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聚會比較多,好多堂兄妹都回家了,每天都有一二十口人在一起吃飯。晚輩們都回家了,長輩們免不了一些囑咐和教訓。
在我的印象,那個挨打次數最多的學霸,今年也要博士畢業了,而且已經考上了博士後。每每說起他,長輩們都是一副可笑可嘆的表情,而他的父母,則是一副劫後重生的樣子。
這個學霸,不,在他小時候應該是典型的「熊孩子」,那些人們能想得到的調皮搗蛋的事情,他做過;那些別人想不到的事情,他也做過。
我記得,當時我上高中,被他捉弄太容易了。對了,當時這孩子才6歲。有一次,我在我家門前的土路上走著,這條土路平時走的人不多,因為旁邊不遠就是大道。但我喜歡走,因為從它走能更快到我家。走著走著,啪唧,摔一跤,腳崴了。
仔細一看,好傢夥,一個盆大的土坑,散落四周的是一些稻草和小樹枝,以及泥土。問題是,這條路我經常走,這土坑被掩飾的實在太好,和四周的路面一模一樣,根本無法分辨出來。
第二天,我正在家呢。小傢伙蹦跳著來了,一進門就大喊:「姐姐,你掉進我的陷阱了嗎?我剛才看見它已經被踩爛了。」
「為什麼做那個?」我沒好氣的問。
「看《地道戰》跟著學的,像不像?」
我抄起掃帚就追了過去。不過,腳崴了,壓根追不上。他才6歲啊,想想我家孩子,也馬上6歲了,還只知道玩具玩具玩具,人家已經通過研究電視裡的偽裝來捉弄人了。那個大坑,估計沒少花費他的時間和精力。
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例如,他在路邊的樹上製作了一個我也說不清的裝置,總之就是能讓裝水的瓶子固定在上面,然後誰倒黴經過被澆一頭水;
例如,他躲在竹林叢裡,用彈弓打別人家的公雞,惹得十幾隻雞滿院子跑(我家的雞也被他偷襲過);我一直好奇,他的準頭是什麼時候練成的?
例如,他逗狗,結果是全村的狗看見他就躲著跑,我家的黑虎,多威風的一隻狗,被他逗得不敢從他家門前過;
例如,他嚇人,不是按照常規乘人不注意的時候猛的一嗓子,而是製作道具,什麼白床單啊,紅圍巾啊,黑帽子啊,能嚇得你幾天緩不過來。
總之,他惹的事情,讓他的父母每天都焦頭爛額,每天都有人到家裡來告狀,而他呢,也幾乎每天吃「竹筍炒肉」——用竹子打屁股。
但是,他就是劣性不改。
於是,他成為了其他父母教育孩子的負面教材,成為了家族長輩們見面就教訓的對象,成為了我們這些晚輩們鄙視的對象。
不知道轉變開始在什麼時候,總之就是突然之間,這孩子將所有的精力使用在學習上之後,他就開始穩居全校的第一名。從初三開始,一直到考大學,他都是全校第一名。
於是,他又成為了其他父母教育孩子的正面教材,成為家族長輩們讚揚的對象,也成為我們為之驚嘆的對象。
以前我不明白是什麼原因,成為媽媽之後,開始學習一些兒童心理的知識,才明白,這個孩子其實只是精力用錯了地方。
在小時候,他把精力和聰明才智都用在了捉弄人和調皮上面了,自然連連闖禍;到了初三,他開始將精力用在學習上,自然成績優秀。
這樣的孩子,其實智商很高,也很清楚自己的目的,甚至是有計劃地完成目的。他做地每一件事,都有安排,有目的,懂得籌劃和運算。
就拿他挖坑的事情來說吧,他首先得琢磨,如何挖?如何讓坑看起來更逼真?那時候電視沒有回放功能,他看一遍就得記住步驟,也著實不容易;
其次,他得計算時間,需要避開我,他需要觀察我的做事規律,哪個時間段經過哪裡?
第三,為了保證我一定能中計,他還需要觀察我走這條小路的印記,以便選擇恰當的挖坑地點;
第四,他還得注意別讓父母等人逮著,做這事需要隱蔽以及理由
……
一個小小的挖坑工作,想要成功,這得需要付出多少腦細胞?這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應該也鍛鍊了他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吧?
一個具備這些能力的孩子,無論他把精力使用在什麼地方,都能獲得不錯的成績。如果他們父母能夠早一點發現這個孩子的超常之處,早一些時候引導他將精力使用在學習上,或許能少擔心幾年。
如今,這個孩子已經是我們這裡遠近聞名的學霸了。
其實,熊孩子和學霸之間,可能真的只是一步之遙。有些熊孩子真的比那些聽話的孩子顯得聰明而機靈,他們做的那些荒唐事,其實也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將精力用對地方。
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就是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讓他們知道,人的精力有限,應該將精力用在最正確的位置上。
人們常說,「這孩子還沒有開竅」,或者說「這孩子終於開竅了,知道學習了」。其實,並不是孩子開竅了,而是孩子知道該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學習上了。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將精力使用在正確的地方呢?
第一種方法,榜樣的刺激力量。
我老公就絕對屬於那種被榜樣刺激而開始上進的那一類人。那一年他初二,他還在村裡四處遊蕩,成績屬於中下水平;那一年,他的目標還是去少林寺學習武功,懲惡揚善。
但是,他的哥哥考上大學了。這就猶如一聲平地驚雷,徹底把他從他的武俠夢中震醒。於是,拿出了平日裡偷練武術的勁頭,開始學習了。
就這樣苦笑一年,初三的時候居然考上了一中。只是很可惜,由於高考之前我公公去世,給他打擊太大,最後只考上了一個專科。他不願意復讀,也不願意上專科,就當兵去了。
好在,他學習的勁頭並沒有消失,在部隊又考上了軍校,當然是本科。
有一種孩子,他平時吊兒郎當,在大人眼裡好像整天無所事事,但其實心思縝密,觀察力強。他們在生活中訓練了自己的能力,儘管會闖禍,儘管會暫時落後,但他們的大腦可一直沒有閒著的。
第二種方法,他人的引導。
電影《心靈捕手》中的數學天才威爾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本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還是個問題少年,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都是挑釁和取消那些大學的學霸們。後來,還因為打架滋事被送進了看守所。
很顯然,這個數學天才將自己的精力和天賦用錯了地方。好在,數學教授藍波發現了他的數學天賦,並求助心理學教授尚恩。
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終於打開了威爾的心房,並在數學的道路上成績斐然。
看完電影,我很唏噓:如果威爾沒有遇到尚恩教授,他的人生會不會就是另外一番境遇?很大的概率就是他將在之前的狀態延續下,繼續扮演著問題少年的角色,可能更加頻繁地進出看守所,然後窮困潦倒過一生。
尚恩教授就是威爾地貴人,他為威爾指明了一條光明的大路,讓威爾的天賦不至於浪費在其他地方。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孩子都是被這樣的貴人指引上路的,也許是一個動作,也許是一句話,也許是一個眼神,都能讓一些迷途的孩子豁然開朗,清楚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三種方法,學習的成就感。
在人類社會,尤其是現代社會,學習是一件很捷徑的事情。先輩們留下的經驗和教育,他們通過一生甚至幾代人才得到的科學成果,我們都可以通過學習而得到,並免費使用。
因此,古往今來,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強調學習的重要性,都在告訴孩子們,一定要通過學習來增加自己的思想厚度。
於是,很多孩子通過學習,感受到了一種成就感,並逐步將學習當成是自己一生的目標。
我妹妹應該就是屬於這種情況,雖然她最後也沒有考上大學。不過她的經歷,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考上大學的那一年,我妹妹剛上初中,成績在班裡是中等,二十幾名的樣子。我上大學的第一年暑假,回家之後給她輔導。結果下學期的第一次月考,她就考了她們班的第三名。
獲得了極大榮譽感的妹妹,突然就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也不需要我的輔導了,一直以他們班前幾名的成績考入了高中。
可惜的是,她上高中的時候正好流行qq聊天,她沉迷於網絡聊天之中,學習一落千丈,最後和大學失之交臂。
第四種方法,學習的樂趣。
學習本身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所以很多人才會覺得學習很累,學習很無聊,學習沒意思。但有一部分卻能從學習中發現樂趣,尤其是從獲得知識中獲得樂趣。
我前面提到的「熊孩子」兼「學霸」,就是在初中的時候突然發現了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奮圖強的。
據他的父母說,他對化學非常著迷,初三增加化學後就開始好好學習,一直自己搗鼓。他能夠為了弄懂一道題而琢磨一個下午,一動不動,飯也不吃。
因為學科的相連性,他也開始對物理/數學等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現在正在做的研究,就是化學這一方面的,不過,我壓根就沒聽說過。
每個人的身邊總有一些這樣晚開竅的孩子,他們也許在童年時代曾做過一些荒唐的事情,曾是他人眼中的問題孩子,曾讓父母頭疼苦悶……但只要好好引導,告訴他們一條正確的路,他們也常常做出常人做不出的成就,達到一個普通人望塵莫及的高度。
當然,這個社會更多的是那些「熊孩子」依然在「熊」的路上越走越遠,有的成為萬千大眾中的一個,滄海一粒;有的卻歧途未返,成為社會的敗類。
但只要我們追問根源,都會發現,他們的童年生活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