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藥物研發3個熱門靶點,尋找設計思路,抗PD-L1可為候選

2021-01-18 騰訊網

在免疫調節方向,Toll樣受體是當前全球B肝在研新藥開發的熱點。Toll樣受體被全球一些知名藥企發現,主要是發現其為病毒感染的初始感受器,並啟動誘導產生抗病毒介質的細胞內途徑。TLR介導的通路激活,可導致HBV複製抑制和HBV特異性適應性免疫恢復。

B肝藥物研發3個熱門靶點,尋找設計思路,抗PD-L1可為候選

比如,在以往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期研究中,患者每周口服1次GS-9620(TLR-7激動劑)或安慰劑。GS-9620可以誘導HBV特異性免疫應答,但對B肝表面抗原(HBsAg)並無明顯調降作用。還有一種研究藥物也來自美國吉利德科學,即Selgantolimod(GS-9688,TLR-8激動劑),它目前正在進行II期研究中。

之前已公布數據表明,Selgantolimod(1.5毫克或3毫克,每日1次)與NA治療一起服用24周,隨後單獨NA治療24周。B肝表面抗原(HBsAg)丟失率為5%(2/39),B肝e抗原陽性者為16%(3/19)。另一項研究(NCT03615066)在慢性B肝病毒血症患者中,測試了Selgantolimod plus TAF與安慰劑plus TAF,結果表明,selgantolimod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

selgantolimod plus TAF組的B肝表面抗原水平下降到≥0.3 log10 IU/mL。以上就是小番健康介紹的,近期全球較為關注的基於Toll樣受體免疫調節方向研發在研B肝新藥部分進展(代表藥物:GS-9688)。全球藥物工作者還在其他方向找到一些設計B肝治療新藥思路,比如過繼轉移設計HBV特異性T細胞。這種新方法,通過T細胞受體(TCR)基因轉移或通過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的應用,可以實現基因重新編程,從而產生功能性T細胞以消除HBV感染的肝細胞。

目前,這種新方法有在體外和HBV轉基因小鼠中應用。應用CAR或經典TCR對HBV特異性T細胞進行的試驗分別顯示,選擇性地清除HBV感染的細胞系和控制HBV複製,僅出現短暫肝損傷。人們還常常聽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它又是指什麼呢?最為常見的如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的療效,目前已在一些權威醫學期刊上,使用在惡性腫瘤患者中出現強烈免疫反應恢復所證實。

然而,當前有醫藥學家擔心,通過非特性激活免疫系統,可能誘導自身免疫或肝炎爆發。抗PD-L1,可能是慢性B肝患者的候選治療藥物,因為它有望恢復抗病毒T細胞的功能。體內阻斷CD8 T細胞中的PD-1/PD-L1通路,結合恩替卡韋治療和DNA疫苗接種,可以增強病毒特異性T細胞的功能。以往有一項I期試驗的初步研究,評估了PD-1(nivolumab)治療B肝e抗原陰性慢性B肝(小三陽患者)是否使用GS-4774(治療性疫苗)。

研究結果表明,在第24周時,14%(3/22)的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降低了0.5 log10以上。上述就是2020年至今,全球開發B肝在研新藥的熱門靶點和研究進展,包括免疫方向開發靶點Toll樣受體激動劑、工程化T細胞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靶點抗PD-L1(試驗數據來自:2020年12月28日 韓國首爾延世大學醫學院內科等研究人員發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相關焦點

  • 聯合PD-1/PD-L1療法 哪些靶點受到關注?
    2020年臨床試驗數目翻倍,組合療法成為臨床試驗主流截至2020年9月,總計約4400個臨床試驗在檢驗抗PD-1/PD-L1單克隆抗體,其中3674個臨床試驗處於活躍狀態。與2017年9月的統計相比,臨床試驗數目提高了3倍。
  • 目前熱門藥物靶點有哪些?研發趨勢是什麼?
    藥物靶點是指藥物在人體內的作用結合位點,現代新藥研究與開發的關鍵首先是尋找、確定靶點,選擇確定新穎的有效藥靶是新藥開發的首要任務。以下是對目前部分比較熱門的靶點以及在我國上市的相關藥物進行的簡單梳理。第三代EGFR抑制劑 奧西替尼:由阿斯利康研發,2017年在我國獲批上市。阿美替尼:由江蘇豪森研發,今年3月在我國獲批上市。
  • 2014年藥物研發最熱門靶點逐個述評
    1.6.HGF/c-Met抑制劑c-Met別名HGFR,與其他生長因子受體一樣,也是抗癌藥研發的熱門靶點,已經上市的c-Met抑制劑有克唑替尼、卡博替尼,但這兩個分子抑制c-Met的同時還抑制了其他靶點。
  • 中大教授證實B肝受體 為根治B肝新藥研發奠基
    中大教授證實B肝受體 為根治B肝新藥研發奠基 2015-03-05 09:46:10)疾病中,B肝病毒必須要進入人的肝細胞,才能造成持續性感染及肝細胞的損害,故B肝病毒的肝細胞受體,是病毒進入肝細胞的關鍵步驟,也是攻克B肝的重要靶點。
  • ...關於GST-HG141全球創新藥在B肝治療新靶點上取得重大進展的公告
    2、B肝治療新藥 GST-HG141項目是公司攻克B肝功能性治癒「登峰計劃」所含項目之一,是全新靶點的新型抗B肝病毒1類新藥,是目標實現B肝功能性治癒聯用策略的重要組件。2016年9月8日至9日,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和歐洲肝臟研究學會(EASL)關於B肝治療終點的共識聲明,為指導B肝治癒相關臨床試驗的設計和藥物研發開發工作提供了良好方向性指標。
  • 華理武大攻關發現抗新冠病毒候選藥物,對比試驗體外抑制活性更強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COVID-19)疫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於3月11日將其程度定義為「大流行」。但目前為止,仍沒有研製出特效疫苗和抗病毒藥物。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高效、低毒藥物,仍是目前我國乃至世界範圍科研人員的當務之急。
  • 【科技日報】HIV-1新靶點小分子藥物候選物找到
    在愛滋病疫苗研發成功之前,抗HIV藥物是防治愛滋病最有效的手段。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消息,該所研究團隊最新找到了一種HIV-1新靶點小分子藥物候選物,成果已發表在權威刊物《科學報告》上。
  • 全球熱門靶點新藥研發進展:CTLA-4抑制劑
    CTLA-4是目前熱門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靶點之一。CTLA-4(細胞毒性T細胞相關蛋白-4)表達在Treg和激活的T細胞上,與CD28共享B7分子配體,CTLA-4與B7結合可抑制B7與CD28的結合,起到中斷T細胞激活的作用,參與免疫反應的負調節。靶向CTLA-4的抑制劑可阻斷CTLA-4與B7結合,阻止T細胞抑制信號產生,增強特異性抗腫瘤的免疫反應。
  • B肝先天性開發新藥和一系列研發靶點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進步,HBx被發現屬於一種重要的細胞內的B肝病毒蛋白,在肝細胞的宿主細胞中,起著幹擾轉錄、信號轉導、細胞周期進程、凋亡以及染色體穩定性的作用。科學家也因此,引出了一系列的新藥研發靶點。
  • B肝藥物開發很好靶點,基於RNAi,對不同基因型沉默效應
    放眼全球慢性B肝新藥研發靶點,基於RNAi被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治療靶點,但是,B肝病毒基因型和亞型之間的序列變異會影響RNAi沉默效果。所以,小番健康介紹一下全球應用RNAi開發新藥時,是如何應對HBV基因型變異性的。
  • 抗B肝藥物市場一瞰:核苷類用藥成主流 內外企分庭抗禮
    在核苷(酸)類抗B肝藥物中,拉米夫定(賀普丁,葛蘭素史克)於1998年獲得FDA批准上市,成為世界首款治療B肝的核苷酸類似物。此後2008年吉利德的阿德福韋酯作為首款抗B肝核苷酸類藥物批准上市,百時施貴寶的恩替卡韋相繼上市,目前已有多款藥物在售。
  • ...PD-L1抗體ASC22獲國家藥監局批准,在慢性B肝患者中開展臨床試驗!
    2020年01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歌禮製藥(Ascletis)近日宣布,其皮下注射PD-L1抗體ASC22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在慢性B肝患者中開展臨床試驗。ASC22是全球首個(first-in-class)被批准在慢性B肝患者中開展臨床試驗的皮下注射PD-L1抗體。
  • 華理與武大團隊聯合發現強效抗新冠病毒候選...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並驗證了宿主細胞的二氫乳清酸脫氫酶(DHODH)抑制劑能夠通過抑制病毒複製和調節免疫兩種途徑發揮廣譜抗病毒藥效,發現了老藥來氟米特(Leflunomide)和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可滿足目前新冠肺炎臨床急需,同時,新設計的候選藥物S312和S416也有望開發成為抗RNA病毒的特效新藥,為將來冠狀病毒及其他急性RNA病毒的感染性疾病防控戰做好候選藥物的儲備
  • B肝在研新藥應用RNAi,靶向cccDNA,使抑制成為可能
    目前,生物信息學在基於RNAi的抗病毒藥物研發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包括:通過靶向HIV反式激活反應區和實驗測試的siRNA/shRNA序列來說明,還針對HIV、HCV、流感病毒以及SARS-CoV保守區的siRNA都已經被設計出來。
  • B肝國產新藥GLS4,影響病毒複製,阻斷衣殼裝配靶點設計
    全球靶向B肝病毒衣殼裝配的靶點設計新藥當中,GLS4(甲磺酸莫非賽定)為我國東陽光藥自主研發的。小番健康過去介紹,抑制劑主要有兩種,GLS4屬於異芳基 —二氫嘧啶類化合物。B肝國產新藥GLS4,影響病毒複製,阻斷衣殼裝配靶點設計還是在2019年的美國肝病協會年會上,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公布了該在研抑制劑新藥的2期臨床數據結論。GLS4屬於B肝病毒衣殼蛋白裝配抑制劑,2期試驗周期為24周觀察,每日使用2次或者3次,劑量為120 mg。
  • B肝創新藥物機制,2021年後,哪些靶點值得期待?
    使用RNAi幹擾開發慢性B肝新藥,已經成為全球藥企積極發力方向。全球已有各種試驗數據表明,miRNAs通過靶向HBV基因組或調控HBV啟動子或增強子活性的HBV相關轉錄因子,參與了HBV複製的調節之中。B肝創新藥物機制,2021年後,哪些靶點值得期待?
  • 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五種B肝抗病毒藥物
    患上B肝的患者是非常的痛苦的。那麼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呢?患者患上B肝的症狀有哪些呢?在平時的飲食方面,B肝病人不可以吃什麼?吃錯東西可能會導致B肝更加嚴重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目前被專家公認的B肝抗病毒藥物一共兩大類,共五種,分別是幹擾素類(普通幹擾素、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
  • 新型抗腫瘤雙靶點基因工程多肽藥物有望在中國誕生
    由於腫瘤是多階段形成的複雜性疾病,單一靶向的治療或單一靶點的藥物的療效都不理想,因此,整合治療成為公認的最佳腫瘤治療手段。在腫瘤的藥物治療方面,組合用藥已是常規臨床治療模式,但單分子多靶點安全有效治療腫瘤的藥物鮮為人知。
  • B肝抗病毒藥物的選擇
    急性B型肝炎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療,慢性B型肝炎如果病毒載量高或合併肝纖維化、肝硬化,就需進行抗病毒治療,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藥物為幹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NAs)。B肝抗病毒在核苷(酸)類似物未研發出來前,我們只有幹擾素作為B肝抗病毒藥物,目前我國批准的幹擾素治療藥物有聚乙二醇幹擾素
  • 上市藥企密集砸重金研發腫瘤靶向藥物
    《報告》中提到:「對比美國肺癌靶向藥物的上市情況及研發管線,可以看出目前我國肺癌部分靶點上的藥物選擇已經比較豐富,但我國在新藥可及性上與美國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在不同作用機製藥物分子的研發中,我們往往集中在肺癌常見靶點的新藥研發,對少見或罕見突變患者精準治療的研發管線不足,從而缺乏對疾病進展全程中出現的治療新需求的考慮。」  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我國每年新發癌症患者43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