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漢字非常的有意思,在造字的過程中有非常多的趣事。我們日常能用到的漢字數量只佔全部漢字的一小部分,所以其中難寫的字不多(也可能是大家有意規避自己不會寫的字吧),也就20畫左右就頂天了。但實際上中國漢字中有很多字的筆畫非常多,筆畫最多的一個字足足有64畫。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字是什麼字吧。
龍在中國古代是吉祥的象徵,是皇帝的象徵。現代簡體字的「龍」非常的簡單,只有五畫。但是繁體字的「龍」就沒有這麼簡單了,足足有16畫,寫法也非常的繁瑣碎,尤其是右半邊很多人都會寫錯。但是你知道「龍」是有很多疊字的嗎?
漢字中的疊字就是把相同的字組合到一起形成新的字,意思大體上都跟原來的字相關。兩個「龍」疊加到一起就是一個「龖」這個字念「da二聲」。意思是雙龍會,或者龍騰飛的樣子。三個「龍」疊加到一起就變成了「龘」這個字也念「da二聲」,也是指龍騰飛的樣子,正所謂「龍行龘龘」。
四個「龍」放在一起呢?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筆畫最多的漢字了。這是一個「」字,念作「zhe二聲」。這個字的意思就不是龍騰飛了,而是嘮嘮叨叨,吵吵鬧鬧,話很多的意思。說到這小編不得不感嘆一下了,實在是很佩服老祖先們造字時候的智慧,怎麼講呢?咱往下看。
中國漢字最早是一種象形文字,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有一種造字方法叫做形意字,就是字形和字義差不多。「龖」字和「龘」字都是龍騰飛是因為他們都是排好隊形的,就像大雁飛行一樣,要麼是一字,要麼是人字,很少有散亂的。
「」字就不一樣了,雖然四四方方,看起來規規矩矩,但是沒有一個領頭的,更像是四條龍割據一方在爭鬥的樣子,群龍無首怎麼能不嘮叨,吵鬧呢?看到這大家有沒有想要拍手叫絕的衝動呢?反正小編我是很佩服老祖宗們的智慧,你還知道什麼創造過程很有意思的漢字嗎?你還知道什麼筆畫多的漢字嗎?留言說說看吧。漢字曾差點被日文取代,魯迅、陳獨秀都表示支持,幸虧他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