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可持續發展,科學家該做什麼——訪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

2020-12-05 雲南網

原標題:支撐可持續發展,科學家該做什麼——訪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

科技創新世界潮

「在2020年,推進科學決策的理念尤為重要。新冠肺炎大流行表明,通過科學方法應對的國家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期間,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可持續發展需要新政策響應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蘭德斯認為傳統的政策無法響應聯合國提出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如果沿襲傳統,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許多目標可能到2030年甚至到2050年也無法實現。

早在2018年,蘭德斯與同事在報告《轉型是可行的:如何通過「行星邊界」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即提出了這一問題。通過將世界分成七個區域,並基於著名的9個「行星邊界」理論使之在有限的行星地球上運轉,他們模擬了不同途徑的發展模式,然而結果並不樂觀。即使通過更快的增長、更多的預算或更好的組織等政策也同樣無濟於事。

為了回答如何在不破壞地球的前提下建設一個強大的未來,蘭德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應努力從逐步淘汰化石能源、農林可持續發展、採用新發展模式等方面做出努力,讓世界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科學家應為政策實施提供支撐

作為一個國土面積不足40萬平方公裡的小國,挪威在短短30年間(1935年至1965年)從一個較為貧窮的國家一躍成為一個中等富裕國家,蘭德斯認為取得這一成就的原因之一是科學技術。

蘭德斯告訴記者:「科學家需要回答的是科學如何讓這些措施更容易實施,如何促使世界各國就行動方案達成一致。」

但他認為實施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並不容易,從短期來看綠色轉型成本高,並可能帶來傳統就業崗位流失,這使得在自由市場經濟環境中很難獲取政治支持。

在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閉幕式主題報告中,蘭德斯指出了科學家的道路——「為了加速生態文明的發展,科學事業應當如何作為?答案是:研究解決方案!而非研究存在哪些問題。」比如在自然科學方面研發降低太陽能電池成本的技術,在社會心理學方面促成民眾支持新方案,在社會科學上制定相關補貼計劃或法規等等。

可持續發展需要更有為的政府

在科學共同體的價值共識上,蘭德斯認為更重要的是要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

「合作當然是最高效的,而且令人愉快!」蘭德斯說。在單邊主義、科技政治化等阻礙全球科技合作的大背景下,「更本質的任務是聚焦實現全球性目標,維持強有力的科學上的努力,這在國家層面上可以做得很好。」

蘭德斯認為中國的發展模式值得研究,如果按照《華盛頓共識》或西方發展模式無法滿足中國的發展需求。

談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經驗,蘭德斯告訴記者:「挪威和中國可以在利用公共政策加速邁向更可持續的世界方面提供範例。比如補貼電動汽車,使其購置成本與傳統能源汽車的價格相似,從而為電動汽車公司及其研究部門創造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再比如利用國家財政建立海上風電作為主要的電力來源,儘管這比化石能源發電更昂貴。」(實習記者 王 爍)

相關焦點

  • 支撐可持續發展,科學家該做什麼
    新冠肺炎大流行表明,通過科學方法應對的國家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期間,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可持續發展需要新政策響應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
  • 可持續發展,科學家該更多做什麼
    新冠肺炎大流行表明,通過科學方法應對的國家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期間,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Jorgen Randers)在接受科技日報專訪時表示。(圖為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可持續發展需要新政策響應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
  • 支撐可持續發展,科學家該做什麼_科技_中國西藏網
    新冠肺炎大流行表明,通過科學方法應對的國家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期間,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可持續發展需要新政策響應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
  • 專訪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中國區代表郝少華
    專訪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中國區代表郝少華 復旦-BI挪威MBA 2020-09-21 19:30 播放次數:3602 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於1996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
  • 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招生宣講會
    【MBA中國網訊】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2017年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項目排名,位列第38位,在職MBA項目全球第五,職業發展位列在職MBA
  • 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校友章勇軍:有未來,就有激情
    章勇軍,Tanny Zhang,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就讀於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十四班,現任中船安慶基爾發動機有限公司-卡特彼勒船舶及石油動力事業部中國合資公司總經理。把「智」「仁」「勇」這三種品質稱為「君子道者三」,這是一個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須具備的三種美德,也是一次完美的商學院體驗的三要素。
  • 花30萬元讀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貴不貴
    2017考研奮進群:517560474讀一個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的MBA,花上30萬元,究竟貴不貴?東部地區高校舉辦中外合作辦學的MBA項目究竟是不是單純為了掙錢?「坦率地說,我們這個項目學費看上去比較高,但是並不很高。」
  • 邱勇會見挪威奧斯陸大學校長斯韋恩·斯託倫
    邱勇會見挪威奧斯陸大學校長斯韋恩·斯託倫授予奧斯陸大學斯滕塞斯教授「清華大學名譽教授」學銜 「清華挪威合作」系列研討會同期舉行清華新聞網4月18日電(通訊員 呂婷)4月17日下午,校長邱勇在工字廳會見了奧斯陸大學校長斯韋恩·斯託倫(Svein Stolen)一行,就如何深化兩校的合作交流進行了探討,並授予隨行來訪的奧斯陸大學尼爾斯
  • 牛文元等:2015世界可持續發展年度報告
    、城市化迅速發展、人類活動強度非線性增大、氣候變暖、網絡化帶來的全新挑戰。  評估結果顯示,21世紀人類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前十大威脅依次為——氣候變暖、恐怖活動、資源短缺、自然生態退化、貧富差距、環境汙染、腐敗行為、人口膨脹、地區衝突和傳染病。  當今全球可持續發展也正迎來歷史性的新機遇。
  • 復旦-BI(挪威)MBA入選《金融時報》全球EMBA榜單
    上海2013年10月28日電 /美通社/ --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BI Norwegian Business School-Fudan同時BI挪威商學院還和其它優秀機構一起入選了「世界100所較佳教育機構」。
  • 復旦管院-BI(挪威)MBA項目2018年11月班
    復旦管院-BI(挪威)MBA項目2018年11月班 聯繫人:於老師
  • ...助推世界可持續發展——訪「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主席郭華東
    新華社福州4月23日電 專訪:「數字絲路」助推世界可持續發展——訪「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主席郭華東  新華社記者 黃堃 杜健  「古代絲綢之路推動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和發展,在今天的信息社會,『數字絲路』又將助推中國與沿線各方共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 從過度捕撈到可持續發展,「三文魚強國」挪威的漁業轉型之路
    挪威一家中型海產企業萊瑞(Leroy)空運海鮮部團隊經理漢斯•伍斯特(Hans Peter Vestre)在位於該國第二大城市卑爾根的總部辦公室內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當然我們並不同意政府的每條規定,但就長期的發展而言,這麼做(政府實施監管)是對的。」
  • 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戰,引領和支撐中國可持續發展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的安排,我今天講的題目是「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戰,引領和支撐中國可持續發展」。這要求在一些基本問題上取得突破,如,生物多樣性規律,高效、優質、抗逆農業育種的科學基礎與方法,營養、土壤、水、光、溫與作物相互作用機理和精準控制方法,耕地可持續利用的科學基礎,農業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健康食品的科學基礎等。
  • 【果殼網專訪】如何給國家主席做能源與氣候的戰略諮詢
    在能源和氣候的國家戰略上,杜祥琬是以一個科學家的思維來對待的。他是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早年在莫斯科學原子物理,回國後就投入到核武器的研發中。後來參與國家「863」計劃,領導中國強雷射領域的研究。低碳發展現在越來越被社會認同,這是人類可持續的需求,是全人類的問題,不是哪一個張三國家,李四國家的問題。所以我們要理性科學的判斷這個問題。科學人:現在世界不僅對氣候變化有爭議,對氣候變化談判的爭議也是存在的。國際氣候談判的難點在哪裡?
  • 專訪: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
    新華社挪威特羅姆瑟1月26日電專訪: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萊莫  新華社記者張淑惠 梁有昶  「我們正在推動一個項目,看看是否有可能開通從北京或者中國其他大城市到特羅姆瑟的直航航班
  •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靠什麼支撐?
    「基礎研究有什麼用?」這是大家常常討論的話題。我想,明代徐光啟所說的「無用之用,眾用之基」,法拉第所說的「問基礎研究有什麼用就好像問一個初生的嬰兒有什麼用」,都是很好的回答。基礎研究的「用」,首先體現在它對經濟社會發展無所不在的作用,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半導體、計算機、雷射技術等,都是基礎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
  • 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世界大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戰略布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科技自立自強的極端重要性,深刻理解科技自立自強的核心要義,準確把握科技改革發展的重點和方向,對於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和現代化強國具有重大意義。
  • 韓正訪臺銜接滬臺兩地發展戰略
    華廣網4月8日訊 題:韓正訪臺銜接滬臺兩地發展戰略——韓正市長訪臺隨感之二     作者 楊劍     上海與臺灣的經濟合作是雙方利益互補、合作意願協調的結果。臺灣和上海在各自的發展戰略中的都有對方的地位,這構成了雙方合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