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和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聯合使用細胞分子成像和電子顯微鏡,發現了HIV-1病毒核心是如何進入宿主細胞核的。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5月14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HIV-1 viral cores enter the nucleus collectively through the nuclear endocytosis-like pathway」。
人們普遍認為,HIV-1感染細胞的過程包括以下步驟:膜融合、病毒核心釋放、逆轉錄、細胞質中的衣殼解體、病毒基因組進入細胞核、病毒基因組整合,然後利用宿主細胞系統進行自我複製。然而,最近的研究已發現,病毒衣殼也存在於細胞核中,並在整合位點選擇和免疫逃逸中發揮著作用。
圖片來源:NIAID。
這項新的研究顯示,HIV-1病毒衣殼在染色體整合位點附近會脫殼。考慮到HIV-1病毒核心的大小遠大於核孔,病毒核心如何通過核膜屏障仍是未知數。
為此,這些研究人員對HIV-1和宿主細胞的選定成分進行了不同的標記,以便能夠動態跟蹤病毒與宿主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
他們發現,在進入細胞後,HIV-1病毒顆粒沿微管移動,選擇性地聚集在微管組織中心(MTOC),這會導致附近的核膜發生變形、內陷和修復,從而形成包裹住病毒核心的核囊泡。隨後,核囊泡內膜破裂,將HIV-1釋放到細胞核內。
這種現象類似於細胞內吞,因此被命名為「核內吞樣途徑(nuclear endocytosis-like pathway)」。他們初步研究了涉及這一過程的因素。
這項新研究擴大了對HIV-1進入細胞核的複雜性的理解,這可能為HIV-1病毒學特性提供了新的見解。這種進入細胞核機制的分子細節和病毒生物學特性還需要進一步的闡明。(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Xia Li et al. HIV-1 viral cores enter the nucleus collectively through the nuclear endocytosis-like pathway.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20, doi:10.1007/s11427-020-171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