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抗病毒藥物,控制肝炎不再進展,前沿特點靶向性和低劑量

2020-11-29 小番健康

許多慢性B肝患者(CHB)對於抗病毒治療藥物存在誤區,抗病毒的目標是減緩並消除B肝繼續朝著肝硬化、肝癌方向進展。所以,適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可以提高慢性B肝的良好轉歸方向。

B肝抗病毒藥物,控制肝炎不再進展,前沿特點靶向性和低劑量

人們有時容易忽視定期複查B肝病毒標誌物,導致B肝持續進展到遷延性肝炎而毫無察覺。實際上,肝病早期大部分都不會出現明顯肝區不適、消化道出血、腹水等。另一個方向,也不必談B肝色變,因為作為一種傳染疾病,B肝有其發病特點和治療難點,所以當前指南主要提倡抑制B肝病毒複製,控制慢性肝炎進展,而沒有大力提倡清除B肝病毒。

B肝病毒複製有其模板,模板深深植入人體肝細胞核內,也是普通藥物難以進入的,只有一些小分子藥物才可以影響到肝細胞核內的B肝模板。我們基於B肝病毒複製特點和發病原理,不必急於藥物清除它們,有時一旦藥物啟動而沒有針對靶點,反而容易誘發藥物性肝損傷,增加B肝發病風險。

針對慢性肝炎控制,目前我們的藥物研究還是能夠實現的,但必須定期複查指標和規範用藥。有時,只屬於非活動性肝炎時,無論是大三陽或小三陽,都不會影響正常的社會、學習以及婚戀。所以,小番健康提醒,不必談B肝色變,對於大多數B肝感染者,只要不屬於母垂直傳播者,通常都有相對良好轉歸方向。

當然,屬於母嬰垂直傳播感染者而言,特別是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除了肝功能、HBV-DNA、B肝兩對半之外,也要考慮肝組織學檢查,進一步了解肝炎活動情況。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TAF),相對過去核苷類藥物(NAs)有更好的靶向性,只需要低劑量就可以強效抑制B肝病毒複製水平。

所以,當遇到B肝發病時,這些前沿的抗病毒藥物,就可以幫助我們的慢性B肝患者減緩並阻止肝炎進展。同時,小番健康提醒,藥物使用必須對症,符合適應症再啟動抗病毒藥物,才會收到理想的轉歸治療終點。比如,有的核苷類藥物明確提出,只適用於肝功能未失代償的CHB,這時也不能盲目應用TAF。

對於抗病毒藥物的治療終點,原則上是按照藥物三期臨床實驗結論進行判斷的,只是有統計數據上提到,母嬰垂直傳播感染者日後B肝發病機率會高一些,應該早期進行肝組織學檢查,明確肝炎活動證據。

相關焦點

  • 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五種B肝抗病毒藥物
    患上B肝的患者是非常的痛苦的。那麼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呢?患者患上B肝的症狀有哪些呢?在平時的飲食方面,B肝病人不可以吃什麼?吃錯東西可能會導致B肝更加嚴重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目前被專家公認的B肝抗病毒藥物一共兩大類,共五種,分別是幹擾素類(普通幹擾素、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
  • B肝抗病毒藥物的選擇
    急性B型肝炎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療,慢性B型肝炎如果病毒載量高或合併肝纖維化、肝硬化,就需進行抗病毒治療,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藥物為幹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NAs)。B肝抗病毒在核苷(酸)類似物未研發出來前,我們只有幹擾素作為B肝抗病毒藥物,目前我國批准的幹擾素治療藥物有聚乙二醇幹擾素
  • B肝自然感染分4個階段,循證了解抗病毒,指標判斷肝炎活動
    B肝自然感染分4個階段,循證了解抗病毒,指標判斷肝炎活動B肝病毒自然感染分4個階段,分別是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複製期或非活動期、再活動期。對於長期保持B肝DNA陽性,轉氨酶持續升高,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才是科學防治B肝進展。
  • B肝藥物研究進展,GS9688或9620,它們有哪些區別?
    B肝藥物研究進展,GS9688或9620,它們有哪些區別?GS-9620是美國吉利德科學旗下研發藥物,該藥初步臨床數據表明,GS-9620可誘導不含血清幹擾素的ISG15,並在低劑量下增強T細胞和NK細胞反應。然而,單藥或與核苷類藥物(NAs)聯合試驗時,儘管安全且耐受性良好,但並未觀察到抗病毒效果。
  • B肝新藥海普諾福韋進展,動物停藥2周無反彈,今年初登記第一期
    B肝新藥海普諾福韋進展,動物停藥2周無反彈,今年初登記第一期根據藥智資料庫中藥品註冊與受理資料庫信息,海普諾福韋已經於2018年9月4日開始在審評審批中(在藥審中心),名為富馬酸海普諾福韋片化藥1,富馬酸海普諾福韋化藥1,企業名稱均是西安新通藥物研究有限公司。
  • B肝的自然感染史,感染較長或已進入免疫清除,應重視抗病毒
    在病毒性肝炎裡,B型肝炎導致日後持續進展比例更高,部分若持續進展可發展到肝硬化。B型肝炎病毒自然感染後,一部分人可以依靠自身免疫實現清除,另一部分無法徹底清除的B肝感染者,將進展為慢性化。B肝的自然感染史,感染較長或已進入免疫清除,應重視抗病毒當然,大多數B肝感染者以成年人居多都屬於急性B肝自愈。即便從B肝病毒攜帶者轉入慢性B肝攜帶狀態,也只有少部分人出現肝炎活動,再經過漫長的十年甚至數十年,才可能進展到肝硬化階段。B肝患者的肝炎進展與體內B肝病毒持續活躍複製有直接關聯。
  • B肝病毒自然感染和免疫反應
    讀懂B肝活動早發現,肝細胞損傷少,抗病毒轉歸往往比較良好有些人感染B肝病毒後,會發生免疫反應,而有些人就像上面提到的,因為缺乏免疫反應,當感染B肝病毒後容易發展成為B肝病毒攜帶者或者慢性B肝患者。小番健康提醒,成年人自然感染B肝病毒後,慢性化的機率是很低的,所以不必談B肝色變。
  • 解放軍302醫院研製成抗B肝病毒特效藥
    5月11日從解放軍第302醫院獲悉,經過長期的潛心攻關和臨床試驗,抗B肝病毒的特效製劑恩替卡韋分散片在該院研製成功,其總有效率達100%,以療效顯著、安全性好、耐藥性低、費用低廉等特點,為廣大B肝患者帶來了福音。   慢性B型肝炎是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常見傳染病。
  • 王貴強教授:慢性B型肝炎診斷難點和抗-HBc定量檢測的研究進展
    王貴強教授:慢性B型肝炎診斷難點和抗-HBc定量檢測的研究進展
  • B肝藥物權威總結,新藥早知道!慢B肝治癒藥物進展總覽
    慢性B型肝炎(CHB)是一項全球性的傳染性疾病。雖然目前已經有有效的疫苗預防其傳播,但由於其不能從人體內徹底清除,HBV仍是困擾人類的一個大問題。HBV慢性感染的相關疾病有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後兩者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影響人數超過2.4億,是人們關注的重大健康問題。
  • B肝有望功能性治癒!我國B肝防控之路何去何從?
    不容忽視的是, RNAi治療公司Arrowhead與合作夥伴強生(JNJ)旗下楊森製藥還合作發表了採用JNJ-3989聯合核酸類似物治療慢性B肝的II期臨床數據。JNJ-3989作為一種肝臟靶向性、皮下注射的siRNA抗病毒藥物,能夠沉默所有B肝病毒的基因產物,使人體的天然免疫系統清除病毒,實現功能性治癒。
  • ...關於GST-HG141全球創新藥在B肝治療新靶點上取得重大進展的公告
    2、B肝治療新藥 GST-HG141項目是公司攻克B肝功能性治癒「登峰計劃」所含項目之一,是全新靶點的新型抗B肝病毒1類新藥,是目標實現B肝功能性治癒聯用策略的重要組件。近期,GST-HG141項目在臨床前開發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相關情況如下: 一、新藥的基本情況 (一)藥品名稱:GST-HG141 (二)註冊分類:全球創新化藥1類 (三)功能主治:B型肝炎 (四)適應症基本情況 B型肝炎是由B肝病毒入侵引起的炎症反應。
  • 2020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盤點肝炎最新研究進展
    肝炎是A型肝炎病毒(HAV)、B型肝炎病毒(HBV)、C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或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導致的,其中以HBV和HCV感染最為嚴重,96%的肝炎死亡病例都是HBV和HCV感染導致的肝炎造成的。
  • 慢性B肝有治癒可能嗎?建議這樣用藥,或有奇蹟出現!
    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全球約 20 億人曾感染 HBV,其中 2.4 億人為慢性 HBV 感染者,每年約有 65 萬人死於 HBV 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細胞癌。慢性B型肝炎(CHB)簡稱B肝,是由於感染 HBV 引起的進展性疾病,若不進行有效的幹預,可發展為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
  • B肝全球創新藥,歐肝會點評,3種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進展迅速
    B肝全球創新藥,歐肝會點評,3種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進展迅速今年歐肝會上,公布了3種治療慢性B肝的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並提及治療B肝合併丁肝的計劃。這些靶向B肝病毒蛋白轉錄藥物,包含多種作用機制,屬於新分子藥物。
  • B肝熱資訊!2020年全球B肝新藥進展一覽,患者須知
    ALG-ASO屬於反義寡核苷酸(ASO),而ALG-020572和ALG-020576均為ALG-ASO的一類藥物。GS-4224口服PD-L1抑制劑GS-4224原本為基於腫瘤免疫治療的小分子藥物和抗體藥物,處於腫瘤治療臨床II期研究,現吉利德公司將此藥物拓寬治療慢B肝,現處於臨床I期研究,旨在治癒B肝。
  • B肝研發領域,去年吉利德科學創新第一,HBVDNA低20IU/m更安全
    因為上面這4種都已經位列2019新版醫保目錄,老百姓已經可以選擇更前沿的創新藥,為貴族藥開出平民價。回到慢性B肝治療藥物的研發,測得B肝病毒標誌物,也已經成為當前醫學界不斷探索的焦點。 小番健康提醒,不要小看B肝病毒標誌物檢測的創新,病毒標誌物對於一位慢性B肝患者的診斷、抗病毒期間隨訪以及基本控制病情後的預測轉歸方向,都有很重要的參照意義。
  • 抗B肝藥物市場一瞰:核苷類用藥成主流 內外企分庭抗禮
    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17年發布的全球肝炎報告顯示,全球約有2.57億人感染B肝病毒,而根據國家疾控中心的數據,2018年全國B肝新發病人數為122.59萬人,死亡470人[1]。B肝病毒的傳染性非常強,主要通過母嬰傳播、性傳播、血液傳播。
  • 10μg和5μgB型肝炎疫苗與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聯合免疫阻斷B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的效果觀察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中國B肝防控科研基金資助課題(YGFK20170009)目的觀察10μg與5μgB型肝炎(B肝)疫苗(HepB)與B肝免疫球蛋白(HBIG)聯合免疫阻斷B肝病毒(HBV)母嬰傳播的效果。
  • ETV、TDF、TAF,三種一線B肝抗病毒藥物如何選?
    2019年最新版《中國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以「強效低耐藥」為原則,將恩替卡韋(ETV)、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和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作為慢B肝抗病毒治療的一線推薦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