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貧寒,男孩被保送中科院研究生,他做的一件事感動所有人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9歲喪父,家境貧寒,男孩被保送中科院研究生,他做的一件事感動所有人

5年前湖北十堰的杜家毅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卻差點因無力承擔學費而沒能步入大學在多位好心人的幫助下他最終如願進入大學校門

5年後已被保送進中科院讀研二的杜家毅與媽媽商定拿出一萬餘元來償還當年好心人的捐助或幫助今年考上大學的學子有一種回報叫做我成了第二個你跨越5年一場愛心接力在延續……

父親早逝,家境貧寒他發誓好好讀書改變命運

1996年出生的杜家毅是十堰市茅箭區人。9歲那年,杜家毅的父親患肝癌去世,留下一套不到50平方米的土房子、一對年紀尚小的兒女和兩萬多元債務。

此後,杜家毅的母親秦志四靠在茅箭區福利院做洗衣工每月300元的收入,獨自撐起這個家。

杜家毅說,一到冬天,母親的雙手生滿凍瘡,手背甚至化膿。最多時,母親同時打3份工。

杜家毅上小學、初中時,為了省車費,每天早上6點起床,步行去上學。高中時,杜家毅在市一中上學,住校的他為了省車費很少回家,母親想他時偶爾去學校看看。

在艱苦的家庭條件下生活,杜家毅從小便暗自發誓:一定要好好讀書,改變全家人的命運。

考上大學,發愁學費

好心人的捐助幫他渡過難關

2014年,18歲的杜家毅高中畢業,並以理科601分的優異成績被湖南大學錄取。在接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母子二人卻雙雙陷入沉默,因為上大學的開銷讓他們無力承受。

杜家毅是幸運的,那一年,由十堰晚報、團市委、市希望工程辦公室聯合開展的「十三助」活動向他伸出援手。在那年暑假即將結束時,杜家毅大學4年的費用得以落實,前後共有9位好心人獻愛心。

杜家毅一家將幫助過他的好心人都記錄在一個本子上

大學期間,杜家毅在學業上更加努力。優異的成績和優秀的在校表現,讓他獲得了助學金、國家獎學金等多個項目的資助,這些足以應付他大學期間的各種開銷。

同時,杜家毅在課餘時間也會抽空做家教,一邊鍛鍊自己,一邊自給自足。

保送研究生,手裡有了餘錢

母子倆決定幫助有需要的人

去年,杜家毅本科畢業,被湖南大學保送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讀研究生。

同樣是因為成績突出,杜家毅讀研期間所需費用也全部能自給自足。與此同時,家裡那套不足50平方米的舊房子因為棚改被拆除,獲得一筆賠償款。一家三口商量後,用這筆賠償款買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

「還剩下約10萬塊,我們就想著把這幾年好心人捐贈的錢給還了。」秦志四告訴記者,還錢的想法,她和兒子從一開始就有。為此,她還找了一個筆記本,專門用來記帳。

「愛心帳本」上記錄了當初給予捐助的好心人的聯繫方式

因為前些年的辛苦勞作,秦志四的身體一直多病,時不時需要吃藥調理,但她還是決定將錢拿出來還給當年資助兒子的好心人,或者用來幫助今年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

「大道理我講不出來,但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一點我還是明白的。」秦志四告訴記者。

近日,杜家毅來到十堰晚報編輯部,將一萬餘元交給了記者。

「那位每年資助5000元學費的好心人曾先生在武漢,我準備找個機會當面將錢還給他。其餘幾位,目前只還回去兩個人總共1000元,其他人要麼沒聯繫上,要麼堅決不肯收。」母子倆告訴記者。

除去曾先生4年累計捐助的2萬元,秦志四的帳本上還有8位好心人共計捐助的11500元。「我們還了1000元,還剩下6位好心人共計10500元善款。這些錢,委託十堰晚報代為償還,或轉贈給今年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

「報告好心人,我已讀研併入黨」

目前,杜家毅在從事著計算化學與電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基礎研究為推動社會和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在決定償還好心人的愛心捐助或將這筆善款捐給其他貧困學生的同時,杜家毅還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這些年一直幫助他的好心人,並向他們報告自己的情況。

我是杜家毅,5年前你們曾幫助過的一名高中生。不知不覺已經歷5個春秋,5年前的這個時候,我興奮地收到自己的高考成績,為高中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那時,一邊懷著對大學的憧憬,一邊卻因為家境問題不禁擔憂上不了大學。父親的早逝,給了我們家沉重的打擊,母親日夜操勞,含辛茹苦地把我和姐姐撫養長大,生活拮据,家裡確實沒有多少餘錢供我上大學。幸虧當時班主任徐老師把我推薦給了十堰晚報的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也幸虧通過這項公益活動讓我遇到了你們。

曾叔叔、甘叔叔、高叔叔、王叔叔、浦阿姨以及多位未留名的叔叔阿姨,非常感謝你們的幫助與鼓勵,讓我擁有了美好的大學生活。這5年來,我與家人一直將這份感激深藏於心。你們的無私大愛,幫助我這名貧困學子,一步步實現著「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

正如當年幫助我的浦阿姨所說「把愛心傳遞下去,世界才能充滿愛」,現在我和家人覺得應該把這筆錢還給你們,或者拿去幫助更需要的人。

最後,請允許我與家人再次向你們道一聲:謝謝!

善良和感恩可以被文字表達

更會深深烙在心中杜家毅用優異的成績向好心人證明他們的愛心值得更用實際行動證明愛與善是會傳遞的這種傳遞,就像蒲公英一樣輕輕飛到更多人的手裡看似無意而無形卻又一次次生根、發芽……

相關焦點

  • 媽媽,我保送到中科院讀研!他們都做了這件...
    5年後已被保送進中科院讀研二的杜家毅與媽媽商定拿出一萬餘元來償還當年好心人的捐助或幫助今年考上大學的學子有一種回報>叫做我成了第二個你父親早逝,家境貧寒他發誓好好讀書改變命運1996年出生的杜家毅是十堰市茅箭區人。
  • 蹭網男孩開學了:疫情期間,他的勵志故事感動了不少人
    得知他的故事後,各地的網友紛紛獻愛心,一家足球俱樂部邀請他,疫情結束後到現場看比賽,姚晨和中國女足隊員還為他點讚、鼓勁!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的感動:萌萌噠bot #蹭網男孩開學了#現代版鑿壁借光!L萌萌噠bot的微博視頻只愛_鯨魚_的小DD #蹭網男孩開學了# 每個人在追夢路上都是最美的,向著夢想的方向前進,渴望知識的精神讓人感動,加油,祝你學成歸來。
  • 農家文字:穿越成了一個小農女孩,家境貧寒,加上好的親人
    如果你有好的意見,請記得收集,我不怕將來書會短缺農家文字:穿越成了一個小農女孩,家境貧寒,加上最好的親人,毅然與哥哥分居亮點第一:聽了這話,她讓大女兒準備紅糖,但她還是很擔心。結果,她10歲的女兒招娣說:「娘,知道是咋回事兒就不打緊了,等胡伯伯好了就行了。再說,咱家有藥田,還餘下不少藥不是?到時候就從咱自家拿藥,也快。」
  • 9年前,他放棄保送清華資格,以705分自考上清華,如今過得怎樣?
    比如那個曾經放棄保送清華資格的男孩,曾經創下15門功課滿分的童話,9年過去了,現在如何了? 家境平平,勤學苦練 韓衍雋,1994年7月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一個十分普通的家庭,從小就十分熱愛學習,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對萬事萬物的好奇也讓他養成了善於思考的能力。
  •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院士趙忠賢:一輩子只做超導一件事
    「我這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探索超導體、開展超導機理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趙忠賢認為,「如果我們的社會,每個人都持之以恆做一件事,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  趙忠賢1976年起一直在中科院物理所從事探索高臨界溫度超導體研究,因對液氮溫區超導體研究的貢獻,於1987年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1989年、2013年,他領銜的科研團隊先後摘得代表基礎研究創新能力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 奇蹟男孩:我被傑克這個男孩暖到了
    奇蹟男孩這部電影講的是男孩奧吉出生的時候因為一種很罕見的疾病,長得和正常人不一樣而且是經過了20多次的手術面部還是畸形的一個男孩,奧吉到10歲之前都沒有上過學,他所有知識都是他的媽媽教給他的。奧吉該上5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經過一番爭議還是決定讓奧吉去學校接受教育。
  • 陳岱孫:26歲成哈佛博士,28歲成清華院長,如何一生專注一件事?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只有一個人真正做到了一生只做一件事。陳岱孫26歲當上哈佛博士,28歲當清華院長。所以,陳岱孫怎麼能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呢?有什麼關於陳岱孫的傳說嗎?事實上,關於陳岱孫的一切,都要從他出生開始說起,在陳岱孫出生的那一刻起,也就決定了他與別人的不同。
  • 南理工一宿舍六朵「金花」全被保送研究生
    南理工一宿舍六朵「金花」全被保送研究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2日 13:53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專題:圖片頻道         人民網南京7月2日電在校園裡
  • 從上海外國語大學考研到中科院!她是非典型學霸,做讓人意外的事
    ——報考中科院古脊椎所。很多人眼裡「意料之外」的選擇,對陰琦玉來說,卻是那麼的「情理之中」。陰琦玉從小就對動物行為和形態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即使是被保送到上外學習俄語專業,她也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興趣。大學校園的氛圍和自我的成長經歷,讓她進一步認清了自己的興趣,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規劃。在深思熟慮之後,陰琦玉決定大膽嘗試「劈叉式考研」——從小語種轉到古生物學。
  • 世界上出身貧寒的5大億萬富豪:中國上榜兩個,最後一個沒人不服
    他在32歲以前還一事無成。讀了三個大學,沒獲得一個學位文憑,換了十幾家公司,老婆也離他而去。1200美元的創業基金,卻使得Oracle公司連續12年銷售額每年翻一番,成為世界上第二大軟體公司也被媒體稱為最佳和利潤最高的公司之一,20年後他自己也成為矽谷首富。
  • 中科院博士到鄭州當老師 今年班裡8人考上北大清華
    ,他在中科院攻讀碩士、博士。鄭報融媒記者 張勤 文/圖■人才名片姓名:王俊單位:鄭州外國語學校簡介:中科院碩士、博士,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中班主任,今年高考所在班有8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38人被「985」高校錄取。中科院博士當班主任 「不少朋友覺得不可思議」保送南開大學,在中科院攻讀碩士、博士,學生時代的王俊絕對是學霸一枚。
  • 中科院研究生被殺始末:一句關心話引仇恨,心理扭曲之人有多可怕
    中科院研究生被殺一案,從2018年6月14日發生至今,倍受人們關注,2019年5月24日在北京一中院第一次開庭,審理持續近4個小時,但沒有宣判。7月24日,法院再次通知受害人家屬來京開庭宣判,而當日被害人謝雕父母來到法院作庭前調解時,謝母暈倒,之後主審官突發身體不適,法庭當日沒能如期宣判。
  • 男人做這些事,最能感動女人,別不信
    其實,這句話難免令人有些心疼和酸澀,你瞧,女人想要的幸福只是這麼簡單的存在,根本不需要多麼華麗的東西,就像歌曲《浪漫的事》中所唱的那樣,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掌心裡的寶。感動和溫暖,浪漫和寵愛,是女人一生所追尋的東西,她們從不擔心你給的太多,只會覺得你給的不夠。
  • 父母雙盲,沒用過手機的湖北男孩,卻在高考,以總分685上了清華
    湖北男孩胡安康,父母雙盲,卻以685分的優秀成績,摘得黃石市理科狀元,成功考上了清華大學土木類專業,給全家帶來了希望。胡安康出身寒門,從小到大沒有用過手機他出生於湖北黃石市大冶劉仁八鎮的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雙盲:父親是一個單眼失明的人;母親則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一家人的生活來源主要依靠父母種田,以及父親農忙之餘外出在建築工地上打零工。
  • 專家組來頭:5人本科層次各不同,高院士本科學歷低,級別卻很高
    現階段,由於形勢需要,醫學領域專家們分為了兩個組別,一個是鍾南山院士領銜的高級專家組,共5人,包含: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高福院士、袁國勇院士及曾光博士,都是我國呼吸及傳染領域的大人物;另一個是梁萬年博士領銜的普通專家組,人數十餘個;由於高級專家組觀點更權威,數據更精準,組員資歷也更老,所以我們在新聞中所能看到的重大發言場合,也基本是以這五人為主
  • 深度好文:賣血男孩憑啥可以在80年代年薪50萬?
    前言:這個世界你總該因為一件事而放棄那個討厭的自己!大家好,我是一一,關注一一不迷路,一一帶你上高速!前兩天讀了一本書《From ground up》書名叫平地而起,講的是霍華德舒爾茨!霍華德.舒爾茨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他,也不知道他是誰?但是有一樣東西你肯定知道,那就是星巴克咖啡,那霍華德舒爾茨就是星巴克咖啡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 《天堂的張望》感動無數人,這個叫佘豔的8歲女孩,值得被人記住
    一部《天堂的張望》,曾讓多少人為之落淚,影片通過8歲白血病女孩張望的故事,向觀眾展示了人性的至善與光輝。不怕電影感動人,就怕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然而影片中的張望的確是有原型的,她的名字就叫——佘豔。01、「我來過,我很乖!」這是一個8歲女孩的墓志銘,正如她所說,儘管生活從未善待她,但她一直都很乖。
  • 看了劉強東、許家印的家境後,你就明白了!
    看了劉強東、許家印的家境後,你就明白了!生活當中,每當我們說起「白手起家」這個詞語,總會予以一定的敬意,畢竟不管是馬雲還是王健林,嚴格意義上來說都不算白手起家!在實際生活中,白手起家已經遠遠超過了「寒門貴子」,只是對於各個富豪的「背景」,很多人總認為生活中沒有白手起家的富豪,但事實真是這樣嗎?白手起家真不存在嗎?
  • CF:斯沃特退役,火線老玩家做了一件大事,感動了現場所有玩家!
    其實指揮官知道這也是假的,但心裡卻一直覺得他是真的,不管有沒有,這絕對是穿越火線的忠實玩家。不過衷心的誇獎火線官方語句,能夠想出斯沃特退役的想法,這種懷舊主題確實很成功。先來和大家簡單說一句,其實斯沃特並沒有退役,只不過是官方所放出的一個視頻,在遊戲裡依舊可以使用,但玩家們卻好像只提出了退役兩個字,於是在11周年慶這一天幹了一件大事,感動了現場所有的玩家,而指揮官也有幸見證了這一幕,見證了火線玩家的團結。
  • 愛玩顯微鏡的男孩保送北大 遇到難題立馬興奮
    原標題:愛玩顯微鏡的男孩保送北大進入學科國家集訓隊,意味著能獲得保送清華、北大的資格,可是每年每個學科國家集訓隊只招收50-60人,國家集訓隊的入場券成了全國頂級學霸們的巔峰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