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創新藥物機制,2021年後,哪些靶點值得期待?

2021-01-15 小番健康

使用RNAi幹擾開發慢性B肝新藥,已經成為全球藥企積極發力方向。全球已有各種試驗數據表明,miRNAs通過靶向HBV基因組或調控HBV啟動子或增強子活性的HBV相關轉錄因子,參與了HBV複製的調節之中。

B肝創新藥物機制,2021年後,哪些靶點值得期待?

因此,全球有研究人員認為,了解了miRNAs參與抑制HBV複製的分子機制,可以提供開發新的與改良抗慢性B肝病毒感染的RNAi帶來重要的新見解。RNAi應用具有相當前景,但研究人員前沿觀點認為,具有非常特異的抗cccDNA效應方法,才可能是該靶點完全控制慢性B肝感染的關鍵。除RNAi外,ZFNs是一類基因靶向試劑,目前正被廣泛用於修飾細胞中的基因組,例如植物、魚類、小鼠、鴨子和人類。

用作體外靶向cccDNA的ZFNs,目前被發現能有效地控制細胞內的cccDNA水平。也有報告指出,控制肝癌細胞中的cccDNA水平,可以使用能夠切割HBV核心基因的ZFNs將pgRNA水平降至29%(數據來自:科學雜誌《Viruses》)。以往科學家還提出了利用互補性的腺相關病毒(scAAV)載體,遞送的HBV特異性ZFNs,它能夠靶向病毒DNA聚合酶、核心抗原以及X基因,進而有效抑制B肝病毒複製,並抑制B肝病毒持續存在的細胞模板。

TALENs,基因組編輯核酸酶三大類之一。被一些科學家設計為靶向HBV基因組的HBs或HBc表達區域,曾經表現出抑制e抗原和B肝表面抗原的產生,也在幾個B肝病毒基因型中被科學家觀察到。有趣的是,在給藥TALENs後,IFNα能夠恢復B肝病毒複製的IFN刺激反應,靶向B肝病毒基因組DNA的保守區域。因此,目前也有科學家認為,HBV基因靶向治療方法在HBV/TALENs靶向治療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最近,CRISPR/Cas9基因編輯被科學家認為是一種特別有效的方法,可以介導cccDNA從感染的肝細胞中完全清除。把CRISPR/Cas9基因編輯與ZFNs、TALENs進行比較,CRISPR/Cas9可通過引導RNA(gRNAs),以靶向DNA序列,進而抑制感染細胞中的cccDNA。以上就是全球基因基因新療法開發B肝新藥的一些實驗室進展。

除基因技術外,還有如針對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反應治療B肝的藥物正在開發中,前期小番健康也曾經介紹。目前,這種新方法被認為是第2類先進療法,它的作用機制是,通過促進受感染肝細胞內的固有免疫反應或逆轉T細胞衰竭,來調節B肝病毒宿主介導的反應,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強有力的選擇性基因療法。

什麼是先天免疫反應?

它主要在抑制B肝病毒感染的廣泛傳播中,起到重要作用。並且它還通過樹突狀細胞(dc)、自然殺傷細胞(NK)和自然殺傷T(NKT)細胞上的模式識別受體,激活有效的適應性免疫反應。先天免疫的所有成分,在B肝病毒感染期間都會受到調節。例如,Toll樣受體(TLRs)、維甲酸誘導基因(RIG-I)和NOD樣受體(NLRs)屬於PRRs,它們對感染病毒的發生和啟動先天免疫反應,用來限制B肝病毒傳播都起著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B肝在研新藥兩項靶點,核糖核酸酶H或核心抑制劑,詳解作用機制
    在介紹過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如核苷(酸)類似物(NAs)、HBV附著/進入抑制劑、基因編輯策略:cccDNA形成抑制劑、RNA幹擾這4項靶點後,另有2種新靶點用於開發慢性另一項靶點是,核衣殼組裝抑制劑或稱之為核心抑制劑,從目前全球科研B肝新藥方面,針對B肝病毒核衣殼或核心抑制劑研發新藥數量也是最多的,我們重點詳細介紹一下,關於核衣殼組裝抑制劑或核心抑制劑的作用機制。
  • ...關於GST-HG141全球創新藥在B肝治療新靶點上取得重大進展的公告
    [大事件]廣生堂:關於GST-HG141全球創新藥在B肝治療新靶點上取得重大進展的公告 時間:2018年09月17日 18:51:42&nbsp中財網 2、B肝治療新藥 GST-HG141項目是公司攻克B肝功能性治癒「登峰計劃」所含項目之一,是全新靶點的新型抗B肝病毒1類新藥,是目標實現B肝功能性治癒聯用策略的重要組件。
  • B肝天然靶點開發新藥,理解激活機制,靶向TLR系統
    B肝天然靶點開發新藥,理解激活機制,靶向TLR系統研究人員使用黑猩猩感染實驗模型,結果發現,HBV無法幹擾宿主細胞基因轉錄,並誘導肝臟ISG表達。但是,在一項出現症狀前對21名HBV感染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對他們的血清細胞因子量化後,HBV感染並不會引起強烈的幹擾素和白細胞介素(IL)-15的產生,而是誘導了抗炎細胞因子IL-10的產生(觀點來自:Viruses)。怎樣理解科學家的上述發現?其實解釋原因也非常簡單,在B肝病毒感染的早期階段,許多人的細胞因子,在急性肝炎病毒感染時誘導作用偏弱。
  • [APASLB肝新藥]直接抗病毒藥物值得期待
    Stephan Urban教授:我的實驗室是基礎科學實驗室,已經對病毒和細胞培養、原代肝細胞進行了二十多年的研究,嘗試了解病毒的複製機制以研發可能干擾複製的新療法和新藥物,其中我們最感興趣的是病毒侵入。幾年前,來自中國北京的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發現了病毒入侵受體,在此基礎上我們有了現在的細胞系,並開展了進一步的研究。
  • B肝抗病毒靶點新見解,cccDNA形成抑制劑,有待進一步研究
    這項新認識由美國科學家完成,指的是B肝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的形成分子機制新認識。然而,HBV-cccDNA是如何由病毒基因組鬆弛環狀DNA(rcDNA)形成的,又是由哪些宿主因子形成的,一直是人們長期研究的問題。人們普遍認為,HBV通過DNA修復機制劫持細胞功能,使rcDNA的開環DNA構象轉變為cccDNA。
  • 客觀看2021B肝在研新藥進展,研發過程,多組合優化正研究中
    小番健康介紹一下,以往或正在進行臨床研究的藥物,它們之間具體有哪些區別,特別是與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等已獲批上市抗病毒藥物之間有哪些不同點。實際上,目前有一些是基於治療性疫苗研發B肝新藥的,但是這個方向目前還沒有1種藥物真正成功。
  • B肝全球創新藥,歐肝會點評,3種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進展迅速
    B肝全球創新藥,歐肝會點評,3種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進展迅速今年歐肝會上,公布了3種治療慢性B肝的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並提及治療B肝合併丁肝的計劃。這些靶向B肝病毒蛋白轉錄藥物,包含多種作用機制,屬於新分子藥物。
  • B肝創新藥新靶點介紹,RNA介導全部轉錄物,兩種已完成第一階段
    在全球B肝創新藥物新靶點方向,RNA幹擾技術一直是熱門且具有潛力。RNAi療法,也最近二十年被人類探索的新靶向技術,2006年由兩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貢獻。B肝創新藥新靶點介紹,RNA介導全部轉錄物,兩種已完成第一階段RNAi技術應用廣泛,2018年9月已經公布了基於RNAi新藥用於多發神經病變。RNAi通過雙鏈RNA特異性結合,形成和序列互補的mRNA,介導轉錄水平基因表達受到持續抑制。
  • 淺談B肝RNAi新開發靶點,該方向前景,試圖誘導類似基因沉默
    RNA幹擾機制,指的是小幹擾RNA(siRNAs)或微小RNA(miRNAs),通過靶向mRNA在轉錄後水平誘導基因沉默的重要細胞過程。該方向治療前景來看,重要是認識合成的siRNAs可以傳遞到細胞當中,並試圖誘導類似的基因沉默,甚至要比細胞內(原位)產生的siRNA更理想。
  • B肝新藥靶點短目標,促使表面抗原消失策略,HBV合併HDV是挑戰
    發表於《Wiley Online Library》上的《LIVER INTERNATIONAL》慢性B肝藥物開發機制和組合治療方案中,研究人員闡述了B肝新藥研發主要和病毒複製的幾個步驟有密切關係,即B肝病毒複製的幾步驟可以作為新藥物靶點。
  • B肝藥物研究進展,GS9688或9620,它們有哪些區別?
    在全球動物模型研究,比如在黑猩猩和土撥鼠臨床前研究中,B肝在研免疫療法藥物也表現出積極意義。口服TLR7激動劑GS-9620,可長期抑制血清和肝臟的B肝病毒DNA和血清B肝表面抗原或e抗原水平,並且誘導產生IFN-α和其他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上調ISG表達,激活NK、CD8+T和B細胞。
  • 了解B肝創新藥靶點,靶向病毒生命周期,有望實現功能性治癒
    目前,全球B肝創新藥靶標瞄準病毒複雜生命周期cccDNA清除,若不清除cccDNA,則無法徹底治癒B肝。小番健康了解到,2019-2020B肝創新藥中的病毒進入抑制劑、B肝表面抗原抑制劑、衣殼抑制劑、RNA幹擾類藥物以及cccDNA抑制劑都屬於針對cccDNA的,它們在未來若能夠順利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則有希望實現治癒B肝。
  • 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五種B肝抗病毒藥物
    患上B肝的患者是非常的痛苦的。那麼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呢?患者患上B肝的症狀有哪些呢?在平時的飲食方面,B肝病人不可以吃什麼?吃錯東西可能會導致B肝更加嚴重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目前被專家公認的B肝抗病毒藥物一共兩大類,共五種,分別是幹擾素類(普通幹擾素、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
  • B肝全球創新藥進展和指向cccDNA轉錄
    發表於《Wiley Online Library》的《LIVER INTERNATIONAL》的學術研究期刊論文,論文作者解釋了新療法靶點開發B肝新藥科學性的組合實驗方案。B肝全球創新藥進展,指向cccDNA轉錄,404反義寡核酸進入2期新療法包括運用IFNalpha和淋巴毒素β受體激動劑在內的多種細胞因子導致APOBEC3A和B脫氨酶的上調以降解cccDNA。
  • 第一屆陝西國際肝病藥物創新前沿峰會暨第二屆肝病治療新靶點新...
    但另一方面,肝病藥物缺口也很大,尤其是在B型肝炎和脂肪性肝病的治療方面,需要更多的靶點創新和臨床試驗策略創新。如何做出新藥、好藥,快速填補肝病患者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這都離不開工業界、科學界共同努力。 新藥研發註定是一場勇敢者的冒險。今年6月,唯一在III期臨床獲積極結果的NASH療法,上市申請被FDA拒絕,這對NASH領域的藥物開發造成了不小衝擊。
  • B肝強生在研新藥,雙重作用機制,阻斷病毒衣殼組裝過程
    B肝強生在研新藥,雙重作用機制,阻斷病毒衣殼組裝過程回顧JNJ-0440的研發歷史,2018年美國肝病學會年會(AASLD 2018),強生公司公布了在研新藥體外的抗病毒活性。相信讀者已經明白了,阻斷病毒衣殼裝配步驟,就可以阻止後續發生的逆轉錄步驟,cccDNA自然會相應地減少,進而實現影響B肝病毒在人體內複製。JNJ-0440的設計亮點在於,雙重作用機制,這在公開信息都可以查到。
  • B肝先天性開發新藥和一系列研發靶點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進步,HBx被發現屬於一種重要的細胞內的B肝病毒蛋白,在肝細胞的宿主細胞中,起著幹擾轉錄、信號轉導、細胞周期進程、凋亡以及染色體穩定性的作用。科學家也因此,引出了一系列的新藥研發靶點。
  • B肝藥物開發很好靶點,基於RNAi,對不同基因型沉默效應
    放眼全球慢性B肝新藥研發靶點,基於RNAi被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治療靶點,但是,B肝病毒基因型和亞型之間的序列變異會影響RNAi沉默效果。所以,小番健康介紹一下全球應用RNAi開發新藥時,是如何應對HBV基因型變異性的。
  • B肝Toll樣受體亞家族和相關機制介紹
    曾經介紹了全球擬應用於開發B肝治療新藥靶點之一:Toll樣受體激動劑,如TLR3、7、8和9,怎樣理解這些Toll樣受體激動劑在B肝治療方向的潛在開發價值和作用機制呢?小番健康認為,若要詳細介紹這些,必須先認識一下B肝病毒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之間的聯繫。
  • 深評|期待一個沒有B肝的2025
    原標題:燕都評論|期待一個沒有B肝的2025  沒有B肝的未來,多久才會到來?日前,2018年國際消除病毒性肝炎暨B肝母嬰零傳播工程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會議發布了《為了沒有B肝的未來——廣州宣言》。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6—2021年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呼籲2030年消除作為公共衛生威脅的病毒性肝炎,包括新發感染減少90%,死亡率降低65%。而在中國,這個目標有望在2025年就能實現。  肝炎的存在,已成人類社會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