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氣象防汛抗旱看天行

2021-01-08 中國氣象局

  水旱災害是我國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降水時空分布異常是造成水旱災害的主要原因。水文氣象研究範圍包括:所有影響地球水資源的大氣和水文過程。衛星遙感、天氣雷達、測雨、天氣和水文技術以及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等都廣泛應用於水文氣象研究中。

  根據防汛抗旱工作的實際需要,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1993年開始重點研究開發《防汛抗旱水文氣象綜合業務系統》,經過持續10年的改進和完善,取得了豐碩成果。

  該系統提供的信息產品有雨情天氣監視、旱情監視、熱帶氣旋監視預警、致洪暴雨信息查詢和預警、降水天氣綜合分析5大類20多項,每項還有不同種類的產品,如雨情天氣監視的產品有衛星雲圖、雨量圖表、天氣雷達圖、氣象傳真圖和降水預報等,僅實時雨量圖表就有200種以上,產品總量為1000多種。

  系統建立了由50多年日降水和100多年月降水長序列資料、熱帶氣旋資料、天氣資料、致洪暴雨資料和基礎地理信息資料組成的水文氣象資料庫,數據量達到10G以上,為系統的進一步開發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目前系統的基本用戶已超過350個。

  該系統注重先進技術的應用。一是將氣象模型和水文模型融合,用氣象資料計算蒸發能力,再將蒸發能力、降水量和其他水文參數輸入水文模型,計算土壤缺水量,並根據土壤缺水程度確定乾旱等級。以逐日定時計算的方式自動獲得全國旱情分布圖,實現了大範圍旱情實時動態監視。二是採用水文資料、氣象資料和流域圖等多元信息融合的空間分析方法,在製作雨量分布圖的同時計算面平均雨量,替換了傳統的等值線圖分析,快速提供了定量、準確、直觀的雨量圖和雨情分析統計成果。三是將熱帶氣旋特徵進行結構化表述,根據不同的分析需要快速提取顯示相關熱帶氣旋的詳細資料和分析成果,從而發現熱帶氣旋特定的活動規律,實現熱帶氣旋預報預警。四是在致洪暴雨天氣分析中採用了空間數據時間演變分析方法,以簡單明確的信號場統計指標描述複雜的暴雨天氣形勢空間分布特徵,通過對指標數據的時間序列分析提取致洪暴雨天氣信號,達到預警的目的。五是建立了雲圖自動分類方法,針對降水雲建立一維雲模式降水估算模型,每小時自動估算降水率,提高了降水監測時效,也為面雨量空間插值提供了參考依據。

  系統將水文學、氣象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理論和方法有機地結合,成功地集成應用了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空間數據處理統計、資料庫管理、網際網路應用及管理、病毒防護、遠程維護、系統集成等多學科的10多項先進技術,實現了多種技術的高度集成。1995年投入業務應用後,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會商時,首先用該系統匯報演示衛星雲圖、降水量分布等,並用該系統填繪的全國日雨量圖報送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有關部委。各級用戶可分別通過客戶端或瀏覽器方式隨時查閱上述實時信息。1998年長江和嫩江大洪水期間,該系統除了及時準確地為各級領導提供實時雨情、天氣信息外,氣象科技人員還應用該系統製作兩個流域未來12小時至72小時各子流域面雨量定量預報,供洪水預測和防汛指揮決策參考應用,延長了洪水預見期,提高了洪水預測的可靠性,發揮了突出的作用。1999年、2000年、2001年我國北方地區出現了連續乾旱,系統加工生成的雨情天氣和旱情實況圖表以及降水量歷史對比分析產品為各級領導提供了有效的抗旱參考信息。

  2002年,該系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繼2001年「全國水情信息及洪水預報預測業務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後,水文氣象工作者獲得的又一殊榮。 (來源於2006年5月18日《中國氣象報》作者:王琳)

相關焦點

  • 水文作用何在?一起來了解這一防汛抗旱的「尖兵」「耳目」
    &nbsp&nbsp&nbsp&nbsp水文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礎和技術支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基礎性事業。6月1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水文服務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保護等情況。
  • 兩萬餘個水文氣象站點數據共享助力長江防汛
    記者日前在武漢、宜昌等地採訪發現,面對複雜的氣候和嚴峻的形勢,湖北省氣象局啟用「長江流域氣象水文雨量資料一張圖分析系統」(以下簡稱「一張圖」),經過加密的觀測站網,敏銳捕捉降水量,為長江流域的防汛預警和預報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信息,成效顯著。
  • 新版《青島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發布 防汛抗旱預警分級這樣劃分
    半島記者 王麗平7月27日,青島市政府發布《青島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2018年7月17日印發的《青島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青政辦字〔2018〕59號)和2015年6月5日印發的《青島市防颱風應急預案》(青政辦字〔2015〕46號)同時廢止。《預案》對適用範圍、風險概況、組織指揮體制及職責、監測預警與預防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
  • 湖南水文:解密一張防汛「圖」
    讓我們一起走進湖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以下簡稱「湖南水文」)解密這張「圖」。這張圖就是「水文情勢圖」,它作為湖南水文精細服務理念下的圖文產品,具有簡單、形象、高效的特質。在每日全省水情會商會上,湖南水文利用它將當前水文情勢準確及時地呈現給各級防汛部門,同時經由主流媒體、官微以及水情服務平臺轉載,廣大人民群眾便可直觀地了解掌握當前水文情勢。化繁為簡不代表內容空泛。
  • 湘陰縣2020年度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19)縣住建局:協助做好縣城的防洪保安工作;搞好城市防洪的配合協調工作;負責督促本系統有關單位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做好本系統防汛搶險隊組織工作。20)中國電信湘陰分公司:負責所轄電訊設施的防洪安全,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和水文測站、氣象臺站的通信暢通及網絡暢通;優先傳遞防汛抗旱、水文氣象信息,督促落實對防汛、水文、氣象的各項優惠政策。
  • 長江流域2萬餘個水文氣象站點實現數據共享
    新華社武漢11月1日電(記者沈翀)記者從長江流域氣象中心了解到,為加強長江流域水情、雨情監測預報預警,長江流域水文部門與氣象部門共計2萬餘個觀測站點實現數據共享,雙方共用一個資料庫和一個應用終端軟體,實現了全流域雨量查詢「一張圖」。
  • 湖北:共享氣象水文資料 共繪一張藍圖
    夏季長江洪峰來勢洶洶,秋季漢江流域發生了2011年以來最大洪水,中下遊幹流全線超警,丹江口水庫出現4次入庫洪峰,蓄水首次達166.43米,防汛紅色預警一度拉響,形勢異常嚴峻。在這一場場防洪防汛攻堅戰中,由長江水利委員會,湖北氣象、水利部門共同協作打造的「一圖一網」初顯成效。
  • 江西:實現氣象水文雨情信息全面共享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左羽霄報導  近日,由江西省氣象信息中心承擔的「江西省氣象、水文實時雨情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全省氣象、水文雨情信息全面共享互通。
  • 數據中心:氣象與水文數據共享 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決策能力
    近日,為切實做好2020年汛期氣象與水文數據交換工作,黑龍江省氣象數據中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以「提供優質氣象數據」為核心,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統籌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全面開展水文、氣象信息共享工作。保障水文數據的完整性是汛期工作重中之重。
  • 懷化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關於調整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領導成員明確2020...
    懷化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關於調整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領導成員明確2020年全市防汛抗旱責任人的通知各縣市區委、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機關各單位:因防汛抗旱工作需要,經市委、市人民政府研究,決定調整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領導成員,並明確2020年市級領導防汛抗旱聯縣責任人
  • ——浙江防汛防洪氣象服務紀實
    作為省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以下簡稱省防指)專家組成員,4日就已入駐新安江電廠的氣象服務首席馬辛宇,緊盯雷達回波圖絲毫不敢放鬆,後續雨情水情的變化將直接影響洩洪的時間和流量,給出科學合理的氣象決策意見是壓力,也是責任!  「預判」雨情 為精準施策提供堅實服務保障  入梅以來,浙江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偏多四成。
  • 哈爾濱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下發通知 部署防凌汛抗春旱和除春澇工作
    為做好防凌(春)汛、抗春旱和除春澇工作,哈爾濱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防指在疫情防控工作關鍵期要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密切跟蹤汛情旱情變化,全力做好防凌(春)汛、抗春旱和除春澇的各項準備工作。
  • 【專家觀點】抗旱:由危機管理向風險管理轉變
    為滿足抗旱工作需要,水利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旱情監測,逐步建立起了旱情資料庫,開發了一系列水雨情綜合信息查詢、防汛抗旱會商、水文預報、信息發布等業務系統,以及國家水文資料庫等。此外,農業、氣象等部門,根據各自業務需要,也開展了部分旱情監測工作。  二是信息上報機制。
  • 浙江水文氣象信息實現共享
    本報訊(記者 徐鶴群 通訊員 梅林蓉)浙江省水利廳、省氣象局近日籤署共享水文氣象信息數據合作備忘錄,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完善協調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水文氣象預測預報技術水平,形成防災減災合力。  雙方合作主要包括共享未來降雨預報信息、共享水文氣象監測信息、建立傳輸專線及保障、建立常態化聯絡合作機制等四個方面。
  • 山東密布水文「耳目」 補足大中型水庫及入庫河流監測點
    同時,加快補足大中型水庫及入庫河流水文監測站點,掃除水文監測盲區,改造骨幹河流及重要河道水文監測設施,不斷提升水文監測自動化、信息化水平。(資料圖)入汛前,山東水利工作者對每一水文站都定期檢查,以保證汛期水文數據的準確性。圖中,工作人員在睦裡閘水文站進行汛前檢查。
  • 人民為中心 專業做支撐——長沙市2020年防汛工作側記
    圍繞增強撈刀河流域水文監測和水資源管理能力,滿足防汛抗旱、河長制管理和河流生態補償等方面的需求,今年4月長沙市水文局在撈刀河長沙縣春華鎮設立石塘鋪水文站。  石塘鋪水文站流量測驗採用目前世界領先的超聲波時差法在線系統。水文站的建成,對撈刀河下遊長沙縣城和開福區的防汛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這使下遊河段的洪水預報更加精準。」
  • 浙江召開防汛防臺抗旱發布會 預計1-2個颱風嚴重影響
    央廣網杭州7月25日消息(記者李佳)今天(25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浙江2019年防汛防臺抗旱工作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的「暴力梅」導致浙江46.99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2.2億元。
  • 國家防總安排部署防汛和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工作:部分河流支流發生超...
    據應急管理部官微6月25日消息,日前,針對近期部分地區強降雨導致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較高,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批示要求,安排部署防汛和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工作。國家防總辦公室向各地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通知,要求堅持底線思維,強化憂患意識,立足於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全力做好防汛和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長江流域遭遇大範圍強降雨,江河湖庫水位迅速上漲,部分河流出現超警洪水,有的支流發生超歷史洪水,局部地區洪澇地質災害嚴重,防汛抗洪進入關鍵階段。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防汛應急預案等3部應急...
    3.1.1 氣象水文信息 氣象部門要加強對當地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當有重要天氣過程時,加密監測預報,做好區域性降水預報。信息內容包括氣象災害的類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範圍、警示事項、應採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水文部門實時監測江河湖庫水位、流量情況,並及時做好洪水預報預警工作。
  • 為氣象數據共享打call!氣象+水文,這才叫1+1>2
    對於每個人來說,氣象預報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關係到我們的出行。尤其是在惡劣天氣期間,及時準確的預警能夠幫助我們減少很多損失,比如準確的氣象水文預測能為提前轉移人員、部署堤防搶險準備爭取更多的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