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神器」自動監測環境噪聲 由34個站點組成

2020-12-06 廈門網

  廈門網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記者 陳長森 何佳媛/文 石美祥/攝)「我們的監測設備不怕風也不怕雨。」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黃田平高級工程師自信地說。福州市建成了全省首個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本月初正式投入運行。昨日下午,記者在黃田平等人的帶領下,實地探訪了監測設備。

  手工監測改自動監測採樣量大增

  據了解,整個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由22個噪聲功能區自動監測站、6個氣象自動監測站、5個車流量自動監測站和1個噪聲監控中心組成。其中,22個噪聲功能區自動監測站均分布在福州市建成區範圍內,包括白馬河公園、梅峰製藥廠、福州電業公司(五一路)、家天下小區(五四北)、軟體園、三木水岸君山小區、臺江區市容局、蓋山中學等地。整套系統實現了全天候、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自動監測,從開始建設到運行3年的成本超過400萬元。而福州市在實現水環境和大氣環境的自動監測後,又實現了聲環境自動監測,不僅在全省走在第一位,在全國也處於先進水平。

  昨日記者看到,藍波灣小區和江濱東大道之間的草地上立著一根高逾4米的鐵桿,頂端像黑色的話筒,底座有一個半米多高的箱子。「這就是一個環境噪聲功能區自動監測站,最頂端是噪聲採樣傳感器,24小時不間斷採集數據,並實時匯總到噪聲監控中心。」黃田平說。環境噪聲功能區自動監測站的選點有嚴格的標準,必須準確反映所屬功能區的噪聲水平。記者眼前的這個監測站就是嚴格按照距離人行道40米以內的國家標準設置的,高度則要求離地4米至6米。

  「以前我們都是採用手工監測的方式來監測福州功能區噪聲水平,每三個月監測一次,雖然準確率過關了,但是採樣的量太小,又耗費了很多人力。」黃田平說,「現在改用自動監測以後,採樣量大增,得出的數據也更具有代表性。」

  記者注意到,在不遠處的路燈杆上,靠近頂端的位置,有一個像電腦音箱一樣的設備,這個不起眼的設備就是車流量自動監測站。別看它個頭小,能耐卻不小,每20分鐘就記錄一組車流量數據,準確率高達95%以上,還能分辨出是大型車、中型車還是小型車。「這個設備採用的是雷達的原理,通過計算過往車輛的長度來區分車型。」黃田平說,「設備啟用以前,我們都是由工作人員在路邊人工計算車流量。」

  離居住區稍遠的地方還設置了氣象自動監測站,主要記錄風雨對噪聲的影響。根據國家規定,下雨時的噪聲數據是無效的,而風速大於每秒5米時,噪聲監測的數據也無效。這些無效的時間會從噪聲採集的時段中扣除,從而留下最真實有效的噪聲數據。

  多站點同步監測同步傳輸

  「功能區環境噪聲反映的是整個區域的噪聲水平,和市民環保投訴中的噪聲汙染問題不一樣。」黃田平說,「市民反映的噪聲問題基本來自固定的噪聲源,需要監測人員對其實地監測,才能判斷是否超標。」

  那麼,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對市民的生活會帶來哪些影響呢?據了解,環境噪聲自動監測與信息發布系統為環境管理提供了翔實可靠的基礎數據。系統從噪聲採樣、車流量監控、氣象要素觀測、噪聲評價到可視化展示一體化,實現了多站點同步監測、同步傳輸,實時反映了不同功能區的噪聲時空分布特徵。藉助該系統,可以掌握城區噪聲環境變化情況和變化規律,為控制環境噪聲和改善聲環境質量打下堅實基礎,為城市聲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展開閱讀全文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噪聲地圖在環境噪聲監測中的應用
    、住宅和生活區域、居住區域各個時間點的噪聲值變化(從 8:00—20:00),由表 1 可知,在靠近道路區域在整體上噪聲值高於其他區域,住宅區和生活區噪聲值都在正午和傍晚達到最高,這是因為該時段正直學生上、下課,人流量大且相對集中;教學辦公區環境噪聲 LeqA值平均在 38 dB 左右,住宅區噪聲值在上午略低於教學區,下午略高於教學區。
  • 2018年3月份鄂州市環境質量月報(空氣、水體、噪聲監測)
    一、鄂州市大氣環境質量  ㈠城區大氣環境質量  鄂州市城區共設3個大氣環境自動監測點(市政府、趙家壩和凡口開發區)。監測項目: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細顆粒物(PM2.5)和能見度。監測時間每天24小時連續監測。
  • 揚塵噪聲在線監測系統
    一、產品簡介: 揚塵噪聲在線監測系統是我司研發的一種基於光散射計數法和聲音傳感技術的噪聲揚塵自動監測終端,主要對建築工地環境進行實時監測,也可對城市功能區、工業企業廠界、施工場界等場所進行揚塵實時監測。
  • 神器| 2017通州實現河流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全覆蓋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無論是生活用水還是工業用水,水質的變化情況都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為了更近一步的掌握河流的水質狀況,北京市通州區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建立了區內河流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通州區河流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通州區環保局信息中心科員於小羽介紹說:「現在顯示的這個系統是通州區環保局河流水質自動檢測系統
  • 噪聲汙染不可小覷 監測儀器來「保駕護航」
    近年來,我國針對噪聲汙染相繼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地面交通噪聲汙染防治技術政策》、《關於加強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工作,改善城鄉聲環境質量的指導意見》等政策,並先後制定頒布了噪聲與振動方面的標準一百多個。這些法律法規和標準大大促進了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和該行業的發展。
  • 杭州144個小型空氣監測站上線,主要監測PM2.5等六個...
    現在氣溫多少……你家附近的小型空氣自動監測站已上線。這是杭州市環保局今天亮出一套新神器,全杭州共有144個監測站點,而原來全杭州只有11個大型的國控監測點。錢報記者來到了位於杭州蔣村街道的空氣自動監測站。它位於蔣村街道辦事處樓頂,佔地約1平方米,高約2米。別看它小,大型監測站有的它也都有,比如空調,就裝在背面,PM2.5、O3的採樣杆都矗立在外。
  • 這八種行為將被認定為幹擾幹預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監測...
    荔枝新聞記者獲悉,為加強江蘇省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運行管理工作,確保監測數據客觀、準確,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出臺了《江蘇省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管理辦法(試行)》。
  • 記者帶您走進嘉興輻射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一探究竟
    資料顯示,這一自動站由生態環境部投資建設,是「十三五」期間新增300餘個自動站建設項目的首批建設站點之一。根據《「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7年國控大氣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建設方案》等文件要求,嘉興市配合完成了項目選址和建設。目前這一自動站正處於試運行階段。
  • ...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監控系統三年建設規劃...
    全省現有11889個噪聲常規監測點位,噪聲監測均為地方事權。其中,區域噪聲測點8746個(市級2436個、縣級6310個)、功能區噪聲測點523個(市級178個、縣級345個)、道路交通噪聲測點2620個(市級1254個、縣級1366個)。全省現布設有約150個噪聲自動監控站點,主要用於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監測。5.機動車遙感監測網絡。
  • 監測站點來告訴你
    圖片來自網絡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秋莉近年來,老百姓對空氣環境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尤其對PM2.5檢測的精確度要求更高。昨日,記者從柯橋區環保局獲悉,今年柯橋區將在所有鎮(街、開發區)設置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點,PM2.5檢測將在全區實現全覆蓋。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點是空氣品質的一個「晴雨表」,其中有百姓高度關注的PM2.5數據。從2009年起,柯橋區先後在區行政中心、柯巖風景區、平水鎮等地設置了三個空氣品質自動檢測站點,成為柯橋區空氣品質監測的重要依據。
  • 森林生態環境監測系統解決方案
    今日,我們就以森林生態環境為例,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森林生態環境監測系統解決方案吧!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森林生態要素採集子系統:包括氣象、土壤、水文、水質、空氣品質等森林生態要素傳感器以及供電、防雷、通信模塊等輔助子系統;數據通信與傳輸子系統:系統可以通過有線網絡、5.8G無線網橋、3/4G網絡、運營商專線網絡等多種或單種傳輸方式將前端數據傳回監控中心;數據分析和處理子系統:採用高性能工作站連接各數據採集站點形成一個監測網絡
  • 2014年盤點:細數環境監測儀器增長點
    根據國內外調查研究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市場規模在250億~300億之間。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市場以政府主導為主。但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人員短缺、技術人才缺乏等問題越來越凸顯,為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從購買儀器開始逐步向購買服務、購買數據等轉變。由於環境監測儀器的複雜性,運維服務一般由儀器生產廠商提供,成為環境監測儀器廠商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 鳥類繁殖環境自動監測系統的介紹
    鳥類繁殖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利用傳感器技術、紅外成像技術、網絡傳輸技術、計算機集成技術等組成鳥類繁殖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它能在排除人為幹擾的前提下客觀真實地監測記錄鳥類繁殖活動區域的環境氣候信息,及實時觀察監控鳥類的各種習性,加強保護區生態環境監測,以及鳥類科學研究與管理、鳥類生活環境安全、防止撲捉/偷獵行為。
  • 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
    形成國家-省-市-縣四級生態環境監測組織架構,共有監測管理與技術機構3500餘個、監測人員約6萬人,另有各行業及社會機構監測人員約24萬人,全社會監測力量累計達30萬人左右。全力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國家和地方已建成城市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點5000餘個、地表水監測斷面約1.1萬個、土壤環境監測點位約8萬個、輻射環境質量監測點位1500餘個,總體覆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和大部分區縣。
  •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德陽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細則...
    德陽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以下簡稱網絡)成員單位由市環保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知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國土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衛計委、市旅遊局、市質監局、市統計局、市氣象局組成。
  • 國家子午工程二期落戶蘭州,布局西部日地空間環境監測站點
    國家子午工程二期落戶蘭州,布局西部日地空間環境監測站點 邸金 杜英/科技日報 2018-05-04 15:40
  • 氣象環境監測傳感器的特點、組成和功能應用
    打開APP 氣象環境監測傳感器的特點、組成和功能應用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3 16:46:15 氣象環境監測傳感器典型應用: 中尺度加密網、網格化預報服務、精細化天氣預報數據源、山洪預警重點監測、區域氣象環境觀測、行業服務系統、校園氣象系統、環保氣象監測、通用航空機場
  • 站在雄安看前沿|「天地澱」立體智慧監測助環境「清朗」
    這些監測站更加智慧。在常規水質監測指標基礎上,試點建設集空氣品質自動監測、水質自動監測、氣象自動觀測、水文自動監測、水汙染自動溯源和5G視頻監控於一體的國內領先的環境自動監測超級站。坐落在白洋澱旅遊路的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智慧」元素滿滿。
  • 告別無水文監測歷史 威海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建成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日訊 記者從威海市水文局獲悉,經過緊張安裝、調試,日前,威海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標誌著劉公島徹底告別無水文監測的歷史。劉公島雨量站為威海市新設的20處國家正式雨量站點之一,雨量站內安裝普通雨量計、自記雨量計各一臺,可自動監測和發送實時雨量數據,不僅彌補了劉公島雨水情等水文監測空白歷史,還可直接服務於劉公島及全市的防汛抗旱減災、水生態保護等工作。劉公島雨量站投入使用後,積累的大量降雨量資料將為劉公島工程建設的安全提供保障。
  • 西安啟動國內首個霧霾監測商業衛星項目明年發射首星 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
    9月18日至21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召開。在本次大會上,全國首個針對霧霾綜合監測的商業衛星「絲路一號」衛星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據悉,「絲路一號」項目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航天基地絲路衛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於明年下半年發射第一顆衛星,2022年前完成星座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