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和簡諧運動的物理學,這是宇宙萬物的開始

2020-11-27 李論科學

前幾期的文章我們介紹了顏色的奧秘、彩虹的物理學原理以及彩虹的顏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戳下面連結:一口氣搞懂︱雙彩虹,霓虹,微笑彩虹和月虹背後的物理學原理

下面的幾期文章我們將詳細介紹聲音的物理學原理,在這之前我們將用兩篇文章描述振動、簡諧運動物理學和波的物理學。

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振動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大到所有的宏觀物體(地震),小到基本粒子(熱運動、布朗運動)。

振動(又稱振蕩)是指一個狀態改變的過程。即物體的往復運動。在高中物理,可以定量研究(可以用公式法、作圖法、列表法給出確定數值)的只有四種最簡單的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拋體運動和簡諧振動。

當一個物體發生振動時,物體會從平衡位置來回移動。如果一個物體靜止不動,位置不發生任何變化,這時我們說這個物體上受到的淨力為零。所以,當我們給一個物體施加一個外力時,物體的平衡狀態會被打破,物體開始遠離平衡點,要麼發生勻速直線運動,要麼發生振動運動,物體在某一點後停止,然後回到平衡點,緊接著移動到另一邊,然後停止,然後再回來,如此往復運動……

振動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從我們車裡的搖頭娃娃、家裡的擺鐘、掉在地板上彈球、鞦韆上的孩子、在風中搖擺的樹,或任何其他搖動和搖擺的動作,通常這些物體要麼富有彈性,或者是一個像鐘擺一樣的物體。但是如果我們深入的研究,我們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在振動,即使是看起來靜止的固體。在固體中,粒子也在振動,只有在絕對零度(-273℃)時,所有運動將會停止。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是宏觀物理學的振動和周期運動。

周期運動

當物體的振動表現出規律和往復運動時,我們稱這種運動為周期性運動。物體在同一時間內沿著同一路逕往復運動,直到阻尼停止。彈簧上的配重是學習周期運動最好的例子,看上圖:

在上面的動畫中,我們先把配重拉到最低點也就是起始的位置,然後鬆手,從最低位置開始,配重會上升到平衡點,並經過平衡點,繼續上升,直到停止,這就完成了周期運動的一半;然後配重會在彈簧的恢復力和重力作用下改變方向,開始返回,在返回的過程中,配重會再次經過平衡點,並回到底部最低點。所有的過程我們稱之為一個循環,總共由4個部分組成。

配重完成一個循環的時間叫做周期。

由於運動的過程是以秒為單位度量的,所以周期的單位也是秒,我們用大寫字母T來表示。如果我們把這個定義反過來問:在一段時間內發生了多少個周期的運動?那麼我們就有了另外一個衡量周期運動的物理量:頻率。頻率用f表示,單位為赫茲(Hz)。周期與頻率的關係如下:

周期和頻率存在直接的聯繫。周期是完成一個完整的循環運動所需要的時間,頻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周期數。如果我們知道其中一個物理量就很容易得到另外一個。

在周期運動中還會經常提到的另一個定義:振幅。上文中的彈簧配重的最大位移,這就是振幅。用大寫字母A表示,單位為米(m)。

振幅是一個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簡諧振子(運動)

關於彈簧,上文已經講了一些基本的常識,現在介紹一下簡諧運動。

彈簧的一端連接一個重物,而另一端連接到一個剛性支架上。當系統靜止在平衡位置時,作用在重物上的合力為零。質量從平衡位置發生位移時,彈簧會產生一種使整個系統恢復平衡的彈力,這就是我們熟知的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說明了拉伸或壓縮彈簧所需的力(F)與發生的位移X成線性關係。彈簧的彈力總是跟配重運動方向和位移X的方向相反,因為當彈簧被壓縮時,彈力把整個系統往下推,當彈簧被拉長時,彈力會把整個系統往回拉,彈力趨向於使系統恢復平衡。這就是公式F =- kx有個負號的原因。

在公式中F(單位為牛頓)為恢復力(彈力),x為位移(單位為米),k為彈性係數,該常數取決於彈簧的材料。

我們來看看整個運動過程:

當我們把一個重物掛在彈簧上,系統處於靜止,這時重物處於平衡位置,合力為零。因為彈簧的力等於把物體拉向地面的力。這時我們從平衡位置將重物移開然後鬆手,重物會受到彈簧所產生的淨恢復力,重物會向平衡位置移動。越接近平衡位置,恢復力就越小,直到在平衡位置降為零,這時加速度為零。在我們剛鬆手時,加速度最大,這就是簡諧運動的起點。

在重物到達平衡時,由於動能的原因,彈簧會被壓縮,重物繼續向上運動。當彈簧壓縮時,向下的加速度增加,恢復力使重物減速,直到重物在振幅處停止,此時向下的加速度再次達到最大值,重物開始下降,而加速度也再次下降,直到再次達到平衡位置時降為零。當重物經過平衡位置時,開始減速,直到到達開始時的底部振幅。

如果整個過程中沒有能量損失,運動就會一直重複,我們就有了一個簡諧振子。由於阻尼會造成能量損耗,振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小,直到最後為零,運動也將停止。

一個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一條直徑上的投影所做的運動即為簡諧運動。

這個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是怎麼樣的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一個物體靜止時有勢能,有速度時有動能,我們就能很容易地理解這個運動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我們來看下圖:

總能量是動能和彈性勢能的和。我們從振幅的最低位置開始,物體是靜止的。因為此時速度為零,所以沒有動能,整個能量是勢能。當物體開始運動時,勢能減小,而動能隨著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平衡狀態時,勢能為零,整個能量為動能。當物體繼續上移到振幅較高的位置時,動能減小,勢能增加,直到上升到振幅的位置,動能為零,整個能量都是勢能

我們發現,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具有周期性。我們可以解微分方程得到三角函數解。

上圖都是微分方程的解和角頻率ω= 2πf。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位移從振幅開始,速度從0開始,加速度從最大值開始。函數是周期性變化的。

現在我們來看一個關於周期和頻率的重要問題。也就是周期和頻率的決定因素是什麼?如果我們改變質量,運動會改變嗎?如果我們有相同的質量,但增加振幅,運動會改變嗎?

周期和頻率與振幅無關

不管你把重物向下拉幾釐米還是幾米,周期和頻率都是一樣的。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這樣。我們知道,角頻率是ω= 2πf,我們也知道角動量取決於質量和彈簧常數,如以下公式所示: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兩個公式結合起來,看看會得到什麼。

總結

就像我們一開始說的,為了得到聲音,我們首先需要討論波,討論波之前,我們需要了解振動。上文我們已經講述了振動以及從位移、加速度到能量和頻率的簡諧運動。下篇文章我們就說一下波的物理學。

相關焦點

  • 【物理科普】振動和簡諧運動的物理學
    振動(又稱振蕩)是指一個狀態改變的過程。即物體的往復運動。在高中物理,可以定量研究(可以用公式法、作圖法、列表法給出確定數值)的只有四種最簡單的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拋體運動和簡諧振動。當一個物體發生振動時,物體會從平衡位置來回移動。如果一個物體靜止不動,位置不發生任何變化,這時我們說這個物體上受到的淨力為零。
  • 如何通俗地理解「簡諧振動」就是「圓周運動」的投影?
    如圖1.18,設一小球從A點開始在豎直平面上按逆時針方向沿「單位圓」軌跡做勻速圓周運動,有一水平方向的平行光照在小球上,在豎直平面上生成了一個小球的投影,投影在上下振動。若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角速度為w,經過某.一時間t1 小球到達位置P,連接質點的半徑在這段時間中所掃過的角度φ =wt1,可得,x1= R sinWt。從圖中可知,xn就是1時刻小球的投影所振動的位移。對任意時間t,投影振動的位移xx=Rsinwt。根據三角函數知識可知,x-t圖 象是一條正弦曲線。因此,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某一直徑方向上的投影的運動,是簡諧運動。
  • 物理知識|力學-機械振動-1.簡諧振動
    [預習要點]了解"振動」「機械振動」"簡諧振動」的定義。機械振動是研究對象在某一中心位置附近的來回運動(平動或轉動),歸屬於機械運動,所以之前平動或轉動的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都適用於機械振動。簡諧振動是位置(線位移或角位移)隨時按正弦(或餘弦)規律變化的機械振動,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周期性運動。知道研究簡諧振動的意義:複雜振動可以分解成多個簡諧振動;多個簡諧振動可以合成複雜振動(類比直線運動合成曲線運動的思想)。振動的學習很重要,對後期機械波、波動光學等等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 高中物理:簡諧運動
    一、簡諧運動1、機械振動(1)平衡位置:物體振動時的中心位置,振動物體未開始振動時相對於參考系靜止的位置,或沿振動方向所受合力等於零時所處的位置叫平衡位置
  • 簡諧運動
    )首先,根據定義,物體受力大小與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的振動就是簡諧運動。生活中,簡諧運動的例子很多,比如彈簧振子。和上面的波函數一樣,因為在與平衡位置距離相等的位置有兩個,只要想像一下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有平方這個抵消正負的東西存在。在簡諧運動中,ω代表振動的快慢。
  • 簡諧振動的特點及證明
    簡諧運動定義:物體在跟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並且總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覆力作用下的振動,叫做簡諧振動。F回=F合,軌跡是曲線時F回≠F合③平衡位置≠平衡狀態K:回復係數 ①彈簧振子,K為勁度係數②單擺,K=例1、斜面光滑,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斜面上,下端掛一質量為m的小球,向下拉動小球,釋放後小球來回振動
  • 基於MATLAB 的簡諧振動合成圖形的動態演示
    在傳統教學的過程當中,簡諧振動的合成通過示波器來觀察,其合成圖像往往與理論值有較大偏差,其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1.1 課堂時間緊迫,圖像合成演示的直觀顯示多要在實驗課當中進行操作,不利於學習的及時記憶和直觀了解。1.2 電路布線不合理引起的交叉幹擾、電感漏磁容易引起合成圖像失真。1.3 示波器無法合成及演示三維簡諧振動的合成圖像。
  • 利用VC++模擬示波器實現簡諧振動合成
    1.1 同方向簡諧振動的合成同方向的兩個簡諧振動的合成可分為同頻率與不同頻率的兩種情況。(1) 同方向、同頻率的簡諧振動的合成。  兩個簡諧振動的表達式分別為:x1=A1cos(2πft+φ10)和x2=A2cos(2πft+φ20),其中A1、A2、φ10、φ20、f分別表示兩者振動的振幅、初相位和頻率。
  • 利用VC++模擬示波器實現簡諧振動的合成
    1 簡諧振動合成的原理簡諧振動是最基本最簡單的振動,在實際問題中,常會遇到一個質點同時參與幾個振動的情況,即振動的合成。振動合成問題比較複雜,一般只研究幾種簡單情況簡諧振動的合成[3]。1.1 同方向簡諧振動的合成同方向的兩個簡諧振動的合成可分為同頻率與不同頻率的兩種情況。(1) 同方向、同頻率的簡諧振動的合成。
  • 高中物理課本中簡諧運動的分析方法
    ,注意k不等同於彈簧的勁度係數,是由振動裝置本身決定的常數;動力學特徵也是判斷某機械運動是否為簡諧運動的依據。2. 運動學特徵:機械能守恆,注意振動物體通過平衡位置時勢能為零的說法不夠確切,應說成此位置勢能最小。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簡諧波特殊點振動速度和加速度
    05-02-02_簡諧波特殊點振動速度和加速度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在上一期波動方程基本參數求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一下對于波動方程基礎公式應用的熟練程度,並試著說明一下波動和振動方程參數的相關性原理,通過最近幾期內容的深入探討,共同研究波動方程中各個質點的運動情況
  • 複雜的簡諧運動,是如此的形象簡單
    於是這座橋不得不關閉,工程師花了近兩年時間才把問題解決,所以,千禧橋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工程師沒有遇見到這個問題?答案在于振動。更具體地說,它與間歇運動有關,那是一種遵循特定的,一致的模式的振動,我們先用物理學家們常用的模式來描述間歇運動,一個球連著一個彈簧,它們水平放在桌子上,當它靜止平放時,它處於平衡狀態,當你拉動球,使它連著的彈簧伸展,然後鬆手,球就會一直做往復運動,如果沒有摩擦的話,彈簧使它做的這個往復運動就是簡諧運動關於做簡諧運動的球
  • 物理知識|力學-機械振動-1.簡諧振動典型例題
    例2 (綜合問題) -輕彈簧的倔強係數為k,其下端懸有一質量為M的盤子.現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從離盤底h高度處自由下落到盤中並和盤子粘在一起,於是盤子開始振動.(1)此時的振動周期與空盤子作振動時的周期有何不同?(2)此時的振動振幅多大?(3)取平衡位置為原點,位移以向下為正,並以彈簧開始振動時作為計時起點,求初位相併寫出物體與盤子的振動方程.
  • 高中物理 | 11.2簡諧運動的描述詳解
    振幅是指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是表徵振動強弱的物理量。單位時間內完成全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單位是赫茲(Hz),1Hz=1s-1周期和頻率都是描述振動快慢的物理量。周期越小,頻率越大,表示振動得越快。周期和頻率的關係是:
  • 高考物理必考簡諧運動知識點總結,預複習必備!
    1、機械振動(1)平衡位置:物體振動時的中心位置,振動物體未開始振動時相對於參考系靜止的位置,或沿振動方向所受合力等於零時所處的位置叫平衡位置。(2)機械振動:物體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復運動,叫做機械振動,通常簡稱為振動。(3)振動特點:振動是一種往復運動,具有周期性和重複性。
  • 簡諧運動的六種圖象
    簡諧運動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運動的周期性,本文以水平方向彈簧振子的簡諧運動為情境,用圖象法描述其位移、速度、加速度及能量隨時間和空間變化的規律,從不同角度認識簡諧運動的特徵。運動情境:如圖1,彈簧振子在光滑的水平面B、C之間做簡諧運動,振動周期為T,振幅為A,彈簧的勁度係數為K。
  • 簡諧振動的對稱性
    3、對稱性:(1)關於平衡位置對稱的兩點物理量大小一定相等(2)時間也對稱相等例1、一彈簧振子做簡諧運動,O為平衡位置,當它經過O點時開始計時,經過0.3秒,第一次到達M點,再經過 0.2秒第二次到M點,則振子的周期為( )A、0.53s B、1.4s C、1.6s D、3s例2、如圖質量為m的木塊放在彈簧上端,在豎直方向上做簡諧運動,當振幅為A時,
  • 高中物理 | 11.1簡諧運動詳解
    小球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復運動,是一種機械振動,簡稱振動。這樣的系統成為彈簧振子。 ②小球的運動是平動,可以看作質點。 ③彈簧振子是一個不考慮摩擦阻力,不考慮彈簧的質量,不考慮振子(金屬小球)的大小和形狀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微觀世界分子原子粒子為什麼都在振動或運動?
    有網友問:都說分子振動,原子振動,粒子振動,為什麼振動?本質是什麼?運動是這個世界的根本屬性,而振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最簡單的運動形式有四種,即勻變速直線運動、拋體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和簡諧振動。其中,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和拋體運動是不可重複的運動,因此是運動狀態是拓撲關係;而圓周運動和簡諧振動看起來可以重複更簡單,其實不然。後兩種運動只是從宏觀上看是周期性的可重複的,但在微觀上則更為複雜,是拓撲的不可重複的。振動是宇宙普遍存在的現象,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都有振動發生。
  • 三分鐘看懂「超弦理論」,萬物的本質只是振動的能量而已
    量子力學描述的是微觀世界(例如原子量級大小的物質)的現象和規律,在量子力學中的萬有引力小到完全可以忽略,而廣義相對論涉及到宏觀大尺度的物體運動包括了空間的扭曲產生了「引力」這種現象。當科學家討論到宇宙大爆炸的時候(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和爆炸的瞬間),這一現象既屬於微觀尺度又屬於宏觀尺度,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矛盾就出現了,兩者把物理定律搞的一團糟,開始有點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