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病毒, 不懼前行 | HIV病毒特點及其檢測進展

2021-02-12 醫學界感染頻道

參考來源:

1.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7/1061391

2. Gupta,  R. K.,  Peppa,  D.,  Hill,  A. L.,  Galvez,  C.,  Salgado,  M.,  Pace,  M.,  et al. (2020). Evidence for HIV-1 cure after CCR5Δ32/Δ32 allogeneic haem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30 months post analytical treatment interruption: a case report. Lancet HIV. 7,  e340–347. doi: 10.1016/S2352-3018(20)30069-2

3. Kramer L. A tribute to Mathilde Krim, Ph.D. Founding Co-chair of amFAR. The Foundation for AIDS Research. Thank you, Dr. Krim. AIDS Patient Care STDS. 2006;20(7):453-455. doi:10.1089/apc.2006.20.453

4. 強來英,HIV 抗體診斷試劑的發展. 中國健康教育,2006,22( 11) : 863-865

5. Li L,Li KY,Yan K,et al. The history and challenges of blood donorscreening in China. 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2017,31 (2) : 89-93

6. https://www.fda.gov/vaccines-blood-biologics/approved-blood-products/abbott-architect-hiv-agab-combo

7. https://www.fda.gov/vaccines-blood-biologics/approved-blood-products/bioplex-2200-hiv-ag-ab-assay

8. https://www.mlo-online.com/home/article/13008643/a-fifth-generation-hiv-assay

9. Alexander TS. 2016.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iagnostic testing: 30 years of evolution. Clin Vaccine Immunol 23:249 –253. doi:10.1128/CVI.00053-16.

10. 三種不同技術原理的第4代HIV診斷試劑的臨床檢測性能比較研究. 中華檢驗醫學雜誌. 2013年10月第36卷第10期 . 歐陽金鳴/尚紅等

11. 全國愛滋病檢測技術規範. 2020年修訂版.

12. https://www.hiv.lanl.gov/content/sequence/HIV/CRFs/CRFs.html

13.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CG-0018a-01 establishes HIV-1 subtype L, Yamaguchi, Julie BS; McArthur, Carole MD; Vallari, Ana MS; Sthreshley, Larry PhD; Cloherty, Gavin A. PhD; Berg, Michael G. PhD; Rodgers, Mary A. PhD,

相關焦點

  • 《柳葉刀》: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下HIV病毒感染零風險
    在人類對抗愛滋病的戰役中,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直擊病毒活動的ART,能夠有效降低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科學家們也在過去的研究中觀察到,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越低,就越不容易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但研究人員們指出,過去的研究大多集中於異性戀伴侶,對於同性戀伴侶的數據還相當不足。
  • 重大進展,首次從靈長類動物基因組中編輯出類似HIV的病毒
    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Kamel Khalili博士說:「我們首次證明,單次接種由腺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就可以在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特別重要的是,這項新工作表明,該團隊開發的基因編輯構建體可以到達被感染的細胞和組織,這些組織也就是SIV和HIV的病毒庫。
  • hiv和hpv病毒的區別,你知道多少?
    hiv病毒,又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以後會導致愛滋病又稱作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的傳染病。 愛滋病主要是由於一些高危的性行為或者其他的行為感染發生的,所以為了防止愛滋病病毒的感染,一定不要與他人隨意的發生一些高危的行為,包括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以及母嬰傳播。 HIV病毒具有傳染迅速、發病緩慢、病死率高的特點。但是經過十幾年、二十幾年的科學進步,經過抗病毒以及對症治療,目前已經明顯地降低了病死率,延長病人的壽命。
  • 到了擰緊「水龍頭」的時候:病毒不懼口號,只怕「實招」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徐仁傑)2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到了擰緊「水龍頭」的時候:病毒不懼口號,只怕「實招」》的評論。武漢市近日開展「全覆蓋、拉網式」大排查,要求做到五個「百分之百」——確診患者百分之百應收盡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檢測、發熱病人百分之百進行檢測、密切接觸者百分之百隔離、小區村莊百分之百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市委書記王忠林強調,要確保沒有居家的確診和疑似病人,「如果再發現一例,就拿區委書記、區長是問」。
  • 病毒肆虐很可怕,但有方法提前檢測其存在
    在美國AMC電視臺的流行劇集《行屍之懼》(Fear the Walking Dead)中,人類未能及早發現並遏制致命病毒的爆發是基本設定之一。目前該劇集已經播到第四季,劇中角色正試圖在一個完全被喪屍病毒徵服的世界中生存下來。幸運的是,在真實世界中,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了迅速檢測病毒的多種技術,並且很可能在致命病毒爆發之前發現它們的存在。
  • 「Nature子刊」重大進展!首次從靈長類動物基因組中編輯出類似HIV的病毒
    特別重要的是,這項新工作表明,該團隊開發的基因編輯構建體可以到達被感染的細胞和組織,這些組織也就是SIV和HIV的病毒庫。這些病毒庫是病毒整合到宿主DNA中並潛伏多年的細胞和組織,是治癒感染的主要障礙。這些病毒庫中的SIV或HIV超出了ART所能達到的範圍,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可以抑制病毒複製並清除血液中的病毒。
  • HIV病毒竟然不止一種類型?!
    同時1亞型的愛滋病病毒與2亞型的愛滋病毒在三種傳播途徑中的傳染性均有不同,在性、母嬰、血液三種途徑中各有擅長 兩者在對感染者的傷害程度上也不相同。在不接受治療的情況下,HIV-1的感染者,他們的潛伏期比HIV-2感染者要短,也就是生存時間要短很多。
  • Org Biomol Chem: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有效抵抗流感病毒、HIV...
    2019年10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俄羅斯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方法有助於獲得水溶性的富勒烯衍生物(fullerene derivative),所獲得的富勒烯衍生物有效地抵抗流感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單純皰疹病毒(HSV)和巨細胞病毒(CMV)。
  • HIV病毒攜帶者上藥後怎麼才能知道治療效果好壞?
    HIV病毒載量HAART治療的目的是完全抑制病毒複製,即病毒載量低於檢測下限。如果有條件,在治療前作基線病毒載量檢測是有必要的,便於觀測抗病毒治療後病毒抑制的效果。大多數患者抗病毒治療後血漿病毒載量4周內應下降1個log以上,在治療後的3~6個月病毒載量應達到檢測不到的水平[2]。
  •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藥物預防研究進展
    「PARTNER」研究[1]和「Opposites Attract」研究[2]結果均提示,在男-男性行為和男-女性行為中,已檢測不出病毒的HIV感染者沒有傳染性(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 U=U),進一步支持了對HIV感染者提供持續、有效的抗反轉錄病毒治療有助於減少傳染源、減少新發感染者數的觀點。
  • J Infect Dis:儘管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IV患者仍然喪失了對天花...
    2020年1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和俄勒岡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導HIV患者儘管在童年時接種了天花疫苗,而且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治療也讓他們的免疫系統恢復了很多,但是他們還是對天花病毒喪失了免疫力。
  • 鍾南山院士指導研發快速檢測試劑盒,病毒快速檢測技術了解一下
    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採用了一種病毒快速檢測技術。這種檢測方法對操作要求較高,不適合基層衛生院,同時由於新冠病毒變異性強,導致檢測結果可能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據央視新聞消息,2月14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外透露,近日,在鍾南山院士的指導下,實驗室聯合多家研究機構,最新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已在實驗室和臨床完成初步評價。
  • 快訊丨FDA首次批准基於NGS的HIV-1耐藥突變檢測產品
    據悉,這款Sentosa SQ HIV基因分型檢測是FDA批准的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基於NGS技術的愛滋病病毒耐藥性檢測產品。該產品通過FDA的De Novo上市前審評途徑進行申報。這種審批程序主要針對市場上無同類產品上市的創新性產品,是FDA對新型中低度風險醫療器械的一種監管途徑。
  • 我國科學家揭示HIV-1病毒核心進入宿主細胞核機制
    2020年5月20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和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聯合使用細胞分子成像和電子顯微鏡,發現了HIV-1病毒核心是如何進入宿主細胞核的。
  • 感染了HIV病毒還能活多久?
    以下是一些HIV感染後的初期症狀及其發生率。這些症狀通常在感染後2-4周內出現。平均要在六周到3個月之後才能由驗血證實感染。從感染上愛滋病病毒到出現臨床各種表現,這一段時間稱為潛伏期,此期也被稱為「無症狀期」。從嚴格的意義上講,潛伏期應包括入口期,即是感染之後從血標本的檢測中尚未出現愛滋病病毒(HIV)的那一段時間,通常是2周至3個月。因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往往不能確定出感染的具體時間,故只好從出現前驅症狀或血清抗-HIV抗體陽性算起,約數月到幾年。從科學態度出發,真正的潛伏期應是1~12年,平均6年。
  • Nat Med:發布測量持續性HIV病毒庫大小的指導意見
    2020年9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在美國威斯達研究所科學家們的帶領下,來自BEAT-HIV合作組織(BEAT-HIV Collaboratory)的全球頂級HIV研究人員編制出首套綜合建議,內容涉及如何在治癒導向的臨床研究中最好地測量持續性HIV病毒庫的大小。
  • B肝抗病毒藥物,控制肝炎不再進展,前沿特點靶向性和低劑量
    許多慢性B肝患者(CHB)對於抗病毒治療藥物存在誤區,抗病毒的目標是減緩並消除B肝繼續朝著肝硬化、肝癌方向進展。所以,適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可以提高慢性B肝的良好轉歸方向。B肝抗病毒藥物,控制肝炎不再進展,前沿特點靶向性和低劑量人們有時容易忽視定期複查B肝病毒標誌物,導致B肝持續進展到遷延性肝炎而毫無察覺。實際上,肝病早期大部分都不會出現明顯肝區不適、消化道出血、腹水等。
  • 病毒DNA檢測有什麼意義?作用是什麼?
    檢測B肝DNA,指的是從基因的角度,去檢測一個人是否感染上B肝,以及是否有遺傳性。
  • 颱風一般的人生:紀念與病毒纏鬥一生的黃以靜教授
    Gallo實驗室當時在探索的一個問題是,病毒會不會致癌。他們鑑定出了一種被命名為HTLV-I的病毒,即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1。黃以靜的工作提供了明確的分子證據,表明這種病毒能夠引發癌症。這是世人認識的第一種人類逆轉錄病毒,也是歷史上首次證實逆轉錄病毒可以致癌。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懷疑病毒會導致人類癌症。
  • Nat Commun:新研究揭示免疫系統檢測和應對HIV感染新機制
    在愛滋病全面爆發的情況下,患者幾乎沒有T細胞,並且會死於不影響具有健康免疫系統的人的任何感染或疾病。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挪威科技大學分子炎症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Hany Zakaria Meås說,「如今,我們已有了阻止HIV自我複製的藥物,而且CD4 T細胞可以重新產生。你可以過上完全健康的生活,但是你必須一生都吃藥,這是因為你停止治療的那一天,HIV將會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