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惑守心為什麼被古人視為最兇天象?火星探測會受影響嗎?

2021-02-07 火星科普

在古人看來,「熒惑守心」是最兇的天象。「熒惑」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火星,而「心」是指心宿二。那麼,熒惑守心為什麼會被古人認為是大兇的天象?人類的火星探測會受到影響嗎?

火星在夜空中很顯眼,其他星星看起來是白色的,而火星看起來是紅色的。由於它的亮度時常在變化,並且在天空中的運動方向還會出現逆轉,這讓古人有了這樣的描述「熒熒火光,離離亂惑」,「熒惑」的叫法就是這麼來的。古人認為,熒惑意味著兇象。

除了火星之外,夜空中還有一顆看起來非常紅的星星,這就是心宿二,或稱大火星,「七月流火」指的正是這顆星。在夏季夜空中,可以看到這顆紅色亮星高懸於天空中。

火星和心宿二都是紅色的星星,一旦它們互相靠近,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古人觀察到,火星有時會罕見地在心宿二附近出現逆行、徘徊不前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熒惑守心。熒惑守心通常幾十年才會發生一次,古人認為這是大兇的徵兆。

公元1006年3月,出現了一次熒惑守心。大約兩個月之後,心宿二附近的豺狼座突然出現了一顆「客星」。這顆星當時非常亮,可以讓人們在夜晚看到物體。這些事情被聯繫到一起,讓古人十分忌憚熒惑守心。

但現代天文學告訴我們,「熒惑守心」根本不是什麼兇象,而是一種正常的天文現象,就像日食和月食那樣。

火星之所以會出現逆行,是因為地球和和火星以不同的公轉角速度繞著太陽旋轉,處於內側的地球公轉速度更快。當地球和火星將要會合時,地球會追上火星,並超過火星,導致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火星逆行的現象。如果火星逆行期間恰巧出現在心宿二附近,就會出現「熒惑守心」的現象。

事實上,火星與心宿二之間沒有任何的關係。心宿二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它自身能夠發生核聚變反應,釋放出光和熱。心宿二遠在太陽系之外,距離地球550光年。只是由於心宿二所處的方位接近太陽系黃道面,所以從地球上看來,火星總有機會靠近心宿二,這種現象在今年1月初有出現過,但它們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火星表面覆蓋著富含氧化鐵的巖石和土壤,所以它的外表呈現為紅色。另一方面,心宿二是一顆瀕臨死亡的紅超巨星,這讓它看起來也是紅色的。心宿二的質量估計為太陽的11倍,而半徑則達到了太陽的680倍。

未來,心宿二將會爆炸成超新星,那時它的亮度將會超過滿月,甚至在白天也是肉眼可見。在1006年出現熒惑守心時,所謂的「客星」其實是超新星SN 1006,它與火星和心宿二都沒有任何關係。

由此可見,「熒惑守心」只是古人受限於當時認知的一種推測,這種現象並不會對地球上的人和事造成什麼影響,也不會對火星探測造成影響。目前,我國的「天問一號」正奔赴火星,預計明年2月飛抵火星,將會對火星開展深入探測。

上一次出現熒惑守心是在2016年,當時火星與地球相靠近,正值火星探測的發射窗口,歐洲航天局(ESA)和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聯合發射的火星探測器成功飛抵火星。下一次熒惑守心則要等到2048年,那時的地球依然不會因此而受影響。

相關焦點

  • 熒惑守心為什麼被古人視為最兇天象?火星探測會受影響嗎?
    在古人看來,「熒惑守心」是最兇的天象。「熒惑」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火星,而「心」是指心宿二。那麼,熒惑守心為什麼會被古人認為是大兇的天象?人類的火星探測會受到影響嗎?火星和心宿二都是紅色的星星,一旦它們互相靠近,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古人觀察到,火星有時會罕見地在心宿二附近出現逆行、徘徊不前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熒惑守心。熒惑守心通常幾十年才會發生一次,古人認為這是大兇的徵兆。
  • 從古代「熒惑守心」到當代火星探測,中國人對火星的思考持續千年
    在這個時刻,地球與火星之間距離只有5500萬公裡左右,可以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燃料到達火星。若一切順利,「天問一號」將在明年2月掠近火星軌道,並擇機釋放火星探測車。過去發射「嫦娥二號」時,在其完成基本任務,還多做了兩三項對月探測和實驗工作。此次中國首次行星探測任務也一樣,「天問一號」將先後進行掠近火星、繞火星飛行、釋放火星車等多項任務。這將是世界上首個第一次同時完成抵近火星、環繞火星、落地並釋放火星車三項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名字取材於中國戰國時的楚國詩人屈原名篇《天問》。《天問》是屈原創作的一首長詩。
  • 古人如何看待火星的存在,視為「災星」嗎
    2020年7月「天問一號」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標誌著中國火星探測計劃邁出了萬裡徵程的第一步。火星在古羅馬被視為農耕之神,在古埃及被當作戰爭預兆,在中國,它意味著什麼?心宿在佔星術中體現皇帝祈福祀神的場所,正因如此,熒惑星的位置顯得格外重要,佔星士將其視為「熒惑之廟」。佔星士對熒惑星格外關注,它的運行軌跡會引發一系列天文現象,如「熒惑守心」、「熒惑入太微」等。前者預示著「大人易政,主去其宮」等事件的發生,後者是帝位不保的徵兆。
  • 從熒惑守心到天問一號:火星,我們來了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發射升空,隨後它會把「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這也標誌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中國古人觀測火星的歷史相當久遠,而這一次,火星,我們真的來了。
  • 在古代,為何火星被視為不祥之兆?
    近日,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衛星&34;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這項巨大的成果標誌著我國火星探測事業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也進一步奠定了我國航天強國的重要地位。在華夏文明史中,我們的祖先從公元前1300年,便開始了對火星的觀察和探索,由於當時的科技條件相對落後,人們只能通過肉眼了解火星。很長一段時間內,火星被視為不祥之兆,常常和兵戈戰事、朝代更迭聯繫在一起。
  • 古人稱「火星衝日」為「熒惑守心」,這是為何?
    他們給火星衝日起了個名字,叫"熒惑守心",這是為什麼呢?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它有著橘紅色的外表。平時火星和地球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有似乎飄忽不定的運動軌跡。如果在晴朗的夜晚,閃爍的群星中間,有時會看到一顆紅色的亮星,就是火星。在7月27日將出現一種天文現象:"火星衝日"。
  • 歷史上火星是災難代名詞,出現熒惑守心的天象,意味世界將有大事
    古人如何定義火星呢?由於火星熒熒似火,行蹤捉摸不定,古人稱它為熒惑星。火星無論在東方世界,還是西方世界,都被認為是戰爭或死亡的代名詞。古人認為,火星近於妖星,司天下人臣之過,主旱災、飢疾、兵亂、死喪、妖孽等等。因此,熒惑星又名赤星、罰星、執法。什麼叫熒惑守心?中國神話中,天上有二十八星宿。
  • 罕見天文現象「熒惑守心」即將來臨!古人夜觀天象,看的就是這個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在2月10日,「熒惑守心」的罕見天文現象,將在夜空中出現。什麼是熒惑守心現象?首先,「熒惑」兩字指的是火星。但是由於火星的自身顏色等特徵,人們總是把它當做不詳的星體。歷史上,無論在東方或者是西方,都把火星當做戰爭與死亡的先兆,例如古希臘人就把火星稱作為戰神。那麼熒惑守心現象,火星守的這個「心」指的是什麼。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為什麼大家對火星情有獨鍾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飛往太空,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巖質行星中有金星、水星和火星、那為什麼前兩個很少有國家願意去探索呢?「熒」是說它的顏色,像燭火一樣紅熒熒的;「惑」是說它的運行,火星在星空背景上沿著黃道穿行,從一個星座來到另一個星座,人們覺得它時而順行,時而逆行,行蹤詭異。火星有個天文現象——熒惑守心,千百年來被古人所重視,因為大家都知道,古人常常會以天文現象來佔卜。
  • 盤點火星的神秘現象:熒惑守心、存在地下水及氧氣
    古代中國有所謂「熒惑守心」的天象:指土星、距離地球最近的地外行星火星和天蠍座最亮恆星「心宿二」,三者依次連成一條直線。當「熒惑守心」出現時,不是皇帝要升天,就是宰相要下課。第三,火星上有大氣,但平均地表氣壓只有地球表面氣壓的0.6%,低氣壓的影響之一就是聲音在火星上傳播不了太遠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邁入行星探測時代丨我們為什麼要飛向火星
    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按照預定計劃,天問一號到達火星後,將在火星表面工作90多天。除探測作業,它還會將在億萬公裡之外的「所見所聞」傳回地球。
  • 李彥宏推薦祝融,不如看看古人把火星叫什麼
    古人喜歡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而今人在科技的加持之下,終於可以實現了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夢想,近日隨著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為其挑選一個既符合東方意蘊又能展現我國航天實力的名字,就成為了重中之重。(二)火星探測器的眾多命名正是因為中國擁有如此令人引以為豪的古典文化,才讓火星探測車的起名之旅如此難以確定,而眾多網友也是腦洞大開,紛紛建言獻策,其中不乏令人啼笑皆非者。
  • 火星為什麼會「熒熒如火」?
    對於中國古人而言,火星是個熒熒如火、捉摸不定的天體。它微微發紅,在天空中運行時快時慢、每隔兩年多還會發生逆行現象,亮度也是變化莫測,仿佛夜空背景下遠處的螢火蟲一般。因而,古人們用「螢火」,「熒火」,甚至「熒惑」等一系列名詞描述這顆神秘行星。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中國古人們得到這個結論並不奇怪。
  • 熒惑守心 — 火星二三事
    Mars是宙斯跟赫拉的孩子中爭議最小的一位主神,身份高貴卻熱衷於戰事,除了他的姐姐雅典娜總是智商碾壓他,大部分時候還是挺受狂熱戰爭份子膜拜的。       在那個只靠肉體廝殺獲得活下來資格的階段,戰鬥帶來的傷亡跟災難無疑是巨大的,同伴數量不斷的減少意味著會面臨更大的威脅,為了保證生存與延續,繁衍是最有效直接的途徑。火星帶來的第二個力量是性驅動力。          人類的種族一天天的在壯大,他們開始嘗試狩獵比他們強大的動物。
  • 為什麼火星自古就是「不祥之兆」?卻為什麼還有人奉它為神?
    火星,不僅是一顆充滿神秘的星球,也是一顆充滿故事的星球。歷史上,人類沒有高科技,但僅在地球上仰望天空,就對宇宙中的各種行星、恆星有所了解,那麼,火星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呢?火星為什麼叫火星,又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人類的老祖宗,無論是在沙漠中,或是在洞穴中,夜晚總會遙望天空,看天上的星星。其中,很久以前有人發現,天上有幾顆星是運動的,其他都不動,是靜止的。
  • 聽我講述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要到達的火星與秦始皇的密切關係
    ,很多人都對諸如火星的很多問題產生了興趣,比如:天文一號何時到達火星?到達火星的主要任務是什麼?據悉,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34;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這些看起來距離現代人生活比較遙遠的話題,在科學技術充分發達的今天,進入了百姓們談天說地的話題。但是這些話題,早在我國古代,就有著很重要的說法。火星雖然遙不可及,但是古人對火星早就有著不同尋常的認識和看法。
  • 火星為什麼是太陽系最適合移民的星球?西瓜視頻揭秘其中原理
    2020年7月,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總裝並實現發射,此次發射代表中國在行星探測上又邁出一步,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長徵五號搭載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完成環繞火星表面著陸、巡視、探測三階段的任務,這也將直接推動中國對火星的研究。
  • 沒有「天問一號」的古人怎麼看火星?
    昨天中午,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也是中國火星計劃裡程碑式的一步。得益於科技的發展,火星在現代已然沒有特殊的文化涵義,但在古代,火星不僅是天文系統裡重要的一部分,更與政治和社稷密切相關。中國古代有非常完善的天文學,商朝時便有專門的天文官員。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歷代天文觀測和記錄的重點對象,其中,「熒惑(火星)」最受關注。
  • 人類會移民火星嗎?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在這種情況下,大約每26個月出現一個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地球到火星間的飛行路徑最短、最省燃料,因此一般選擇在這一段時間發射。具體的發射日期確定,還與實際的軌道設計、火箭發射運載能力、地面氣象、空間天氣等密切相關。2 火星探測的核心是什麼?魏勇:火星科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就是火星的水是怎麼演化的。火星表面有河流的痕跡,為什麼今天一滴水都看不到?
  • 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
    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火星探測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哪一步最難?火星移民還有多遠?人類為什麼要探測火星?近日,新京報記者採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助理、鴻鵠專項首席科學家魏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鴻鵠專項行星光學遙感首席科學家何飛,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以及國家空間天氣預報臺副臺長郭建廣,揭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