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首個海上平臺水文氣象監測系統投入運行

2020-12-01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月7日,由中國海油工程建設部和中海油研究總院統一規劃的首座海上平臺水文氣象監測系統,在渤海歧口18-1平臺完成安裝調試。經現場測試,監測系統工作穩定,監測數據準確有效,成功實現了系統連接和數據交換。

  歧口18-1水文氣象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測氣象參數和水文參數。測量結果可以在平臺上的數據終端進行實時顯示,也可通過網絡傳輸至陸地的資料庫終端,為海上作業安全、環境保護、防災減災以及未來的海洋工程開發建設提供重要的基礎數據和技術支持。

  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承擔了該系統的研發和建造工作。該體系的全面建成和有效運行,將從根本上解決當前水文氣象監測數據匱乏的問題,進而為海上油氣田開發工程前期研究、設計、海上施工、生產作業及安全應急提供可靠的環境條件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首個自籌資金海洋水文氣象監測浮標落戶洋口港
    在南通海事局大力支持下,10月14日,全國首次由地方政府和企業投資的海洋水文氣象監測浮標在南通洋口港投入使用,開始為洋口港海上施工及未來港口運營提供海洋氣象預測服務。      海洋監測浮標是一種現代化的海洋監測手段,採用浮標觀測技術,可全天候、連續、定點觀測氣象、水文、水質等內容,並實時將數據傳輸到岸站。
  • 環渤海灣海洋水文氣象環境監測系統組網正式運行
    ◎文明徵/文隨著東營港潮汐、風速風向自動化量測系統的安裝完成,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建設的環渤海灣海洋水文氣象環境監測系統組網近日正式投入運行,進一步提升了該中心海岸帶資源環境調查和監測能力。
  • 監測氣象水文多手段 帕運帆賽水文氣象預報精準
    本報訊 帕運帆賽期間,我市加強了賽場海洋水文、水質檢測和氣象預報系統,向各運動隊和運動員及時提供了賽場水文氣象預報,為確保帕運帆賽的順利舉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帕運帆賽期間,在奧帆賽場和周邊建設的浮標站、自動氣象站、梯度風觀測塔等觀測設施繼續投入運行,提供氣象預報服務;此外,市氣象局奧帆賽現場氣象服務專家原班人馬也再次進駐奧帆中心,憑藉著豐富的經驗為帕運帆賽提供全方位、更加精細的預報服務和形式、內容更加豐富的服務產品。按照奧帆賽模式提供氣象保障,現場工作組每天3次向賽事組委會提供5個浮標站逐時天氣預報和未來3天天氣展望。
  • 浙建首個海洋氣象大型浮標增強近海氣候監測
    新華社杭州6月22日電(屈凌燕、王敏) 浙江省第一個海洋氣象大型浮標項目21日通過驗收,這個位於舟山群島的大型海洋氣象浮標將實現對近海氣象的全天候觀測,對於歷來多颱風等災害天氣的浙江省來說,它的建成將有進一步增強對近海災害性天氣和氣候變化的監測預警能力
  • 太陽能無人艇海洋氣象水文探測試驗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晨報導 為加強對海洋特別是遠海的氣象監測工作,近日,太陽能無人艇海洋氣象水文探測試驗在福建漳州東山海域啟動。其間,海洋氣象水文探測太陽能無人艇(以下簡稱太陽能無人艇)進行了自動航行、自動探測、自動定位試驗。這也意味著遠洋自主氣象水文探測邁出了第一步。
  • 浙江水文氣象信息實現共享
    本報訊(記者 徐鶴群 通訊員 梅林蓉)浙江省水利廳、省氣象局近日籤署共享水文氣象信息數據合作備忘錄,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完善協調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水文氣象預測預報技術水平,形成防災減災合力。  雙方合作主要包括共享未來降雨預報信息、共享水文氣象監測信息、建立傳輸專線及保障、建立常態化聯絡合作機制等四個方面。
  • 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中國海油在行動
    一是加強政策分析,充實集團「十四五」規划行業環境分析基礎;二是協助政策宣貫,強化2030碳達峰要求引領規劃管理的理念;三是布置研究任務,探討碳中和願景下中國海油的轉型路徑;四是通過「藍海沙龍」「學術研討會」等渠道,積極研討能源轉型,搭建平臺,發出海油聲音。
  • 海洋水文氣象綜合數據採集器的研製
    摘要:針對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實際需要,以高性能單片執C8051F120為核心研製了一種海洋水文氣象綜合數據採集器。採集器採用成熟的工業級集成電路晶片和元器件、配備X5043看門狗晶片,保證了系統可靠性和穩定性;採用交流電和太陽能電池雙供電模式,應用B1203LS有效降低了系統功耗;配備有線/無線通訊接口,實現數據的遠程傳輸。現場應用表明,其運行穩定可靠、維護管理簡單,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
  • 水文氣象大有可為
    6月21日,巫溪縣中梁鄉發生巖體垮塌,致使大寧河主要支流——西溪河河道嚴重堵塞,危及到流域沿線26個村8個社區、4所學校、近3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現場搶險氣象服務小組一到巫溪,就接到一連串的問題「下多大的雨,什麼時候下?這麼大的雨會造成多少水進入堰塞湖中?雨強最強的時候會形成多大的洪峰流量?」
  • 告別無水文監測歷史 威海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建成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日訊 記者從威海市水文局獲悉,經過緊張安裝、調試,日前,威海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標誌著劉公島徹底告別無水文監測的歷史。劉公島雨量站為威海市新設的20處國家正式雨量站點之一,雨量站內安裝普通雨量計、自記雨量計各一臺,可自動監測和發送實時雨量數據,不僅彌補了劉公島雨水情等水文監測空白歷史,還可直接服務於劉公島及全市的防汛抗旱減災、水生態保護等工作。劉公島雨量站投入使用後,積累的大量降雨量資料將為劉公島工程建設的安全提供保障。
  • 海洋氣象水文探測無人艇完成自主航行
    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報導 近日,經改造後的海洋氣象水文探測太陽能無人艇在廈門附近海域至臺灣海峽開展了一次海上探測試驗。此舉標誌著智能化海洋氣象探測的開始,也是氣象探測由近海向遠洋延伸的重要起點。  據悉,這是一次無人艇自主往返的航行,實現了海上探測的完全自動化,且航線偏差小於6米。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專家馬舒慶介紹,此次為第二期探測試驗,改進後的無人艇實現了其設計的全部功能,於試驗當天13時15分準確到達目標航點,其到達航點的偏差不到10米,隨即轉向180度返航。
  • 煙臺將建中國首個海上浮動核電站,2021年投入運行
    中國著名核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在近日召開的「2018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上說,中國首座海上浮動核電站將在山東煙臺建設,用於發電、供蒸汽、海水淡化。根據此前公布的官方消息,該核電站總投資140億元,屬於海上核電站示範項目,已於今年開展前期工作,預計2021年投入運行。
  • 「海上哨兵」的創新之路
    海儀所研製的浮標每天向自然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提供數萬組海洋水文氣象數據,為海洋災害預警預報提供了不可取代的寶貴資料。  2012年8月,海儀所研發的首個極地大型海洋觀測浮標,隨「雪龍」船由中國第五次北極考察隊成功實現在北緯70度、東經3度的挪威海布放和長期連續運行。
  • 水文氣象防汛抗旱看天行
    水文氣象研究範圍包括:所有影響地球水資源的大氣和水文過程。衛星遙感、天氣雷達、測雨、天氣和水文技術以及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等都廣泛應用於水文氣象研究中。  根據防汛抗旱工作的實際需要,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1993年開始重點研究開發《防汛抗旱水文氣象綜合業務系統》,經過持續10年的改進和完善,取得了豐碩成果。
  • 水文監測:出色的抗洪偵察兵
    全省各級水利部門聞汛而動,全面履行監測預報預警職能,為水利工程調度、危險區群眾轉移、現場搶險方案制訂、搶險物資和隊伍預置等,提供了決策參考、贏得了戰略主動。 7月2日,省水文中心根據氣象預報,提前預測出湘江全線、資水幹支流將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河段甚至超保證水位。
  • 海油工程:海洋石油工程承包業的龍頭企業
    重組過程中,原為海油總公司下屬的從事工程設計、平臺製造、海上工程的三大專業公司―設計公司、平臺公司和海上工程公司作為公司的主要發起人,以其擁有的與海洋工程設計、建造、海上運輸及安裝業務相關的主要資產、人員、技術投入;而原為海油總公司下屬的從事生產輔助和生活服務的基地公司―渤海公司和南海西部公司則以土地使用權或滑道出資,作為公司建造石油平臺的生產場地。
  • 中國首套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系統投入試運行
    近日,由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通信中心(上海海岸電臺)為主導研發的首套無線電氣象傳真系統在我國東海、包括釣魚島水域、黃巖島、宗谷海峽等重點關注水域投入試運行。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英文:RADIOFAX)是船舶接收海上氣象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對航行船舶合理安排航行計劃和制定合理航線,實現氣象災害早發現、早預警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航行在我國周邊海域的國內外船舶主要接收日本鹿兒島電臺播發的圖像格式氣象信息,不僅信號較弱,而且常有「誤報」。特定水域的氣象信息宣誓著國家主權,完全依靠國外播發的氣象信息可能在關鍵時刻導致嚴重後果。
  • 五個全軍性氣象水文研究中心在南京成立
    新華網南京3月30日電(馬勝偉、楊代陳)5個全軍性氣象水文研究中心日前在南京同時成立。這5個研究中心將重點加強在天氣監測預警、衛星遙感、大氣探測、海洋水文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的科學研究,為解放軍氣象水文理論研究、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打造新的平臺。   5個中心建立在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學院。
  • 中國海油建成全國單廠最大天然氣電廠
    天然氣機組啟停迅速,運行靈活是其又一大顯著優點,對廣東電網安全和峰谷調峰意義重大。天然氣機組每次啟動到滿負荷僅需2到3個小時,而燃煤電廠機組則需要7到10個小時。 廣東是經濟大省,是全國電力需求最大的省份之一。中山嘉明作為珠三角西翼骨幹電廠,承擔著地區電網供電「主力軍」任務。
  • 汛期安全度汛,自動雨量氣象監測系統一體化解決方案
    自動雨量氣象監測系統,系統適用於水文部門對江、河、湖泊、水庫、渠道和地下水等水文參數進行實時監測。監測內容包括:空氣溫度、溼度,風速,風向、降雨量、水位等。自動雨量氣象監測系統將有數據採集系統圖,太陽能供電系統,全天候防護箱和氣象觀測支架,視頻監控系統,中心主控系統(伺服器、管理平臺)組成。RS-QXYL-M自動雨量氣象站是一款戶外測試雨量專用控制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