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線齊開 為品質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1-01-08 網易新聞

——中鐵武漢電氣化局上海電氣公司杭州地鐵項目施工紀實

2020年12月30日,杭州地鐵1號線三期、7號線首通段地鐵正式開通試運營,雙線齊開,新增運營裡程58公裡,開創了杭州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鑄造出一條走向國際,開往春天的地鐵航班。

杭州地鐵1號線三期起於下沙江濱站(不含),至蕭山國際機場站,線路全長11.2公裡,換乘車站1座;杭州地鐵7號線首通段起於奧體中心站,止於江東二路站,全長約39.3公裡,設19座地下車站,其中換乘站5座。

中鐵武漢電氣化局上海電氣公司城鐵分公司作為杭州地鐵1號線三期、7號線首通段工程的參建單位之一,分別承建了杭州地鐵7號線盈中站、坎山站、新港站、永盛路站的機電安裝、通風空調與採暖、動力照明、給排水與消防、裝飾裝修及全線通信、AFC、廣告燈箱和導向工程;杭州地鐵1號線三期大會展中心站、港城大道站、南陽路站、向陽站、蕭山國際機場站及相鄰半個區間工程、下沙風井及機場風井、下沙江濱站改造工程。

為期一年的艱苦卓絕承載著每名參建員工的智慧和汗水,呼嘯而過的地鐵列車述說著地鐵建設者動人的奮鬥故事,構勒出中鐵武漢電氣化局上海電氣公司傾力打造杭州地鐵品質工程新篇章的萬丈豪情。

一條管理提升之線

2019年11月30日開工之初,上海電氣公司城鐵分公司就以鑄造精品為目標,努力踐行專業化、規範化、標準化和信息化「四化」管理,為環境能耗、勞務實名管理、安全監管、進度質量、安全教育提供強有力的保證,確保精品質量和工程進度。

面對地鐵工程綜合管線多、智能化程度高,土建單位施工進度滯後,現場安全質量管理等重難點,城鐵分公司全面推進落實「管、監」分離工作,制定了20餘項地鐵工地施工標準化安全質量管控規章制度,製作了地鐵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圖冊和巡查手冊,開展安全質量宣誓、消防演練等活動,做到降噪減塵、預防汙染,材料進場驗收三檢制等各項卡控措施到位,實施現場安全質量管理無縫連結。

杭州市黨務副市長戴建平一行到1號線向陽路站檢查現場時,要求建設者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放心工程。

公司總經理徐平多次親臨施工一線,分析現場檢查存在的細節問題,一再叮囑參建人員要不斷強化安全管理、質量精品意識,推進標準化管理,打造杭州地鐵品質工程,誠信工程,為公司在杭州地鐵市場的滾動發展打牢基礎。

在各方的關注下,2020年1月3日、6月9日,杭州地鐵7號線機電二工區樣板牆通過驗收,施工總承包機電8工區樣板機房通過驗收;9月7日,杭州地鐵1號線三期工程沙江濱站至蕭山機場站熱滑試驗完成,具備軌行區動車調試條件;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1號線三期工程向陽路站、濱江二路站、南陽大道站等所有單位工程陸續通過竣工驗收和車站的消防驗收。

12月17日,中國中鐵杭州地鐵7號線總包部總經理王祥玉一行到杭州地鐵7號線靖江站、盈中站開展平推檢查時,高度評價了項目部在工程進度、安全質量環保、各區域安裝裝修收邊收口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認為中鐵武漢電氣局上海電氣公司是一支能打硬仗、善打勝仗的隊伍。

雙線開通運營之際,當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地鐵7號線工程施工總承包項目部發來賀電時,城鐵分公司的建設者為精品工程建設劃上了圓滿的句號,為杭州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條科技創新之線

上海電氣公司城鐵分公司在杭州地鐵建設中,創新推進「市場+現場」聯動新方式,集結專家技術能手,依託李強勞模創新工作室,全方位打造智能化、精準化管理科技創新地鐵線「智慧工地」。

綠色建造,樣板引路。

杭州地鐵1號、7號線把「人臉識別」、遠程視頻監控、揚塵環境監控及地下室wifi信號覆蓋軟體平臺「智慧應用」,及現場實時視頻檢測預警等「四新」科技應用於施工生產,開啟了「智慧地鐵」建設新時代。

應用調度指揮系統+BIM技術這個「最強大腦」施工管理系統是杭州地鐵1號、7號線「智慧工地」的中心樞紐,通過平臺可以直觀地瀏覽區內裝飾裝修、給排水與消防、通風與空調、動力照明、通信五個專業的主要施工工序、工藝標準;通信機房、環控室、空調機房功能;現場材料、安全質量管控;安裝完成後的管線效果等。同時可以在系統中隨時調取管線、設備數據,做到現場數據與系統後臺的一一對應,極大地提高了施工生產過程管控,地鐵投運後運營維護管理的效率,為工程建設樹立了技術標準、工藝標準,確保了工程質量和節點工期按時完成。

杭州地鐵1號線三期工程在裝修細節方面更加注重功能性、人性化,例如將欄杆玻璃由直角改為圓角、人防門蓋板與裝修面齊平、樓梯踏步立面做拉槽處理、出入口通道處鋪設防滑墊、票亭與導向整合設計等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路。

8月7日,杭州地鐵7號線迎來了項目質量安全管理現場觀摩會,中鐵武漢電氣化局各子分公司,局直屬局直屬、重點項目分管負責人、項目經理、副經理、安全總監、安質部長等70餘人對杭州地鐵7號線機場西路站工地進行了觀摩,紛紛表示要把杭州地鐵7號線優良的科技創新、施工安全質量管理經驗帶回去,實行全面推廣。

一條爭分奪秒之線

按照杭州地鐵公司的節點工期要求,杭州地鐵1號線三期、杭州地鐵7號線首通段要於2020年9月7日、10日完成熱滑。10個月內完成8.859個億的工程,這對於建設者來說,無異於千斤重擔,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土建移交滯後、多專業交叉作業頻繁等問題,嚴重地縮短了有效施工期,任務量一再地加碼。

開工即大幹,為確保完成任務目標,城鐵分公司提前籌劃,科學組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生產,以開展項目管理「榮辱觀」黨建品牌活動、「抗疫情、保增長、大幹120天」勞動競賽活動為契機,成立「保熱滑」搶工小組,對照攻堅目標,結合工作實際,明確任務分工,層層分解責任,全面實施「任務倒逼、時限倒推、責任倒追」機制,快速推進項目進度。同時協調相關單位,抽調精兵強將打支援,採取「5+2」、「白加黑」24小時倒班作業的搶工模式,打響爭分奪秒「保熱滑」攻堅戰。

400多個日日夜夜, 每日凌晨時分,喧囂的城市逐漸進入夢鄉,地鐵工地上卻是一片燈火通明,人聲鼎沸。身先士卒的項目經理、恪盡職守的技術總工、老當益壯的作業隊長、辛苦勞作的施工人員…………1000多名建設者每天分布在20餘個區間施工點,見縫插針,找縫插針,造縫插針,進行電纜敷設、燈具安裝、水管安裝、門鎖安裝、地磚鋪貼、設備安裝、區間衝洗等的施工,持續掀起施工大乾熱潮。這支凝心聚力的團隊,戰白天鬥黑夜,攻克了一個個施工攔路虎,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按期優質完成工程任務。

工程開通的前兩個月,是最為緊張的時刻,公司黨委書記雷新,總經理徐平長期駐守在施工一線,與建設者們並肩作戰,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這兩個工程工期太緊張啦!開工以來,除過2020年春節放了12天假外,我們天天24小時不間歇的施工,體力已透支,但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現在看到載著乘客的地鐵列車急馳而過,心裡甭提有多舒坦了,總算不辱使命!」雙線開通後,7號線2工區生產副經理陳林林一臉的自豪。 據悉,2022亞運會前,杭州將建成覆蓋9大城區的10條地鐵線、2條城際線,東至大江東、北接臨平良渚、南抵之江雙浦、西聯城西交通樞紐。 杭州地鐵1號線、7號線串起杭州城站、杭州東站、杭州客運中心以及奧體中心,交匯於蕭山國際機場站,形成了一條主城聯繫副城、地上樞紐聯繫空中樞紐的重要幹線,是杭州的民生線、交通線、旅遊線、經濟線,是杭州奮力展現「重要窗口」的亞運線、國際線。

中鐵武漢電氣化局上海電氣公司在這份國家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功勞薄上繪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無論是從社會責任擔當,還是企業在進軍華東區域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市場開拓上,都鐫刻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文:雒亞琴 張子怡 圖:嶽一夢)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帶來新機遇
    打開APP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帶來新機遇 通信視界 發表於 2020-12-03 09:58:19 11月26日,以「5G賦能  共享共贏」為主題的2020世界5G大會在廣州舉行。
  • 科技創新:為中車電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
    擔綱「先鋒隊」,「中車速度」厚積薄發  時間回到「十三五」的開局之年——2016年,這一年隨著國家與地方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不斷出臺,新能源客車特別是純電動公交車已經從大型城市示範運營向全國全面普及發展,一個以純電動為主線,大中小多元車型協同發展的嶄新新能源客車市場逐步成型。
  • 人氣Plus 斯柯達為發展注入新動能
    此外,隨著看車、試駕、保險、金融等網上功能全部打通,上汽斯柯達逐步從線下為主轉變為線上線下並重、線上線下相結合今年恰逢斯柯達創立125年以及品牌入華15周年,斯柯達在中國市場全面開展周年營銷活動,其中包括全系全新的價格體系、消費信貸金融政策 、新零售模式、產品和服務體驗等,將為發展注入新動能。
  • ...智慧+行業"發展方向,360政企安全集團為智慧城市注入安全動能
    近日,國際權威諮詢機構IDC發布《中國智慧城市安全運營中心市場洞察》報告。報告圍繞中國智慧城市安全運營中心的建設情況,研究我國智慧城市安全運營中心的發展進階過程、產品技術能力和未來發展趨勢。以360政企安全集團為代表的多家安全企業入選中國智慧城市安全運營中心技術服務提供商,成為智慧城市建設及城市安全領域的引領者。
  • 陳必昌: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1月6日上午,東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必昌到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調研,強調要樹牢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圍繞服務產業、孵化企業、集聚人才、扶持雙創,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
  • 「文化+」為首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張漫子)記者13日從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文化產業專場獲悉,「十三五」期間,北京市文化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結構持續優化,韌性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 金華首次數字貿易領域專題高峰論壇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金華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旭輝在開幕致辭中說,面對錯綜複雜的大環境,面對以數字科技為核心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趨勢,金華開發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有關數字貿易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決扛起全市創新產業發展重任,緊抓發展機遇,化被動為主動,化壓力變動力,為全面恢復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 【中國的脫貧智慧】花卉產業為賀蘭縣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來,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同時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花卉種植,目前,園區已有30戶農戶加入了花卉種植行列。」所培育出的蝴蝶蘭、君子蘭等花卉具有色彩豔麗、花期長、品質高等特點,受到廣州、北京、上海、福建等區外及寧夏周邊地區花卉商的認可,逢年過節時段總是出現供不應求現象,年銷售量達60萬株,其中區內佔30%,區外佔70%,年銷售額近300萬元。」「今天一天已經出了30盆君子蘭,都是老客戶來定的。」
  • 濰坊濱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文化動能
    濰坊濱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文化動能 2021-01-07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這極不平凡的一年裡 濟南發展邁上新臺階 動能澎湃勢昂然!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兩手抓兩手硬,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奪得雙勝利●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高質量發展動能加速匯聚●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制度創新,發展動力活力充分激發●省會功能品質顯著提升,城市發展新格局破題起步●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3件為民辦實事全面完成回望2020年,濟南發展邁上新臺階,動能澎湃勢昂然
  •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把握新方位——不看短期看長遠,為發展闖關,為未來蓄勢清水塘,曾是中國版「魯爾區」。
  • 「五個動詞」為五大理念注入「習動能」
    「新的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要堅決貫徹」,「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扶貧開發成敗繫於精準,要找準『窮根"……總書記在調研期間的一系列論述為新一年中國發展布局謀篇,確定了「十三五」發展的「指揮棒」。
  • 淄博華光國瓷榮登「齊品·淄博」品牌榜,成為「瓷都」新的城市名片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淄博市委「六大賦能」行動,讓「文化賦能」和「產業賦能」融合共振,以平臺思維加快提升淄博優質文創產品知名度與影響力,淄博市委宣傳部創新打造「齊品·淄博」品牌,助力文化企業產品銷售,為特色文創產品宣傳推介
  • 動能轉換,轉出一片新天地
    是繼續保持粗放式數量型增長,還是以短期陣痛換取長遠發展?如今的株洲綠色滿城,經歷破舊立新、鳳凰涅槃後的「中國動力谷」,創造出全國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株洲樣本」。透過這座工業城市的滿滿元氣,更加堅定我們沿著「三高四新」戰略引領的方向,推動經濟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信心。  推動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既是現實倒逼下的主動作為,更是謀劃未來的長遠之策。
  • 集聚新動能 發展加速度
    集聚新動能 發展加速度——臨漳縣以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sale《邯鄲日報》以《聚焦新動能 發展加速度——臨漳縣以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題頭版報導我縣項目建設成就寒冬時節,臨漳處處湧動著建項目、謀發展的熱潮,催人奮進:一個個重點項目建設緊鑼密鼓,省市重點項目全年投資目標任務提前完成
  • 經開區:轉換發展動能「質」造實體經濟
    轉換發展動能,提高質量效益是新時代賦予的新命題。 站在「十三五」即將收官的時間點回望過去五年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開區正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熱土。作為經開區內最早為一汽-大眾實施國產化產品配套的公司,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堅持守正創新。現在公司自動化覆蓋率很高,效率提高約20%,產品質量基本達到零報廢率。 長春派格汽車塑料技術有限公司引進了高光蒸汽注塑成型技術,可消除產品表面溶接線、溶接痕、波紋及銀絲紋,徹底解決了塑料產品的表面縮水現象,並使產品表面光潔度達到鏡面水平,產品品質得到提升。
  • 煙臺壯大海工裝備製造業 為海洋經濟注入新動能
    (資料圖) 王嬌妮 攝中新網煙臺6月9日電 (王嬌妮)中集來福士、傑瑞集團、中柏京魯船業……在山東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背景下,煙臺海工裝備製造業成為亮點,該市作為中國五大海洋建造基地之一,近年來培育起大批優秀海工企業。
  •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東營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必須加快新興產業的發展。東營市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強勢崛起,今年前三季度,新材料、生物醫藥產值分別增長14.1%和36.7%。」陳必昌表示,東營市積極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引領支撐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不斷蓄積發力。
  • 智能雲網使能千行百業,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
    在雲和5G的新時代,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需要隨時隨地接入網絡,享受便捷的數位化服務。時代呼喚智能IP,提供無處不在的網絡,聯接無處不在的算力,為千行百業帶來強大的智慧體驗,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電力技術的出現帶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電網把電力從發電站輸送到千家萬戶,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而今,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雲網把強大的智能和算力輸送給企業和個人,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華為智能雲網解決方案,基於IPv6+提供四大能力,打造行業數位化轉型基石。第一,算力觸手可及。2分鐘開通雲網業務,企業用戶端設備硬裝即實現業務自動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