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專家:人類有六分之一機率在100年內滅絕

2020-05-03 譯言網

據《每日星報》5月1日報導,澳大利亞哲學家託比 · 大衛 · 戈弗雷 · 奧德(Toby David Godfrey Ord )在接受天空新聞(Sky News)採訪時稱,人類有可能在本世紀,也就是100年內滅絕,並且這個機率極高,達到了六分之一。

牛津大學專家:人類有六分之一機率在100年內滅絕

託比生於1979年7月18日,是牛津大學未來人類研究所( 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是在世界末日評估領域工作的極少數學者之一。 這門學科包羅萬象,從恆星爆炸到微生物,從超級火山爆發到人工超級智能。他研究每一個潛在的威脅,並分析它們在下個世紀發生的可能性。

2020年3月,託比出版了關於這個主題的著作《懸崖: 世界末日和人類的未來》(The Precipice: Existential Risk and the Future of Humanity),書中列出了人類在未來幾十年所面臨的主要挑戰。這些事件包括重大的物種滅絕事件,也包括可能導致人類文明永久崩潰的事件。

牛津大學專家:人類有六分之一機率在100年內滅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並不是他關注的重點。

託比說,單就一個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樣的病毒不太可能毀滅人類,自然風險的風險並不那麼高,未來技術帶來的風險更大。他最擔心的是基因工程病原體,比如來自生物戰或恐怖組織的病原體,或來自人工智慧的威脅。

牛津大學專家:人類有六分之一機率在100年內滅絕

根據託比的說法,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不僅全球變暖會帶來潛在的災難性後果,並且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還擁有瞬間毀滅自己的力量。

下個世紀將是一個危險而不穩定的世紀。如果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則會有一個難以想像的繁榮未來。如果我們做了錯誤的決定,我們很可能會像渡渡鳥和恐龍一樣永遠地離開這個星球。

牛津大學專家:人類有六分之一機率在100年內滅絕

儘管給出了「六分之一」的最佳估計機率,但託比表示這個機率是基於目前情況的估計,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如果人類真的全身心投入,並對威脅做出相應的反應,那麼滅絕的可能性就會降到一百分之一。

但是,相反地,如果人類繼續忽視諸如生物技術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進步所代表的威脅,那麼風險將會增加至三分之一。

牛津大學專家:人類有六分之一機率在100年內滅絕

宇宙學家,英國皇家學會前主席馬丁·裡斯(Martin Rees)在劍橋與人共同創立了存在風險研究中心。 他長期參與提高對迫在眉睫的災難的認識,並對託比的擔憂表示出共鳴。

馬丁·裡斯說:「我擔心,因為我們的世界是如此相互關聯,以至於潛在災難的嚴重程度可能空前巨大。太多的人一直在否認這些災難,但是他們忽略了一條明智的格言: 『不了解並非是不可能。』」

牛津大學專家:人類有六分之一機率在100年內滅絕

託比堅持稱自己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

他說,人類正處於青春期,就像一個擁有成年人體力卻缺乏遠見和耐心的青少年一樣,在成熟之前,我們對自己是一種威脅。

託比建議,人類應放慢技術發展的步伐,以便我們能夠理解技術發展的影響。

但同時,他也承認: 「即使專家們估計出一個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的可能性,人們在親眼看到之前也很難相信。」

牛津大學專家:人類有六分之一機率在100年內滅絕

圖源:網絡,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澳洲專家:本世紀人類有六分之一機率將會滅絕,新冠不是最大威脅
    據《每日星報》5月1日報導,澳洲一位專家近日發出警告稱,本世紀人類有六分之一的機率可能會滅絕。在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澳大利亞哲學家託比•奧德在談到由新冠肺炎引起的「生存危機」時做出了這一悲觀預測。託比最近寫了一本書《絕壁:存在的風險和人類的未來》,在書中他闡述了人類在未來幾十年面臨的主要挑戰。
  • 到2100年人類會滅絕?牛津大學:滅絕可能性高達19%。令人擔憂
    據英國《每日星報》9月22日報導,牛津大學未來人類研究所(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計算,在本世紀末(2100年前)之前,人類滅絕(或「生存風險」)的總體概率高達19%,令人擔憂。
  •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新研究稱100年內100%的昆蟲將滅絕
    「在10年內,你將減少四分之一,在50年內只剩下一半,而在100年內將完全失去。」Wychkuys也來自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學院。2015年6月在《科學進展》(DOI:10.1126 / sciadv.1400253)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截至2012年)在野外記錄的累積脊椎動物物種已滅絕或滅絕
  • 四分之一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20年內將會絕跡
    新華網塔那那利佛4月9日電 據此間媒體9日報導,由來自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和自然保護國際等組織的50名專家聯合撰寫並在此發表的題為《靈長類動物處於險境》的報告說,除人類本身外,地球上還存有上百種其他靈長類動物,但其中四分之一已瀕臨滅絕。
  • 人類將在2100年前滅絕?牛津大學:概率高達19%,情況堪憂
    據英國《每日星報》於當地時間9月22日報導,近日據英國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計算得出,在本世紀結束之前(2100年前)人類滅絕的總體概率(或者說「生存風險」)高達19%,數值令人擔憂。
  • 人類多久滅絕?哺乳動物平均繁衍壽命100-200萬年
    一些專家稱,當前人類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階段,但即使在地球歷史上較為平靜的時期,答案也會因你所觀察的物種類型而有所不同。依據發表在《人類與地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哺乳動物的平均繁衍壽命為100-200萬年。然而,這個平均值並不適用於所有地質時期和所有哺乳動物。
  • 100年數量減少了96%,老虎已成瀕危物種,專家稱10年內可能會滅絕
    「如果我們現在不團結起來,做出行動來保護它們,老虎這個物種可能會在未來10年內滅絕」,最近,英國野生動物慈善組織Born Free的執行長霍華德·瓊斯( Howard Jones)在一個網站上發出警告:「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沒有老虎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老虎早已是瀕危物種
  • 四分之一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新華社電 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和自然保護國際等組織的50名專家聯合撰寫的《靈長類動物處於險境》報告說,除人類本身外,地球上還存有上百種其它靈長類動物,但人類幾乎已經滅絕了其中的四分之一。  報告說,數百種猿、猴、狐猴和其它人類近親目前正面臨著一個多世紀以來的首次靈長類動物滅絕危機。
  • 人類多久滅絕?哺乳動物平均繁衍壽命100-200萬年!
    一些專家稱,當前人類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階段,但即使在地球歷史上較為平靜的時期,答案也會因你所觀察的物種類型而有所不同。依據發表在《人類與地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哺乳動物的平均繁衍壽命為100-200萬年。然而,這個平均值並不適用於所有地質時期和所有哺乳動物。
  • 英媒:全球昆蟲或在100年內滅絕 將導致生態災難
    原標題:英媒:全球昆蟲或在100年內滅絕 將導致生態災難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 英媒稱,有關昆蟲數量的首份全球性科學綜述說,地球上的昆蟲正在快速走向滅絕之路,這可能導致「自然生態系統的災難性崩潰」。
  • 2100年第一批人類將開始走向滅絕
    如果氣候以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到2100年,地球的三分之一土地將成為沙漠,而非洲肯亞境內的遊牧部落可能成為第一批滅絕的人類。 英國氣象辦公室通過計算機模擬試驗,預測出未來100年的氣候變化。他們發現,如果氣候以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到2100年,地球的三分之一土地將成為沙漠,而非洲肯亞境內的遊牧部落可能成為第一批滅絕的人類。
  • 大滅絕真要來了!50年內超三分之一動植物物種或消失
    2月12日,據外媒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通過綜合有關因氣候變化而滅絕的信息、物種移動的速度和對未來氣候的不同預測,他們估計每三種動植物中就有一種可能面臨滅絕。研究人員分析了全世界538個物種和581個地點的氣候環境等數據。
  • 專家警告:大象犀牛等大型動物或在100年內滅絕
    來源:參考消息網(資料圖 視覺中國)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 英媒稱,最新研究顯示未來一百年大型動物可能滅絕,比如大象、犀牛及河馬;而適應狹小棲息地生存能力較強的小型動物將興旺繁殖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5月23日報導,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未來一百年,隨著人類不斷侵佔動物的領地,哺乳類動物的體重將總體減輕25%。報導稱,雖然體重減輕主要是由於大型動物滅絕所致,但是由於一些體型較大的動物被迫棲息在縮小了的生活環境中,它們的體積實際上可能要縮小。
  • 人類滅絕的可能性是中彩票概率的200倍,真的會在2021年終結嗎?
    甚至更早的時候,西西伯利亞火山活動的增加,可能導致了所有生物的大規模滅絕。未來人類也可能會遭遇與恐龍同樣命運。事實上,在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所有動植物物種中,超過99%已經滅絕,我們人類僅僅是那剩下不到1%中的一部分。這並不是說這將永遠相安無事了。在接下來任何一年裡,人類因自然原因滅絕的可能性有多大?來自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的一組科學家並沒有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 研究報告警告:全球五分之一脊椎動物瀕臨滅絕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衛報》10月27日報導,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100多位世界頂級動物學家和植物學家,日前公布了一份《進化迷失》報告。報告顯示,過去40年間,全球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類動物以及魚類物種平均有30%已經滅絕。
  • 牛津大學研究員近日拜訪拯救人類行動組織理事長胡家奇
    近日,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人工智慧治理中心政策研究員專程拜訪拯救人類行動組織理事長胡家奇。胡家奇熱情接待了來賓,他們就科技安全風險及人類生存發展等話題展開探討和交流。面對生存和安全危機,胡家奇提出解決之道,只有實現人類的大統一,採用世界政權的力量,堅決限制科技的無序發展才能拯救人類於滅絕。
  • 除了穿山甲,還有超過100萬個物種可能在數十年內滅絕
    除了穿山甲,還有超過100萬個物種可能在數十年內滅絕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根據近三年的實地調查研究所得數據,公布了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已經「功能性滅絕」這一令人吃驚的消息。但是由於人類膨脹的欲望,曾經數百萬隻穿山甲現在已經所剩無幾,而中華穿山甲更是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事實上,不僅僅只有中華穿山甲面臨物種滅絕的困境。2019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公布了一項為期3年的研究報告,該報告表示,生活在地球上的大約870萬個物種中,有超過100萬個物種將在接下來的數十年內消失。
  • BBC《滅絕的真相》,100萬物種瀕臨滅絕!
    其中《滅絕的真相》一集最受矚目,觀眾將在大衛·愛登堡爵士的帶領下,深入了解地球上脆弱的群體與物種面臨的險境。60 分鐘的探索旅程中,觀眾將見識史無前例的野生動物滅絕速度。並認識到工業和人為因素如何導致滅絕的悲劇發生,如果不採取積極行動將要導致的嚴重後果。
  • 人類活動使全球兩棲動物生存艱難 三分之一要滅絕
    尤其是自1980年以來,已有122種兩棲動物滅絕,更有近三分之一的兩棲動物物種面臨滅絕危險。  這項調查是由6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科學家做出的,他們歷時3年對全球已知的5743種兩棲動物進行了徹底普查,得出了一份名為「全球兩棲動物評估」的報告。這是首次對兩棲動物物種安全進行全球範圍的評估。
  • 美國三分之一的新冠患者在三個月內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
    現在我們有一些數字可以備份這些報告。一項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的新研究發現,幾乎有五分之一患有covid-19的人在測試呈陽性後的三個月內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來自牛津大學和NIHR牛津健康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收集了美國7000萬患者的電子健康記錄,其中包括2020年1月20日至4月1日被診斷出患有covid-19的62,354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