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問一號」的古人怎麼看火星?

2020-07-25 探墨藝術
沒有「天問一號」的古人怎麼看火星?


昨天中午,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也是中國火星計劃裡程碑式的一步。


沒有「天問一號」的古人怎麼看火星?

天問一號發射現場(圖源:新華社)


火星是運行軌跡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埃及時期就被人類所觀測,在人類文明中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火星因其鮮豔的紅色表面,自古便與戰爭相聯繫,古希臘稱火星為「Ares」,即阿瑞斯,希臘神話中戰神的名字;古羅馬稱之為「Mars」,羅馬神話的戰神,而馬爾斯(Mars)這個名字也作為火星的名稱沿用至今。


沒有「天問一號」的古人怎麼看火星?

火星(圖源:NANS)


中國對火星的觀測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左右,當時的甲骨文中就有行星與彗星的記載。火星古稱熒惑,因其熒熒似火,位置捉摸不定,故名。得益於科技的發展,火星在現代已然沒有特殊的文化涵義,但在古代,火星不僅是天文系統裡重要的一部分,更與政治和社稷密切相關。


中國古代有非常完善的天文學,商朝時便有專門的天文官員。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歷代天文觀測和記錄的重點對象,其中,「熒惑(火星)」最受關注。


沒有「天問一號」的古人怎麼看火星?

▲明 仇英(傳)《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局部,中間為熒惑星


《史記·天官書》曰:「熒惑為孛,外則理兵,內則理政。故日『雖有明天子,必視熒惑所在』。」直接將熒惑與兵戈戰事和朝廷政事聯繫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出熒惑在星佔學中的重要性。


沒有「天問一號」的古人怎麼看火星?

▲南宋 佚名《摹梁令瓚星宿圖》中的熒惑星形象


由於運行軌道和速度的不同,地球和火星每26個月能有一次短距離的相遇,隨後地球「超車」繼續領先火星,每到這個時候,在地球上觀看,火星會出現短暫的逆行或停留。這種運行差異導致的位置變化,以及逆行和停留現象,體現在天文觀測上,就是火星位置的變幻莫測。


沒有「天問一號」的古人怎麼看火星?

地球與火星的運行軌跡(圖源:NANS)


漢代佔星學家認為,熒惑主戰亂,且常與兵、喪、飢、疫等災禍緊密聯繫,與金星(太白)並稱為兩大兇星,其原因就是行星運行差異導致的異常現象。因為古代早期,人們便觀測到五星自西向東的迅速運行現象,而當地球「彎道超車」時出現的行星逆行和速度變化,就被視為五星失行,於是「失行」的火星就這麼不明不白地背上了個災星的名頭。


但火星在古代文化中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必不可能只是因為一個災禍象徵。


沒有「天問一號」的古人怎麼看火星?

東漢時期的熒惑圖像


漢代時,陰陽五行學說發展鼎盛,五星被納入到五行體系當中,天上的五星分別與地上的五行相對應。根據五行理論體系,熒惑於五季(春、夏、季夏、秋、冬)主夏,五方主南,五常主禮。火星開始與季節、方位和綱常禮節相聯繫。


沒有「天問一號」的古人怎麼看火星?

▲東漢後期,社會上開始出現「童謠熒惑說」,認為熒惑化為兒童降臨人間,教人間的孩童童謠諺語,並與之一同嬉戲。

圖為「童謠熒惑」形象。


《呂氏春秋·制樂篇》曾記載一次「熒惑守心(即火星停留在心宿附近)」的天象:


宋景公之時,熒惑在心,公懼,召子韋而問焉,曰:「熒惑在心,何也?」子韋曰:「熒惑者,天罰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禍當於君。雖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與治國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韋曰:「可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將誰為君乎?寧獨死。」子韋曰:「可移於歲。」公曰:「歲害則民飢,民飢必死。為人君而殺其民以自活也,其誰以我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盡已,子無復言矣。」子韋還走,北面載拜曰:「臣敢賀君。天之處高而聽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賞君。今夕熒惑其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歲。」公曰:「子何 以知之?」對曰:「有三善言,必有三賞。熒惑有三徙舍,舍行七星,星一徙當一年,三七二十一,臣故曰君延年二十一歲矣。臣請伏於陛下以伺候之。熒惑不徙,臣請死。」公曰:「可。」是夕熒惑果徙三舍。


司星官借熒惑守心的現象勸誡宋景公,使其自省修德、懷仁以治天下,成為後世為人臣子的範例。


通過「星辰之變,表象之應,以顯天戒,明王事」,熒惑異象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天文現象,更是一種對社會政治的輔助和修正。而這種借異象勸誡君王施行於國家社稷有益之策的辦法,在封建專制的古代,對當時的政治發展、社會治理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相關焦點

  • 觀火星合月,盼天問一號
    天問一號從7月23日發射以來,已經在太空中飛了十七八天了,8月初剛剛變軌,預計要到明年2月底3月初才能到達火星。一直非常想看看天問一號,但作為南寧市一普通天文愛好者,唯一的觀測工具只有手機,估計沒有辦法一睹芳顏了。不過8月9日晚上正好有火星合月,也可以看看,慰藉一下相思。只是在南寧要看到月亮也不容易,一是小區周圍高樓林立,容易遮擋月亮,另外周圍的光汙染也非常刺眼,觀察和拍照讓人很不舒服。唉,終於深刻理解了古人為什麼要在空曠的地方見觀星臺。
  • 揭秘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
    人類對火星的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目前已實施40餘次探測任務,但只成功20餘次,成功率約50%。熒惑,這是中國古人對這顆紅色星球的稱呼。「熒」代指火星由於土壤富含氧化鐵而發出的紅光;「惑」則出於古人對火星運行缺乏規律而感到的困惑,由於軌道和公轉速度的差別,從地面上來看,火星運行時快時慢時明時暗,有時逆行也有時順行,令人捉摸不定。
  • 聽我講述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要到達的火星與秦始皇的密切關係
    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很多人都對諸如火星的很多問題產生了興趣,比如:天文一號何時到達火星?到達火星的主要任務是什麼?據悉,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34;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這些看起來距離現代人生活比較遙遠的話題,在科學技術充分發達的今天,進入了百姓們談天說地的話題。但是這些話題,早在我國古代,就有著很重要的說法。火星雖然遙不可及,但是古人對火星早就有著不同尋常的認識和看法。
  • 為啥是被火星捕獲?天問一號的春節怎麼過?
    【為啥是被火星捕獲?】在完成三次深空變軌和一次深空機動後,天問一號已經走過3.5億千米的行程,目前直線距離地球約9250萬千米,距離火星約1400萬千米,以17.4千米/秒的速度高速飛行,預計在春節前後到達火星並被其捕獲。
  • 火星我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要一次性完成這三大任務
    據天問一號總指揮李振才介紹,天問一號到達火星總路程有4.7億千米。天文一號從2020年7月23日發射到今天,已經飛行了167天,截止到2021年1月3日,總飛行路程有4億千米,距火星還有830萬千米,預計2月10日前後會進入火星軌道。火星與地球最遠距離也是4億千米,為什麼天問一號飛行了4億千米還沒有到達火星?
  • 從熒惑守心到天問一號:火星,我們來了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發射升空,隨後它會把「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這也標誌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中國古人觀測火星的歷史相當久遠,而這一次,火星,我們真的來了。
  • 火星探測有多難?揭秘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
    接下來,天問一號探測器將開啟7個月的漫漫徵途。目前,人類火星探測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在飛往火星的路上,無數挑戰正在等著我們。天問一號是否能順利抵達火星?我們期待,我們等待。7個月,這是一趟漫長又艱難的旅程。人類對火星的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目前已實施40餘次探測任務,但只成功20餘次,成功率只有50%左右。
  • 一起來看一看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火星家園」
    我們知道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現在已經飛行在了去往火星的徵途上。它出發之前,我國在地球上建立了一個模擬的「火星家園」,來模擬訓練它,以便當它真的登上火星時,不至於對於火星的環境太過陌生,而手足無措。
  • 從「天問一號」飛向火星說起
    據國家航天局官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接下來,「天問一號」將經過近七個月的長途跋涉,預計在2021年的2月中旬至2月下旬進行繞火星運行的探測工作,然後擇機進行登陸火星,然後在2021年4月23日左右著陸火星。著陸後將釋放一臺火星車,進行為期3個月的火星表面探索工作。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由長徵五號發射,由於長徵五號的運載能力非常的大,可以直接將天問一號送入地球和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而不經過變軌。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探測器的燃料。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火星與地球有著相似的自轉周期,一個火星日大約是24小時39分鐘,而且它還和地球一樣,也有四季更迭。但是,從人類目前掌握的有限情況看,兩者之間又有著顯而易見的不同:從外形上看,火星個頭更小,它的半徑約為地球的1/2,體積約為地球的1/7。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為什麼大家對火星情有獨鍾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飛往太空,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次天問一號探索火星,不僅僅是環繞,還要著陸和巡視,相比於首次探月的嫦娥一號,任務全面升級。大家有沒有發現,像中、俄、美探索星球時,除了月球就是火星。那火星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讓大家對這個星球情有獨鍾?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天問一號大家都聽說了吧,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喜歡歡迎點讚2020年7月23日下午,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奔赴火星。先給介紹一下啊,這個登錄火星要幹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天問一號的目標第一步:繞我們先在火星上空看看有啥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中國來了
    但駕長徵御天問,夢啟九州探穹宇!名為「天問」的中國火星探測之旅開啟了!航天專家表示,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從未有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此次任務的科學目標是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等方面的科學探測。預計將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按照計劃,天問一號探測器將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
  • 古人為何稱火星為「熒惑」?沒有天文望遠鏡,又是怎麼看到火星
    「螢火一號」搭乘俄羅斯的福布斯號火星採樣返回器從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結果第二天傳來不幸消息:福布斯號探測器未能成功變軌,兩次點火失敗,導致失聯,而其上搭乘的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任務也宣布失敗。當時的發射畫面那麼我國此前的首顆火星探測器為什麼被稱為螢火一號呢,原來起這個名字是有歷史遠遠遠地,我國古人叫火星為「熒惑」,為了繼續古人的遺願該探測器取「熒惑」 的諧音螢火。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在哪裡發射天問一號?中國的長徵五2016年11月首次發射就是在海南文昌,長徵五號B是長徵五號系列的第二個型號,今年5月5日首次在文昌發射成功,海南文昌是中國最新建設的一個航天發射場,是專為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新建的發射場。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火星 我們來了
    剛剛,我國首顆自主打造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稱,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火星移民開始了嗎?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近期多國陸續發射火星探測器,其中包括咱們中國也是首次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讓我們不經要問,火星移民開始了嗎?我是館長,關注我來一探究竟!首先我們按照各國火星探測器發射時間來看,搶先咱們中國的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由日本三菱重工火箭搭載,成功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開啟火星之旅 等待它的將有哪些考驗?
    2000多年前,古人屈原在《天問》中提出的宇宙之問,是人類探索浩淼世界的共同追求。7月23日,由此得名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式開啟了它的火星探測任務。23日中午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