只是混了個溫飽,問題出在哪裡

方便麵市場競爭刺激,統一和康師傅成難兄難弟,未來會逆天改命嗎

時代女人王薇婭:時代的女人跑在時代的賽道上,而時代也選擇她們

外資企業真的為了補貼而撤出中國,他們可能捨不得,背後可能是坑

某網紅和某太子妃之間的驚天大瓜,更精彩的是背後的信息大戰

相關焦點

  • 月球上有多少能源?中國登月的成功,到底觸動誰的奶酪?
    為什麼登月是最為重要的國運之戰,在這件事情上中國被打壓,被限制到最後華麗逆襲的故事,你知道嗎?50年前,美國人因為預算問題放棄了月球計劃,但如今眼看著我們步步領先,他們又重啟了登月計劃。到如今我們清楚的認識到核能是幫助人類再上一個臺階的鑰匙。它是可持續的,可再生的清潔新能源,唯一的問題就是核輻射。
  • 美國看到我們登月後,重新啟動登月計劃
    為什麼登月是最為重要的國運之戰?1961年蘇聯的加加林飛出地球1969年美國的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了人類的一大步他們鬥得你死我活因為月球上有著地球文明向下一個級別跨越的關鍵。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能量暴漲的歷史,從刀耕火種到狩獵捕魚,從男耕女織再到工業時代。
  • 美國揚言:中國「登月」註定失敗,中國卻靠這張王牌華麗逆襲
    為什麼登陸月球是最為重要的國運之戰?>在月球上踏出了人類的一大步,他們鬥得你死我活的同時,我們也在悄悄地摸索。從一開始,中國就把登月計劃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我們打造最高規格的團隊,錢學森掛帥,中科院執行。可謂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 帶回清潔能源氦-3是嫦娥5號的一項重要任務,月球是能源之球
    化石燃料為地球提供能源已有200多年,但煤炭、原油和天然氣的儲量預計將在本世紀末耗盡。隨著儲量開始減少,尋找替代品的緊迫性正在加劇——但長期的解決方案可能在幾十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上。它含有大量的氦-3,這是一種可以被提取並帶回地球作為燃料而不破壞環境的氣體。
  • 將來會成為人類重要能源的月球資源「氦3」
    據科學家測算,按目前發展的速度,有可能在100年的時光就會耗盡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等燃料資源。目前,世界各國都已把節約使用目前的傳統能源和開發利用新型能源作為戰略步驟,如我們比較熟悉的近期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核能、地熱能、氫能、海洋能等。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種在遠期可能成為地球重要能源的物資,那就是氦-3。
  • 汽車核能電池的重要來源,未來的能源開發在月球之上
    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在於電池,而未來的核能電池能跟一勞永逸地解決該問題。一塊小小的核能電池在原理上可供一個汽車使用一輩子而不需要充電。月球上的氦3可以為人類帶來源源不斷的能源,是清潔,高效安全的發電核能。
  • 月球發現氦3資源,地球上不足1噸,而月球數量超過100萬噸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地球以外的世界,不斷地發展航天事業,希望屆時可以在某一天體上發現礦產資源,以緩解地球的燃眉之急。幸好的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月球有可能會再次成為人類的「救星」。對於月球,人類與之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自古以來便建立了不可分離的關係。月球是人類開啟「太空競賽」的第一站。
  • 月球氦3資源成因之謎
    月球是地球的忠實伴侶,它伴隨地球40多億年。歷史上關於月球起源的假說大致有以下4種:1、共振潮汐分裂說;2、地月同源說;3、地外星體俘獲說;4、撞擊成因說。撞擊成因說這個假說認為地球曾經被一顆地外星體撞擊,將地球的矽酸鹽類地殼撞出地球,慢慢形成了現在的月球。無論共振潮汐分裂,還是地月同源,亦或是撞擊成因說,他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同源性。但是地球元素和月球元素的不同,導致這種同源性無法解釋。
  • 如果說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有大量的氦3,地球為什麼沒有?
    月球撞擊說認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是地球被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衝擊產生的碎片形成,不過此假說還沒最終確定。月球和地球氦-3含量的差別,是磁場和大氣的差別。由於太陽活動,包含氦-3的太陽風可以吹向地球和月球,太陽中形成的氦-3也是帶電粒子,地球擁有大氣層和磁場,磁場可以偏轉帶電粒子,大氣氣體分子可以和帶電粒子作用,使得到達地面的氦-3就少了。不僅月球,臨近太陽的水星也含有較為豐富的氦-3。不過也由於氦-3來自於太陽風,也使得它們分散於月塵和地球表面,儘管月球蘊含著比地球更多的氦-3,採集依然是很困難的。
  • 月球上或存在上百萬噸氦三能源:足夠地球使用
    各國之所以開始不約而同地經略月球,原因在於月球或許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地球日趨嚴峻的能源危機,月球上面含有大量氦三元素,這是一種全球公認的具有高效,安全,廉價,並且清潔的新型核聚變發電燃料。很可惜,如此完美的的能源在地球上卻只有非常稀少的蘊藏量,目前已經探明並且可以採集的氦三不過500千克而已,而這種元素在月球上卻蘊藏豐富,僅僅月球地殼(qiao)潛層部分就至少有100萬噸以上的氦三,這個數字,支撐人類使用10000多年都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如此完美的資源,自然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得到。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氦3,美國40年前阿波羅登月,花了多少資金?
    嫦娥五號順利發射吸引了國際上很多學者的關注,美國NASA的專家提醒:美國40年前登月就曾耗資250億美元,也消耗大約40萬勞力,如果現在美國想要再次登月,那麼只需要5年時間和300億美元資金尚可。
  • 氦3是未來的清潔能源,為什麼地球上很少,而月球上很多? - 艾伯史密斯
    主要是由於地球大氣層和磁場,阻礙了太陽輻射中的氦-3原子到達地球。氦-3是最理想的核聚變清潔能源,不僅釋放能量很高,而且聚變過程沒有中子放出(3He+3He→4He+2(1H),ΔE=12.860MeV),一旦人類商用可控核聚變實現,那麼氦-3將是人類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 你根本就不了解月球:這種能源秒殺地球-月球,地球,能源,氦-3...
    科學家發現,氦-3在月球上儲量巨大,估計有100萬噸氦-3嵌附在月球表層,只需加熱到合適的溫度,90%以上的氦-3就會釋放出來。氦-3罕見於地球,卻在月球上大量儲存,其主要原因在於,月球作為太陽風粒子的收集器,在形成至今的40億年時間裡,有2億~5億噸氦-3粒子打在月球表層10~50米深的土壤內。由於月球自身沒有磁場,才使氦-3粒子能在月壤內「安營紮寨」。
  • 研究發現,月球上還有比氦3更重要的東西,它將改變未來太空探索
    可控核聚變反應的和平應用是人類未來解決能源問題的唯一途徑,因此月球上的氦3未來將成為人類爭奪的戰略資源。根據初步估計月球上的氦3分布總量大約在120萬噸,但是100噸的氦3就能解決全球一年的能源供應,也就是說月球上的氦3可以讓人類10000年不用操心能源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誘惑,如果我們現在落後,未來肯定會受制於人。
  • 美國登月造假?第一登月的美國為啥不登月了,月球謎團真多!
    1961年至1972年,美國航天局NASA實行了一攬子的載人登月計劃,經歷過一波失敗後,終於讓阿波羅11號和17號載人飛船成功把人類送上月球,而且還成功讓人類返回了地球,有來有回這很重要!但是,自從72年美國人完成了阿波羅17號載人登月以後,卻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再也沒有登陸過月球,美國人似乎對於登月失去了興趣。
  • 月球氦-3氣體還能醫用?或能挽救更多肺疾患者
    如果有人問你,月球、核武器、未來清潔能源、恐怖主義以及肺病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答案是氦-3(helium-3),這種氣體在地球上極其稀有,但其在月球上的含量卻比地球上豐富1億倍。而在最近,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登陸月球最深的隕石坑,中國實現了太空探索歷史上的「第一次」。與此同時,印度的「月船二號」(Chandrayaan-2)太空探測器也將登陸月球表面。它的目標之一是找到價值數萬億美元的氦-3礦藏,因為這種物質可以成為核聚變能源發電或推動火箭的燃料。
  • 月球氦-3氣體還能醫用?或能挽救更多肺疾患者
    圖:太空人站在月球表面上如果有人問你,月球、核武器、未來清潔能源、恐怖主義以及肺病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答案是氦-3(helium-3),這種氣體在地球上極其稀有,但其在月球上的含量卻比地球上豐富1億倍。2018年10月,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宣布了一種登月飛行器的概念,這種飛行器可能在未來10年幫助人類重返月球。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登陸月球最深的隕石坑,中國實現了太空探索歷史上的「第一次」。
  • 人類未來有望從月球土壤中獲取清潔新能源氦-3
    北京時間8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世界石油價格的持續飛漲,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開始把目光轉向了月球,因為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而氦-3這種在地球上很難得到的物質是清潔、安全和高效的核聚變發電燃料,可以提供無毒而且無放射性的能源,因此也被科學家們稱為「完美能源」。當前,核能利用主要是基於核裂變技術。
  • 完美能源氦-3,地球只有半噸可用,月球卻有百萬噸
    然而氦-3在地球上含量非常少,已探明容易獲取的這種資源只有500公斤左右,也就是只有半噸,但是在月球表層的土壤中這東西含量卻高達100萬噸,是地球的200萬倍,足夠全世界發電使用1萬年。主要的原因實際上是對現階段的人類來說開採月球能源還是一個很難做到的事情,首先人類必須先在月球上建立人類能居住的基地,再把很多開採設備弄到月球上,而且還必須保障地球與月球之間的人與貨物的來回運輸,這需要很多大推力火箭把各種東西發射到月球,也需要從月球把東西發射回來,其他各方面的技術也需要很成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