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丨大揭秘!那些好看、逼真的標本是如何製作的?

2021-01-08 北京科學中心

相信很多朋友都去過博物館,看到櫥窗裡展示的栩栩如生的標本,大家是不是都會忍不住發出感嘆:簡直就像活的一樣!

同時也不免產生疑問:這些仿佛下一秒就會動起來的標本,究竟是如何製作的呢?

標本一直是博物館展櫃中的重要角色,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小編就帶大家學習一下如何製作標本。(不只是活物標本,還有一些是我們平時在家就能製作的標本哦~)

家裡也能做的「植物標本」

對於熱愛植物的小夥伴而言,製作植物乾燥標本絕對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製作植物標本不僅可以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保存下來,還能收穫一個高顏值的裝飾品。

植物乾燥標本的製作過程比較簡單,想嘗試的小夥伴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葉子,比如常見的楓葉、銀杏葉、桉葉等。

新鮮的植物通常含有較多的水分,所以需要對它們進行乾燥處理。

用吸水的紙張或紗布將植物夾在中間,放到平整的重物之下,大概5~6天後取出。

為了避免標本被蟲子蛀蝕破壞,還需要對乾燥的植物進行消毒:將經過乾燥處理的標本放在消毒室內,利用氣燻法殺蟲。

最後將植物固定到臺紙上根據需要做好標註,或者直接將植物的葉片塑封成型,也可以將標本置於裱框內,方便展示。

除了最基本的植物乾燥標本之外,還有一種可以完整保留樹葉脈絡的葉脈標本,這種葉脈標本不僅可以觀察葉脈走形,還能將做好的葉脈標本製成高顏值的工藝品。

製作葉脈標本需要選擇葉片較厚、葉脈較粗的葉片。

將葉片放到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煮到水的顏色變深,在水流下用牙刷輕刷,葉脈周圍的葉肉會變得容易脫落,而強韌的葉脈部分可以得到保留。

之後,將松香、顏料和調漆水調勻後塗到葉脈上,晾乾後就可以得到一個好看的葉脈標本了。

將自己親手製作的標本用作書籤或者裝飾,絕對獨特又顏值爆表。

日本的藝術家還把葉脈標本做成各種碗形的藝術品,為原本普通的器具賦予了「生命」。

簡單又漂亮的「昆蟲針插標本」

自然科學課上,大家都在老師的指導下製作過昆蟲標本,針插法是昆蟲標本中最常用的製作方法。

製作好的昆蟲標本還可以與植物乾燥標本一起組成昆蟲生態景箱,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用針插法製作昆蟲標本,首先要根據昆蟲的大小選擇合適的昆蟲針,常見的蝴蝶一般選用3號針,小型的昆蟲如蚊子只要0號針就可以了。

插針的位置一般選在昆蟲中胸右側,插入深度一般以針長的1/3穿過蟲身為宜。

插針固定完成後,還要對昆蟲進行展翅或者姿勢調整。將翅膀和身體各部位調整到理想位置之後,再用展翅板或整姿板進行壓制固定。

上述操作完成後,將標本放入50℃的定溫箱中烘1個星期左右就可以了。想在家中嘗試製作的朋友如果沒有定溫箱也可以用日曬法或者烘衣機代替。

把做好的標本放入標本盒中,在通風乾燥的環境下保存,就能長時間地欣賞了。

最受研究者歡迎的「浸制標本」

浸制標本是利用保存液來進行防腐的標本,它能夠清晰地顯示生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被廣泛應用於醫學和生物學領域。

製作標本時,為了避免器官因保存液不能及時滲入而腐敗,可以先用注射器注入10%的福馬林進行防腐處理。

然後注射乙酸乙酯,排空血管中的血液。在水中向器官內注射自凝的粉劑,借用水的浮力使器官保持自然形狀。

接下來可以用強酸腐蝕掉不需要的組織,只保留需要部分的鑄型標本。

最後,將標本的各部用細線固定並放到合適的標本瓶中,再導入保存液(通常為5%的工業甲醛)就完成啦!

經過處理的胎盤血管標本

栩栩如生的「剝製標本」

我們經常在各種動物博物館中看到這樣的動物標本,動物死後,標本製作師將它們的皮剝下,並進行處理,最後讓它們重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要製作剝製標本,首先要對剛剛死去的小動物進行仔細的清潔。

接下來要對動物的屍體進行解剖,將皮膚與軀體分離。然後用鞣製液浸泡皮膚,同時塗抹防腐劑。

最後用石膏或雕塑土重塑動物的軀體,將鞣製好的動物皮膚套到重塑的動物模型上,乾燥一段時間後,再對標本的形態進行最後的調整。

剝製標本的製作過程看似簡單,但對標本製作師的要求極高,他們必須對動物生前的生活狀態十分了解,才能把一塊塊皮膚還原成我們看到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變成標本界的「泥石流」。

圖為1731年一名從未見過活獅子的標本師為瑞典國王製作的獅子標本

神秘的「骨骼染色標本」

動物的透明骨骼標本中,骨骼會因為成分的不同而呈現出紅藍兩色,它原本是生物學領域用來研究動物骨骼構造、功能形態、親緣關係和演化過程的工具。

近年來,骨骼染色標本所具有的那份神秘又特殊的美感使它們越來越受到普通大眾的歡迎。那麼,這種兼具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的標本是如何製作的呢?

透明骨骼標本只能用動物的胚胎、幼體或者亞成體製作,已經成年的動物骨骼無法染色或者非常難染色,肌肉也很難進行透明處理,製作成功率非常低。

圖片來源於書籍《透視·魚》

首先,用10%的福馬林將動物屍體浸泡約1周的時間,再對其進行脫水固定。洗掉福馬林之後,用0.1%的雙氧水對屍體進行脫色處理。

然後用亞裡西安藍染劑浸泡標本,對軟骨進行染色。接下來,用胰蛋白酶將標本處理至稍見骨骼後,加入硬骨染劑,此時標本呈現紅藍交替的半透明感。

染色完成後,還需要用氫氧化鉀甘油溶液對標本進行染劑脫色和肌肉透明化處理。

最後,將標本浸泡在純甘油中進行長期保存。

美到逆天的「玻璃標本模型」

最後要向大家介紹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算是標本,因為它們全都是用玻璃製作的。

但是它們卻憑藉著準確的細節在歷史上發揮了生物學教具的功能,而且每一件都是絕美的藝術品。

早在1887-1936年間,一對從事精細玻璃製品加工的德國父子Leopold Blaschka與Rudolf Blaschka就開始製造玻璃仿真生物了,它們還受邀為當地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愛好植物學的貴族製造了植物和海洋生物的仿真模型。

玻璃標本模型的製作需要人工吹制,然後在透明的玻璃模型上用顏料上色,這樣做不僅可以很好地呈現生物的三維形態,顏色和形態也比實物標本保持得更久。

圖為丹麥藝術家Steffen Dam製作的玻璃

直到現在,也依然有藝術家偏愛玻璃的質感,熱衷於用玻璃製作各種海洋生物的仿真模型,只不過這些作品的生物學教具作用已經逐漸淡化,更像是借用玻璃體現生命之美的藝術品了。

溝迎風海葵玻璃仿真模

在我們的前期文章中,還為大家介紹過樹脂標本的製作,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翻閱往期文章。

看了這篇文章之後,你是不是對各類標本的製作過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如果你不能親手製作標本,不如就去附近的博物館和它們來個美麗的「約會」吧!

相關焦點

  • ...昆蟲標本 巴黎翠鳳蝶 金龜子 博物館館長 蝴蝶標本 蝴蝶樹 DNA...
    ,將於6月1日正式免費開放  ●該館館藏蝴蝶種類達700餘種,超過了整個歐洲大陸的種類總和,是日本全國蝴蝶種類的3倍  東方網5月30日消息:國內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擁有全亞洲最多展出標本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經過多年的籌備,終於在青城山新遊客中心建成。
  • 自然博物館「熱河生物群」大展明日開幕,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
    今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大展「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來了!熱河生物群(Jehol Biota)是距今約1.31億至1.20億年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古老的生物群落,以我國的冀北-遼西-內蒙古中東部等地區為主要產地,以東方葉肢介、三尾擬浮遊和戴氏狼鰭魚為代表。
  • 什麼樣的方法製作出來的植物標本是最好看的?
    答|百度派 @1187345369最近網上很多人迷上了植物標本,我也曾經是植物標本愛好者中的一員。很多人向我求助,今天,我將對如何製作植物標本做一下簡單的介紹。要想製作出最漂亮的植物標本,必須有專業的步驟規範。Step 1 整形與消毒。
  • 後續丨新誕生的千島湖魚王將被製作成標本!
    杭州頻道網友的評論數百名網友對魚王的命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大部分都支持將魚王放生,那麼魚王的最終命運到底如何呢?記者剛剛從捕獲魚王的杭州千島湖發展集團了解到:175釐米長、近180斤重的千島湖魚王將被製作成標本!為什麼要製作成標本而不是放生?千島湖發展集團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捕撈上來的千島湖魚王有175釐米長、近180斤重,在捕撈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損傷,如果此刻將它放生,死亡的機率非常高。」
  • 探秘恐龍化石製作昆蟲標本 青島貝林自然博物館特別受歡迎
    作為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青島市中小學課外研學基地的青島貝林自然博物館從10月2日起,接待遊客量開始迅速攀升,10月4日館內瞬時接待遊客量達到400人,達到防疫期間瞬時最大接待量,峰值期間安排人員進行妥善調配,防疫有標準,安全有保證。
  • 小夥做千餘件動物標本 想建武義動植物標本館
    大三的暑假,陳旭放棄了學校安排好的實習機會,自己跑到杭州拜師學藝。老師告訴陳旭,動物標本其實是再現死亡動物形象的一門藝術,它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長期存放,而且外部形態逼真。在老師的指導下,他了解到每一個動物標本的製作,都要經過採、剝、鞣、雕塑、翻模、假體、縫等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每個步驟緊密銜接,來不得一點疏忽。
  • 人體塑化標本 | 「活著」的屍體?
    真假互藏上到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三層,映入眼帘的是一「對」手拉手的標本。一邊是人體骨架,一邊是利用生物塑化技術製作的人體塑化標本。右邊為塑化標本 | 生命奧秘博物館官網乍看上去,人體塑化標本像是剝了皮後的人體,肌肉紋理清晰可見。
  • 攝影師痴迷制蝴蝶標本 家裡放不下想建博物館
    魏華展示他的蝴蝶標本  記者 竇翊明 攝  「我想辦個蝴蝶博物館,一來解決了存放問題,二來能讓孩子們見到他們平時看不到的蝴蝶品種。」家住南郊恆瑞家園小區的魏華從小喜歡蝴蝶,20多年前他開始收集蝴蝶標本,如今他家儼然成了一個小型博物館。36歲的魏華說,他希望能給孩子們保留一個純美的自然世界,讓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魏華喜歡蝴蝶,親朋好友都知道。而喜歡的原因是小時候和夥伴們一起捕蝴蝶的經歷,「那時候只覺得蝴蝶好看,抓到了之後就直接夾在字典裡。」魏華說,那時候只覺得漂亮,並沒有標本的概念。
  • 除了走馬觀花,博物館還能怎麼逛?
    記者丨何安安即將到來的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於1977年,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在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 揭秘水族館鯨魚標本:埋地下腐爛2年 挖骨拼裝
    如今這枚「龍牙」被放在青島水族館即青島海產博物館一個胡桃木展櫃裡,這裡還有1978年在唐島灣擱淺的抹香鯨標本和來自北極的神秘客人獨角鯨標本等,這些寶貝是這座亞洲最早的海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記者來到這座有兩萬多件藏品的博物館中,探尋那些展品背後的故事。
  • 參觀中醫藥博物館野外採藥 製作標本 了解浙江中藥材
    通過老師講解和自己動手,孩子們對中醫和中草藥有了初步認識,還知道了怎麼採中藥、怎麼做植物標本。  參加本次現場活動的有20多位小朋友和20多位家長。下午1點半,孩子們一頭扎進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博物館,當天的興趣課由此開始。  「鎮館之寶」不止一件  浙江中醫藥大學的中醫藥博物館,目前收藏了包括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物資源共1800種中藥材。
  • 為博物館募集到400多件珍稀標本
    採訪印象  過去的一周,上海最熱的詞莫過於「自然」兩字,上海自然博物館4月18日開幕,人氣爆棚;4月18日-22日,「2015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在全市範圍內火熱舉行,吸引了姚明和諸多國際名人的廣泛參與。在這兩大熱點的背後,都有一家社會組織在運作——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而她的「掌門人」就是左煥琛教授。
  • 走進國際博物館日 盤點不可錯過的四類奇妙博物館
    中國日報網5月18日電(信蓮)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博物館,怎樣從中挑出最有特色的呢?(圖片來源:國際神秘動物學博物館官網)  國際神秘動物學博物館(International Cryptozoology Museum)  坐落在美國緬因州的國際神秘動物博物館是世界上唯一關於神秘動物的博物館。
  • 上海昆蟲博物館,曾有亞洲大英博物館之稱,收藏百萬珍稀昆蟲標本
    上海昆蟲博物館,現收藏全國各地昆蟲標本100多萬號,保藏著一大批瀕危珍稀昆蟲標本及國際和國內的危險性檢疫害蟲標本,是我國大型的專業昆蟲館。收費為7元/小時體驗遊記上海昆蟲博物館,其前身是法國神父韓伯祿(P.Heude)1868年籌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館(MuseeHeude)昆虫部,1883年在徐家匯建成,後因標本眾多,無法儲藏,於1930年在呂班路(今重慶南路)興建新的震旦博物院。當時儲藏中國所產的動植物標本為遠東第一,有「亞洲的大英博物館」之美稱。1953年歸屬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
  • 開票丨音樂劇《恐龍復活了》,一場在博物館的奇妙夜
    全家共度奇妙夜,就在這座博物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從戲劇,到遠方」——2020年末演出季收官之作,家庭音樂劇名作《恐龍復活了》中文版由瑙音文化製作出品,Culture Holic獨家授權,國際創作團隊打造,舞美、燈光、服裝全面升級,致力為中國大陸觀眾帶來最震撼的戲劇體驗。
  • 盤點那些值得一去的醫學博物館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春雨君就來帶大家一起「走進」那些神秘而有趣的醫療博物館吧。國際博物館日盤點那些值得一去的醫學博物館馬特博物館地點:19S22ndStreetPhiladelphia,PA19103(美國費城19南第二十二街)開放時間:10:00-17:00,感恩節、12月24
  • 上海自然博物館動物標本製作師:續寫生命傳奇[圖]
    東方網5月29日消息:老虎鉗、牙刷、鑷子、手術刀,走進龍吳路上海自然博物館標本製作工場之前,你很難把這些工具和「賦予動物第二次生命」這樣光榮偉大的工作聯繫起來。實際上,「標本製作是一項超冷門的職業,目前在中國不足百人,也沒有任何一所大學開設這個專業。」張湯銘告訴記者。
  • 文昌豬頭魚是美人魚 海師出資10萬製作標本(圖)
    ——「儒艮」(又名美人魚)的屍體,如今已開始在海南師範大學被製作標本。標本有望在一個半月後亮相。據悉,為製作「美人魚」標本,充分發揮其科研價值和教學價值,海師將斥資10萬元。文昌海邊漂來的「豬頭魚」竟是「美人魚」6月22日晚,文昌東郊椰林海邊突然漂來一隻重達千斤的死魚,該魚的頭型和豬頭很像,好奇的村民紛紛前往觀看。6月23日上午,記者在東郊椰林旅遊碼頭海邊見到了這條怪魚。
  • 自然博物館的「漢子軍」標本製作師(1/ 26)
    上海科技館的標本製作師張湯銘,正聚精會神地觀察著一具白色骨骼,只見他不時調整著骨骼的姿態,企鵝頸部漸漸被彎曲成影片中樣子,隨後又用鋼絲順著骨架的弧度開始凹造型,再將骨骼按照順序一個個串在鋼絲上,用膠水仔細粘合,一副企鵝骨骼標本就這樣誕生了。
  • 竹子製作昆蟲,逼真到堪比活體!網友:真蟲子見了都忍不住打招呼
    要是直接把這些可愛玩意直接放到草叢裡的話,怕不是連同類見了都要飛上來打個招呼吧~從2007年開始接觸竹細工這種藝術,齋藤已經有了13年製作竹昆蟲的經驗△ 小提琴甲蟲:外觀類似於小提琴,機翼的周邊呈半透明的窗簾形狀枕著如此溫馨柔軟的記憶,齋藤的竹昆蟲自然也會充滿著靈動的氣息,而不只是毫無血氣的竹雕標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