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帕運帆賽期間,我市加強了賽場海洋水文、水質檢測和氣象預報系統,向各運動隊和運動員及時提供了賽場水文氣象預報,為確保帕運帆賽的順利舉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與奧帆賽一樣,帕運帆賽對風的要求標準都為3米/秒至20米/秒,但對於殘疾人運動員來講,風力超過10米/秒,帆船操控就比較困難,因而對風的預報要求更為細緻、準確。
帕運帆賽期間,在奧帆賽場和周邊建設的浮標站、自動氣象站、梯度風觀測塔等觀測設施繼續投入運行,提供氣象預報服務;此外,市氣象局奧帆賽現場氣象服務專家原班人馬也再次進駐奧帆中心,憑藉著豐富的經驗為帕運帆賽提供全方位、更加精細的預報服務和形式、內容更加豐富的服務產品。按照奧帆賽模式提供氣象保障,現場工作組每天3次向賽事組委會提供5個浮標站逐時天氣預報和未來3天天氣展望。在奧帆中心,還設立了中英文氣象信息張貼板,根據天氣預報製作大風、降雨、紫外線、交通以及衣食住行等針對性的溫馨提示,方便殘疾人運動員做好充分準備,在開播英語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同時,還增加手語播報畫面,方便帕運帆賽運動員了解氣象信息。此外,帆船比賽天氣狀況和颱風、暴雨、雷電、大霧等特殊天氣信息也會及時送達賽事組織者以及廣大運動員。
在水文信息監測與預報方面,市海洋與漁業局和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等部門聯合行動,採取多種手段為各國運動隊和技術官員提供及時準確的水文預報和監測信息。為提高水文監測信息的準確性,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與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配置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海洋觀測設備。在賽場海域投放了3套海洋環境監測浮標,可以對風速、風向、氣壓、波高、波向、流速等近千個指標進行監測,每十分鐘就可以提供一組全新的氣象水文監測數據。同時,設立在大公島和薛家島的2個高頻測流地波雷達基站和中央處理系統,每小時提供一次整個賽場及鄰近海域的海流流速、流向數據。與小麥島海洋環境監測站一起,組成了精細化的立體監測網,實時觀測帕運帆賽場的水文和氣象要素。帕運帆賽場館水文服務人員胡偉介紹說:「賽事期間,我們每天都通過水文氣象發布會、廣播稿和張貼預報單的形式,向技術官員和教練員及時發布海浪、海流、海溫和潮汐等水文預報,讓他們及時了解未來的水流情況,確保比賽順利進行。」
精細準確的氣象水文服務受到了各國運動隊的積極歡迎。愛爾蘭隊技術官員保羅卡西說:「組委會提供的氣象和水文服務很周到,對於幫助我們提早制定比賽策略提高比賽成績很有幫助。」
(本報記者 周建亮)
(責任編輯:王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