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把連在一起的彈簧和小球穿在水平杆上,彈簧左端固定在支架上,小球可以在杆上滑動。小球滑動時的摩擦力可以忽略,彈簧的質量比小球相比也可忽略。把小球拉向右方,放手這樣就成了一個彈簧振子。
①小球原來靜止的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小球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復運動,是一種機械振動,簡稱振動。這樣的系統成為彈簧振子。
②小球的運動是平動,可以看作質點。
③彈簧振子是一個不考慮摩擦阻力,不考慮彈簧的質量,不考慮振子(金屬小球)的大小和形狀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1)振動物體的位移是指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處的有向線段,可以說某時刻的位移。
振動物體的位移與運動學中位移的含義不同,振子的位移總是相對於平衡位置而言的,即初位置是平衡位置,末位置是振子所在的位置。因而振子對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始終背離平衡位置。
(2)振子位移的變化規律
振子的運動
A→O
O→B
B→O
O→A
對O點位移的方向
向右
向左
向左
向右
大小變化
減小
增大
減小
增大
(3)記錄振動的圖象
①用頻閃照相的方法。因為攝像底片從下向上勻速運動,底片運動的距離與時間成正比,因此可用底片運動的距離代表時間軸。振子的頻閃照片反映了不同時刻振子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也就是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②在彈簧振子的小球上安裝一隻繪圖筆,讓一條紙帶在與小球振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勻速運動,筆在紙帶上畫出的就是小球的振動圖象。
這種方法在實際中有著很重要應用。如醫院裡的心電圖儀、地震儀中繪製地震曲線的裝置等,都用類似的方法記錄振動情況。
彈簧振子的位移——時間圖象是一條正(餘)弦曲線。
如果質點的位移與時間的關係遵從正弦函數的規律,即它的振動圖象(x-t圖象)是一條正弦曲線,這樣的振動,叫做簡諧運動。
簡諧運動是機械振動中最簡單、最基本的振動。彈簧振子的運動就是簡諧運動。
(多項選擇)某時刻的波形圖.圖是一個彈簧振子的示意圖,O是它的平衡位置,在B、C之間做簡諧運動,規定以向右為正方向,圖是它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下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t=2s時刻,它的位置在O點左側4cm處
B.t=3s時刻,它的速度方向向左
C.t=4s時刻,它的加速度為方向向右的最大值
D.它的一個周期時間為8s
1. BCD
根據振動圖像可知是從經過B向左計時,T=8s,因此從B到O要0.25T即2s,其位置應該為X=0cm,故A錯;
T=3s時,質點在O到C圖中,所以它的速度方向向左;t=4 s時刻,質點在C處,位移向左最大,所以回復力與位移方向相反,即它的加速度為方向向右的最大值,C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