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規模化養殖的進展,豬場對母豬生產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養戶對產能提高尤為關注。儘管近年來我國不斷引進高產母豬提高國內生產水平,但現場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得高產母豬的水平大打折扣。母豬的責任是繁殖仔豬,一旦出現繁殖障礙會大大增加豬群非生產天數。後備及經產母豬乏情率居高不下,產仔數下降、弱仔增加,甚至有部分母豬還未進行過初次配種就已經發生了子宮炎症,除了病毒和細菌導致的繁殖障礙性問題,母豬的亞健康也是此種情況的重要原因。
所謂母豬亞健康即母豬處於健康和已發病的中間狀態,機體已經出現相應的損傷但未表現明顯臨床症狀。
一、造成母豬亞健康的原因
母豬一年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懷孕和哺乳時合成代謝能力遠高於空懷期,部分散戶為節約成本使用劣質飼料造成母豬營養不良。旺盛的合成代謝也使得豬體內氧化應激加劇和積聚過量的代謝廢物損傷臟器功能,影響母豬健康。體內毒素超標損傷臟器功能。樊福好博士更是指出我國母豬機體普遍存在中毒指數偏高,嚴重影響了其產能的發揮。懷孕和哺乳時旺盛的代謝使得母豬對外來或內在毒素尤為敏感。
我們天天在談母豬中毒和毒素蓄積問題,那所謂的毒素到底從何而來?造成母豬體內毒素蓄積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重金屬超標,為應對高產母豬對微量元素的需求,飼料企業開發的高鉻、高銅、高錳和高鐵日糧,這些元素可以促進母豬繁殖性能,提升排卵數,為保證能攝取足夠元素,其添加量往往是實驗推薦劑量的3-5倍,過剩的攝入導致肝臟損傷和排出負擔。
2、黴菌毒素超標,根據建明工業的檢測數據,飼料中黃麴黴毒素、玉米赤黴烯酮、伏馬毒素、T-2毒素、麥角毒素等的檢出率為67—91%,超標率達4.7%—12.3%,187份樣品中黃麴黴毒素超標率最高,達到12.3%。尤其南方豬場,5-9月份降雨多,溫度高空氣溼度大,豬場儲存的玉米、麩皮、豆粕短短的20來天就會發生黴變。這也是造成母豬中毒的最主要原因。
3、過量的抗生素使用。為了應對藍耳病及血蟲病帶來的威脅,很多豬場形成了習慣性保健,即每月添加替米考星、泰萬菌素、磺胺類、阿莫西林等藥物進行預防,長期使用會使肝臟脂肪代謝能力下降和膽紅素(有毒)排出障礙,母豬產後大量使用的退燒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也會造成急性肝中毒和腎臟中毒。長期抗生素保健加重肝臟分解負擔和排除負擔。
4、妊娠母豬由於長期控料和缺乏纖維素來源普遍存在便秘現象,糞便稽留容易造成有害菌大量繁殖並產生細菌毒素;裂解死亡的細菌及寄生蟲也會釋放出大量內毒素從而加劇母豬機體中毒。
二、毒素蓄積與現場問題
母豬作為豬場的生產機器,筆者總結了母豬臨床表現與體內毒素蓄積相關的幾個方面供廣大讀者分析了解。
1、後備母豬發情時流出的豆腐渣似的分泌物,炎症究竟從何而來?後備母豬從未經歷過輸精卻已出現炎症,這和母豬體內黴菌毒素超標有關。子宮不僅是生殖器官,也是分泌器官,當體內毒素超出代謝能力後除了從糞便尿液排除,入血的毒素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子宮組織,刺激子宮腺體分泌排除部分毒素,子宮內膜附著的毒素刺激局部發生炎症反應。同時超標的玉米赤黴烯酮還會刺激子宮內膜上皮蛻化脫落,最終形成豆腐渣似的分泌物,此種炎症稱為無菌性炎症,如果病變的時間過長會導致卵巢及子宮發育遲緩或退化,嚴重影響留種率。
2、夏季來臨,母豬背部出血點增多甚至大面積紅疹,是附紅細胞體嗎?其實這不能一概而論。部分豬場按照附紅細胞體的方式用磺胺進行治療效果明顯,但有些豬場卻沒有什麼效果,原因何在?皮下出血點的本質是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的滲血,凡是能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的都會引起出血點。附紅細胞體引起毛細血管損傷和溶血,但飼料中的黃麴黴毒素,T-2毒素等超標時也會引起皮下出血點增多,尤其炎熱的夏季,熱應激和分娩應激使得母豬背部血流加快,免疫力下降,也加劇了對毛細血管的損傷造成出血點。這往往是母豬發生排毒障礙的標誌性表現。
3、筆者在擔任配種師項目組組長時,解剖了大量淘汰母豬的子宮,通過和養戶溝通發現,母豬膘情正常,發情正常,但配種後無法正常妊娠,反覆發情反覆配種,最終只能淘汰。通過解剖發現問題母豬子宮普遍存在嚴重的皮下水腫現象,造成此種現象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子宮炎預防治療不徹底持續炎性因子引起的子宮內膜水腫,另一方面和母豬自身蓄積過多毒素有關。分娩後的子宮有自淨功能,即通過增加子宮血流量使子宮腺分泌大量液體衝洗子宮惡露,如母豬體內毒素過多(黴菌毒素、藥物殘留、重金屬、細菌內毒素等),隨著子宮腺分泌物積聚在子宮內膜,刺激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和內膜、肌肉層的水腫,從而導致精子運動困難或胚胎難以著床造成配種失敗。
4、母豬產前乳房水腫。產前乳房水腫是懷孕後期隨雌激素升高的正常生理反應,但超過限度會造成產後泌乳下降甚至無乳。現代飼養模式導致母豬體內大量毒素和代謝廢物的蓄積會加劇乳房水腫的程度和比例。水腫的乳房會擠壓乳腺細胞發育空間,降低合成奶水數量。嚴重影響產後仔豬母源抗體獲得和斷奶重。
5、黴菌毒素超標引起的流產。長期便秘母豬有害菌代謝生成或細菌裂解產生的內毒素會刺激胎盤炎症和破壞胎盤屏障,黴菌毒素超標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引起全血液中毒,玉米赤黴烯酮會減少促黃體生成素和孕酮的生成,黃麴黴毒素造成胎盤屏障通透性增加和胎盤毛細血管出血,同時胎盤屏障功能下降。胎盤功能下降後容易引起細菌感染,根據感染的細菌不同子宮出現水腫、出血或化膿、累積到一定程度後表現為不同階段的流產。僥倖存活的仔豬出生後體質瘦弱料肉比高,難以養活。黴菌毒素還會抑制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產生免疫反應,降低抗體滴度,使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如藍耳、圓環、豬瘟、偽狂犬、乙腦等發病風險升高。
三、如何降低毒素帶來的問題
目前降低黴菌毒素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添加脫黴劑,但脫黴劑脫黴種類和脫黴效率並不能完全解決體內毒素問題(只是針對黴菌毒素)。最近幾年使用的過氧化氫酶、葡糖糖氧化酶、甘草甜素等通過在體內轉化激活解毒胺基酸(如葡糖糖醛酸)也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豬體內毒素的解毒主要是在肝臟進行的的,毒素的排出則是通過尿液、糞便甚至汗液來完成。肝臟的解毒不僅針對黴菌毒素,重金屬和過量抗生素的排出和轉化也是在肝臟完成。肝臟解毒的機理包括四個方面:氧化降解、膽汁運輸分泌、逐步釋放和吞噬作用,而這四個方面都和膽汁酸的足量供應有關。
膽汁酸中的去氧膽酸能大大激活肝臟內過氧化氫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承擔起氧化降解的責任;足量的膽汁酸促進肝內循環和肝腸循環,把重金屬和分解或未分解的有毒物質運出肝臟通過糞尿排出;而逐步釋放的解毒也是通過膽汁運輸來進行;依賴於膽汁酸這個清道夫,肝內枯否氏細胞能夠被激活和發揮正常的吞噬作用,去除血液運輸來的細菌內毒素。所以維持肝臟正常的生理功能,對保持母豬健康,消除亞健康帶來的繁殖障礙性問題尤為關鍵。
綜上所述,豬體毒素蓄積導致母豬亞健康,引起一系列繁殖障礙,嚴重影響產能提高。作為解毒排毒的關鍵肝臟在維護豬體健康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保證肝臟健康和正常功能是解決母豬亞健康的根本。膽汁酸在毒素降解和排除過程中發揮了清道夫和搬運工的角色,給母豬提供足量膽汁酸解決其亞健康從而保證發揮最大的生產潛力,不斷提高養戶豬場產能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