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創新藥新靶點介紹,RNA介導全部轉錄物,兩種已完成第一階段

2021-01-13 小番健康

在全球B肝創新藥物新靶點方向,RNA幹擾技術一直是熱門且具有潛力。RNAi療法,也最近二十年被人類探索的新靶向技術,2006年由兩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貢獻。

B肝創新藥新靶點介紹,RNA介導全部轉錄物,兩種已完成第一階段

RNAi技術應用廣泛,2018年9月已經公布了基於RNAi新藥用於多發神經病變。RNAi通過雙鏈RNA特異性結合,形成和序列互補的mRNA,介導轉錄水平基因表達受到持續抑制。靶向沉默全部基因是RNAi技術的優勢之一,前期小番健康介紹了許多該靶點的在研B肝新藥,比如Lunar-HBV、ARB-1467(失敗)、ARO-HBV、BB-103等等。

2017年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2017),ALN-HBV已經進入Phase 1/2期,這個階段也是在健康人身上做試驗評估安全性和耐受性。臨床前在動物模型中,觀察到ALN-HBV對動物血清B肝表面抗原具有持久抑制作用,所以,ALN-HBV也是目前基於RMAi技術的一種潛力新藥。

RNAi技術都是通過皮下注射給藥的,ALN-HBV在小鼠模型中,單劑量皮下注射後,觀察15天可以持續促使表面抗原下降,在大鼠試驗證明有更強表面抗原下降作用。在大小鼠試驗每周一次,持續三周注射該藥,觀察到表面抗原持續受到抑制可以持續4個月。臨床前評估任務,ALN-HBV耐受性整體良好,支持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LUNAR-HBV,在昨日小番健康也有介紹,基於RNAi技術的3UNA寡聚物組合,靶向全部B肝病毒轉錄物,也是現有最全的基因型RNA幹擾藥物。LUNAR-HBV是單一藥劑起效的,不是聯合用藥方案,臨床前小鼠模型觀察到,具有明顯持久的抗病毒活性,同時,還有很小的耐藥性。和上面介紹的ALN-HBV相似,LUNAR-HBV不僅可以降低表面抗原水平,並且涵蓋其他病毒產物。

ARO-HBV,是另一種基於RNAi技術的B肝在研新藥,Arrowhead公司有三種B肝在研新藥,為了加大研發力度,選擇終止ARC-520、ARC-521,專注研發ARO-HBV。皮下注射給藥依然是ARO-HBV的途徑,齧齒動物模型發現包括HBV-DNA、e抗原、表面抗原三項下降99.9%,沒有發現動物體內器官毒性變化。

BB-103,是最後一種仍然在研的RNAi技術B肝新藥。小鼠動物實驗觀察,單藥治療70天,相比沒有BB-103治療小鼠,能夠促使血清HBV-DNA明顯下降。BB-103聯用幹擾素(IFN)以後,血清HBV-DNA下降幅度更大。單劑量使用BB-103,追加每日一次使用恩替卡韋,觀察70天中HBV-DNA實現檢測不到,BB-103聯合方案在動物模型中具有更迅速降病毒作用。

BB-103如果可以繼續公開信息,順利上市預計將大大縮短慢性B肝患者的服藥療程,視為聯合用藥方案之一。所以,當前主流抗病毒方案NUC療法聯合BB-103,能夠顯著增強抗病毒作用。

小番健康結語:BB-103、ARO-HBV、LUNAR-HBV、ALN-HBV、Vir-2218、AB-729、DCR-HBVS、STSG-0002注射液(我國自主研發)是目前慢性B肝基於RNAi技術的繼續在研新藥。其餘基於RNAi技術,或未公開更多臨床信息,或已經終止研發,讀者比較關心的潛力話題,目前依然是AB-729、ARO-HBV(JNJ-3989)、Vir-2218、STSG-0002注射液已經開展臨床試驗。

其中,DCR-HBVS進入到Phase 1 期臨床試驗;AB-729今年一季度會公布Phase Ia/Ib 期臨床試驗數據,數這兩種RNA幹擾藥物研發進度最快。

相關焦點

  • B肝RNAi未來的領域,可以實現有效沉默,cccDNA轉錄物
    研究結果表明,治療耐受性好,多次給藥後,B肝表面抗原和B肝核心抗原均下降,11名受試者中,有6名B肝表面抗原下降大於1 log。在接受雙周劑量的隊列中,所有12名受試者的B肝表面抗原平均下降1.4 log10。
  • B肝全球創新藥進展和指向cccDNA轉錄
    發表於《Wiley Online Library》的《LIVER INTERNATIONAL》的學術研究期刊論文,論文作者解釋了新療法靶點開發B肝新藥科學性的組合實驗方案。B肝全球創新藥進展,指向cccDNA轉錄,404反義寡核酸進入2期新療法包括運用IFNalpha和淋巴毒素β受體激動劑在內的多種細胞因子導致APOBEC3A和B脫氨酶的上調以降解cccDNA。
  • ...關於GST-HG141全球創新藥在B肝治療新靶點上取得重大進展的公告
    [大事件]廣生堂:關於GST-HG141全球創新藥在B肝治療新靶點上取得重大進展的公告 時間:2018年09月17日 18:51:42&nbsp中財網 證券代碼:300436 證券簡稱:廣生堂 公告編號:2018104 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GST-HG141全球創新藥在B肝治療新靶點上
  • B肝全球創新藥進展,指向cccDNA轉錄,404反義寡核酸進入2期
    深植慢性B肝患者肝細胞核內的cccDNA是以往醫學難題,但已有研究表示,共價閉合環狀DNA和cccDNA轉錄是新療法的靶點。發表於《Wiley Online Library》的《LIVER INTERNATIONAL》的學術研究期刊論文,論文作者解釋了新療法靶點開發B肝新藥科學性的組合實驗方案。
  • 了解B肝創新藥靶點,靶向病毒生命周期,有望實現功能性治癒
    目前,全球B肝創新藥靶標瞄準病毒複雜生命周期cccDNA清除,若不清除cccDNA,則無法徹底治癒B肝。小番健康了解到,2019-2020B肝創新藥中的病毒進入抑制劑、B肝表面抗原抑制劑、衣殼抑制劑、RNA幹擾類藥物以及cccDNA抑制劑都屬於針對cccDNA的,它們在未來若能夠順利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則有希望實現治癒B肝。
  • B肝創新藥物機制,2021年後,哪些靶點值得期待?
    使用RNAi幹擾開發慢性B肝新藥,已經成為全球藥企積極發力方向。全球已有各種試驗數據表明,miRNAs通過靶向HBV基因組或調控HBV啟動子或增強子活性的HBV相關轉錄因子,參與了HBV複製的調節之中。B肝創新藥物機制,2021年後,哪些靶點值得期待?
  • B肝在研新藥RNAi匯總,2種試驗被中止,1種靶向所有轉錄物
    RNAi在慢性B肝新藥開發方向是很好靶點,那麼,全球基於RNAi新藥研發的研究藥物有哪幾種呢?基於RNAi治療慢性B肝病毒感染的臨床研究中,siRNAs的應用已達到臨床評估的多種疾病,自然也包括慢性B肝病毒感染。
  • B肝篩選靶點,宿主細胞參與HBV內化,受體結合介導內吞作用
    篩選靶點十分繁瑣嚴格,HBV進入抑制劑是目前開發慢性B肝新藥方向之一。眾所周知,病毒會與多種宿主相互作用以啟動進入。,宿主細胞參與HBV內化,受體結合介導內吞作用B肝病毒進入需要通過NTCP與肝細胞結合後,才能夠進入細胞,這一發現揭示了宿主細胞因子參與B肝病毒內化過程。
  • B肝全球創新藥,歐肝會點評,3種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進展迅速
    B肝全球創新藥,歐肝會點評,3種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進展迅速今年歐肝會上,公布了3種治療慢性B肝的靶向病毒蛋白轉錄藥物,並提及治療B肝合併丁肝的計劃。這些靶向B肝病毒蛋白轉錄藥物,包含多種作用機制,屬於新分子藥物。
  • B肝複製第一階段,單個rcDNA,修復成共價閉合環狀DNA
    B肝病毒複製周期開始於進入細胞,整個生命周期的每個步驟都是有可能產生在研新藥的。比如,在第一階段,單個的rcDNA修復成共價閉合環狀DNA(B肝病毒複製模板cccDNAs),然而由組蛋白與非組蛋白包裝成染色質。
  • B肝在研新藥RNAi激活劑,成功檢測已有3種,阻止轉錄物翻譯
    RNAi激活劑,成功檢測已有3種,阻止轉錄物翻譯由南非約翰尼斯堡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健康科學學院病理學院抗病毒基因治療研究室研究人員介紹,基於RNAi的因此,RNA幹擾研發技術被藥物化學家看好其前景,該靶點的抗HBV包括各種RNAi激活劑、用於向肝臟傳遞具有潛在治療作用的RNA幹擾載體,均有醫學期刊或文獻記錄的,進入臨床前和臨床研究。
  • B肝在研新藥RO7049389,單藥28天給藥,HBVDNA和RNA明顯下降
    B肝在研新藥RO7049389,單藥28天給藥,HBVDNA和RNA明顯下降小番健康提醒,隨著對慢性B肝新療法的不斷探索,歷屆歐洲肝病學術年會和美國肝病年會上,B肝新藥的試驗進度也被外界所知,B肝病毒衣殼裝配抑制劑屬於一種新靶點藥物。
  • B肝新藥VIR-2218,體外泛基因效應,體內持久抗病毒活性
    2020年的歐洲肝病學會年會(EASL2020)上,研究人員公布了關於基於RNAi靶點的B肝在研新藥VIR-2218體內外特性研究。由Vir Biotechnology研發的VIR-2218,目前已進入第2期臨床試驗。
  • B肝在研新藥nivolumab,Ib期聯藥,1名表面抗原丟失
    檢查點抑制劑中,納武單抗(nivolumab)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特徵已在CheckMate 040試驗的1個亞組中,對早期應用索拉非尼的晚期肝癌患者中進行聯合易普利單抗(Ipilimumab)用藥,總體上,負責該研究的布魯諾·桑格羅教授介紹了納武單抗+易普利單抗的潛在針對晚期肝癌治療價值。
  • B肝新藥2020進展,治療性B肝疫苗HeberNasvac,即將迎來上市期
    簡單介紹一下治療性B肝疫苗的抗病毒藥物化學原理,它是通過誘導特異性免疫應答,主動打破慢B肝機體免疫耐受,以實現清除B肝病毒效果。此前,小番健康也介紹了許多全球創新藥基於治療性B肝疫苗這項靶點,值得一提的是,以前介紹的主要是DNA疫苗、DC疫苗,這兩種類型,今天介紹的由古巴基因工程與生物技術中心研發的治療性B肝疫苗HeberNasvac是新靶點,屬於基因工程蛋白疫苗。HeberNasvac,還有一個名稱是ABX203,是目前B肝創新藥基於治療性B肝疫苗的代表新藥。
  • B肝天然靶點開發新藥,理解激活機制,靶向TLR系統
    之所以將B肝病毒稱為「隱形病毒」,主要原因還是,其能夠逃避宿主先天免疫系統在肝細胞中建立起持續感染。全球也有關於該方向動物模型研究,例如,3月5日科學雜誌《Viruses》上,Fayed Attia Koutb Megahed、Xiaoling Zhou、Pinnan Sun等研究人員就曾經詳細介紹。
  • B肝國產新藥GLS4,影響病毒複製,阻斷衣殼裝配靶點設計
    全球靶向B肝病毒衣殼裝配的靶點設計新藥當中,GLS4(甲磺酸莫非賽定)為我國東陽光藥自主研發的。小番健康過去介紹,抑制劑主要有兩種,GLS4屬於異芳基 —二氫嘧啶類化合物。B肝國產新藥GLS4,影響病毒複製,阻斷衣殼裝配靶點設計還是在2019年的美國肝病協會年會上,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公布了該在研抑制劑新藥的2期臨床數據結論。GLS4屬於B肝病毒衣殼蛋白裝配抑制劑,2期試驗周期為24周觀察,每日使用2次或者3次,劑量為120 mg。
  • B肝在研新藥治療性寡核苷酸,調節敏感分子靶點,慢性肝病新策略
    B肝在研新藥治療性寡核苷酸,調節敏感分子靶點,慢性肝病新策略 在介紹這項最新慢性B肝新藥發現前根據2019年統計數據,我國約有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7000萬人,其中慢性B肝患者2000萬至3000萬左右。我國每年因慢性B肝新發肝細胞癌(HCC)佔全球比例約為59%,我國肝癌致病主要原因和其他發達國家有所不同,其他發達國家的肝癌致病原因更主要來源於非病毒性肝炎。 在我國多數肝癌患者,是由於B肝病毒或C肝病毒感染導致的。
  • B肝在研新藥DCR-HBVS和RNAi新療法
    目前,B肝一線治療藥物存在諸多不足,但及時發現肝炎活動表現,可以於早期通過核苷酸類似物(NAs)或幹擾素(IFN)進行抗病毒治療。除NAs與IFN之外,全球依然在研的B肝新靶點藥物當中,基於RNAi療法的DCR-HBVS,值得醫藥學界關注後續進展。
  • B肝在研新藥RG7907,破壞核衣殼組裝,大幅減少病毒RNA
    RG7907,破壞核衣殼組裝,大幅減少病毒RNA如題,這項研究通過深入揭示B肝病毒核糖核酸(HBV-RNA),向外界介紹了當前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時,驅動慢性B肝患者體內HBVRNA動態變化機制。羅氏巴塞爾總部與羅氏中國研究人員介紹,B肝病毒核糖核酸(HBV-RNA)是一種包被的前基因組RNA(pgRNA),除了B肝病毒離子(HBV-DNA)外,還可在慢性感染患者中檢測到,這被認為是治療效果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