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效應,人性中最大的惡就是見不得別人好

2020-12-05 苑燕兒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苑燕兒」。

01我當上了部門經理,沒想到同事兼閨蜜也遠離了我

在我剛剛進入職場的時候與同部門的小麗關係十分密切。

我們經常一起工作一起吃飯,在放假後也一起逛街買東西,在當時她是我最好的閨蜜。她比我早入職一個月也比我更快地適應了公司的工作環境,當我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時,她也經常耐心幫助。我也十分感謝她,經常請她吃飯,幫她一起完成任務等。當時我認為自己是很幸運地,能夠在職場中遇到這樣一個好的閨蜜,但是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長,我們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

我和她的部門中負責的任務是不一樣的,而我的任務經常比較繁多,這樣就會導致我經常加班,而她也經常鼓勵和安慰我。有時候和我開玩笑說像我這樣忙碌肯定比她更快地當上部門經理。當時我也沒有那樣的想法,畢竟在部門中有很多比我工作時間長的同事,所以認為自己的希望還是比較渺茫的。

工作了一年後,我的業務水平也有所提升,對公司中的各種事情也比較了解。由於我經常加班所以會完成更多的任務,也會經常與領導進行交流和溝通,也逐漸得到了同事的認可。

最後在評選新的部門經理時我意外的被領導任命,成為了新的部門經理。但是這件事情之後,小麗和我的關係便逐漸疏遠。之前親密的關係也不復存在,最後我們從閨蜜變成了普通的同事。

而這件事情也讓我明白了職場中複雜的人際關係,即使是自己最親密的同事也有可能會因為自己比他強而產生嫉妒心理,最後關係破裂。

02螃蟹效應,人性中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螃蟹效應。

就是指人們都不希望周圍的人比他要過的更好,否則就會產生嫉妒的心理。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從我們學生時代開始我們便會察覺到,如果自己最親密的朋友比自己學習要好則很有可能會導致友誼出現一些隔閡,這也是人性。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過得幸福美滿,但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樣的心理導致我們見不得他人比自己好。

登上過春晚的著名歌手朱之文便是一個經典的案例。

朱之文有一定的唱歌天賦,且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唱歌的水平越來越高,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由於自身有著一定的水平,同時還被很多的人所推薦,於是他登上了春晚的舞臺,並在上面演唱歌曲。自此以後他便紅遍大江南北。

但是人紅是非多,他火得之後並沒有其他的想法僅僅是想繼續在老家生活。但是同村的鄰裡卻不認為,認為現在他一定賺到了很多的錢,便開始向他借錢,由於都是鄰裡他不好拒絕。於是經常借錢給他們,但是很多人認為他的錢已經多得花不完了,所以借的錢不還也可以。同時由於他在網絡上爆紅,導致很多同鄉的人要用手機經常和他拍視頻來獲得流量為自己賺錢。而鄉親們的這種舉動大大影響了他的生活。使他再也回不去之前的寧靜生活。

03得意時要謙虛不外露,失意時要做好自己

人生起起落落很正常,每個人都有自己得意之時,也有自己失意之時。所以一定要懂得再多謙虛不外露,這不僅是一種精神境界,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我們一定要明白人都是有嫉妒心理的,當看到比自己過得好的人時往往都會產生嫉妒的心理,有的人想依靠你,而有的人卻想禍害你,所以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懂得低調。

第一,當自己得意時要謙虛低調,不要過分炫耀,要懂得人性的弱點

當自己得意之時,一定要謹慎小心,往往在自己最得意的時候容易發一些錯誤,同時也要保持警惕。在我們的得意時經常會有小人作祟,很有可能因為他們的嫉妒心理毀掉我們的事業。

低調是一個良好的品德。在我工作的公司中,我們的老闆為人就十分低調,工作中我們看不到他身上穿戴任何的名牌服飾,用的手機也是十分普通的。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人,他的身價其實早已過千萬。他的成績都來源於他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打拼。都是他應得的,但是害怕很多人由於嫉妒他的財富,所以有可能會對他做出一些不利的事情。所以老闆十分聰明,始終保持著低調的習慣。而他這樣的品格也十分令我們敬佩,我們也十分欣賞他的才華與智慧。

第二,當朋友、別人有了好消息的時候,要真誠的祝福,努力追趕而不是嫉妒

同時我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儘管與人攀比是人性,但是我們也一定要控制好自己,讓自己的心理健康。當看到他人取得好的成績時一定要真誠的祝福,而不是去嫉妒。因為所有人的成績都是通過自身努力換得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所以我們不應該嫉妒他人的成績,而是學會迎頭趕上向優秀的人學習更多的經驗和技術。

我的大學同學小王在畢業後就被一所國際性的公司錄取了。在那裡他見到了許多優秀的年輕人,很多都做過大的項目並且收入很高,但是他並沒有嫉妒這些人反而是努力向他們學習,有問題經常和他們交流,不僅拉近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通過幾年的積累,他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在最近的一次項目中,他抓住機會表現自己最後得到領導的賞識,升職成為部門經理。

第三,失意的時候,要向內求,做好自己,而不是向外找原因

當我們遇到人生的困境時,往往會產生失落的心情,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應該主動調整自己的心態,消除自己消極心理。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經歷過人生的失敗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所以失敗也是人生寶貴的經驗。當自己失意時,一定要調整心態,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同時潛心學習。我們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在自己人生低谷時,一定要尋求自身的問題,而不應該將失敗歸因於外部原因。

我老闆的創業經歷就十分的曲折,他創業過三次,但是前兩次都是因為各種原因失敗了。但是他並沒有徹底放棄自己的理想,而堅定自己路是正確的。儘管在這個過程中,他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和反對,也欠下了大量的外債,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在自己人生低谷的時候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強大起來,同時也反思自己,改正自己壞的習慣。最後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創立了我們的公司,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人生中難免會遇到起起落落,當我們得意時應該懂得謙虛謹慎,當我們失意時應該自信堅定。只要我們不斷提升自己,把握機會那麼最後我們一定會實現自己理想的。

大家有其他觀點可以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有人說「社會底層的惡是真的惡,看不到別人的好處與好」你認同嗎
    有人說「社會底層的惡,才是真的惡,看不到別人的好處,也看不到別人的好」說實在我很反對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有點歧視社會底層的人,我實在想不清楚什麼人懷揣著什麼心理才能問出這個問題,但是我想說世界那麼大,到處都是好人,到處都是壞人,沒有你想像中好
  • 李子柒、薇婭當選後,評論區爆了:認知水平越低,越見不得別人好
    但生活中總有那麼些人,帶著偏見和惡意去妄自評價。心理學上有個「達克效應」,指的是那些能力較認知水平越低的人,反而更喜歡自以為是。就像哲學家羅素所說:「我們這個時代令人不快的事之一,那些確信無疑的人總是很蠢。」人們往往會帶著偏見看世界,但太大、太多的偏見,卻是認知水平低下的表現。
  • 懷疑別人的善,是人性的惡,只能自食惡果
    用自己陽光,去溫暖別人,將收穫更多溫暖。一個人對別人的態度,首先反映出的就是自己的內心,而你付出什麼樣的因,也必將得到什麼樣的果。懷疑別人的善,是人性的惡,只能自食惡果。01懷疑別人的善,是人性的惡,只能自食惡果一個朋友吐槽說,她自己掏心掏肺地對待娘家人,不僅是對自己的父母好,對哥嫂侄子侄女都一樣好,但是卻被人懷疑她別有用心,嫂子說她想分家產,甚至因此辱罵父母。
  • 你的團隊不好管,多半是因為螃蟹效應,暴露人性弱點
    起初聽「螃蟹效應」是在《走進科學》中,動物學家做過的一個實驗:把螃蟹放到一個竹簍裡,單個螃蟹大多都能憑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如果放很多隻,不必蓋上蓋子,也不用擔心它們會跑出來。因為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在同一個容器裡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往出口處爬。
  •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喬斯坦·賈德曾經說過:「你想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要怎樣待人」然而,生活中卻未必如此。有時候,你明明掏心置腹地努力對周圍人好,卻未必能融入到集體之中,換來的卻是周圍人的冷嘲熱諷。你越希望通過自己的友善,改變周圍人的看法,卻遭到了更多的質疑。
  • 原來這就是螃蟹效應!
    作者:水木然來源:水木然學社何為螃蟹效應?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竹簍中放了一隻螃蟹,必須要記得蓋上蓋子,否則它就會爬出來,但是如果你多釣幾隻放進去後,就不必再蓋上蓋子了,這時螃蟹再怎麼掙扎也是爬不出來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有兩隻以上的螃蟹在簍子裡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地朝出口處爬。
  • 千奇百怪的效應——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顧名思義與螃蟹的一些習性有關係。大家捕捉螃蟹的時候,如果背簍裡只有一隻螃蟹,這隻螃蟹就很容易爬出來,如果背簍裡裝了一堆螃蟹,這下好了,每個螃蟹有八條腿一對螯,相互之間磕磕絆絆,誰都爬不出背簍,一起成為了紅紅火火的桌上餐。
  • 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擺脫「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是指在一個籃子裡裝螃蟹,一隻螃蟹很容易爬出來,多放幾隻則一隻也爬不出來了,原因就是螃蟹們會互相扯後腿的緣故。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實有意無意地,都會受到「螃蟹效應」的影響。生活中,為什麼父母要你考重點學校,最重要的就是獲得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當周圍的人都在努力學習的時候,你也會因為從眾或者不好意思的心理跟著學習,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自覺學習,不會出現影響,幹擾別人的事情。
  • 羅洛梅:敢於直面人性中的惡,其本身就是一種善
    敢於直面人性中的惡,其本身亦是一種善。——羅洛·梅人所有的焦慮,都可以體現為一種焦慮,即死亡焦慮。——哲學詩畫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個體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內心的焦慮、空虛、孤獨等症狀愈發嚴重。科技進步了,物質豐富了,但人類的生存境遇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甚至更加惡化。
  • 「我活不了,你們也別想好」,冠狀病毒惡,還是人性中的惡
    如果那時,他不知道自己患病,或者過於自信,覺得自己的身體好,不會有問題,更不會攜帶病毒傳染給別人。那麼,當他回天全縣過了幾天(4天)發現自己身體不適,而且不是感冒,還專門到醫院看病了,那時,他的症狀已經出現了,想隱瞞也隱瞞不了,他被醫院收治了。可是,在治療期間,醫務人員多次詢問他近期是否到過武漢(他不會認為漢口不是武漢吧),他卻均予否認。
  • 職場「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是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的心態,如果我過的不開心,那麼我就想看到別人也不開心,如果我爬不上去,我也拉住別人,讓別人也爬不上去。 在一個都爭先恐後向上爬的社會裡,人人都想成為「人上人」,就意味著要麼是你踩在別人頭上,要麼是別人踩你頭上。
  • :道德綁架,是人性最大的惡
    道德綁架,才是人性最大的惡。 這種道德綁架,將人性的惡體現的淋漓盡致,遇到這樣的男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時止損,否則以後後患無窮。
  • 「螃蟹定律」: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消除人性的弱點
    景區身邊的人過得好,你會嫉妒,身邊的人過得差,你也並不會去真正幫助他,讓他比你過得好。所有這些都是一種心理現象在作怪——別人根本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好!熟人之間的惡意,往往比陌生人要強很多,誰也無法解釋這種現象,也許這就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人性的弱點!
  • 作惡連女兒都要被處罰,《北歐神話》中「誅心」了人性中的善與惡
    我們從小聽過很多神話故事,伊索寓言、希臘神話,最著名的神話故事,甚至影響我們到成年的就是《西遊記》了,從神話中我們看到了善惡有報,看到了很多人性弱點中,隱藏的危機與處罰,也跟著神話中的人物,走過一道道磨鍊一樣。
  • 螃蟹效應和螞蟻精神
    淺淺的水塘裡,一隻螃蟹可能憑著自己的八隻腳爬出來。如果有好幾隻螃蟹,它們就會像疊羅漢一樣,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那個就不幹了,拼命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出去。這就是螃蟹的文化,只要自己爬不出去,那就誰也別想出去。
  • 原來這就是:「大樹理論」和「螃蟹效應」
    有一種職場現象,叫做「螃蟹效應」! 動物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如果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裡時,單個螃蟹大都能憑著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是如果放上很多螃蟹,它們就會疊羅漢,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螃蟹會拼命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高。
  • 為什麼螃蟹效應屢屢出現?
    (2)由此想到「螃蟹效應」,如果竹簍裡就放一隻螃蟹,必須要蓋上,不然它很快就爬走了。如果多放幾隻呢,就不必再蓋,因為螃蟹在多的時候是從竹簍口爬不出來的。它們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往外爬,但簍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
  • 杜絕「螃蟹效應」,四招教你避免職場「惡性競爭」,早日脫穎而出
    我們也慢慢了解了他心裡的「小九九」-------不就是想讓我們多出錯,好讓公司錄用他嗎?從此,我們也開始提防他。結果,試用期過後我和小李留了下來,與公司籤定了勞動合同,小周卻意外地落選了。經理說,現在就業壓力很大,有些同學為了自己的前途,不惜在求職過程中耍小聰明,給競爭對手下絆子,這是很不齒的行為。
  •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百家爭鳴,道、儒、墨、法爭出了啥結果?
    孟子之前還有墨子,也沒有提到人性是善是惡。但是和老子、孔子不同,墨子對這個問題是有明確見解的,那就是「人性本善」。恐怕這個結論很多人會不服,因為從《墨子》中根本找不到對「人性本善」的論述。墨子只講「兼愛」,講「非攻」,不講人性善惡。若一味拘泥於文字,確實無法證明墨子所思所想。
  • 「十二傳說」:從達德學校靈異事件,看到人性的平庸之惡
    原創圖文已籤約維權,各大網站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竊取抄襲,否則全網投訴到底!讓抄襲者被列入自媒體黑名單。所以今天,不猜了,一再受挫,不如聊聊潘朵拉叫顧盼倩寫的那篇關於從達德學校靈異事件看到人性平庸之惡的論文。這個話題挺深奧的吧!所謂「平庸之惡」本是一句哲學用語, 是指在意識形態機器下無思想、無責任的犯罪。 一種對自己思想的消除,對下達命令的無條件服從,對個人判斷權利放棄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