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冠縣在基本農田種櫻桃領大額補貼,山東成立聯合調查組_杭州網

2020-12-06 杭州網

北京日報客戶端訊 12月2日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發《地佔了,錢花了,櫻桃呢》節目後,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省直有關部門和聊城市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赴聊城市冠縣調查節目反映問題。下一步,將根據調查情況依法依規處理。調查處理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更多閱讀】

焦點訪談丨補貼領了、農田佔了,櫻桃地裡卻不見櫻桃是咋回事?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種植櫻桃,獲得了不錯的效益。2016年,聊城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給所屬各縣都下達了造林綠化任務,冠縣藉此機會發展經濟林,出臺了一系列補貼政策,大力扶持發展櫻桃產業栽培。2017年,在東古城、北館陶兩個鄉鎮就新增了幾千畝大櫻桃。如今,3年多過去了,記者前不久去冠縣採訪,發現那裡很多原本應該有櫻桃樹的地方,櫻桃樹都不見了。

11月初,記者來到冠縣東古城鎮和北館陶鎮走訪調查,很多2017年種下櫻桃樹的地塊上卻不見櫻桃樹的蹤影。

據村民介紹說,2017年,北館陶鎮和東古城鎮緊鄰著章衛河大堤的二三十個村莊都種了櫻桃,一共有3000多畝。現如今,很多地方的櫻桃樹都死了,有的地塊種上了麥子,有的地塊一直撂荒著,前不久才有人把荒草處理乾淨,到現在還沒種上農作物。記者沿著章衛河大堤走訪了十幾個村莊,大部分村莊都沒有了櫻桃樹,只有個別村莊還剩下一些。

這是誰種的櫻桃樹?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記者在冠縣林業局了解到,2016年,聊城市要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市裡下達任務,要求冠縣在2018年6月以前,新增造林綠化面積48406畝。為了完成這一造林綠化任務,縣裡決定在緊鄰章衛河大堤的一側,建200米寬的經濟林帶。於是,章衛河大堤東側的東古城和北館陶兩個鄉鎮就流轉出了3200畝土地種櫻桃,從佔地面積上看這可不是個小打小鬧的項目,那麼,這麼大數量的流轉土地都是什麼地呢?記者來到流轉土地最多的東古城鎮南李莊村,這裡流轉了580多畝土地。

事實上,不僅南李莊的櫻桃林是基本農田,整個章衛河大堤東側的3200畝櫻桃林,基本上都是基本農田。按照我國《土地管理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的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近幾年,國家也在相關文件中多次強調,要堅決制止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等行為,要保護好永久基本農田。那麼,作為冠縣創建森林城市的相關部門,又是如何決定在章衛河大堤東側的基本農田裡種果樹的呢?

山東聊城市冠縣林業局黨組成員朱金國說:「當時聊城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意見,對土地性質並沒有要求。首先安排的任務我們要完成,道路、河渠都有要求的,說做200米,就按要求做200米。」

事實上,記者注意到,在聊城市下發給縣裡的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文件中,並不是對土地性質沒有要求,而是特別提到要完善土地保障政策,農田林網和水系綠化建設用地由當地政府解決,並納入林地管理。而且土地利用必須依法行事,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看來,為了完成市裡的造林綠化任務,當地不惜違背基本農田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拍腦袋決定在章衛河大堤東側的基本農田上種果樹。如此大的項目,不僅拍腦袋做決策,當地還拍胸脯出臺了優厚的經濟林獎補政策。

朱金國說:「獎補資金分三塊,100畝以上的,光獎苗錢每棵15塊錢;300畝以上的,獎兩年苗錢;500畝以上的,除了獎兩年的苗錢之外,再補助3年地租,每畝每年300塊錢;1000畝的跟上面政策一樣,補充3年地租,每畝每年1000塊錢。」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這個項目上,政府的補貼力度很大。以流轉土地1000畝以上來計算,第一年給農民的青苗補償300元由政府補貼,每畝每年再補貼土地流轉的費用1000元,連續補貼3年,這些錢由政府直接補貼給農民。另外,還給承包方苗木補貼,每棵樹苗每年補貼15元,連續兩年,也就是說,承包方頭3年不用承擔任何土地費用,還能連續兩年領取苗木補貼。

3000多畝的造林綠化大項目,不惜違法佔用基本農田,還給出了相當優惠的補貼政策,最終這個活交給誰來幹了呢?據記者調查,東古城鎮流轉了1600多畝土地,承包給了一家名叫瑞安達的公司;北館陶鎮流轉了1500多畝土地,承包給了一家名叫佰特的公司。記者在網上查到,這兩家公司都是在承包土地種櫻桃前新註冊成立的公司。瑞安達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農作物種植和農產品購銷,而佰特公司的經營範圍則是櫻桃種植與銷售,都是專門為種櫻桃成立的公司。

但令人奇怪的是,當記者找到兩家公司時,他們表示,此前都沒有種植過櫻桃,更談不上有種植和管理櫻桃樹的經驗。

山東冠縣佰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閆光力說:「我以前沒有種過櫻桃,種過15年蘋果樹,咱這兒都沒有種過櫻桃。」

山東冠縣瑞安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剛印說:「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種植這一塊業務我也懂一點,不能說全懂,都是我在網上諮詢,網上查樹什麼時候剪,然後僱人過去剪。」

像這樣的兩家沒種過櫻桃的企業,是怎麼承包了這麼大片地來種櫻桃的呢?

山東聊城市冠縣北館陶鎮副鎮長姚振軍說:「公司怎麼選,這麼長時間我也想不起來了,有三四年時間了。我是直接跟公司接觸的,公司什麼時候成立的,經濟實力怎麼樣,我不了解。」

到底這樣的兩家公司是怎麼招來的,兩個鄉鎮始終沒有說清楚。據了解,2017年,兩家公司在流轉來的3200畝地裡種上了櫻桃,剛開始長勢還算不錯,第三方公司2018年和2019年兩次對種下的櫻桃樹進行了驗收。兩次驗收過後,當地連續兩年分別給兩家公司發放了苗木補貼。

2018年和2019年,兩家公司連續兩年從當地政府領取的苗木補貼約470萬元,可補貼發放完了以後,問題來了,兩家公司種下的櫻桃苗都不約而同出現了苗木死亡的現象。

據技術人員說,北館陶鎮佰特公司的櫻桃樹因為蟲害,樹苗死了一多半,而東古城鎮瑞安達公司對櫻桃樹苗死因則另有說法。

李剛印說:「技術不能說不欠缺,自然災害這一塊也很厲害,寒流、暖冬這一塊,蟲蛀、蟲咬各方面原因,不能說管理出現問題,但是自然因素比較大。」

由於不懂如何應對櫻桃栽種和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櫻桃樹死了大半。從2019年開始,兩個鄉鎮兩家公司分別把沒有死的櫻桃樹苗集中移栽到了幾片地塊,這就出現了此前記者看到的,大部分種櫻桃的村莊沒有了櫻桃樹的情況。

據當地估算,北館陶鎮當初種下的1500多畝櫻桃樹還剩600來畝,東古城鎮當初種下的1600多畝櫻桃樹也只剩七八百畝。

這兩個鄉鎮從2017年種下3200畝櫻桃開始,倒是拿出了不少錢,給農民的青苗補貼費96萬元,每年每畝1000元的土地流轉費連續補貼3年960萬元,給承包方的苗木補貼費約470萬元,三項加起來政府支出超過1500萬元。

看來冠縣這個規模不小的櫻桃種植項目在設立之初,沒有考慮到種植的風險,對承包方也沒有經過認真核查,在和兩家公司籤訂的合同上,沒有針對苗木死亡的情況作出約定,也沒有更多的限制條款。也就是說,為完成創建森林城市的綠化項目,3200畝櫻桃只要種上了,當地就算完成任務,老百姓有補助,企業還能拿到補貼。至於驗收後苗木是死是活,似乎沒人關心。現在,3200畝櫻桃只剩下1000來畝,其它流轉的土地又陸續退回給了農民。政府的錢花了,項目做完了,樹,一多半都死了。

乘著政策的東風,發展當地的經濟,本無可厚非。但從章衛河大堤外側建設200米經濟林這件事情來看,不僅涉嫌違反土地政策,而且從招標到種植再到管理也是一錯再錯,造成如今櫻桃地裡不見櫻桃的問題,勞民傷財。現在回過頭來看,再好的政策,再便利的條件,都應當嚴守法律底線,都要進行充分的調查論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預估,設計可行性方案,才能避免一些「事前拍腦袋決策、事中拍胸脯保證、出事後拍屁股走人」的「三拍」情況。

相關焦點

  • 「地佔了 錢領了 櫻桃呢?」後續:山東展開調查
    原標題:「地佔了,錢領了,櫻桃呢?」後續:山東展開調查 板塊輪動加速,行情熱點難把握?去東方財富APP抓今日投資機會>>「地佔了,錢領了,櫻桃呢?」後續:山東省成立聯合調查組展開調查12月2日《焦點訪談》欄目報導了山東省冠縣違規在基本農田裡種植櫻桃樹(焦點訪談丨補貼領了、農田佔了櫻桃地裡卻不見櫻桃咋回事?),負責管理櫻桃樹的公司獲得470多萬元苗木補貼款後,櫻桃樹卻越種越少的相關問題後,山東省連夜成立調查組連夜趕赴冠縣進行調查。
  • 山東省成立聯合調查組對冠縣種植櫻桃問題展開調查
    來源:中國青年報相關新聞:焦點訪談丨地佔了 錢花了 櫻桃呢2日,央視節目裡報導了 山東省冠縣在基本農田裡種植櫻桃樹,負責管理櫻桃樹的公司獲得470多萬元苗木補貼款後,櫻桃樹卻越種越少的相關問題,當天,山東省成立了調查組連夜趕赴冠縣進行調查。
  • 焦點訪談丨補貼領了、農田佔了 櫻桃地裡卻不見櫻桃 咋回事?
    11月初,記者來到冠縣東古城鎮和北館陶鎮走訪調查,很多2017年種下櫻桃樹的地塊上卻不見櫻桃樹的蹤影。據村民介紹說,2017年,北館陶鎮和東古城鎮緊鄰著章衛河大堤的二三十個村莊都種了櫻桃,一共有3000多畝。
  • 地佔了,錢花了,櫻桃呢?
    2016年,山東聊城冠縣發展經濟林,大力扶持發展櫻桃產業栽培,於是新增了幾千畝櫻桃林。如今,記者探訪發現,那裡原本應該有櫻桃樹的地方,櫻桃樹都不見了……2日晚,《焦點訪談》節目揭露當地勞民傷財,不僅侵佔基本農田,且發放上千萬元補貼一事。
  • 「消失的櫻桃林」別等被曝光了才去調查
    12月2日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發《地佔了,錢花了,櫻桃呢?》節目後,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省直有關部門和聊城市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赴聊城市冠縣調查節目反映問題。下一步,將根據調查情況依法依規處理。調查處理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封面評論|冠縣櫻桃樹鬧劇,是必須倒查問責的「亂作為」樣本
    蔣璟璟近日,據央視《焦點訪談》節目披露,2017年,山東省聊城市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給所屬各縣都下達了造林綠化任務,冠縣兩個鄉鎮藉機發展經濟林,佔用基本農田栽種了3200畝大櫻桃。然而,3年多時間過去了,記者發現,很多櫻桃樹都死了,3200畝櫻桃只剩下1000來畝,其它流轉土地陸續退給了農民。政府的錢花了,樹,一多半都死了。目前,當地已組成聯合調查組展開調查。「地佔了,錢花了,櫻桃沒了」,一出驚天鬧劇,牽出了地方治理的一團亂麻。冠縣的一波逆天操作,一再違規、膽大包天,到頭來仍是一地雞毛。
  • 櫻桃事件央視曝光後的反思:佔用基本農田種植果樹,這事能幹嗎?
    近日,央視欄目《焦點訪談》播出一期引發全網關注的熱點新聞:《地佔了,錢花了,櫻桃呢》。該節目講述2016年山東省聊城市為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給所屬各縣下達造林綠化任務。其中,冠縣藉由發展種植業經濟,不僅流轉了3000多畝的土地用來種植櫻桃(注意的是,這些土地性質基本屬於基本農田),還出臺了一系列補貼政策,加大政府幫扶力度。但是,今年11月初,記者通過實地走訪調查發現,這個規模龐大的櫻桃種植項目上馬背後,隱藏著一系列不尋常的操作。
  • 最新大額看牙補貼免費領,不限戶籍!最高可領25000元!
    息 為減輕北京市民看牙負擔, 9月份《新一輪看牙補貼細則》已發布, 在京市民,不論戶籍, 均可在線申請! 中華醫學會調查結果顯示 我國45歲以上中老年人79%存在缺牙現象 超過90%以上公民有 牙齒不齊、齲齒、牙周病等口腔問題 對此,國家衛健委發布
  • 櫻桃好吃樹難栽,山東棗莊山亭特色農業保險既保櫻桃又保樹
    針對櫻桃種植中最大的風險點,棗莊市山亭區2020年推出了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櫻桃種植保險,種植戶每畝櫻桃一年只需要繳納80元的保費,市、區兩級財政承擔120元保費,不僅僅是保櫻桃果實的減產,而且還保櫻桃樹受到的損害。山亭區水泉鎮是有名的櫻桃之鄉,全鎮有5萬多畝櫻桃。該鎮鄭莊村村民鄭昌喜今年54歲,種植櫻桃已有20多年。
  • 浙江省標準農田地力調查與分等定級技術規範
    一、標準農田類型劃分  將我省標準農田分為多年種植農田、平整後農田、旱改水、溪灘地、圍墾後農田、新圍墾地和其它農田等七種類型。  1.多年種植農田。在建設標準農田過程中,只對農田基礎設施作適當完善,土壤基本未翻動。總體上農田基礎設施較完善,常年種植農作物,土壤肥力水平較高。  2.平整後農田。
  • 山東積極推進六類農田土壤汙染修復工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記者在農業大省山東調研了解到,耕地質量下降、農藥化肥過量使用帶來的土壤酸化、次生鹽漬化現象已經較為嚴重。山東正多措並舉應對農田汙染,實施耕地提升計劃、依託科技支撐,並加大資金和補貼的力度,發揮好市場手段等綜合舉措推進。
  • 農民種櫻桃,農技專家教你全年12個月櫻桃管理技術,提高產量品質
    在其中,山東種植總面積較大 ,佔全國性50%,生產量佔全國性60%。在大櫻桃生產製造飛速發展的時下,我發現了眾多種植戶在大櫻桃的種植管理工作存有許多難題。現將大櫻桃園周年紀念管理方法技術性關鍵點小結以下,僅供參考。
  • 地方新聞精選|浙江槽罐車爆炸事故共致20人遇難 山東冒名頂替上...
    【浙江】槽罐車爆炸事故現場搜救基本結束,事故共造成20人遇難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浙江溫嶺發布G15瀋海高速公路(溫嶺大溪段)槽罐車爆炸事故最新情況通報:截至2020年6月15日7時許,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
  • 關於進一步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通知
    二、加強領導,增強責任保護基本農田是農業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為了加強對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領導,1995年,我部專門成立了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指導各級農業部門開展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機構改革後,我部對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組成人員進行了調整和充實(見附件〔略〕)。
  • 車釐子也能上海本地產了 上海首個櫻桃研究所成立
    這些美味是怎樣種出來的?哪裡才能買到本地產的優質農產品? 為此,晨報記者走下田頭,聚焦上海本地種植產業的科研動力和技術創新,與種植戶面對面,聊聊「田頭經」,給晨報讀者帶來走轉改調查「上海田頭」系列報導,享受這個「舌尖上的夏天」。 個大鮮紅、玲瓏剔透,咬一口,甜美多汁——這不是從智利進口的車釐子,而是上海嘉定菊園櫻桃研究所內經近3年栽培試驗初步篩選的編號「115」大櫻桃。
  • 在東莞月薪3k的我,領了這20000元補貼,終於活過來了!
    閨蜜告訴我這裡有最高2w的補貼可領  讓我重燃對生活的希望  於是我興高採烈地就拉著老爸來到這裡...  俗話說的好:  活到九十九,全靠好牙口  一句通俗易懂的俗語  直接反映出牙齒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據央視新聞報導指出
  • 浙江臨海市:用"信息化監控"守住基本農田"紅線"
    為確認事實,婁劍波打開電腦,進入市國土資源局的基本農田保護網絡查詢系統。通過查詢,發現在建房屋正好位於村裡的基本農田保護區。他按照網上留的電話把情況反映給有關部門,這起違法用地事件第二天就得到了處理。    這是臨海市加強基本農田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一個縮影。近年來,臨海建成全國首家基本農田保護網絡查詢信息系統,基本農田保護監管步入「信息化」。
  • 連豬和豬圈都沒有,怎麼就領了養豬扶貧補貼——「借豬騙補」
    連豬都沒有  怎麼就領了  養豬扶貧補貼?  近日,在井研縣紀委監委調查組的調查下,該縣石桅村村支書宋正與貧困戶合謀「借豬騙補」案浮出水面。  宋正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井研縣脫貧辦工作人員林列和四合鄉扶貧專幹張國強因工作履職不力,分別被井研縣紀委誡勉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