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無水文監測歷史 威海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建成

2020-12-05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日訊 記者從威海市水文局獲悉,經過緊張安裝、調試,日前,威海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標誌著劉公島徹底告別無水文監測的歷史。

劉公島雨量站為威海市新設的20處國家正式雨量站點之一,雨量站內安裝普通雨量計、自記雨量計各一臺,可自動監測和發送實時雨量數據,不僅彌補了劉公島雨水情等水文監測空白歷史,還可直接服務於劉公島及全市的防汛抗旱減災、水生態保護等工作。

劉公島雨量站投入使用後,積累的大量降雨量資料將為劉公島工程建設的安全提供保障。威海市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決定了洪旱頻發、旱澇急轉的態勢。由於劉公島特殊的地理位置,通過在劉公島增設水文監測設施,可向東擴大威海市整體水文監測範圍,進一步優化威海市的水文監測站網布局。同時,雨量站的建成,對保護和利用好劉公島歷史文化風貌、自然海島資源及水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威海市水文局與威海文旅發展集團就《劉公島水生態監測方案》進行了多次研討,並派員進島開展水生態監測調查。調查組由市水文局抽調水資源綜合利用、監測設施選址、課題調研等方面的18名專業人員組成。調查人員經實地勘測,深入了解劉公島地形地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源分布,初步確定了雨量站選址、潮水位站選址;通過水質採樣、樣品固定及水質化驗等工作,獲取了島上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質等基礎信息。

下一步,威海市水文局將在劉公島上增設潮水位站、地下水監測站、水文水資源監測管理平臺,採取科學方法對島上水的時空分布、變化規律進行監控、測量、分析等,全面提升水文監測和服務能力,更好地在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劉公島旅遊設施建設、水資源合理配置、水文預報預警等方面發揮水文科學支撐作用。

閃電新聞記者 孫雅倩 威海報導

相關焦點

  • 汛期安全度汛,自動雨量氣象監測系統一體化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管理難點,安裝自動雨量氣象監測系統,實時監測降雨量狀況,是掌握度汛區域狀態、預警安全事故、輔助防汛抗洪的必要手段。自動雨量氣象監測系統,系統適用於水文部門對江、河、湖泊、水庫、渠道和地下水等水文參數進行實時監測。監測內容包括:空氣溫度、溼度,風速,風向、降雨量、水位等。自動雨量氣象監測系統將有數據採集系統圖,太陽能供電系統,全天候防護箱和氣象觀測支架,視頻監控系統,中心主控系統(伺服器、管理平臺)組成。RS-QXYL-M自動雨量氣象站是一款戶外測試雨量專用控制主機。
  • 雨量監測站設備工作原理?
    TS RMS2000自動光學雨量監測站即無人值守降雨量監測分析系統,是利用光學雨量傳感器對降雨量進行數據監測,並通過傳感器內置的GPRS模塊將數據發送至監測平臺。該平臺是對各監測點的數據進行接收、匯總、統計、分析的雲平臺。
  • 威海小石島海洋觀測站實時觀測潮汐等海洋水文要素
    中國網6月8日訊 日前,記者從威海市海洋局了解到,6月2日,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高忠文主任一行來到威海小石島海洋觀測站,就海洋防災減災有關工作進行調研。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陳丕松陪同調研。調研組先後考察了小石島地波雷達站、氣象觀測場和水文觀測站。
  • 山東密布水文「耳目」 補足大中型水庫及入庫河流監測點
    中新網濟南6月10日電 (孫婷婷)為應對2020年可能出現的極端強降水事件,山東將立足防範超標準洪水,總結歷史典型暴雨洪水特點和規律,修訂洪水預報方案,強化應急演練,提高預報精度。同時,加快補足大中型水庫及入庫河流水文監測站點,掃除水文監測盲區,改造骨幹河流及重要河道水文監測設施,不斷提升水文監測自動化、信息化水平。(資料圖)入汛前,山東水利工作者對每一水文站都定期檢查,以保證汛期水文數據的準確性。圖中,工作人員在睦裡閘水文站進行汛前檢查。
  • 首個自籌資金海洋水文氣象監測浮標落戶洋口港
    在南通海事局大力支持下,10月14日,全國首次由地方政府和企業投資的海洋水文氣象監測浮標在南通洋口港投入使用,開始為洋口港海上施工及未來港口運營提供海洋氣象預測服務。      海洋監測浮標是一種現代化的海洋監測手段,採用浮標觀測技術,可全天候、連續、定點觀測氣象、水文、水質等內容,並實時將數據傳輸到岸站。
  • 水文作用何在?一起來了解這一防汛抗旱的「尖兵」「耳目」
    &nbsp&nbsp&nbsp&nbsp全省各類水文監測站點達到11000多處&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全省各級不斷加大對水文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目前,全省已經建成水文站486處、水位站210處、雨量站點2027處、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地表水水質站400處、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監測站
  • 濟南44個水文監測點現暴雨 山東22條高速或受影響
    濟南44個水文監測點現暴雨 山東22條高速或受影響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 這兩天,山東天氣大變天。受氣旋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大雨、寒潮、大風紛紛而來。目前,16市出現不同程度的降雨。從全國來看,17日8時至今日8時,全國降水量排行榜,前30的山東佔了19個。
  • 智慧農業:雨量傳感器在物聯網農業小氣候觀測站的應用
    智慧農業:雨量傳感器在物聯網農業小氣候觀測站的應用在傳統農業中,人們獲取農田信息的方式很有限,主要是通過人工測量,獲取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隨著智慧農業發展,智能感知晶片、遠程控制系統等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廣泛應用。
  • 48年前 亞洲首個潮汐發電站在乳山開建
    48年前 亞洲首個潮汐發電站在乳山開建——威海狗年紀事此行無弟子,白犬自相隨。又是一個輪迴,狗年再次到來。過往的狗年裡,威海都發生過哪些大事?本報特別選取10件大事,與讀者一起回望狗年歲月。【1850年·庚戌年】範景增等42人於劉公島海域抗倭捐驅作為沿海城市,威海曾是數百年前倭寇侵擾的重點區域之一,為了抗擊倭寇,許多仁人志士浴血奮戰、獻出生命。
  • 襄城:校準自動雨量站確保按時「上崗」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鄧夏輝報導 為保證冬季關閉的自動雨量觀測站正常工作和信息採集以及準確的發出數據,近日,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氣象局積極組織技術人員對全縣13個鄉鎮自動雨量站網和6個區域站進行了校準,並對自動站進行了雨量筒清洗、站內雜草清除和設備檢修等,確保自動雨量站網按時
  • 雨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雨量傳感器的種類
    雨量傳感器概述   雨量傳感器適用於氣象臺(站)、水文站、農林、國防等有關部門用來遙測液體降水量、降水強度、降水起止時間。用於防洪、供水調度、電站水庫水情管理為目的水文自動測報系統、自動野外測報站,為降水測量傳感器。   暗藏在前風擋玻璃後面,它能根據落在玻璃上雨水量的大小來調整雨刷的動作,因而大大減少了開車人的煩惱。   雨量傳感器的種類及原理   常見的雨量傳感器主要有流量式雨量傳感器、靜電式雨量傳感器、壓電式雨量傳感器,紅外線式雨滴傳感器。
  • 瑞安市建成溫州首個立體氣候梯度氣象觀測站
    近日,瑞安市建成溫州地區首個立體氣候梯度氣象觀測站。該站的投用,將提升瑞安市生態氣象監測分析預警、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生態保護等技術水平,進一步強化瑞安市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積極推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發展。
  • 中國海油首個海上平臺水文氣象監測系統投入運行
    2月7日,由中國海油工程建設部和中海油研究總院統一規劃的首座海上平臺水文氣象監測系統,在渤海歧口18-1平臺完成安裝調試。經現場測試,監測系統工作穩定,監測數據準確有效,成功實現了系統連接和數據交換。   歧口18-1水文氣象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測氣象參數和水文參數。
  • 威海:化劍為筆寫書香(一城一品)
    整個威海,已建成城市書房27家,另有6家在建設中。  竹島分館的面積要大得多,445平方米,樓上樓下兩層,館藏圖書1.7萬冊。威海市圖書館副館長逯淑華介紹說,這是威海第一家城市書房,選址時考慮到鄰近交通主幹道青島路,附近有商場、醫院、銀行、社區,屬人員密集區。除了成年人,還能看到不少學生在這裡讀書做作業。一位上高三的姑娘告訴我:「要高考了,一個月只能來一次。
  • 克服重重艱難險阻,河海大學教授給無人區「死亡谷」裝上水文氣象...
    7月23日下午,在河海大學江寧校區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個科研工作間,地球關鍵帶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譚紅兵教授與技術骨幹饒文波教授,指著電腦屏幕上流速、水位、水溫、雨量、風速風向、溼度等一系列水文氣象監測指標告訴記者,「出生」不久的監測站運行狀態良好,特別是能及時捕捉到近期洪水頻發的重要信息,儼然是那稜格勒河道上的「千裡眼」。
  • 水文氣象大有可為
    6月21日,巫溪縣中梁鄉發生巖體垮塌,致使大寧河主要支流——西溪河河道嚴重堵塞,危及到流域沿線26個村8個社區、4所學校、近3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現場搶險氣象服務小組一到巫溪,就接到一連串的問題「下多大的雨,什麼時候下?這麼大的雨會造成多少水進入堰塞湖中?雨強最強的時候會形成多大的洪峰流量?」
  • 2016年水利部支持西部發展水文水資源專修班教學計劃
    河道內洪水波的運動,無支流和有支流河段相應水位法、流量演算法洪水預報的基本原理和預報方案的編制與審核。降雨徑流預報方案的一般概念及常見的水文預報圖表。枯季徑流與旱情分析預報。  6、水文測報與資料整編:水文測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水文測站的儀器設備,降水量、水面蒸發和水位觀測;流量和泥沙檢測;地下水及土壤墒情監測;水文資料整編的原理、方法及資料整編;水文信息編碼。
  • 氣象站監測設備有哪些?
    ,因此,我們按其功能又可稱之為農業氣象站、景點自動氣象站等。此外,我們將用於校園氣象教育的氣象站,稱之為校園自動氣象站;用於水文水位監測的氣象站,稱之為自動水位監測站,還有氣象雨量站、雨水情監測站、多要素氣象站等等。
  • 未雨綢繆 跑在洪水到來之前——綦江遭遇歷史最大洪水轉移10萬餘人...
    市應急管理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3日17時訊(首席記者 黃宇)6月22日晚8時,洪峰裹挾著泥沙,奔湧過綦江五岔水文站。至此,綦江流域重慶段全線有史以來遭遇的最大洪水,順利匯入長江。在這場與洪水的遭遇戰中,綦江區緊急轉移10萬餘人,無一人傷亡。
  • 水文氣象防汛抗旱看天行
    系統建立了由50多年日降水和100多年月降水長序列資料、熱帶氣旋資料、天氣資料、致洪暴雨資料和基礎地理信息資料組成的水文氣象資料庫,數據量達到10G以上,為系統的進一步開發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目前系統的基本用戶已超過350個。  該系統注重先進技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