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積極推進六類農田土壤汙染修復工程

2020-11-2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記者在農業大省山東調研了解到,耕地質量下降、農藥化肥過量使用帶來的土壤酸化、次生鹽漬化現象已經較為嚴重。山東正多措並舉應對農田汙染,實施耕地提升計劃、依託科技支撐,並加大資金和補貼的力度,發揮好市場手段等綜合舉措推進。

土壤酸化、次生鹽漬化現象嚴重

在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營丘鎮叢閆村,記者見到了和老伴一起澆地的53歲農民唐立新。他正在用地邊上的井水澆地,也一邊施用尿素。

在唐立新的地頭上,還有半袋子尿素。唐立新說,小麥秋種自己施用的複合肥,一畝地150斤,花270元錢;「這10來年都是這麼用的,就是憑經驗種唄。」記者在地頭看到,基本上是大水大肥。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產量維持在高位,農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導致化肥越用越多。「地是越來越饞。」山東高密種糧大戶王翠芬訴記者,大量施肥的結果是土壤板結化,但用量一旦降下來,產量就會跟著往下走。

「好土壤就像小米一樣,透氣疏鬆易紮根;板結土壤就像麵粉,澆水後不透氣,粘到一起,幹了就裂紋。」壽光市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主任陳永智表示。

記者調研了解到,超量化肥投入,造成土壤酸化、次生鹽漬化加重,近年來山東土壤酸化速度加快,膠東地區的青島、煙臺、威海地區尤為突出,pH值小於5.5的酸化土壤面積已達980多萬畝。山東1300萬畝設施菜地中,20%面積發生次生鹽漬化。這造成土壤養分比例失調,作物發病率升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下降。

「土壤酸化了,果樹的皮就發皺、掉皮,樹皮是給果子提供營養的,樹皮出了問題,營養肯定跟不上。」招遠市農業局幹部王志偉表示。

有機肥沒補貼不划算

「大水大肥造成了極大浪費,還造成了土壤的板結,提高化肥利用率至關重要。」山東省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團副總裁高義武對記者表示,山東農業部門的數據顯示,山東年折純化肥施用量約佔全國化肥施用量8%,利用率只有30%左右,僅為發達國家水平的一半;播畝平均化肥用量27.2公斤,比世界平均用量高19.2公斤。

「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農家肥的使用可以減少化肥用量,提高地力。但農民卻覺得大規模使用農家肥不現實。唐立新說,自己10來年沒有用糞肥了。一來用化肥方便,再就是現在家家戶戶都不養豬了,也沒有了攢糞堆糞的習慣。「以前用土肥的時候,秋種時用上一袋子複合肥就可以了;現在不用土肥,秋種的時候要用上一袋子半的複合肥。」

施肥方式不科學也增加了化肥使用量。採訪中,農民普遍反映,他們的施肥方式主要是種植之前一次性施肥,苗剛出來時實際上不需要那麼多的營養,很多營養都流失掉了,「但不用怕產量跟不上,心裡不踏實。」

在壽光市化龍鎮,有一個佔地230畝的家庭農場,農場屬於壽光市設施蔬菜土壤質量提升技術示範區,從2014年開始使用微生物肥料、高碳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肥一體化。從外觀看,科學施肥,讓土壤更加疏鬆了。

在一個黃瓜大棚裡,農場主賈崇山捧起一把土告訴記者,現在用了生物有機肥(一種加工處理過的稻殼糞)後,土壤不板結了,而且細緻疏鬆,澆水後很容易滲透,很快乾燥,不易滋生疫病,而且作物吸收快,生長好,可以少用化肥。

「現在用有機肥,有地方補貼,所以價格和用普通肥料基本一樣。如果有一天沒有補貼了,肯定還會有很多農民選擇普通肥料,因為畢竟普通肥料價格便宜。」賈崇山說。

唐立新也想用有機肥,用了有機肥,起碼土壤不板結。「但就是有機肥太貴,種地本來就賺不到什麼錢,顆粒狀的有機肥要120元/袋,而尿素80元/袋,如果國家能給補助40塊錢,補到和尿素的價格一樣,我們也願用有機肥。」唐立新說。

給土地「治病」多措並舉應對

針對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過量施用,農藥殘留對土地的「毒害」等問題,山東2014年底,在全國率先發布《山東省耕地質量提升規劃》(2014-2020年),給土地「開方治病」。

山東提出了實施土壤改良修復、農藥殘留治理、地膜汙染防治、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便治理、重金屬汙染修復6項工程。記者實地調研了去年8月份開始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試點的榮成、壽光、招遠、高唐、歷城五個縣區,基層幹部群眾普遍反映,這是一項民心工程,意義重大。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地方立法加快推進,天津、山西、山東、湖北等地頒布實施土壤汙染防治條例,湖南、廣東、福建、重慶等地出臺土壤汙染防治法配套實施辦法。二是推進標準制定修訂。推進重金屬汙染防控工作,實施重金屬減排工程850多個。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耕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行動,整治汙染源1400多家,切斷汙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耕地周邊工礦汙染源得到整治。大幅減少進口固體廢物種類和數量,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零進口目標。
  • 全文|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
    地方立法加快推進,天津、山西、山東、湖北等地頒布實施土壤汙染防治條例,湖南、廣東、福建、重慶等地出臺土壤汙染防治法配套實施辦法。二是推進標準制定修訂。推進重金屬汙染防控工作,實施重金屬減排工程850多個。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耕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行動,整治汙染源1400多家,切斷汙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耕地周邊工礦汙染源得到整治。大幅減少進口固體廢物種類和數量,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零進口目標。
  • 青海省土壤汙染防治工作 取得積極成效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開展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有關工作安排和省人大常委會2020年監督工作計劃,8月上旬至下旬,省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常委會委員、環資委委員、環境資源專業代表小組成員組成執法檢查組,分四個階段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寧市、黃南藏族自治州、海東市開展《土壤汙染防治法》貫徹實施情況執法檢查。
  • 南通市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成效評估情況
    (二)政策制度建設落實情況 根據國務院《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6〕31號)和《江蘇省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蘇政發〔2016〕169號),結合本地實際,南通市制定出臺《南通市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為今後一段時期全市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的總行動綱領。每年度制定土壤汙染防治工作計劃,明確年度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項目。
  • 美麗中國先鋒榜(15)|浙江台州市推進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
    早期落後無序的場外廢五金拆解場點(作者提供)台州市委市政府認識到台州局部地區土壤汙染問題突出,人與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銳,必須當機立斷,下決心整治汙染源頭、修復汙染土壤,打響淨土保衛戰。2009年,出臺實施《台州市固體廢棄物拆解業整治與土壤汙染修復控制實施方案》,首次嘗試對受汙染農田進行修復。2011年,啟動典型區域土壤汙染綜合治理項目,出臺實施《台州市土壤清潔行動方案》。
  • 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德陽市工作方案
    工程施工期間,責任單位要設立公告牌,公開工程基本情況、環境影響及其防範措施;所在地環保部門要對各項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工程完工後,責任單位要委託第三方機構對治理與修復效果進行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實行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終身責任制。
  • 基於鎘汙染農田土壤修復實踐中一些問題的淺談
    這裡將現有問題分為四類進行簡述和討論,即:基於農田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修復標準的缺失、農田土壤重金屬鎘浸出毒性評價方法的選取、實驗小試鈍化效果與規模化應用效果的差異、確定農田重金屬鎘修複目標值的方法和標準的缺失。
  • 環境保護部就《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答問
    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切實加強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制定實施《土十條》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向汙染宣戰的一項重大舉措,是系統開展汙染治理的重要戰略部署,對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各類自然生態系統安全穩定具有積極作用。2、與水體和大氣汙染相比,土壤汙染具有哪些特點?一是土壤汙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後性。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畜禽糞便、沼渣、沼液等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監督管理,防止土壤汙染。農田灌溉用水應當符合相應的水質標準,防止土壤、地下水和農產品汙染。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農業農村、水利主管部門加強對農田灌溉用水水質的管理,對農田灌溉用水水質進行監測和監督檢查。
  • 抗生素土壤汙染及其修復探討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 要:抗生素土壤汙染和危害日益被人們所發現 和重視。 由於其進入土壤方式的隱蔽性及危害的潛伏性, 土壤中抗生素汙染及治理研究一直滯後於常規土壤汙染 物。 文章簡要介紹了抗生素在環境中存在的嚴峻形勢,以 及進入土壤環境途徑、遷移轉化及生態風險,進一步分析 了土壤抗生素汙染植物修復的原理和研究應用前景。
  • 駱永明:中國土壤汙染與修復科技研究進展和展望
    文章導讀土壤汙染與修復是土壤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對推進中國土壤汙染管控與修復工作、保障國家土壤環境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發揮著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開展土壤汙染過程與風險基礎研究,推進土壤汙染管控與修復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強化土壤環境監管,保障土壤環境安全,既是加大《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科技支撐力度的現實需要,也是支撐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期需要。
  • 農田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綜合技術應用效果總結(3)
    我國土壤汙染是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長期累積形成的,如工業生產、礦業開採、生活廢棄物、農業生產長期使用化肥導致土壤酸化、鹽化以及自然背景高是造成土壤鎘、鉛、鉻、砷等汙染或超標的主要原因。目前國內外治理汙染土壤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物理)、化學措施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是填埋、位移、固化等;化學措施是向土壤中施入化學鈍化劑。物理方法投入大、化學方法有二次汙染風險。
  • 土壤改良在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質量提升項目的重要性
    中國是全球土壤汙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早在2006年,據不完全調查,中國受汙染的耕地就約有1.5億畝,佔18億畝耕地的8.3%。然而與早已展開的空氣和水汙染治理相比,土壤治汙卻還在起步階段。「我們的大氣和水汙染治理已經走了將近40年的歷程,但是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幾乎還沒有動。
  • 酵母菌在土壤汙染中的生物修復作用
    北極星環保網訊: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其中,土壤汙染尤為突出。汙染源主要來自工業洩漏、農業使用以及生活垃圾等,涉及農藥、除草劑、多環芳烴以及重金屬等各種有毒物質。針對土壤汙染問題,傳統的物理、化學消除方法已經很難有所作為。
  •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談土壤汙染治理思路
    她建議,在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的基礎上,將符合條件的優先保護類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更嚴格保護。對安全利用類耕地,制定實施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優先採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輪作、間作等措施,降低農產品殘留物超標風險。對嚴格管控類耕地,要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通過採取種植結構調整、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實現安全利用。
  • 土壤汙染及其防治:現狀、原因、防治措施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當前我國土壤汙染情況日益嚴重且對土壤質量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對土壤上耕種的農產品質量以及區域環境質量等均造成非常嚴重的威脅,土壤汙染問題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各國政府部門都需要慎重思考並積極解決的一項重要問題內容。基於此,本文將針對我國範圍內土壤汙染的現狀進行分析闡述,同時針對土壤汙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探討總結。
  • 內蒙古包頭今年啟動水和土壤汙染綜合治理「八大工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2016年,內蒙古包頭市在持續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將全面啟動水汙染綜合治理「八大工程」和創模攻堅戰工程。包頭市將全面啟動水和土壤汙染綜合治理,按照「清源、活水、減負、節流、嚴管」五項措施,啟動水汙染綜合治理「八大工程」。實施全市稀土企業廢水資源化利用、電力企業廢水治理工程,消除城市黑臭水體。開展河道汙水收集和生態修復工程。
  • 推進土壤汙染防治 打贏淨土保衛戰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加強土壤環境保護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為了保證人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近年來,高新區全面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紮實推進土壤汙染防治工作。一是建立土壤汙染防治機制。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土壤汙染防治...
    各地區要將符合條件的優先保護類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確保其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嚴格控制在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的區域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製革等行業企業,現有相關行業企業要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快提標升級改造步伐,除法律規定的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讓外,其他任何建設不得佔用。
  • 省生態環境廳舉行《陝西省土壤汙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二、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一)深入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包括農用地詳查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2019年3月,我省完成了農用地詳查工作,基本查明了全省農用地土壤汙染面積和分布。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正在積極推進,已完成納入調查範圍的190家企業用地土壤的現場採樣和分析測試,正在開展風險分級和成果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