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界報導:
SpaceX的星鏈計劃已經發射了很多顆衛星,平均每月發射一次,每次發射六十顆衛星。馬克思表示,在今年的下半年會推出星鏈寬帶衛星網際網路服務。星鏈計劃的知名度很高,這讓衛星網際網路這個詞也引發了大眾的關注。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國也正在加速推進通信衛星網際網路當中。
衛星網際網路需要依賴衛星通信,將一定數量的衛星發射上太空中,建立一個衛星網將全球籠罩在其中,就能夠構建一個能夠實時處理信息的大衛星系統。該衛星系統能夠實現向地面和天空中的終端提供寬帶網際網路等一些通信服務的新型網絡,並且具有覆蓋面廣、延時率低、成本低等一些優勢。
中國自然是不能夠放棄進入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的機會。根據報導,中科算相關的負責人表示,天空資源的競爭一直很激烈,在低軌道的寬帶通信系統,不僅僅只是一個技術問題,還與政治、商業等許多的因素有關。
想要建立一個能夠籠罩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需要的衛星數量之至少為八百顆,才能夠在部分的地區開展衛星網際網路商業服務。並且在達到足夠數量之前,衛星網際網路很難獲得收入,這就意味著這個項目投入的資金高,需要投入數百億甚至是上千億,在後期才能夠慢慢地產生收入。
其實之前中國也有一些航天企業和民營的衛星公司提出過衛星網絡計劃,不過想要組網需要投入巨額的資金,幾乎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具有能力獨立的組網,並且投入資金只是前期的工作,後期需要將成本大幅度降下去。
所以,中國版本的星鏈計劃需要國家進行牽頭、提供資金,並且需要多家央企和民營企業共同完成衛星組網供應商。衛星網絡的大甲方需要由國家擔當,其他的企業則是整個衛星網絡的供應商,想要提升衛星網絡的建成速度關鍵就是合併,因此在上海成立了一個叫做 &34; 的央企集團。
有關領域的投資者稱,其實這個概念在2018年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在2019年才開始開展實質性的工作,從那個時候開始,這個衛星網絡的項目就變得越來越明確。在今年四月份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到新基建當中,被業內的人士認為這消除了商業航天領域之前在政策方面存在的一些風險。有業內人士也認為,這項政策有利於一些國字號的基金入場。
有投資人表示,從去年開始衛星網際網路的就已經開始整合項目,如今項目已經逐漸的明確、細化了。目前衛星和地面終端的招標任務已經完成,如今衛星公開表示開始製作第一批的樣機,如果順利進行,那麼今年年底能夠將第一批組網的驗證星發射,明年有希望能夠正式開始進行組網工作。
公司積累的底蘊以及產業鏈的成熟,都是SpaceX的星鏈計劃能夠得到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不過如今中國的商業衛星公司並不具備SpaceX的星鏈計劃的亮點,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參照星鏈計劃,創造出屬於中國的衛星發展道路,是值得大家關注的一個問題。
來源:線上採編,如涉及版權問題或者尋求報導,請及時聯繫歐界傳媒網 o2ojie.com!
歐界傳媒丨 Jie Media
八年專注有深度的網際網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