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的科學家座談會備受關注,在7位發言的科學家中,有一位女性、非兩院院士,還是一位80後,格外引人注目。大家不僅要問,這位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付巧妹是誰?她何以能和徐匡迪、姚期智、施一公等知名院士坐在一排?
她是破除「四唯」的代表人物
昨天舉行的科學家座談會,無疑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共有7位科學家代表先後發言,其中三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分別是徐匡迪、陳左寧和王堅,前兩任分別擔任過工程院院長和副院長,王堅則是阿里技術第一人;2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別是姚期智、施一公,在業界的知名度更是如雷貫耳,姚院士是唯一獲得圖靈獎的華人學者,施院士則曾任清華副校長,是「未來科學大獎」得主。還有一位是北京化工大學的特聘教授戴偉,是外籍科學家代表,來自英國。
而付巧妹的身份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不僅僅是7人中年齡最小的,還是一位80後,唯一的一位女性,她研究的領域也不是熱門的生物醫藥和人工智慧等嗎,而是比較冷門的人類學研究。
這次座談會提出:要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巨大創新潛能有效釋放出來,堅決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這對當下激勵科研人員無疑具有特殊意義,付巧妹成為7名科學家之一,無疑成了破除「四唯」的代表性人物。
逃離小學講臺開啟精彩人生
說起付巧妹的經歷,很有一些傳奇色彩。
她的家鄉在江西共青城的鄉村,小學就在校上的小學,初中到共青城讀。遺憾的是,她的成績並不出色,眼下的話來說類似「學渣」了,上初中第一次數學考試竟然不及格。
但畢竟是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鄉村教師,兩個哥哥也成了教師,這次跌倒後,她逐漸適應了縣級初中的學習和生活,成績不斷提升,到初中畢業時她成了全共青城的第三名。
當老師的父親想法很簡單,讓女兒讀師範,成為一名教師,獲得一份安穩的工作。付巧妹聽從了父親的安排,她考上了中等師範,畢業後當一名小學教師。
可敢於接受挑戰的付巧妹中師畢業,忽然心生不甘,希望去讀高中。但此時分配到南湖小學的調令已下,父親不同意她上高中,無奈只能走上小學講臺。可沒過多久,她終於說服了小學校長,逃離小學講臺,走進了高中課堂,開啟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付巧妹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學業,考上了西北大學文物保護技術專業。2007年在西北大學後,畢業後她去了中科院從事骨骼方面的研究,僅用2年於2009年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隨後出國深造師從古DNA領域的泰鬥,也是該領域的創始人凡特·帕波教授,2013年在德國普朗克進化人類研究所獲演化遺傳學博士學位,此後她開啟了「改寫世界研究古人類的歷史」。
入選《自然》雜誌「十大科學事件」
博士畢業不久的付巧妹就以科研成果震驚了世界。2015年1月傳來好消息,這位年輕女博士領銜的關於「古DNA解密現代人起源」的研究,入選《自然》雜誌「2014年度十大科學事件」之一,被評為「有理由慶賀」的科研成果之一。
當時正在美國哈佛醫學院進行一個研究項目的付巧妹,並不知道自己領銜的這項研究如此備受矚目 ——儘管國內各大科技類媒體網站都將這條消息加粗標註在重要位置。但她對這樣的「大獎」似乎並不太在意,有點輕描淡寫地記者說:「你知道搞科研的人對這個不怎麼關心的,但被給予這樣的肯定總是開心的。」
其實,這個時候付巧妹已決定回國,作為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成員之一,在結束德國、美國六年多的求學和科研生涯之後,她於2015年正式回國,擔任中科院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古DNA實驗室主任,開始打造一支「中國製造」的古DNA研究團隊。
幾年之間,除了入選Nature「2014年度十大科學事件」、「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外,付巧妹團隊破譯了世界最古老現代人基因組,大規模開展中國史前人群的基因組測序與分析,為東亞人群古DNA研究打開局面,填補了東方史前人類遺傳、演化、適應方面的重要信息。
因成果顯著,付巧妹被《Nature》評為「中國十大科學之星」之一,被CCTV評為「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之一。
獲首屆「科學探索獎」300萬大獎
2019年11月2日,首屆「科學探索獎」頒獎會在北京舉行,這項由騰訊基金負責人馬化騰攜手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一眾大牌科學家設立,面向工作在中國大陸的科技工作者。
這次頒出的科學探索獎共有50人獲獎,獎金總額達到1.5億元,每位獲獎者可得300萬,在這50名獲獎科學家中,有4名女科學家,她們是北大的劉穎和周歡萍、清華的王書肖,還有就是曾經的中師生付巧妹。
今年5月15日,再次傳來喜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一項關於華夏族群探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該研究由付巧妹團隊主導,利用古DNA技術開啟了一趟尋根之旅,歷經8年艱辛探索,逐步揭開東亞尤其是中國史前人群南北格局、遷徙擴散及遺傳混合的「神秘面紗」。
付巧妹帶領團隊向著夢想努力奔跑,面對不期而遇的「麻煩」,付巧妹愈挫愈勇,她說:「在古DNA研究領域世界正在看中國,如何保持領跑優勢,這應該是她的責任與擔當,不能有半點懈怠。」
不湊熱門,潛心研究,
為這樣的年輕女科學家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