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新聞|實踐十八號:中國最大衛星,下一代衛星通信技術先鋒
釋新聞|實踐十八號:中國最大衛星,下一代衛星通信技術先鋒
-
實踐十八號衛星:衛星「巨無霸」 能力新高度
央視網消息: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迄今為止研製出的體型最大,發射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而此次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即將送上太空的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顆衛星,這就是實踐十八號新技術驗證衛星,它同時也是我國下一代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平臺——東方紅五號平臺的技術驗證衛星,我國「東方紅」衛星家族再添新成員。
-
實踐十三號衛星,達到了什麼水準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殷豈】本周三,我國航天工作者們又把一顆衛星順利的送上了天,那就是實踐十三號通信衛星。不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中星16號。實踐十三號是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首次應用Ka頻段多波束寬帶通信系統。在完成試驗驗證以後,衛星將納入「中星」系列,命名為「中星16號」。實踐十三號衛星工程由國防科工局組織實施。
-
大火箭長徵五號運抵發射場 6月送實踐十八號衛星上太空
(原標題:大火箭長徵五號運抵發射場 6月送實踐十八號衛星上太空)
-
又一枚「胖五」要上天: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也是看點
此前我國液體運載火箭的箭體直徑大多為2.25米或3.35米,而長徵五號箭體直徑達到了5米。相比過去「苗條」型的火箭,長徵五號被人們暱稱為「胖五」。「胖五」是我國目前技術難度最複雜、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實現了我國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
-
長徵五號發射準備 搭載發射實踐十八號衛星萬眾矚目
長徵五號發射準備 搭載發射實踐十八號衛星萬眾矚目 【長徵五號發射準備 搭載發射實踐十八號衛星萬眾矚目26日上午8時30分,承載著長徵五號遙二火箭與實踐十八號衛星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兩個半小時後,上午11時安全轉運至發射區。垂直轉運的順利完成,標誌著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正式進入發射階段。
-
量子科學界的先鋒衛星——「墨子」號
(關注「小龍科普」,領略科學魅力)有報導稱「墨子」號將在延期於2021年退役(原計劃於2019年退役)。讓我們來看看量子界的先鋒衛星——「墨子」號。40分,在酒泉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這不僅標誌著我國是世界是第一個開啟量子衛星實驗的國家,更標誌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領先與成熟。
-
實踐二十號衛星定點地球同步軌道 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首飛成功
根據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12月27日發射的長徵五號火箭攜帶的東方紅五號技術試驗通信衛星實踐二十號已經成功定點地球同步軌道,這也意味著繼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之後,全球最重的通信衛星也成功了。
-
中國將發射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利用雷射天地通信
央廣網北京2月16日消息(記者馬喆)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7年,我國計劃發射實踐十三號、中星9A、實踐十八號等6顆通信衛星。其中,實踐十三號將於今年4月發射。目前,全球範圍內由我國製造的在軌運行的通信衛星多達24顆。
-
我國將首次在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上開展對地高速雷射通信試驗
在國際上,衛星通信業務拓展至30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影響力大幅提升。4月12日19時04分,我國實踐十三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十三號衛星工程由國防科工局組織實施。作為國內迄今通信容量最大的衛星,實踐十三號衛星有哪些新技術、新本領?它如何滿足人們對寬帶通信無時不在的需求?《解放軍報》記者日前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採訪,獲得有關專家權威解答。通信「寬帶」星:傳送能力增十倍 助力「動中通」實踐十三號衛星,是我國第一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它的通信容量比之前我國研製的所有通信衛星加起來還要多。
-
GNTC全球網絡技術大會——衛星網絡論壇召開,開啟我國衛星網際網路新...
2020年12月23日,由GNTC全球網絡技術大會組委會主辦,下一代網際網路國家工程中心組織的衛星網絡論壇在南京召開。來自中國電科天地辦、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銀河航天、亞太衛星寬帶通信公司、羽尋科技、印度尼西亞PSN公司的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齊聚論壇。
-
中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13號投入使用 更名為「中星十六號」
據《科技日報》1月24日報導,1月23日,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在軌交付,正式投入使用。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了解到,該衛星是我國技術試驗、示範應用和商業運營成功結合的典範,突破了制約我國航天技術跨越發展的諸多瓶頸技術,在軌開展一系列試驗應用並取得了豐碩成果,為「寬帶中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
我國成功發射「中星10號」通信衛星
新華網四川西昌6月21日電 (記者鄭曉奕、李清華)6月21日零時1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10號」衛星送入太空。「中星10號」將接替「中星5B」為我國及亞太地區用戶提供通信和廣播電視等業務。
-
「天琴二號」將驗證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來源:科技日報「天琴二號」將驗證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近日,數十位國內空間科學領域專家齊聚廣州,研討教育部空間科學中長期和「十四五」規劃前沿課題。會上,我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備受關注,其正在推進的「天琴二號」衛星項目,將上天驗證多項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其中也包括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
如果54年前,我國沒有下決心發展衛星通信事業……
1984年4月8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一顆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東方紅」二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主體為圓柱形,高3.6米,直徑2.1米,起飛重量達900千克(有效載荷為461千克)。
-
...計劃於今年6月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實踐十八號衛星升空。此次第...
據新華社報導,我國第二髮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目前已安全運抵海南文昌,計劃於今年6月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實踐十八號衛星升空。此次第二髮長徵五號再飛天,將進一步考核它的關鍵技術,積累可靠性數據,也為今年下半年執行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任務提供技術支持。
-
「天琴二號」將驗證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會上,我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備受關注,其正在推進的「天琴二號」衛星項目,將上天驗證多項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其中也包括下一代重力衛星關鍵技術。 中山大學天琴中心教授葉賢基在會上介紹了「天琴二號」技術試驗衛星的進展情況。他指出,「天琴二號」衛星所要在軌驗證的核心技術之一——星間雷射幹涉測量技術,正是目前國際上下一代重力衛星的關鍵技術。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特別報導》:防暑降溫 探秘實踐十八號衛星...
荔枝新聞迅 實踐十八號衛星是一個十足的 曾經為嫦娥三號"玉兔"和我國絕大多數太空飛行器製作「冷暖衣」的傳奇團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部熱控團隊,再次大顯身手,研製出一種特殊的熱控產品——基於單相流體迴路的可展開式熱輻射器,這個散熱裝置就是為大功耗衛星量身定做的"神奇窗戶"。
-
美國眼紅中國技術:想打撈中國墜毀衛星,專家說了大實話
近日,據媒體報導我國長徵五號搖二運載火箭搭載的實踐十八號衛星因故障原因,不幸墜毀於西太平洋海域一代,這次發射尚若成功它將對我國航天的火箭運載器和衛星技術有一次重大的飛躍。此外中國航天專家介紹說這次衛星攜帶兩樣領先世界的航天技術,一個是霍爾電推進,一個是量子通訊。
-
從實踐二十號衛星看東五平臺科技創新——讓「東方紅」永亮星海
(供圖:航天五院) 幾天前,我國研製的發射重量最重、技術含量最高的高軌衛星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這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衛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平臺——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試驗星。成功定點標誌著東五平臺驗證取得重大突破,同時意味著我國正躋身國際一流通信衛星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