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科技大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SpaceX 公司星鏈計劃,致力於為全球偏遠地區的民眾提供高速低延遲的衛星寬帶連接,同時,由於其便捷高效和快速部署的特點,星鏈計劃很可能會成為一場全球電信領域的革命性工程,為此,馬斯克收穫了無數的點讚,同時,也收穫了大量的批評。那些批評者擔心,當星鏈計劃最終建成後,多達42000顆衛星可能會成為地基天文學的災難性事件,而那些已經廢棄的星鏈計劃衛星也可能成為空間垃圾,影響到其他太空飛行器的安全。
成千上萬的星鏈計劃衛星是否確實影響了地基天文學的觀測效果,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即使這些數量龐大的衛星沒有給現代天文學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當它們有一天完成使命成為空間垃圾的時候,卻可能真的會給其他太空飛行器造成威脅,而最新的一項研究就認為,儘管星鏈計劃遠遠沒有建成,但是已經發射的衛星中,可能有多達3%的衛星已經失效。
公開的資料顯示,星鏈計劃目前已經發射的衛星數量超過了800顆,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月大約120顆衛星的數量急劇增加,按照馬斯克的計劃,當星鏈計劃最終建成時,全部衛星星座的數量將達到42000顆,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射到地球軌道的全部太空飛行器的20倍還要多。數量龐大的衛星星座,不僅嚴重影響到地基天文學的觀測效果,受到天文學家的廣泛質疑,甚至有一位科學家在社交媒體上對馬斯克破口大罵,稱馬斯克是一個「混蛋」,而且那些已經退役的衛星也可能成為地球軌道上太空飛行器的最大敵人。
今年5、6月間,SpaceX曾經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了一份備忘錄,聲稱星鏈計劃已經發射的衛星中已經有「幾顆」失去了動力,此外沒有更多的信息。但是根據一直跟蹤星鏈計劃衛星軌道的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CfA)的天體物理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Jonathan McDowell)的研究報告,星鏈計劃衛星中有3%已經失效,無法提升軌道,並且也無法自行脫離軌道,成為名副其實的太空垃圾。
喬納森·麥克道威爾
喬納森·麥克道威爾在報告中認為,雖然3%的故障率似乎並不令人震驚,但是考慮到星鏈計劃龐大的衛星數量,這個故障率仍然造成了現實的隱患,因為當它們失去動力之後,要完全脫離地球軌道墜入大氣層燒毀,需要3-5年的時間,而在其存續期間,這些太空垃圾將成為現代太空飛行器最險惡的敵人,甚至能夠威脅到像國際空間站這樣的大型空間設施和太空人的生命安全。
馬斯克曾經說,所有的星鏈計劃衛星都搭載有霍爾推進器,當衛星服役期結束後,可以通過霍爾推進器將衛星推離當前軌道墜入地球大氣層燒毀,但是難免有一些衛星的動力設備出了故障,從而不得不面臨成為太空垃圾的命運。
目前,星鏈計劃已經在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國開始大範圍公開測試,預計將從2021年開始對全球高緯度地區提供商業服務。星鏈計劃尚未全面建成,據說馬斯克已經開始著手考慮能夠為火星提供寬帶服務的計劃了,看來,著急「回家」的馬斯克,為了能夠早日移民火星安享晚年,可管不了那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