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說】趙海燕:最感動的事就是做一名媒體民工

2020-11-30 騰訊網

編者按: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用文字、照片和影像傳播重大新聞,挖掘事實真相,記錄社會變遷,傳遞人情冷暖。在突發麵前,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向外界傳遞真相;在堅持原則的同時深挖故事背後的真相;每一次深入採訪、重大事件報導,他們都衝在最前。他們用腳步丈量遠方,用鏡頭記錄所見,傳播著正能量,傳播著價值。

本期人物:趙海燕,原青海在線網編輯

青海在線網:您好,請問您對新聞媒體工作者是如何定義的?您每年都會過記者節嗎?

趙海燕:我覺得媒體工作者更是一個時代的記錄者和真相的傳播者。不管是突發事件,還是重大事件,又或者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暖心故事,他們總是在第一時間將所見記於鏡頭,將所感寫成一篇篇報導,讓大家都去了解和感知。對於記者節,之前我是真的沒過過,再說我也不是什麼真的記者,最多只是個媒體民工。每次看到手機上的節日提示,才知道是記者節到了。

青海在線網:您當初的夢想是什麼?喜歡記者這個職業嗎?

趙海燕:從小到大,夢想變了又變。從天馬行空的夢終究歸於現實的目標,後來夢想就成了成為一名真的記者或者是一名老師。對於記者這個職業我還是挺喜歡的,喜歡在路上的感覺,也喜歡用自己的文字帶大家看世界。當自己採寫的一篇篇稿件發表,並能獲得大家認可的時候,也許這就是一個媒體工作者的驕傲。

青海在線網:網友說,記者是無冕之王,在傳媒行業工作時您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趙海燕:在傳媒行業工作我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堅持」,當寫稿寫到沒情感,發稿發到沒素材的時候,心煩了,行動上也開始懈怠了。每每這時候,放棄是沒想過,但是堅持下去也很難,難又怎樣,總是逼著自己堅持。堅持著堅持著,好像工作更多的像是一種責任,有義務和有必要去把事兒幹好。

青海在線網:您在媒體行業裡工作幾年了,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嗎,遇到最難忘的事情是什麼?

趙海燕:我在媒體行業裡差不多也兩年了,最大的收穫是學到了很多新聞的寫作方法,也開闊了視野和閱歷,同時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說起難忘的是事兒,有次採訪還真的挺難忘的。就在我還未畢業,西寧一個下大雨的清晨,突然接到通知要去採訪。然後,我冒著大雨就出發了,還沒出校門口,鞋已經是溼了一大半。一路上,大雨瓢潑,路面上如發洪水了一般。瓢潑的大雨中我也看到了暖心的一面,執勤交警背著學生、老人過馬路......一路上車很堵、也很慢,從青海師範大學新校區到中心廣場就整整走了三個小時,到中心廣場後我想過不去採訪了,可現在不去就是半途而廢,最終我還是去了。採訪算是順利,只不過採訪完後的事兒挺心酸,傘丟了,路痴的我坐車還坐反方向,直到暈車暈到吐......

青海在線網:寫稿子累不累,一般什麼時候寫稿子,腦海中哪篇稿子寫得最艱難?

趙海燕:我覺得寫稿不累,寫稿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釋放和表達。我寫稿的話一般會在晚上,因為晚上安靜,也適合矯情。就像有句話說的一樣,「深夜可以矯情,天亮只能拼命。」在寫稿中我覺得綜述類的稿子比較難寫,要針對某一專題進行數據、資料和主要觀點進行歸納整理和分析提煉。

趙海燕生活照

青海在線網:如果讓您評價一下自己的能力的話,你會怎麼評價自己?在新聞採訪中,喜歡寫哪方面的稿件?

趙海燕:讓我自己評價自己的話,我覺得我就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作為一個理工科電子信息專業畢業的學生,只是因為喜歡和熱愛,一直堅守在媒體行業。可對於一個專業不對口的人來說,在新聞行業我也看到了局限性,有些新聞的專業名詞我都沒聽過。在劉志強老師的帶領下,我試著去寫新聞的各類稿件,但是自我感覺也寫的不咋樣,沒有新的突破,但是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努力。在新聞採訪中,我喜歡寫人物通訊類稿件,寫人物的時候可以去設身處地思考,可以融入自己的情感,更好的去挖掘一個人背後更多的故事。

青海在線網:在採訪中,您最討厭遇到什麼樣的人?遇到之後怎麼解決的?

趙海燕:在採訪中,我最討厭指手畫腳的人。我感恩每一位在工作中指點的前輩,但我討厭自己啥也不知道,還指手畫腳的人。遇到之後,只能是嘴上應承的答應。

青海在線網:每個人一生的路上有很多的感恩,在新聞這條路上您最感恩誰?

趙海燕:在新聞這條路上,我感恩每一份遇見。而我最感恩的是劉志強老師,也正是因為遇見劉老師,才開啟了我在新聞這條路上的徵程。從對新聞寫作技巧的一無所知到每一天的日常運用,發現自己在成長,在進步,每一天的生活也過得更加充實和有意義了。

青海在線網:又是一年記者節,您有什麼想說的,或者對誰表達祝福?

趙海燕:值此記者節,祝各位媒體行業的工作者節日快樂!同時,也祝我們青海在線網在劉鵬老師、海憶水老師、劉志強老師、卓婭老師的帶領下,越來越強,越來越好。也希望我們網的每一位小姐姐都變優秀,變有錢。所想皆所願,所盼皆可期。

相關焦點

  • 男人做這些事,最能感動女人,別不信
    曾有女人這樣說,不怕你騙我一輩子,就怕你只能騙我一陣子。其實,這句話難免令人有些心疼和酸澀,你瞧,女人想要的幸福只是這麼簡單的存在,根本不需要多麼華麗的東西,就像歌曲《浪漫的事》中所唱的那樣,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掌心裡的寶。
  • 《鄉村愛情》中趙海燕帶21歲帥氣兒子出道,一家三口同臺演小品
    當年趙本山帶徒弟宋小寶、趙海燕一起演的小品《相親》,小品中有一句臺詞:海燕吶,你可長點心吧!這句臺詞在全國風靡一時,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隨著系列電視劇《鄉村愛情》的熱播,也讓更多的人認識並了解了二人轉演員趙海燕。
  • 趙海燕43歲老公近照,曾是趙本山最帥的弟子,今胖成大叔認不出!
    相信不少看過趙海燕作品的人都知道,她飾演的很多角色都是屬於比較土氣的那種,讓人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老奶奶一樣,如果你真的相信她是一個這樣的人的話,那就錯大了。其實趙海燕私底下是一個非常時尚的人,她經常都會在微博上曬出自己的自拍,穿著打扮非常的有氣質。
  • 主持人問趙海燕:聽說你和小瀋陽還有一段同居的生活?
    一次主持人問趙海燕:「聽說你和小瀋陽還有一段同居的生活?」趙海燕聽完以後毫不避諱的說:「這麼傳出去那就是緋聞,問題是我還行、我不怕,把我炒火了,那小瀋陽咋辦?」提起小瀋陽,大家都知道他曾經是趙本山最得意的門徒之一,2009年春晚憑藉小品《不差錢》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或許正如趙本山說的那樣,小瀋陽紅的太快,沒有經歷中間的過程,所以近年來也吃了一些苦頭,好在在趙本山的管教之下,又重新找回了自我。
  • 46歲趙海燕為老公慶生,老夫老妻膩歪比心超甜蜜,身後豪宅吸睛
    1月1日,46歲的趙海燕在社交平臺上更新了一則視頻,祝福大家新年以及元旦快樂。除此之外,她還曬出了一組幫老公閆光明慶生的照片。照片中,趙海燕的老公閆光明一手拿著雞蛋一手拿著勺子正在吃蛋糕,桌子上的高腳杯還裝了點紅酒,很有格調。
  • 《生存之民工》主演現狀,黃渤最大牌,最後一位是《琅琊榜》梁帝
    周星馳是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不過有一個人曾被他稱作喜劇王中王,他就是黃渤。黃渤一路走來也是一個傳奇,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角色,不過他塑造的最經典角色是一個民工形象,也就是《生存之民工》的薛六。《生存之民工》這部劇集豆瓣評分9.4,真實再現了農民工的一些現狀,極具寫實性。距離第一次播出13年了,昔日的主演身在何方?
  • ...在脫貧採訪的路上——追記舟曲縣融媒體中心記者陳文燕 王彥輝...
    「攝像機她拿過、攝像機架子她扛著往山上爬,從來沒有說過苦喊過累,和男記者一樣,什麼苦什麼累都能吃。」舟曲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孫曉文聊起陳文燕的時候說。不管颳風下雨,還是山路泥濘,她從不退縮畏懼,有時候男同事都不敢走的山路,她就往前衝,做大家的開路「先鋒」,劃傷擦傷是常有的事。
  • 夜空中最亮的星——「中國網事·感動2020」二季度網絡感動人物...
    新華社銀川7月10日電(記者楊穩璽)或是疫情當前毫無畏懼英勇逆行,或是數十年如一日堅持點滴善行,或是面對人生坎坷迎難而上……他們,和你我一樣普通,好似璀璨蒼穹中的繁星;但關鍵時刻的燦爛綻放,持之以恆的點滴微光,讓繁星中的平凡一員也別樣絢爛,成為夏日夜空中最明亮的星。
  • "纜車"載人鋼絲繩斷裂掉下山溝 車上5民工全遇難
    )10月16日,蒙山縣西河鎮發生一起重大傷亡事故,5名外地民工在當地一山上做完工後,為圖方便乘坐運送竹子的「纜車」下山。就是這個「纜車」釀成了大悲劇。耳背民工逃過一劫在去現場的山路上,記者碰到一位陳姓農民。陳某告訴記者,10月16日上午7時許,他正在附近山上打柴,聽到呼救聲後立即趕了過去。趕到現場時大概是8時許,陳某看到地上躺著幾個血肉模糊的人。
  • 「中國網事·感動2018」一季度網絡感動人物評選啟動
    3月30日,「中國網事·感動2018」一季度網絡人物評選正式啟動,最終將從來自全國各地的33位(組)「感動人物」候選人中產生10位(組)季度當選者。       在厚雪重壓下的通信電纜將城市交通陷入癱瘓時,是抱怨還是等待?作為城市交通的輔助管理者——協警熊陳爬上了公交車,毫不猶豫地用雙手託舉起電纜20多分鐘,為道路的暢通掃清了障礙。「別讓上班的人遲到。」這是他的樸素願望。
  • 憑實力單身的「民工杜」又又上線了。「民工杜」何時才能大腦開竅
    近日杜蘭特與一位女粉絲的合照在社交媒體媒體可是很火。假裝很帥「民工杜」美女網友問KD:你和我合照時為什麼不笑啊,我做了什麼?KD:哦我當時嘴裡有水網友:流淚表情,你沒有啦。有網友評論道:我是一個莫的感情的殺手。也有網友說:因為有斯嘉麗的洗澡水啊。
  • 《從民工到明星》入圍坎城中國電影榮譽大獎
    記者3月28日從首屆坎城中國電影榮譽大獎組委會發布的消息獲悉,由廣州俞氏偉業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廣東多多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友邦兄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攝製的勵志文藝影片、廣東本土電影《從民工到明星》從307部報名參賽的影片中脫穎而出,入圍坎城國際電影節首屆《坎城中國電影榮譽大獎》榜名。
  • 一名記者因嚴重高原反應在玉樹震區殉職
    據青海玉樹抗震總指揮部一名官員介紹,截至4月18日,中央和地方媒體的記者有20多人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被迫撤回。這名官員還稱,其中一家媒體的記者來到災區兩天後患感冒,引發肺水腫,經搶救無效而死亡。媒體記者紛紛「打道回府」事實上,撤回的不但是這些救援人員,許多媒體記者也有很多人出現高原反應而撤回。17日晚上9時許,和記者在一起採訪的北京一家媒體的記者孫先生,開始出現高原反應,他說他的頭像裂了一樣疼。記者看到,他不停地用雙手抱著頭,蹲在地上不時地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 八三夭 有人說我們在做五月天做過的事
    八三夭樂隊說能被拿來與五月天比較是件榮幸的事。這是八三夭樂團最熱血、最深情的自白。在幾位少年的認知裡,熱血是有很多層面的,它不只是熱情或者HIGH,還包含著感動、堅持、遇到挫折永不放棄,這種精神也是這支來自臺灣的樂團的「自定義」。5月23日,八三夭樂團將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絕對熱血」演唱會。雖然這一次的北展劇場與前輩五月天鳥巢的規模還差得很遠,然而對幾個小夥子來說,前進過程中的每一小步都是值得被記錄的一大步。
  • 他們傳遞愛與堅強——"中國網事·感動2017"年度網絡人物群像
    新華社海口1月19日電(記者趙葉蘋 李金紅)19日下午,「中國網事·感動2017」年度網絡人物評選結果揭曉。經過無數網民和評委們線上線下的綜合評選,10位(組)人物脫穎而出。這些「平民英雄」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崗位,但展現的精神卻相似,那就是愛心、執著、信念和夢想。一個個平凡崗位上的平凡人,用樸實的行動詮釋著感動時代的力量。
  • 家境貧寒,男孩被保送中科院研究生,他做的一件事感動所有人
    原標題:9歲喪父,家境貧寒,男孩被保送中科院研究生,他做的一件事感動所有人5年前湖北十堰的杜家毅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卻差點因無力承擔學費而沒能步入大學在多位好心人的幫助下他最終如願進入大學校門5年後已被保送進中科院讀研二的杜家毅與媽媽商定拿出一萬餘元來償還當年好心人的捐助或幫助今年考上大學的學子有一種回報叫做我成了第二個你跨越
  • 感動!17歲患癌少年與詹姆斯親密握手,這就是他拒絕輪休的意義啊
    日前,美國媒體CNN報導了一則消息,一位來自於加拿大的17歲少年Corey Groves,在確診患癌,自知時日無多的情況下,前往斯臺普斯中心,見到了自己的偶像詹姆斯,並和他親密握手。據了解,這位17歲少年是一名湖人球迷,他在今年5月份被確診患有小圓細胞腫瘤。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病症,癌症的存活率僅有15%。
  • 老人半身被卡進攪拌機 眾民工20分鐘成功施救
    機器莫名啟動 老太半身被卡當天早晨7點多,記者趕到軍鋪村一建築工地,看到一輛120救護車剛離開現場。村民王女士指著田中間的施工現場說,4月份,村裡整治環境,請來工程隊,做河道護坡。當天中午,記者趕到姜堰中醫院七病區,見到了躺在病床上掛水的朱老太。朱老太左腿和左手腕處受傷,已紮上繃帶。
  • 三門峽市委書記趙海燕(女)被調查 連續兩任書記落馬(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8日綜合報導(彭博)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7月16日發布消息:據河南省紀委消息,經河南省委批准,三門峽市委書記趙海燕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趙海燕,女,1963年2月生,參加工作起便在河南省內任職,2011年5月任三門峽市委副書記,2個月後當選市長,2015年11月任三門峽市委書記。
  • 她出院後做的第一件事是尋找救命恩人!
    11月25日,老人出院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當天的救命恩人。「這麼多天,我們一直在尋找當天救我婆婆的人。我們人生地不熟的,想找個人不容易。」王女士說,在醫院裡,婆婆一直念叨著這件事。「她第一次來寧波,沒想到碰到這麼多好心人救她,她真的很感動。」11月20日,媒體曾報導過這件暖心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