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動物骨骼標本——透明的!

2021-01-14 Befast少兒美術大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富田伊織這個名字,他是一名藝術家,因製作動物骨骼標本而著名

是不是第一眼就被驚豔到?輪廓清晰的海馬骨骼上染著夢幻的粉色,質感又像實驗室顯微鏡下看到的世界一樣。

這些美麗標本的作者,就是富田伊織(Iori Tomita),大學時是北裡大學水產學院水產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起初的透明動物標本,是他出於研究目的開始製作的

2008年,他開始參展,售賣標本,後出版了寫真集《新世界「透明標本」》

他的作品之所以如此美麗,關鍵在於這些鮮豔顏色之間的對比,以及展現標本每一個細小之處的細緻

將標本透明化的過程分浸泡、重塑外形、剝離表皮與鱗、染色等八個步驟

首先把魚和其他生物的鱗及表皮剝離,然後置於溶液中,將軟骨染為藍色

之後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將肌肉分解使其透明。最後的步驟是將紅色染料注入骨骼,然後放入甘油容器中保存

自然界是神奇的,創造出眾多的物種,無論體型大小,都有其完整而又精妙的一套系統與身體結構,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無不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夢見畫聖」國際少兒美術大展是Befast傾心打造年輕態的國際少兒美術大展, Befast激發更多元的活力元素,意在加強對東方文化的了解,同時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梁,開拓孩子們的國際視野,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通過繪畫語言,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與膽量。Befast願為全球美術公益事業助力!




相關焦點

  • 炫彩透明的動物標本
    □楊孝文富田伊織,一位用海洋和陸地動物進行創作的日本藝術家。在他的手上,動物擁有透明的身體、絢麗的色彩,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富田伊織曾攻讀魚類學,對海洋生物的豐富性充滿痴迷。有一天,他聆聽了一次大學演講,主題為「如何保存和研究海洋動物微小的骨骼和肌肉」。從此,他便迷上了這種研究,利用自己發明的技術保存魚類標本。他將創作計劃稱之為「透明標本新世界」。富田伊織首先將標本保存在甲醛中,將軟骨組織染成藍色。在此之後,他用一系列化學物質溶解它們的肌肉,讓身體呈透明狀。最後一道工序是注入一種紅色染料,對骨骼進行染色,而後將標本保存在甘油罐中。
  • 日本藝術家製作的透明骨骼標本驚豔全網!網友:太厲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富田伊織這個名字,他是一名藝術家,因製作動物骨骼標本而著名。
  • 【特約來稿】透明骨骼標本
    [1]陳彬,王躍招.介紹一種透明骨骼標本染色法[J].生物學通報,2002(04):57.[2]Robert B. Reed,Christy R. Kendall,Nicholas Tsangarides,Howard E. Evans.
  • 魚類骨骼標本製作及注意事項
    如何製作魚類骨骼標本【透明骨骼標本】(1)將魚浸入福馬林,變硬後再浸入酒精。
  • 抹香鯨骨骼標本在廈門成型展示
    該院黃榮福、董仁春老師正按照抹香鯨骨骼結構擺放骨頭。骨頭經過18天的清水浸泡,好似「洗白」了。 經過1個多小時的擺弄,零散的250多塊骨頭出落成一副完整的抹香鯨骨骼。董仁春老師介紹,有趣的是,抹香鯨的鰭指和人的手一樣,有著明顯的五指結構。「這頭抹香鯨右鰭有25節骨頭,左鰭只有24節骨頭,在類似人的小指位置上,兩節骨頭連在一起。」
  • 吃黃燜雞拼骨骼標本獲點讚
    「玩骨頭的盧老師」獲網友贊超百萬古脊椎動物學家要學生買一份雞的骨骼標本,結果學生買回來一份黃燜雞,怎麼辦?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盧靜在其拍攝的抖音視頻中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一伙人將黃燜雞吃乾淨後,把骨骼清洗乾淨,一塊塊擺在一起,沒過多久就拼成了一具骨骼標本。
  • 終於,看到標本的第一反應不是「好吃」了!
    因為它們是透明骨骼染色標本:一種由阿利新藍染軟骨,茜素紅染硬骨,最後由梯度濃度甘油把肉透明的標本。這是上海自然博物館最近收到的捐贈標本,當然不止有魚,還有烏龜、變色龍、海馬等等。這批透明骨骼標本的捐贈者是陳煒,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科大學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
  • —— 生物透明標本 展示隱藏之美!
    這些透明標本的製作者八神富田(Iori Tomita)將他的工作比作是一個「鏡頭」,能夠帶領觀者看到前所未見的隱秘世界。  離開學校後,他以漁夫的身份工作生活,用和講座中同樣的技術開始了透明生物標本的製作研究,並在2008年啟動了「新世界透明標本」項目。至今,八神富田已經製造了上千種超色彩標本,不但在東急百貨店(Tokyu Hands)中出售,其作品集也已於2009年出版。
  • 【標本教程】
    也許有人已經看到過了網上的日本生物學家製作透明染色標本,而透明骨骼標本的魅力就在於精確而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生物體的骨骼解構與位置猶如X光片一樣,並且還是立體的,也避免了傳統的解剖取骨清洗再組裝而導致的骨骼相對位置的改變,同時通過染色將骨骼染成絢麗的顏色
  • 中國動物標本大賽作品活靈活現
    正在福建博物院展出的第四屆中國動物標本大賽的257件惟妙惟肖的標本作品集中對外開放,讓民眾如進入「動物世界」。本次大賽匯集了全國標本製作企業、博物館、大專院校、研究所等60多家單位參加,標本涵蓋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等動物類群的皮張和骨骼標本。主辦方希望通過標本大賽,向公眾展現動物世界的美麗,宣傳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文明,借鑑吸收國際標本製作先進經驗,提高中國野生動植物標本製作的整體水平。
  • 全身透明卻不見骨骼 重慶三峽庫區驚現「怪魚」
    全身透明卻不見骨骼 重慶三峽庫區驚現「怪魚」  重慶市巫山縣大昌古鎮漁民十一月二十日在大寧河中捕捉到一條外型奇特的透明小魚。該未知魚種長約十五釐米,身體細長,全身透明卻不見骨骼及內臟。據知情者介紹,這種魚現身於三峽蓄水之後,其種類和來歷尚待研究。
  • 中科院副研究員吃黃燜雞拼骨骼標本獲點讚
    「玩骨頭的盧老師」  獲網友贊超百萬  古脊椎動物學家要學生買一份雞的骨骼標本,結果學生買回來一份黃燜雞,怎麼辦?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盧靜在其拍攝的抖音視頻中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一伙人將黃燜雞吃乾淨後,把骨骼清洗乾淨,一塊塊擺在一起,沒過多久就拼成了一具骨骼標本。
  • 奇異的骨骼標本展覽秀,你要的標本我都有,還不來看看?
    收集標本是一種愛好,也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看著這些標本,我時刻提醒著我自己,要好好享受生命帶來的快樂時光。——吧友彌卜s這琳琅滿目的骨頭標本,真是讓人應接不暇,仿佛是置身於一個完全不同的動物園一樣,不仔細看,真發現不了他們的差別。這隻鳥似乎就像是活著的感覺一樣,它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博物館的奇妙夜》,不知道到了晚上這些動物會不會也復活過來呢?
  • 新型樹脂包埋標本與傳統標本的對比
    >傳統骨骼標本是將動物體進行剝製處理後,留下骨骼材料,進行一定的技術保護措施後,採用膠水粘貼,金屬支撐、連接等復原動物體原本外觀的一類標本。因為失去了肌肉的支持作用,必須要用明顯的金屬支架將其骨骼碎片串聯起來,已達到成型的目的。但是,這樣處理會使得標本失去美觀度,且極易發生散架,變型,以至於丟失局部骨骼,而使得整個標本物失去了價值。其次,傳統骨骼標本因儲藏地點因素,極易發生蟲蛀、黴變、潮溼脫膠等現象,使得標本物受損。而解決這等問題,需經常對骨骼標本進行搬挪晾曬,做防蟲處理。
  • 「別出心裁」:Realbug推出昆蟲標本的透明滑鼠
    中關村在線消息:近日,一家名叫Realbug公司推出了一款帶有蜘蛛標本的透明滑鼠。這對於動物標本收集者或PC硬體愛好者來說或許是個獨特的選擇,不過也許會令一些討厭爬蟲的人感到毛骨悚然。「別出心裁」:Realbug推出昆蟲標本的透明滑鼠這種滑鼠在亞馬遜網站上的售價為23.83美元,不過通過Realbug網站購買將能獲得更多折扣。
  • 暨大學生國內首創水晶骨骼
    原標題:暨大學生國內首創水晶骨骼   核心摘要:暨南大學醫學院組織學與胚胎教研室導師馬徵來指出,水晶骨骼除了美觀精細和用於胚胎骨骼教學,在臨床疾病研究方面也有很大的用途。據介紹,國內的透明標本製作工藝較為滯後,作品的效果和質量欠佳,還未形成透明骨骼藝術的潮流,同時也缺少規模製作透明骨骼標本的廠家。
  • 涅槃重生:新世界透明標本
    若死亡是一種蛻變,藉由另一種形態重生或許我們不該害怕反而更應該讚嘆生命所帶來的美日本藝術家富田伊織 (Iori Tomita) 將被丟棄的死亡動物透過科學技術保留下來並用化學染料加工染色,製作出一個個的透明標本把死亡轉變成華麗的藝術品由漁夫轉型的藝術家富田堅持筷子是拿取標本的最佳工具
  • 那些好看、逼真的標本是如何製作的?
    要製作剝製標本,首先要對剛剛死去的小動物進行仔細的清潔。接下來要對動物的屍體進行解剖,將皮膚與軀體分離。然後用鞣製液浸泡皮膚,同時塗抹防腐劑。最後用石膏或雕塑土重塑動物的軀體,將鞣製好的動物皮膚套到重塑的動物模型上,乾燥一段時間後,再對標本的形態進行最後的調整。
  • 節肢動物標本製作
    (還軟的原理就是讓脫水的組織吸水,所以也可以用一些其他操作還軟)2.將節肢動物標本素材注射酒精混合液如果標本素材較大就需要挖出內臟防止腐敗(去內臟時儘量不破壞外骨骼部分,切開較大的骨骼關節處的膜基本就可以),較小的可不進行此操作。3.將標本放置在展姿板上用昆蟲針將其肢體展開(展現它還有生命時的樣子,或者便於觀察的樣子最好)。
  • 「白雲之鄉——紐西蘭國家公園展」開幕 巨型恐鳥骨骼標本國內首展
    市民參觀恐鳥骨骼標本,此標本首次在國內展出。市民參觀紐西蘭植物標本。市民近距離觀看紐西蘭大蜥蜴標本。市民在互動區聆聽各種鳥類鳴叫的聲音。小朋友在看海洋生物標本。小朋友參觀幾維鳥標本。新京報快訊 9月16日上午,一件紐西蘭巨型恐鳥骨骼標本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與市民見面,此件展品來自北京自然博物館,首次在國內展出。恐鳥為紐西蘭特有的體型高大、無飛行能力的鳥類,遺憾的是已經滅絕。為進一步展示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動物的息息相關,「白雲之鄉——紐西蘭國家公園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正式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