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在零度會結冰,為什麼我們血液不會,而且能在零下22度遊泳?
大家都知道水在零下會結冰,前不久有個網友私信問到我,為什麼水在零下幾度會結冰,而我們遊泳時候,零下20多度,那我們血液為什麼不會結冰。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這個話題,為什麼零下20度遊泳,水會結冰,血液不會?
-
微觀世界的水100攝氏度時會結冰
眾所周知,水在零攝氏度時結冰,100攝氏度時沸騰。但是,科學家最近發現,在微觀世界裡,水在100攝氏度卻結冰,而不是沸騰。 據物理學網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對此試驗結果感到驚訝。科學家通常知道,水在微觀下的沸騰和結冰溫度點會發生變化,下降10攝氏度左右。 但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在通常100攝氏度沸點條件下,碳納米管中的水卻變成結冰狀態。
-
在寒冷的冬天海面為什麼沒有結冰?湖面達到零攝氏度就會結冰
說到湖面結冰,因為南方和北方的氣候不同,所以對於南方的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一到冬天,北方的不僅可以堆雪人,還可以在湖面上滑冰,但是注意了湖面上滑冰是很危險的。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湖面為什麼會結冰。當水的溫度達到4攝氏度的時候,這個時候水的密度是最大的,這樣密度大的水就會下降到湖底。此時密度小的水就會上升至湖面,零攝氏度是水和冰的一個臨界點,當溫度達到零攝氏度的時候就會結冰了。因為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湖面形成的冰不會下沉,這樣一來這層冰就把空氣和水隔絕開來。
-
國內一個神奇的地方,零下30攝氏度,依然不會結冰,你去過嗎?
當地人說就連這裡的魚都是喝著礦泉水長大的,溫泊就是火山石龍上的一顆明珠有三處盆景式的火山奇觀,大大小小26個自湧泉,全長1800多米,溫泊終年不會凍上,不凍河的14攝氏度水汽,和嚴寒的零下30攝氏度冷空氣相相遇,在河流的周圍形成了壯觀唯美的霧凇奇觀。
-
零下40℃不斷攪拌一盆水會結冰嗎?看完我整個人都是「冰冰」的!
我們知道,常壓下水放置在低於零攝氏度的環境中會結冰;如果我們一直攪拌一盆水,會影響水的結冰速度,此時水是否還能完全結冰將取決於攪動的力度和環境溫度。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冰點為零攝氏度,如果一盆水放在低於零攝氏度的環境中,水的熱能會逐漸散失,然後水的內部開始形成凝結核,凝結核周圍的水分子聚集到凝結核上,使得凝結核逐漸長大並擴散,最終導致整盆水都是「冰冰」的。
-
科學家做過實驗,水在105攝氏度時能夠結冰,到底是什麼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早已經熟悉了水的性質,其中100攝氏度沸騰、0攝氏度結冰的特性也被我們所熟知。不過,在2018年的時候,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科研團隊做了這樣的實驗,將直徑僅為1.8納米的碳納米管放到裝有水的容器內,當對進入納米管的水分子進行加熱後發現,當溫度達到105攝氏度時,納米管中的水出現了凝固並將管體堵塞,而堵塞住管體的水分子所形成的結果,已經不再是液態或者氣態形式,而是類似冰的固體形態。
-
零攝氏度以下的水也會不結冰,你知道原因嗎?
生活中的常識很多我們都能耳熟能詳,然而一些現象卻能打破我們固有的認知,比如你知道水在零攝氏度下會結冰,但是水在零攝氏度也不結冰,你知道為什麼嗎?下面我們來看這樣一種現象。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被這樣一種現象疑惑,冬天將一瓶礦泉水放車裡,夜間氣溫零下好幾攝氏度,但是早上把礦泉水瓶拿起來一看,水竟然沒有結冰,而稍微晃一下水瓶,水瓶裡面的水立馬就結冰了。原來這是一種叫做過冷水的東西。是一種熱力學上的不穩定狀態,結晶時實際結晶溫度低於理論結晶溫度的現象。當水中缺少凝結核時,尤其是蒸餾水,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
看「思聰」機智點出知識誤導,關於攝氏度|一分鐘科普
攝爾修斯在建立攝氏溫標時, 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 將純水結冰的溫度定為10度,將水沸騰的溫度定為零度, 其間分為10等分, 每一等分叫1攝氏度, 記作1 ℃。零度以下和10度以上也同樣等距分度。然而水沸騰為零度, 結冰為10度——數值的大小與溫度的高低正好相反, 使用起來不大方便。
-
nature:10℃水也能結冰,有時零下27度卻不結冰,怎麼回事?
來源:趣之化學公眾號我們知道水在0攝氏度開始結冰,但是在0攝氏度以上會不會結冰呢?水究竟是如何結冰的呢?最新發表在《自然》雜誌的研究成果為我們揭開謎團。當一滴水結成冰時,它通常從一個微小顆粒(被稱為冰核)開始,在冰核上會形成第一個冰晶,然後冰晶再向水滴的其他部分擴散,蔓延到更大的水體。冰核就像一個導火索,一旦有一個冰核,其他水分子就快速結冰。水結冰,冰核形成相當關鍵。如一瓶非常純淨的水即使在 0℃ 以下也能維持液態不會結冰,但只要輕輕晃動一下瓶子,水就會很快結冰。
-
海水結冰要比陸地上結冰困難得多,主要原因是什麼?
名詞解釋冰點:液態水轉變成固態冰時的溫度,與壓強有關,壓強增大,冰點相應降低。海水結冰要比陸地上結冰困難得多。首先,海水的冰點與鹽度有關。淡水的冰點是0攝氏度,而鹽度為3.5%的海水冰點是零下1.9攝氏度。
-
一升100度的水倒入一升0度的水中,會得到兩升50度的水嗎?
如果把一升100攝氏度的水倒入一升0度的水之中,結果會得到兩升50度的水嗎?需要注意的是,水在0度和100度時都可以保持液態。雖然0度是水的冰點,但在這個溫度下,水的液相和固相是可以共存的。0度的液態水要轉變為冰,需要大量放出熱量,沒有繼續降溫,水能夠維持液態。
-
熱水、冷水誰先結冰, 科學家也很懵
當他還在煮牛奶時,身旁的小夥伴已經陸續把牛奶晾涼開始往冰箱裡塞了,眼看就要沒有位置了,一時心急,姆潘巴就把煮熱的牛奶直接放進了冰箱。一個半小時後,他驚奇的發現,他的冰激凌已經凍結成塊,而其他小夥伴的冰激凌卻還是黏稠狀。這與我們對熱現象的直觀理解以及經驗直覺完全相反。但為什麼相反呢?
-
有時候熱水結冰比冷水快,科學家也不能解釋為啥
當他還在煮牛奶時,身旁的小夥伴已經陸續把牛奶晾涼開始往冰箱裡塞了,眼看就要沒有位置了,一時心急,姆潘巴就把煮熱的牛奶直接放進了冰箱。一個半小時後,他驚奇的發現,他的冰激凌已經凍結成塊,而其他小夥伴的冰激凌卻還是黏稠狀。這與我們對熱現象的直觀理解以及經驗直覺完全相反。但為什麼相反呢?
-
科學家發現反物理現象, 水加熱到105℃反而會結冰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地球上71%面積是海水,人體中水分也佔到了60%-70%,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熔點是0℃,沸點是100℃,超過100℃水就會氣化,關於水的特性我們早已熟知。但是科學家發現了水的一個反物理特性,水在105攝氏度的高溫下竟然會結冰,這個結果也讓很多學者跌破了眼鏡。
-
科學家證實,水在零下63攝氏度不結冰,存在兩種不同的液態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當溫度降低到零攝氏度以下時,水就會開始結冰。但是,當水非常純淨沒有雜質時,它能在低於零攝氏度下保持液態,形成所謂的過冷水。大約30年前,科學家在計算機上模擬水特異性質的時候就發現,過冷水存在兩種液態狀態。但是,這種違反直覺的假設一直是水化學和物理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並且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
結冰是0℃,那為啥冰箱冷凍要設-18℃?這裡有講究
於是王女士試圖將溫度調高一點:「零度就結冰,那我調-5℃肯定就夠了呀!」 不過,王女士這個提議遭到了老公的反對,「廠家出廠肯定算過的,有他的道理,這個錢省不得!」 疾控專家解答: 1,純水在0℃結冰,但食物不是 食物中的液態水是細菌滋生的溫床,所以,為了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就要儘可能的將食物中的水給凍起來。那冰箱冷凍室是不是只要零度以下便可達到這個目的呢?
-
科學家做過實驗,水在105攝氏度能夠結冰,很是神奇,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早已經熟悉了水的性質,其中100攝氏度沸騰、0攝氏度結冰的特性也被我們所熟知。不過,在2018年的時候,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科研團隊做了這樣的實驗,將直徑僅為1.8納米的碳納米管放到裝有水的容器內,當對進入納米管的水分子進行加熱後發現,當溫度達到105攝氏度時,納米管中的水出現了凝固並將管體堵塞,而堵塞住管體的水分子所形成的結果,已經不再是液態或者氣態形式,而是類似冰的固體形態。
-
礦泉水打開瞬間結冰!
最震撼是他們打開一瓶礦泉水的蓋子,礦泉水在兩三秒鐘內結冰。給人的感覺就是西藏太冷了!西藏真的那麼冷嗎?我查了一下,拉薩的最低氣溫是零下六度,最高溫度有10度。那曲和阿里要冷一些,最低溫度到了零下二十度。這個溫度和我這裡也差不多,到不了礦泉水拿出來就結冰的程度吧。甚至我懷疑,即便是在南極北極,拿出一瓶礦泉水,也不太可能瞬間結冰。
-
百科 為什麼我們應該用華氏度而不是攝氏度?
不論你覺得是好是壞,人類都是極其敏感的動物;溫度上的一點很小的變化,會讓人體從舒適立即到不舒適,比如一出門就渾身大汗或者冷得直哆嗦。現實生活中最常用的兩個溫度分別是冰點和沸點。但如果不是要下餃子下麵條,我們需要真正接觸沸點的時候也很少。另一個就是32華氏度(0攝氏度),讓水結冰的溫度。
-
超純水設備和純水設備的區別
純水設備,它採用的是主要是反滲透膜技術。它的工作原理是對水施加一定的壓力,使水分子和離子態的礦物質元素通過反滲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絕大部分無機鹽(包括重金屬)、有機物以及細菌、病毒等無法透過反滲透膜,從而使滲透過的純淨水和無法滲透過的濃縮水嚴格的分開;反滲透膜上的孔徑只有0.0001微米,而病毒的直徑一般有0.02-0.4微米,普通細菌的直徑有0.4-1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