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飛機,您必須懂得的航空安全知識

2020-09-04 航空Chen

今年6月是全國第「19」個安全生產月。安全一直是民航工作的核心,「三個敬畏」就表明了一切以安全為主。航空安全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一次小小的事故徵候可能就會引來關注,而一次空難更是牽動著無數人的心。飛安一直是民航人必修的課程,無論是飛行員,還是機務,抑或是空乘,航空安全意識都必須牢記在心。

航空安全不僅需要民航人的努力與堅持,更需要旅客們的理解與支持。偷帶管制刀具、攜帶不規範鋰電池都是近幾年常見的旅客違規事件。輕則影響航班飛行計劃,重則影響飛行安全。而往往這些都源於旅客對航空安全知識的淡薄,因此宣傳航空安全知識是民航發展的基礎。旅客們學習航空安全知識,掌握更多的乘機安全知識,才能保障您和他人的出行安全。

1.有效證件丟失

出門在外,最怕遇到的就是證件丟失。儘管大家都會對這類物品格外關心,放在最安全的位置,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證件丟失問題一直存在。不過這早已不是難題了,不用擔心「如何證明我是我」的麻煩了。無論您是在戶籍所在地,還是在外地都能輕鬆搞定。

來源成都機場

2.安全檢查

安全檢查也就是安檢。無論是乘坐高鐵還是飛機,只要出入防範嚴格的場所,都要經歷安檢。機場的安檢向來是飛安非常重要的一道關,截留了許多危險物品,保障了一次次航班的平安起落。面對一些危險分子稀奇古怪的藏匿方式,在安檢設備不斷升級的同時,安檢人員必須對每個旅客進行充分檢查。因此,安檢人員的認真負責才是對您最充分的尊重!

3.隨身物品

隨身物品不同於託運物品,隨身物品因儲存在客艙,常伴旅客身旁,因此限制更多。當然每個航空公司對旅客隨身物品的數量與重量的規定是不同的。對隨身物品不僅有數量限制,更多的還是種類的規定。

4.緊急艙門

緊急艙門就如同逃生通道,是在危機時刻才會使用的艙門,平時不準旅客觸碰。但是往往有些「手殘黨」會按捺不住自己,嘗試去碰它。結果,「一碰值千金」。緊急艙門一旦被使用,不僅此次航班將無法成行,觸碰者也將面臨數十萬元的懲罰,還要隨機場公安走一趟喝喝茶。因此,緊急艙門事關重大,萬萬不得隨意觸碰。有些旅客比較迷糊,將緊急艙門當作洗手間門,導致開了「萬金門」。乘坐飛機時,一定要遵守規定,不要迷糊做錯事。

5.鋰電池和吸菸

這兩樣的主要原因都是擔心造成火災。不能在託運行李中夾帶鋰電池,並不意味著不能攜帶,當然隨身攜帶鋰電池也是有規定的。有人說,就那麼一小塊鋰電池放進託運行李不可以嗎,又沒有人躲在貨艙裡使用它,難道還會爆炸嗎?如果你平時有關注民航新聞,就會發現近兩年確實有發生鋰電池爆炸失火事故,而且還是客艙,所幸及時發現並破滅,最後成功備降。如果發生在貨艙,導致貨艙物品起火,那可能就是機毀人亡。因此不要小看一塊小小的鋰電池,更不要把它遺漏在託運行李中。

其實在民航發展初期是允許在機上吸菸的,但是後來被禁止了。不過機上一直是有菸灰缸的,目的就是防止有人偷偷抽菸然後隨手亂扔。

6.系好安全帶

乘坐飛機時,只要沒有離開座位,都不要解開安全帶。有些旅客在飛行階段會遵守規定,但是飛機一落地就迫不及待解開安全帶,試圖要做第一個下飛機的旅客,這同樣是不安全的行為。

7.可攜式電子設備

以前乘坐飛機時是不準使用電子設備的,除非使用機上配備的電子娛樂系統。但是如今隨著空中WiFi的快速發展,新的規定已經出現。有些航班是可以在機上使用電子設備甚至上網。

8.編造謠言

總有一些旅客頭腦發熱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編造謠言就是其中非常不道德的一種。有人會因為趕不上飛機或者不想某人乘坐此航班,就打電話給機場或航空公司,謊稱機上有炸彈等消息。最後,引起極大恐慌,不僅航班無法正常起飛,導致造謠人也面臨法律制裁。航空安全是件非常嚴肅的事,不能容得他人開一點玩笑。

9.禁止行為

除了吸菸、違反規定使用電子設備等不良行為外,打架、搶座以及盜竊破壞公共財物等行為也是明令禁止的。

10.氣象

天氣是善變的,哪怕技術再好,也無法做到精確預測。因此,有時起飛時監測到目的地機場是好天氣,但是到達時卻天氣變壞,只得備降其它機場。

11.禁止放風箏

機場周邊因為要起降飛機,所以一定要保障好淨空環境。比如樓層限高,禁止放風箏。同樣這幾年興起的無人機也是主要治理對象。風箏、無人機等航空器會干擾飛機的起降,何況起降階段是飛行階段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時刻。這也是機場附近驅鳥的主要原因。

12.禁飛無人機和黑匣子

無人機上面講過了,與風箏一樣,對飛機起飛降落會有影響,因此機場周邊不能出現。

黑匣子是飛機的飛行記錄器,呈橘黃色,放置在機尾,目的是收集飛行數據以及駕駛艙語言記錄。在事故分析中,黑匣子是重要的物證,能幫助分析事故原因。黑匣子不是黑色,而是橘黃色,就是為了方便搜救隊員能夠找到。而機尾正是飛機最安全的部位。

13.緊急著陸的正確坐姿

起飛前,空乘人員都會做正確示範。如果您不懂,請一定要認真聽,因為關鍵時刻正確的坐姿能救命,就好比是否系安全帶一樣。

14.停靠遠機位

乘坐飛機最怕的就是遇到遠機位,尤其是下雨天,不僅花費時間長,還麻煩。至於選擇近機位使用廊橋成本高,還是選擇遠機位乘坐擺渡車成本高,一直是眾說紛紜。但是大多數人肯定是更喜歡廊橋。不過航空公司選擇遠機位停靠,還與其它原因有關。 比如,航班密集,廊橋不夠;廊橋與機型不匹配等等。

航空安全事關生死大事,不僅需要民航人的重視,也需要旅客們的積極配合。以後乘機出行時,不要因一點點小事與工作人員吵鬧,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

相關焦點

  • 回望包頭空難:乘坐支線飛機安全嗎?
    有人開始擔心,國內剛剛起步的支線航空和支線客機製造業,會不會因此蒙上陰影?「越小越不安全」說法沒有依據在國內消費者心裡,始終隱藏著一種對支線小飛機的不信任。今年7月28日,山東航空公司的一架CRJ200型客機,在首都機場降落時,飛機前起落架發生故障,飛機落地滑跑剎車時主起落架輪胎剎爆。這起事故並未造成人機損害,但首都機場東跑道因此關閉了近兩個小時。
  • "11·21"包頭空難後續:乘坐支線飛機安全嗎?
    22日中午11時53分,75名「11·21」空難遇難者家屬乘坐上航FM9135航班,由上海飛往包頭。與他們同行的,還有東航第五批事故處置工作組。他們踏上的是一架波音737客機。根據原先的安排,這個航班應由與昨天墜毀的東航客機同型號的CRJ200執行。根據民航總局的通知,從23日起,國內所有CRJ200客機都將停飛。
  • 乘坐飛機坐哪個位置最安全!!!
    首先,從統計數據上看,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同時,實際上飛機事故的存活率要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據統計,一名乘客乘坐單架飛機喪生的機率只有800萬分之一。如果做出一組數據,假設一名乘客每天都隨機乘坐一架航班,那麼,他需要2.1萬年才會遭遇一次致命性的航空事故。
  • 飛機最不安全的座位在哪兒?有趣的飛機冷知識
    這篇文章帶你擴展一下有關飛機的冷知識,讓你在下次乘機時成為一個專家。機艙的舷窗上為什麼有個小洞?飛機的舷窗是由多層材料製成,這個小洞可以讓中間的一層免受飛行中的巨大壓強作用。下次你對於乘坐飛機有安全之慮時,大可放心這個舷窗上的小洞不是什麼問題。為什麼飛機上的座椅不總是和舷窗一排排對齊?
  • 乘坐飛機安全小提示——呼市消防
    【乘坐飛機安全小提示】關於飛機的這些安全知識,大家一定要了解,在關鍵時刻贏取自救機會!
  • 存在製造缺陷,你乘坐波音飛機能安全嗎?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表示,正在調查涉及某些波音787客機存在的製造缺陷。波音787是一款航空史上首架超遠程中型客機,是波音公司於2009年12月15日推出的全新型號。此次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安全檢查將涵蓋波音公司自2011年以來交付的約1000架787夢幻客機中約900架。其實,波音的質量管理下滑到此種境地並非一朝一夕。
  • 當我們乘坐飛機時,黑客會通過網絡影響飛行安全嗎?
    這些航空電子系統必須受到充分的保護,因為它們可能面臨各種潛在的網絡攻擊風險。 二、民航監管者為何以及如何必須加強安全 上述報告主要是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警告,美國聯邦航空局負責對所有美國商用飛機進行管理,包括商用飛機的運行、認證和監督。
  • 你要乘坐的飛機安全嗎? - Am I Going Down
    大家也開始關注航空的安全,各類飛機、航旅相關的應用也火了起來。之前介紹的Flightradar24曾經也只是一個航空愛好者關注的小眾應用,因為馬航事件而被大家所熟知。而今天要介紹的應用,則是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幫你「預測」你所要乘坐的航班是否安全。
  • 空難迭發,乘坐飛機還安全嗎
    與俄航41人遇難的航空事故相隔不到一天,墨西哥又發生一起14人死亡的空難。據新華社報導,墨西哥搜救人員當地時間5月6日,在北部山區發現前一天失去聯繫的小型飛機殘骸,飛機上14人無一生還,包括一家5口。航空事故可怖的後果與極高的傷亡率,再次給全球航空公司敲響了安全警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球共發生26起客機事故,其中波音飛機佔據7起;而9起致死事故中,波音飛機同樣佔據4起。儘管如此,業內專家表示,飛機仍是目前最安全、事故率最低的交通工具之一。
  • 乘坐飛機哪些東西不能帶,行李帶多少?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乘坐飛機交通工具出行那麼關於乘坐飛機,哪些東西能帶,但是有限制,哪些需要託運哪些東西不能帶?這些您都了解嗎?下面小編向安檢以及民航相關部門同事了解關於乘坐飛機攜帶物品注意事項一、液態物品1、旅客應將攜帶的液態物品(液體、凝膠、氣溶膠)盛放在容積不超過 100 毫升(ml)的容器內攜帶。
  • 航空小知識(13):空姐有話說
    訓練包括服務、儀態、化妝、飛機安全及急救等,以確保在意外時懂得應變。另外,所有準空姐亦先須得到國際民航組織許可才可以成為空服員。空服員通常需懂英語及另外一種或以上的語言,以便與各國乘客溝通。值得一提的是,空姐的儀表包括容貌、姿態、服飾和個人衛生等幾個方面,它是空姐精神面貌的外觀表現。
  • 日本航空出新規,空姐必須要穿「安全褲」,空姐:為了乘客著想
    日本的旅遊業也算發達,雖然這些年來被泰國超過了,但依舊是亞洲地區最受歡迎的旅遊國家之一,而中國遊客更是日本數量最多的國際遊客,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航空業自然是非常發達的,許多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也都是乘坐航空飛機
  • 乘坐飛機注意事項及攜帶物品 這物不能超量
    暑假到來了,不少人會帶孩子去旅遊,那麼,有時候出遠門因為匆忙,可能在有些事情上顧不到,導致出門乘坐飛機時帶了不該帶的東西,只好扔掉,讓人非常不舍。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乘坐飛機的注意事項及攜帶物品。乘坐飛機注意事項及攜帶物品(一)旅客應將攜帶的液態物品(液體、凝膠、氣溶膠)盛放在容積不超過100毫升(ml)的容器內攜帶。
  • 為何說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飛機上又是否存在最安全的座位?
    飛機無疑是最迅捷的交通工具,飛機的發明大大縮短了長途旅行所需要的時間。人們熱愛飛機給生活所帶來的便捷,但同時又對飛機的安全心存憂慮。我們總說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這是真的嗎?很多交通工具都有著最安全的區域,那麼飛機上是否也存在著這樣一個最安全的座位呢?
  • 其實乘坐飛機不是那麼容易被傳染
    小七是在2月3日最緊張的時候乘機從羅馬經杜拜轉機飛回國內,當時義大利停止了所有與中國的直航,我們原定的國航航班取消了,只能又買的阿聯航空的單程票。從開始登機氣氛就是很緊張的,尤其是第二程航班,全程幾乎沒有人說話很安靜。
  • 患有哪些疾病不能乘坐飛機
    近日,春秋航空拒載抑鬱症患者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航空公司對此回應稱「基於安全因素勸退旅客」,但當事人卻認為航空公司的操作沒有做到規範化與人性化。那麼,精神類疾病患者能否上飛機?對於具有隱形病症的精神類疾病旅客,航空公司又該如何判斷和應對?患有哪些疾病不能上飛機?
  • 你還敢乘坐飛機嗎?
    乘坐飛機安全嗎? 第一,選擇航班時儘量選擇大型飛機,大飛機的安全係數要比小飛機高,尤其是現在盛行的廉價航空,他們為降低成本,在人員配置安全檢查等方面要稍差一些,而且在發生空難意外時,大型飛機上乘客的生存機率也相對較小飛機高的多。
  • 民航飛機上的空氣真的乾淨安全嗎?
    新冠肺炎似乎沒有任何停止的消息,每每看到「某某航班發現xx例確診患者」,「某某國家民航局停飛xx國航線」,「民航局發出第n份熔斷指令」這類消息,都讓人在當前環境下對乘坐飛機出行望而生畏。畢竟,與數百人一起在一個密封的客艙空間中共呼吸同命運,似乎為病毒傳播滋生提供了絕佳的環境。民航飛機上的空氣真的乾淨安全嗎?
  • 為什麼飛機座位和窗戶不吻合,關於航空飛機的20個冷知識(上)
    即便是作為遠距交通最受歡迎的選項之一,飛機仍然保有某種神秘感,並且引人無限遐思。如果飛機只剩一顆引擎,還能飛嗎?為什麼在飛機上吃東西卻索然無味?而最重要的是,為什麼明明選靠窗,有時候還是得面壁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冷知識。
  • 2020年最具創新的航空技術:乘坐6人的私人「子彈飛機」
    今年新冠疫情對全球商業航空帶來了重創,但這並未阻止2020年航空創新的發展。以下是2020年具有挑戰性的航空創新,其中包括:擁有摺疊機翼末端的大型客機、配備人工智慧系統的噴氣式戰鬥機、向火星快速推進的核動力探測車,以及美國自2011年以來首次實現太空人本土發射升空……航空創新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