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俄航41人遇難的航空事故相隔不到一天,墨西哥又發生一起14人死亡的空難。
據新華社報導,墨西哥搜救人員當地時間5月6日,在北部山區發現前一天失去聯繫的小型飛機殘骸,飛機上14人無一生還,包括一家5口。
此前,一架從莫斯科飛往摩爾曼斯克的俄羅斯航空公司客機,起飛後不久突發故障緊急迫降後機身起火,造成41人遇難。
據不完全統計,這是今年以來,發生的第9起造成傷亡的民航飛行事故。其中最讓人痛心的,還是3月10日,衣索比亞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8客機失事,造成機上157人全部罹難。此後,全球停飛波音公司737-MAX系列機型。
航空事故可怖的後果與極高的傷亡率,再次給全球航空公司敲響了安全警鐘。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球共發生26起客機事故,其中波音飛機佔據7起;而9起致死事故中,波音飛機同樣佔據4起。
儘管如此,業內專家表示,飛機仍是目前最安全、事故率最低的交通工具之一。
自1964年開始有數據統計以來,截至2018年底,全球已經發生致死空難3205起,共有83004人遇難。
2018年,全球共發生致命空難15起,一共有556人因此而失去生命。當年全球商業航班數大約是3780萬次,也就是平均每254萬次飛行才會有一次空難事故,概率約為千萬分之四。而在2018年,全球每24秒就有一個人因為車禍死亡。
這樣比較來看,飛機出行實際上正變得越來越安全。
但是,一條條鮮活生命的逝去,仍然帶給我們很多警示。
航空安全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飛機的安全保障,貫穿於從設計、組裝,到首飛、試飛,直至航線運營的整個過程中。
以至今停飛的波音737—MAX客機為例,2011年7月,波音宣布推出該機型。而直到2016年1月底,737—MAX客機才迎來首飛。
業內人士稱,這就要求飛機生產商和航空公司必須加強管理,增強風險防控能力,認真汲取事故和事故徵候的教訓,把各項工作做到位,將不安全事件和事故降低到最小。
而另一方面,乘客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防範意識。
據外媒報導,俄航客機迫降起火事故中,一些前排的乘客不顧勸阻,在飛機已經起火的情況下,仍然去拿取行李,嚴重影響了後面乘客的撤離,最終導致悲劇擴大。
數字都是冷冰冰的,但生命帶來的教訓,卻是慘痛的。飛機從交付給航空公司使用的一刻起,飛行安全監管部門、飛機營運人、飛機製造維護部門這三方就必須各司其職,任何一方的失職,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趙曉展)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