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幹擾素之父」侯雲德:四處打工賺學費,竭盡一生「鬥」病毒

2021-01-13 騰訊網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病毒是一種無影無形的存在,看似微不足道,卻總是能夠讓身形威猛的彪形大漢瞬間手無縛雞之力。細數人類歷史上各種因為大規模傳染疾病而造成的病毒災難,多少無辜的生命百般防範卻終究成為歷史。

在這樣的情況下,專注於病毒研究的各種資深醫學家的出現,則像救世主一般成為所有病患望眼欲穿的靈丹妙藥。素有「中國幹擾素」之父之美譽的侯雲德,便是這樣一位能夠救病患於水火之中的「救世主」。

而且更加可貴的是,侯雲德因為科研成就身居高位,卻從來不會因此而趾高氣昂,如今年近九十,還依舊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之上為人民服務,成為眾多醫學工作者心目中無法超越的工作楷模。

寒門多貴子

在人類發展過程之中,有著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律,便是有志之才多出落於寒門之中,而紈絝子弟,則總是生在富貴之家。而素有「中國幹擾素」之父之稱的侯德雲,便是這樣一位在貧困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

1929年7月13日,侯雲德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的一個窮苦家庭。由於家境貧寒,父母辛苦半輩子都只能勉強養活全家度日,因而侯雲德剛剛懂事便開始半工半讀為家人減輕負擔。

雖說半工半讀,但是在那個大環境本就匱乏的年代裡,即使侯雲德再努力也只能換來微薄報酬。因而他只能立誓更加努力,決心成為一名成就斐然的人上人,而其最簡單的方式,便是好好學習,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為了順利上學,侯雲德開始像今天的「斜槓青年」般身兼數職,捕魚、養雞、擺地攤,看似還沒別人家桌子高的侯雲德,身體裡卻蘊藏了大大的能量。

12歲時,侯雲德和父母一起為自己攢夠了學費,而侯雲德自己也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進了凱樂小學。1943年,侯雲德又成功入學全國有名的省立常州中學。

常言道,越努力越幸運。侯雲德雖然出生在沒有優渥的家庭環境,卻在一次次地奮力掙扎中開始走向美好生活。

他是多年難遇的醫學天才

厄運總是更多地關注著生活在泥潭裡的普通人,侯雲德家庭貧苦,可他身邊的親人卻一個個因為疾病且沒有金錢治療而離開人世。

侯雲德感到萬分痛苦卻同樣無能為力,於是在考大學的時候堅決地報考了醫學院,立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救更多因為病痛而失去生命的人。

1955年,侯雲德在武漢同濟醫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並工作於北京中央衛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統病毒室。

從此,侯雲德算是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醫學生涯,並且接觸到了令自己享譽國內的病毒學。在這裡工作不久,侯雲德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前去蘇聯留學的資格。

在那個年代裡,蘇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裡實力雄厚的其中之一,不管是經濟政治方面,還是學術科研方面,都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因而,侯雲德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前往蘇聯進修學習,就意味著他將在畢業後於自己的醫學領域取得巨大提升,從而更加接近自己從小學醫救人的願望。

1958年來到蘇聯,侯雲德求教於蘇聯醫學科學院伊凡諾夫斯基病毒學研究所。就如很多面試場景中一般,侯雲德剛一入學就迎來了自己專業方面的巨大考驗。

實驗室眾多小白鼠無故身亡,大家都束手無策,而侯雲德秉持潛心研究的習慣,迅速著手於其病原研究之中。

經過反覆篩查、試驗,侯雲德發現導致這一怪異現象的罪魁禍首就是一個名叫「仙臺」的病毒。

病毒源找到,侯雲德迅速帶領同事清除試驗室其餘生物並且進行專項消毒,從而解決了這一棘手問題,實驗室恢復正常。

侯雲德剛入學便為大家揭開病毒謎團,讓很多師兄弟為其豎起了大拇指。不過侯雲德卻始終寵辱不驚,絲毫沒有因此而趾高氣昂、自視不凡。

侯雲德依舊兢兢業業沉迷科研,平時除了吃飯睡覺,侯雲德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泡在實驗室和圖書館。

耕耘總有收穫,侯雲德在勤奮學習中不僅學到了眾多臨床經驗,而且積累了大量學術理論,斷斷續續發表論文十七篇。

同時,侯雲德還撰寫著作發表了一百多萬字的學術著作《分子病毒學》。1962年,侯雲德順利讀完蘇聯醫學副博士學位,但其學院領導卻因為他成就頗豐而破格授予了侯雲德博士學位。

學成回國之後,侯雲德創立國內首家基因工程藥物公司,後來,又獲得了由國外醫學實驗室專家贈與的基因工程活性試劑。

這種試劑對於很多醫學實驗都有著重要實驗功能,但是基於當時我國總體醫學水平比較落後,因而其試劑幾乎沒有本土生產源。

侯雲德念及祖國醫學科研大業,直接主動申請分給其他醫學科研室使用,令其同行和相關領導感動萬分。

有了活性試劑作為輔助,侯雲德的醫學研究直接如錦上添花,加上自己擁有團結協作的醫學團隊,侯雲德很快研發出了國家Ⅰ類新藥——重組人幹擾素α1b,開創了我國基因工程創新藥物研發和產業化先河。

因為這一幹擾素對於我國醫療界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因而侯雲德也被稱作了「中國幹擾素之父」。

成為國家重要醫學藥物的開創者,侯雲德完成了自己要依靠學習改變自己艱苦命運的願望,不過就像自己學生時代一樣,侯雲德依舊保持著不驕不躁的作風,從來不因為自己卓越的成就而驕傲甚至輕視他人。

如今高齡九十卻從不懈怠

在我國,絕大多數公職人員只要年齡熬夠了六十歲,就會馬上按照退休法申請退休,月月領著優厚的退休工資頤養天年。可一向不喜歡隨波逐流的侯雲德,卻再次選擇了與眾不同的道路。

侯雲德早就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但是對於自己職業的熱愛卻讓他主動放棄了退休生活,選擇了繼續堅守在實驗室進行科研工作。

直到其如今九十歲高齡,侯雲德的身影卻依舊挺立在工作室,看著年輕的晚輩們因為某一問題而愁眉不展,侯雲德也從不吝嗇自己的學識,總是傾盡全力的幫助自己的學生晚輩們解決問題。

在侯雲德的心目中,個人榮辱固然是重要的,畢竟那是自己和家人拼盡全力換來的果實,但是幫助他人、強大祖國,卻好像是侯雲德心目中更加深沉的願望。

侯雲德的一生是那麼的充滿戲劇性,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小時候要靠自己到處打工才能勉強攢夠入學學費的孩子,卻能夠在多年後,不僅有幸出國留學,還能夠站在國家的學術頂端實現造福人類的宏大願望。

如果不是侯雲德的內心,從小有著一種自強、堅定、勤奮的精神,相信侯雲德也會在世俗的壓力之下,過上早早輟學、打工、娶妻生子、進而庸庸碌碌地過完一生平凡歲月。

因而,如果心中有夢想,大可放手追尋,畢竟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就像網上十分流行的那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而當看似虛無縹緲的夢想實現之後,你也一定會萬分感謝,當年那個執著做夢、奮力拼搏的自己。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中國幹擾素之父」侯雲德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這在伊凡諾夫斯基病毒所幾十年的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20世紀70年代國際遺傳學界研究時採用侯雲德的方法作為重要的研究手段,他的有關著述受到廣泛重視。回國後,侯雲德一直在病毒學研究所工作。從事中國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學的研究。
  • 「現代資訊」主編郭豔女士成功拜訪「中國幹擾素之父」侯雲德院士
    2020年8月13日,【現代資訊】主編郭豔女士應約拜訪了「中國幹擾素之父」侯雲德院士。侯院士對【現代資訊】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其為實驗室建設行業提供的學習交流平臺給予了高度讚許。同時,也給其未來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議。
  • 走進「幹擾素之父」的科研歷程
    一向低調的侯雲德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我做的都是份內之事,我是帶領著一幫人在做,不是我一人的功勞」。他的一生都在與病毒鬥爭,也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疫情,為祖國築起抗擊病毒「防疫長城」,被稱中國「幹擾素之父」。
  • 侯雲德:守在病毒火山口
    侯雲德說,在應對流感疫情時,除了要評估疫苗一劑次免疫保護效果外,還要充分考慮阻斷病毒傳播所需要的人群接種率,並結合疫苗的生產和接種能力進行綜合判斷,否則免疫策略也難以實行。      在一系列科學決策的指引下,中國在87天內成功研製出全球首個甲流疫苗,並在甲流大規模暴發前上市使用,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功幹預大規模流感疫情。
  • 侯雲德:「中國幹擾素」之父 年近九十還在上班
    侯雲德院士在辦公室查閱資料。與病毒「鬥」了一輩子的他昨日站上中國科學技術最高領獎臺。新華社發  SARS、甲流、寨卡、伊波拉……百姓對病毒「談虎色變」。  與病毒「鬥」了一輩子的侯雲德,8日在人民大會堂站上了中國科學技術最高領獎臺。這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年近九十還在上班。  「拿下」仙臺病毒 破格直升博士  侯雲德1929年生於常州,小時候半工半讀,養過雞擺過攤,仍成績優異。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侯雲德院士出任沐盟集團特別顧問
    2020年12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幹擾素之父侯雲德受聘為沐盟集團特別顧問,雙方將展開深度合作,共同促進中國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和升級,沐盟集團董事長吳家富、聯席合伙人程新出席了籤約儀式。
  • 病毒專家侯雲德院士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大獎
    侯雲德院士侯雲德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從事病毒學研究的科學家。上世紀70年代,基因工程技術在國際上剛剛嶄露頭角,侯雲德和同事們摸索起步,邊學邊幹,建設基於基因工程技術的中國現代醫藥生物技術。1982年夏天,侯雲德團隊首次克隆出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中國人抗病毒反應優勢的人α1b型幹擾素基因,並成功研發出國際上獨創的國家Ⅰ類新藥產品——重組α1b型幹擾素。這是我國第一個基因工程創新藥物,實現了我國基因工程藥物從無到有的突破,開創了我國基因工程藥物時代的先河。
  • 侯雲德院士獲「影響世界華人」之「終身成就大獎」
    侯雲德院士留學蘇聯時期  1962年,侯雲德從前蘇聯學成回國,投身於中國醫學病毒學事業。他著手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學的研究,「緝拿」呼吸道疾病致病元兇,在一年多時間裡,就在國內分離出Ⅰ、Ⅱ、Ⅳ型三種副流感病毒,並首先發現Ⅰ型副流感病毒存在廣泛變異性,闡明了1962-1964年間北京地區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的流行情況。文革期間,面臨重重困難,侯雲德仍一直堅持科研。
  • 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侯雲德:鑄就重大傳染病防控之「盾」
    這便是侯雲德鎖定黃芪的起源。大量試驗表明,黃芪對副流感病毒感染有明顯的防治作用。隨著研究的深入,黃芪的作用機理也逐漸浮出水面:它可以誘生幹擾素,促進幹擾素的抗病毒活性,有輕微抑制仙臺病毒等複製的作用。幹擾素是正常人體細胞分泌的一類低分子蛋白質,具有抗病毒、抑制細胞增殖、調節免疫及抗腫瘤作用,可以通俗地理解為「病毒殺手」。
  • 寶安區人才工作局走訪慰問侯雲德院士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舒琪 通訊員 劉茜瑜 梁琪琪)9月24日,值此中秋、國慶到來之際,受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姚剛委託,寶安區人才工作局局長沙亮專程來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侯雲德家中走訪慰問,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問候,並送去區委區政府的關懷。新安街道海旺社區黨委書記譚小華陪同看望。
  • 三元基因為何專注幹擾素α1b?
    醫護人員是衝在第一線的抗疫英雄,八方支援的中國同胞給了抗疫最大的信心,背後的新冠病毒研究團隊和藥企是我們打贏抗疫戰爭的「糧草「。坐落在北京大興開發區的三元基因再一次衝在抗疫前線,為阻擊疫情加班加點。疫情爆發後,國家衛健委第一時間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就將α幹擾素霧化吸入作為首選推薦的抗病毒藥品。
  • 致敬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侯雲德院士⊙《科海追星》之三
    首煉滅毒幹擾素,奠定基因藥物群。醫科建巨勳。非典前沿鏖戰,新冠火線親臨。渾忘高齡超九旬,只把康寧奉萬民。中華赤子魂。(《破陣子》--張飆)◎今天是侯雲德院士91歲誕辰(1929年7月13日)。侯雲德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的先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基因工程藥物的開創者,中國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引領者和奠基人,中國現代傳染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的總設計師。
  • 中國工程院院士侯雲德:要像阻擊「流行病」一樣構建中國慢病防控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院士實驗室主任侯雲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王王隴德等大咖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關於如何防控慢病的專題講座。王隴德院士圍繞「健康中國2030」從醫療宏觀政策、技術創新、管理策略等方面分享防控和逆轉慢性病相關行業知識,探討慢性病幹預技術的實際落地和規範化應用問題。
  • 邊留學邊賺學費,在法留學的「打工人」才是人上人
    留學生在法國,想要打工的理由有很多——賺取生活費或者零花錢、多了解法國的社會文化、擴大社交圈、鍛鍊法語聽說能力……除了一些常規的兼職外,我身邊還有的小夥伴在學習之餘,搞起了自己的副業,不僅時間自由,而且不受工作時長限制,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揭秘在法國賺錢抵學費生活費的發家秘籍~自己給自己打工十分贊!
  • 溫州醫科大學成立病毒研究院!李校堃擔任院長,侯雲德、李蘭娟、王辰等多位院士擔任要職
    病毒研究院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溫醫大校長李校堃擔任院長,溫醫大副校長金勝威任執行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病毒學泰鬥侯雲德院士擔任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中國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院士受邀擔任名譽顧問。
  • A股人均賺10萬,那誰虧了呢?鬥地主不可能三家都贏錢吧
    OMG,我也不想賺多少,把本拿回來就行了A股有個說法,252股股價已超越5178點截至4月19日,剔除今年上市新股後,A股年內收益為正的有3485隻個股,佔比高達97.7%。全部A股年內漲跌幅的中位數是35.4%。也就是說有一半股票年內漲幅超過了35%。股價翻倍的股票有139隻,漲幅超過200%的股票有21隻。別人不知道我還停留在2015年的谷底。
  • 【文匯報】毛江森:一生與傳染病毒作戰的院士
    但是提起人們聞之色變的病毒卻如數家珍:脊髓灰質炎、乙型腦炎、麻疹病毒、A肝和B肝病毒……為了消滅那些危害人類健康的病毒,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他幾乎一生都在與被稱之為「魔鬼」的A肝等病毒打交道,特別是積極為人類尋找降伏A肝病毒這一「惡魔」的「靈丹妙藥」,他說這是一個科學家的責任。他主持研製成功的A肝減毒活疫苗,有效避免了類似1988年春天在上海和江浙地區爆發的A肝疫情重演。
  • 這4種工作門檻低入職快,還可以賺學費
    這4種工作門檻低入職快,還可以賺學費對於在校學生來說,學費和生活費是很重要的兩種東西。很多學生在上了大學之後,就會有種在經濟上想要獨立的想法,一直管家裡要錢也會覺得不少意思。所以,在暑假和寒假期間,一些學生會選擇去打零工,賺取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為家裡減輕負擔,也能夠提前適應工作的節奏。
  • 新發布尼亞病毒與宿主幹擾素系統互作研究獲系列進展
    在前期研究中,王華林學科組發現SFTSV可利用其非結構蛋白NSs與病毒包涵體「監獄」阻斷宿主固有免疫響應(Ning et al., 2014, JMCB; Ning et al., 2015, JVI),而HRTV儘管不能誘導包涵體形成,但可以通過其非結構蛋白NSs介導激酶與轉錄因子的分子空間位阻抑制I型幹擾素等抗病毒蛋白表達(Ning et al., 2017, J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