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幹擾機制,指的是小幹擾RNA(siRNAs)或微小RNA(miRNAs),通過靶向mRNA在轉錄後水平誘導基因沉默的重要細胞過程。該方向治療前景來看,重要是認識合成的siRNAs可以傳遞到細胞當中,並試圖誘導類似的基因沉默,甚至要比細胞內(原位)產生的siRNA更理想。
淺談B肝RNAi新開發靶點,該方向前景,試圖誘導類似基因沉默
因此,目前醫藥學家把這種RNAi看著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因為它能夠用於「擊落」人們感興趣的基因,包括那些和B肝病毒感染相關的基因。在全球一些研究項目中,都主要集中使用各種表達的RNAi來抑制B肝病毒複製,比如pre-miRNA(pre-miR)和短髮夾狀RNA(shRNAs)。全球還有一種備受關注的替代方案,即使用人工合成的RNAi,其通過人工合成的核酸傳遞系統技術,如脂質納米粒(LNPs),將其傳遞到靶細胞。
這種方法,有一個優點是可以引入RNAi的化學修飾,用來提高細胞內RNAi機制的效率(代表藥物:ARB-1467,但最終未達到實驗室目標)。在基於RNAi機制方向的藥物臨床項目推進過程中,全球研究人員關注數據支持的一些細節觀點,例如,儘管還不清楚B肝表面抗原的低水平應該被抑制多久,以及在多長時間後,才可以實現功能性治癒。
尤其是,雖然血清B肝表面抗原水平和肝臟cccDNA水平確實相關,但這種相關性在e抗原陰性慢性B肝患者中,變得不那麼理想,主要原因是:B肝表面抗原顯然來源於整合的HBV-DNA表達。另外,全球研究人員尚不清楚如何以及用什麼方法來重建B肝病毒感染免疫,同時還能夠維持功能性治癒的目標。
另有一種小分子結合的抗HBV siRNA就是VIR2218,它依然處於開發階段。VIR2218屬於三氮-N-乙醯半乳糖(GalNAc)配體結合siRNA,這種siRNA來自母體的ALN-HBV,目前VIR2218正在進行臨床II期研究。雖然,在臨床前實驗和臨床實驗中,用於治療慢性B肝病毒感染的RNAi開發藥物主要是siRNAs,但全球研究人員也關注到,miRNAs是潛在的非常有前途的替代品。
許多研究表明,miRNAs可以通過調節B肝病毒複製和宿主反應,進而發揮重要作用。比如,全球已有報導過的miR-199a-3p和miR-210,它們通過抑制B肝表面抗原表達和B肝病毒基因組前S1區的表達來抑制病毒複製。還有其他研究表明,miR-122通過靶向B肝病毒高度保守的pgRNA序列,進而降低B肝病毒的核心抗原水平。
進入2021年後,2020年一些癌症相關的miRNAs,比如miR-15a、miR-16-1、miR-17-92簇、miR-204、miR-1236等,也有報導中描述為抗慢性B肝的miRNAs的潛在候選基因,因為它們通過靶向B肝病毒的特異性RNA,在抑制B肝病毒複製中起著關鍵作用。在最近幾年,在體內外的研究中,miR-302c-3p對B肝病毒複製的抗病毒作用表明,miR-302c-3p可顯著降低B肝病毒cccDNA的拷貝數,並通過改變宿主因子的表達和抑制HBV轉錄,進而抑制B肝病毒複製和B肝表面抗原的產生。
2020年9月7日科學雜誌《Viruses》上,Ganesh Selvaraj Duraisamy 、Dattary Bhosale等科學家曾經這樣描述:這些數據表明,miR-302c-3p代表了治療慢性B肝的潛在的十分有效的API線索。另一方面,miR-802研究表明,其過度表達實際上促進了整個B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表達,而miR-802的抑制作用,則是降低了B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表達,所以,miR-802對B肝病毒的表達和複製有重要影響。即miR-802,可能是一種新的慢性B肝病毒感染開發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