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抗病毒藥物的選擇

2020-12-05 三餘無夢生doctor

急性B型肝炎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療,慢性B型肝炎如果病毒載量高或合併肝纖維化、肝硬化,就需進行抗病毒治療,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藥物為幹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NAs)。

B肝抗病毒

在核苷(酸)類似物未研發出來前,我們只有幹擾素作為B肝抗病毒藥物,目前我國批准的幹擾素治療藥物有聚乙二醇幹擾素-α(Peg-IFN-α)和幹擾素-α,而B肝抗病毒常用的幹擾素為Peg-IFN-α,它一般一周注射一次,根據治療效果,療程一般為半年或一年,它具有治療時間短,可在治療結束後停藥的優點,其不良反應有流感樣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異常、自身免疫病等。

但幹擾素應用有禁忌症,絕對禁忌症為妊娠或短期內有妊娠計劃、精神病史(具有精神分裂症或嚴重抑鬱症等病史)、未能控制的癲癇、失代償期肝硬化、未控制的自身免疫病、嚴重感染、視網膜疾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礎疾病;相對禁忌症為甲狀腺疾病,既往抑鬱症史,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

核苷(酸)類似物(NAs)目前應用比較普遍,目前常用的有富馬酸替諾福韋酯、恩替卡韋、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拉米夫定。其中目前首選富馬酸替諾福韋酯、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它們能強效抑制病毒複製,且耐藥率低,其餘幾種藥物長期服用後,耐藥率較高,因此不作為首選,而對於妊娠或準備妊娠的女性首選富馬酸替諾福韋酯,其次可選擇替比夫定,其餘藥物均有導致胎兒畸形可能。服用此類藥物均需定期複查血常規、肝腎功、電解質,監測B肝病毒DNA定量(HBV DNA)及B肝表面抗原定量。而且服用核苷(酸)類似物(NAs),需長期規律服藥,雖然最新指南提出治療一年如果HBV DNA定量低於檢測下限、ALT正常和HBeAg血清學轉換,再鞏固治療至少3年(每半年複查1次)仍保持不變,可考慮停藥,但其認為延長療程可減少復發,因此目前仍建議長期服藥。

相關焦點

  • 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五種B肝抗病毒藥物
    患上B肝的患者是非常的痛苦的。那麼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呢?患者患上B肝的症狀有哪些呢?在平時的飲食方面,B肝病人不可以吃什麼?吃錯東西可能會導致B肝更加嚴重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目前被專家公認的B肝抗病毒藥物一共兩大類,共五種,分別是幹擾素類(普通幹擾素、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
  • ETV、TDF、TAF,三種一線B肝抗病毒藥物如何選?
    在有多種可供選擇的抗病毒藥物情況下,如何選擇適合長期治療的藥物,不僅需要考慮藥物療效,還要根據患者自身身體狀況和經濟狀況等多方面綜合考量,實現個性化治療。 富馬酸替諾福韋酯,每片300 毫克,該藥物的出現使B肝病毒的耐藥性問題得到極大改觀,且表現出良好的抗病毒效果,臨床研究TDF保持8年零耐藥的記錄。 然而,TDF具有一定腎毒性,長期使用會產生輕微腎損傷和降低骨密度風險。因此,不適合腎功能不全和骨質疏鬆患者。
  • B肝抗病毒藥物,控制肝炎不再進展,前沿特點靶向性和低劑量
    許多慢性B肝患者(CHB)對於抗病毒治療藥物存在誤區,抗病毒的目標是減緩並消除B肝繼續朝著肝硬化、肝癌方向進展。所以,適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可以提高慢性B肝的良好轉歸方向。B肝抗病毒藥物,控制肝炎不再進展,前沿特點靶向性和低劑量人們有時容易忽視定期複查B肝病毒標誌物,導致B肝持續進展到遷延性肝炎而毫無察覺。實際上,肝病早期大部分都不會出現明顯肝區不適、消化道出血、腹水等。
  • 解放軍302醫院研製成抗B肝病毒特效藥
    5月11日從解放軍第302醫院獲悉,經過長期的潛心攻關和臨床試驗,抗B肝病毒的特效製劑恩替卡韋分散片在該院研製成功,其總有效率達100%,以療效顯著、安全性好、耐藥性低、費用低廉等特點,為廣大B肝患者帶來了福音。   慢性B型肝炎是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常見傳染病。
  • 抗B肝藥物市場一瞰:核苷類用藥成主流 內外企分庭抗禮
    在核苷(酸)類抗B肝藥物中,拉米夫定(賀普丁,葛蘭素史克)於1998年獲得FDA批准上市,成為世界首款治療B肝的核苷酸類似物。此後2008年吉利德的阿德福韋酯作為首款抗B肝核苷酸類藥物批准上市,百時施貴寶的恩替卡韋相繼上市,目前已有多款藥物在售。
  • B肝自然感染分4個階段,循證了解抗病毒,指標判斷肝炎活動
    許多慢性B肝患者(CHB)在轉氨酶持續升高時,選擇一些藥物進行降酶其實是不科學的,也沒有針對B肝病毒活躍水平進行對症抗病毒。B肝自然感染分4個階段,循證了解抗病毒,指標判斷肝炎活動B肝病毒自然感染分4個階段,分別是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複製期或非活動期、再活動期。對於長期保持B肝DNA陽性,轉氨酶持續升高,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才是科學防治B肝進展。
  • B肝病毒出現耐藥後,為什麼在更換新藥的同時,還要抗纖維化和調節...
    目前我們已為患者調整了用藥,將抗病毒藥換成替諾弗韋,並給予了中西醫結合的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治療。對此,患者表示不解,以前只吃抗病毒藥就行了,為什麼現在還要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力呢。,並且在系統檢查的時候發現,患者的免疫力低下,這也是導致病毒反彈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我們給出的治療方案是調整抗病毒藥物+抗纖維化治療+調節免疫力治療,其中在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力方面,中醫優勢非常明顯,所以會充分發揮中藥扶正固本和軟肝散結的作用,爭取讓患者的病情儘快好轉,並達到長期的穩定,這些也是單純抗病毒治療達不到的效果。
  • B肝小三陽有必要抗病毒嗎?DNA陽性說明什麼?肝病醫生講解
    我國有非常多的B肝患者,得了B肝一定要積極治療,避免拖久了癌變。抗病毒是B肝的主要治療手段,但關於這個治療方式,存在一定的爭議,尤其是對於B肝小三陽的治療,有人說有必要抗病毒,有人卻說沒必要,好多患者一頭霧水,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B肝小三陽有必要抗病毒嗎?DNA陽性說明什麼?
  • B肝病毒量轉陰2年,何時可以停抗病毒藥?來看一下B肝的停藥標準吧!
    你在描述中說肝纖維化達到了S2,說明還是有明顯的纖維化傾向,所以在治療過程中一定不要單純只服用抗病毒藥物,或者只注重保肝降酶,還要抗纖維化治療,只有抗病毒和抗纖維化同時進行,才能有效阻斷病情向肝硬化方向發展。 B肝什麼情況下可以停藥  B肝停藥的標準國內外都有自己的指南,不過大同小異。
  •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B肝可以轉陰,免疫系統是B肝病毒的天敵
    現在有個論點:B肝只追求肝功正常,不以轉陰為目的。我個人看法:如果能轉陰,最好!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關於B肝:人體感染B肝病毒後,由於機體免疫功能不同,從而病程發展也不同。有的患者患急性B肝,有的成為慢性B肝,還有許多人是B肝攜帶者。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與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有直接關係。1、如果機體的免疫功能健全,免疫系統被激活後能識別B肝病毒,攻擊已感染病毒的肝細胞並清除之,這就導致了急性B肝。由於急性B肝的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良好,經過治療後能達到痊癒.
  • B肝病毒耐藥後,為什麼在更換新藥同時,還要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治療?
    目前我們已為患者調整了用藥,將抗病毒藥換成替諾弗韋,並給予了中西醫結合的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治療。對此,患者表示不解,以前只吃抗病毒藥就行了,為什麼現在還要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力呢。,轉氨酶升高,肝臟出現了纖維化的傾向,所以在抗病毒治療的同時還要抗纖維化,並且在系統檢查的時候發現,患者的免疫力低下,這也是導致病毒反彈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我們給出的治療方案是調整抗病毒藥物+抗纖維化治療+調節免疫力治療,其中在抗纖維化和調節免疫力方面,中醫優勢非常明顯,所以會充分發揮中藥扶正固本和軟肝散結的作用,爭取讓患者的病情儘快好轉,並達到長期的穩定,這些也是單純抗病毒治療達不到的效果。
  • B肝全球藥物開發現狀,受耐藥限制,介紹主流最終藥物設計目標
    B肝全球藥物開發現狀,受耐藥限制,介紹主流最終藥物設計目標個性化藥物,一般指需要充分地了解患者的遺傳、免疫或代謝特性,目的是把個體患者和最適合治療這部分患者的原料藥相匹配,也就是「一把尺不適合所有人」。精準療法,主要指控制原料藥向目標輸送或選擇具有極端靶向特異性的原料藥。
  • B肝藥物研發3個熱門靶點,尋找設計思路,抗PD-L1可為候選
    在免疫調節方向,Toll樣受體是當前全球B肝在研新藥開發的熱點。Toll樣受體被全球一些知名藥企發現,主要是發現其為病毒感染的初始感受器,並啟動誘導產生抗病毒介質的細胞內途徑。TLR介導的通路激活,可導致HBV複製抑制和HBV特異性適應性免疫恢復。
  • B肝藥物權威總結,新藥早知道!慢B肝治癒藥物進展總覽
    小編不敢說,將最近發表在頂尖肝臟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上的一篇關於B肝藥物進展的小總結呈現給大家,帶大家了解一下B肝藥物的進展情況~ 目前,世界上批准的用於治療慢B肝的藥物分為兩類
  • 貴州百靈抗B肝新藥「替芬泰」正式啟動臨床研究
    8月15日,1.1類化藥新藥「替芬泰」臨床前研究總結及臨床研究啟動新聞發布會在貴陽舉行,作為貴州省首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抗B肝新藥——「替芬泰」正式啟動臨床研究。
  • 雙抗治療B肝1年:成功逆轉B肝肝硬化20%以上
    一、B肝肝硬化其實是可以逆轉的 B肝肝硬化是B肝病毒導致的炎症, 二、抗病毒與抗纖維化的中藥聯合使用,稱之為「雙抗」。
  • 目前對B肝病毒無良好治療手段,大部分治療為了控制B肝病毒發展
    導語:我國是B肝大國,不少人都會帶有B肝病毒,同時對於B肝病毒治療是一個長期的療法,這些年臨床B肝相應的療法也出了不少,但治療效果仍然較為局限,並且療法較為固定。3、保肝藥保肝藥也是臨床上面用於治療B肝患者的一個重要手段,保管藥物是通過幫助肝臟快速代謝合成,以保護肝臟細胞的發育。同時對於B肝患者來說,雖然B肝病毒並不會大規模的攻擊肝臟細胞,但是B肝病毒表面的抗原會留在肝臟細胞表面,進而使得體內的免疫細胞攻擊肝臟細胞引發自身的免疫反應,使得肝臟發生炎症,甚至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肝硬化的問題。
  • 治療B肝的藥物有哪些?適用B肝的6種常用藥!你還在胡亂用嗎?
    目前B肝是我國的高發疾病,而且這種病毒的傳播途徑很廣,通過飲食和血液都可以進行傳播,所以就威脅到了大部分人的健康。出現B肝的時候是要在早期進行治療的,因為B肝病毒會引起慢性肝損傷問題,如果沒能在早期治療,通常會引發更加嚴重的危害,甚至是導致肝硬化。
  • B肝新藥VIR-2218,體外泛基因效應,體內持久抗病毒活性
    B肝新藥VIR-2218,體外泛基因效應,體內持久抗病毒活性 研究人員介紹,RNAi幹擾藥物在全球應用廣泛,通過靶向HBV-RNAs的RNAi治療有望減少B肝病毒抗原(包括免疫耐受期的B肝表面抗原)的表達,促進功能性治療。
  • B肝病毒自然感染和免疫反應
    讀懂B肝活動早發現,肝細胞損傷少,抗病毒轉歸往往比較良好有些人感染B肝病毒後,會發生免疫反應,而有些人就像上面提到的,因為缺乏免疫反應,當感染B肝病毒後容易發展成為B肝病毒攜帶者或者慢性B肝患者。小番健康提醒,成年人自然感染B肝病毒後,慢性化的機率是很低的,所以不必談B肝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