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珊瑚陷「白化」危機;5種超級細菌被列入美國「緊急威脅」

2020-11-23 騰訊網

【今日封面】

11月13日,哈爾濱迎來立冬後的第一場降雪。在東北虎林園中,東北虎在雪地上撒歡嬉鬧,上演一幅「百獸之王戲雪圖」。來源:中新網

純科技

柔性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示意圖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吳忠帥研究員團隊與包信和院士團隊合作,讓「海膽」與石墨烯結合,開發出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耐熱性能的柔性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

中國與丹麥科學家在距今190萬年的巨猿化石中成功提取到遺傳物質,揭示了早已絕滅的巨猿的起源和演化過程。其研究成果《牙釉質蛋白質組揭示巨猿是猩猩家族的早期成員》發表於11月13日出版的《自然》雜誌。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山東大學王偉教授認為這一發現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在探索早期人類起源和演化的過程中,古人類學家長期被早期人類和猿類的演化關系所困擾。遺傳學方法的引入無疑將使這一情況得到大大改觀。

消息站

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現場。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攝

11月1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在河北懷來、目前亞洲最大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進行。本次試驗模擬了著陸器在火星環境下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的過程,對其設計正確性進行綜合驗證。這是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也是中國務實開展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舉措。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載人版「龍」飛船13日完成一系列發動機靜態點火測試,接下來還將進行發射中止測試,繼續驗證發射後出現意外情形下飛船的逃生能力。

看天下

據「中央社」報導,加勒比海地區中美洲珊瑚礁的紅、黃和紫色珊瑚原本極為美麗,如今卻有一部分變為了病態的白色。目前,研究人員正努力研究,希望了解和對抗殺死當地珊瑚的神秘疾病。據報導,短短一年多來,遭到罕為人知的「石珊瑚組織損失症」(SCTLD)侵襲,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區的珊瑚已經損失30%。據悉,這種疾病會造成珊瑚鈣化和死亡。

據外媒14日報導,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CDC)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全美每年約有35000人因抗藥性感染而死亡,就連最先進的抗生素也對其無效。在報告中,有5種抗藥性超級細菌被列入「緊急威脅」名單。這與2013年的報告相比,多了2種。報告說,「有些神奇的藥物已不能再創造奇蹟。」

大觀園

立冬過後,阿壩州若爾蓋縣的氣溫已降至零下5攝氏度左右,往日裡翠綠的大草原、沼澤溼地和群山已幻化成一片金黃和潔白的世界。棲息繁衍於此的黑頸鶴完成今年最後的停留。2000隻左右的黑頸鶴開始集群,它們將陸續向南遷徙,進入一年一度的「春運」模式。

即將踏上回國旅程的雄性大熊貓「貝貝」13日在華盛頓美國國家動物園接受臨行前最後一次體檢。「貝貝」定於美國東部時間19日乘專機直飛四川成都,奈弗和一名飼養員將隨行在旅途中照料它。按照美國國家動物園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之間的大熊貓繁育協議,在美國國家動物園出生的大熊貓將在4歲時回中國。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編輯:牛玉姍(實習)、陳可軒

審核:管晶晶

相關焦點

  • 神秘疾病侵襲 加勒比海珊瑚礁群陷「白化」危機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加勒比海地區中美洲珊瑚礁的紅、黃和紫色珊瑚原本極為美麗,如今卻有一部分變為了病態的白色。目前,研究人員正努力研究,希望了解和對抗殺死當地珊瑚的神秘疾病。據報導,短短一年多來,遭到罕為人知的「石珊瑚組織損失症」(SCTLD)侵襲,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區的珊瑚已經損失30%。據悉,這種疾病會造成珊瑚鈣化和死亡。專家警告,這種疾病可能造成大部分中美洲珊瑚礁死亡。這處龐大的弧狀珊瑚礁群範圍超過1000公裡,為墨西哥、貝裡斯、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等國家共有。
  • 美國海洋暨大氣總局示警:臺灣正面臨20年來最大規模珊瑚白化危機
    隨著臺灣夏季溫度飆破歷史記錄,臺灣周邊海域的珊瑚也正經歷20年來最嚴重的珊瑚白化危機。美國(USA)國家海洋暨大氣總局(NOAA)暨7月將臺灣南部海域的珊瑚白化警告提升到最高的等級2後,8月更將臺灣北部海域也升到最高警告,意味著全臺灣的海域都面臨大規模珊瑚白化,甚至是死亡的危機。
  • 組圖:盤點全球六大可能滅絕的奇特珊瑚物種
    近日,倫敦動物學會將一些人們最關注熱帶珊瑚物種列入具有獨特進化意義的全球瀕危動物保護項目中。列表中收集了10種對研究珊瑚進化有重大意義珊瑚物種。珊瑚的海底覆蓋面積不足海底的百分之一,但是他卻要支撐超過三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的生活。
  • 全球瀕危動物:六大可能滅絕的奇特珊瑚
    近日,倫敦動物學會將一些人們最關注熱帶珊瑚物種列入具有獨特進化意義的全球瀕危動物保護項目中。列表中收集了10種對研究珊瑚進化有重大意義珊瑚物種。珊瑚的海底覆蓋面積不足海底的百分之一,但是他卻要支撐超過三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的生活。
  • 大堡礁珊瑚白化危機加劇 澳政府斥重金資助研究
    報導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大堡礁,在氣候變遷等因素導致海水溫度升高的情況下,面臨珊瑚白化危機。長度綿延2300公裡的大堡礁,受到農地徑流、人類發展及掠奪性棘冠海星的危害,專家警告上述因素恐造成無法挽救的破壞。
  • 大堡礁的珊瑚發生大規模的白化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大堡礁的珊瑚發生大規模的白化現象的原因是什麼?事實上,大多數珊瑚體本身是透明的,但當含有色素的共生藻進入珊瑚體內後,珊瑚組織就會顯現出五顏六色的美麗珊瑚群聚。然而當環境(海水質量)不佳時,這些共生藻就會自珊瑚體內釋放出來,因此珊瑚的顏色就會僅剩下體內白色的碳酸鈣骨骼,這時就稱之為「白化」。
  • 澳洲大堡礁珊瑚面臨史上最嚴重白化危機
    (原標題:大堡礁珊瑚面臨史上最嚴重白化危機)
  • 白化的珊瑚礁又變成了彩色?珊瑚:保命而已
    原創 李珩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五彩斑斕的珊瑚是海洋中美麗的風景線,也是海洋環境的風向標。當海洋環境發生變化,珊瑚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時,彩色就會轉為枯骨般的白色。這就是珊瑚白化現象。
  • 白化的珊瑚礁又變成了彩色?珊瑚:保命而已
    五彩斑斕的珊瑚是海洋中美麗的風景線,也是海洋環境的風向標。當海洋環境發生變化,珊瑚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時,彩色就會轉為枯骨般的白色。這就是珊瑚白化現象。但是,2020年5月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埃琳娜·博拉蒂(Elena Bollati)團隊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一些因生存環境惡劣而白化的珊瑚,竟然呈現也了斑斕的色彩。
  • 氣象科普|海水溫度升高 大堡礁出現5年內第三次大規模珊瑚白化
    澳大利亞大堡礁的主要管理機構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日前證實,大堡礁正在經歷新一次的大規模白化。該機構稱,今年2月以來海水溫度過高導致了這次大面積白化,氣候變化仍是珊瑚礁面臨的最大挑戰。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熱帶珊瑚礁系統,將近9000種海洋生物的家園,這已是2016年以來大堡礁區域內經歷的第三次大規模白化。
  • 全球珊瑚礁面臨生存危機:防曬霜是兇手之一
    據統計,僅有46%的珊瑚礁處在健康、不受威脅的生長環境下。等到了21世紀50年代,將有超95%的珊瑚礁受到威脅。造成這種危機的因素有多個,如海洋汙染、過度捕撈,它們都在破壞著珊瑚礁的生態平衡系統。但你知道嗎?在你塗上防曬霜下水之後,你也在對珊瑚礁造成傷害。
  • 「超級細菌」的真正威脅是什麼?
    8月19日,法國國家醫學與健康研究所說,法國一家醫院日前也發現了一名感染「超級細菌」的女性患者,她曾在印度住院進行手術治療。「超級細菌」的出現讓世界感到緊張。媒體稱,國際旅行會讓它在不同國家和大陸之間迅速傳播,很多國家可能已存在這種細菌,但尚未得到臨床證實。這種「超級細菌」抗藥性極強,甚至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也具有耐藥性,而後者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抗藥性病症的最後方法。
  • 20種珊瑚或在世紀末滅絕 美已立法保護—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NOAA 本報訊 到2100年,海洋酸化、海水變暖和疾病將導致生活在太平洋與加勒比海的20種珊瑚面臨滅絕的風險。這一觀點最終成為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一項新決議的基礎——將這些物種加入到《瀕危物種法案》(ESA)受威脅珊瑚物種的名單當中。
  • 骨骼受影響的加勒比海珊瑚有望能在未來地球的酸性海洋中存活
    根據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三種加勒比海珊瑚物種足以抵禦預計在下個世紀發生的海洋酸化水平的上升。然而,雖然珊瑚能夠在異常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和生長,但它們的骨骼受到嚴重影響,使它們容易受到侵蝕。溫度上升給珊瑚群體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導致它們驅逐共生藻類,從而「 白化」。這可能導致珊瑚死亡,這反過來又會對其生活的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珊瑚還受到地球大氣中碳含量升高帶來的海洋酸度增加的影響。每天大量的大氣二氧化碳被地球的海洋吸收。當發生這種情況時,化學反應會降低海水的pH值,使其更加酸性。
  • 大堡礁出現珊瑚白化現象
    據新華社電 澳大利亞專家日前表示,大堡礁近來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廣泛的珊瑚白化現象,這說明應對氣候變化刻不容緩。  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日前發布公告說,學校珊瑚礁研究項目中心主任特裡·休斯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在3月份最後兩周從空中觀察了大堡礁區域的1036個珊瑚礁,結果發現了大面積白化現象,特別是大堡礁南部首次出現珊瑚大規模白化。
  • 驚人的珊瑚白化現象
    1998年,全球18%的珊瑚礁因大規模白化而亡。很多人認為,現在多達全球30%的珊瑚礁已無法恢復,另有30%則處於危機狀態。
  • 「熬過」白化 珊瑚變得更「堅韌」—新聞—科學網
    一項新研究發現,儘管白化事件威脅大堡礁珊瑚,但能夠「熬過」白化的珊瑚會變得更為堅韌,能更好地抵禦環境壓力。 正常情況下,珊瑚會呈現多種色彩,但這些顏色並非珊瑚本身所有,而是來自寄居於珊瑚體內的海藻。微小的共生海藻通過光合作用為珊瑚提供能量。沒有了這些藻類,珊瑚就會變白,最終因失去營養供應而死亡。由於氣候變化引起海洋溫度上升,致使珊瑚所依賴的海藻減少,珊瑚也因此更易出現白化現象。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2020年8月,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白化,有學者稱其規模和白化程度「史上罕見」。此外,雷州半島西部和廣西潿洲島等區域也發生了大面積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意味著珊瑚體內為其供給能量的共生藻離開或死亡。如果白化嚴重,珊瑚最終會因為缺乏營養供應而死亡,進而導致珊瑚礁的退化甚至消失。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2020年8月,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白化,有學者稱其規模和白化程度「史上罕見」。此外,雷州半島西部和廣西潿洲島等區域也發生了大面積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意味著珊瑚體內為其供給能量的共生藻離開或死亡。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官網 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8月上旬,海南島西北部及雷州半島西部的海水熱度數值高升,珊瑚白化預警已達到最高值。9月4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最新預測,南海海溫未來一周比往年同期平均偏高0.6℃左右。事實上,全球氣候變化和頻繁的人類活動幹擾一直是珊瑚礁面臨的重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