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PPT,我們還能不能好好說話—新聞—科學網

2020-11-30 科學網

 

■郭英劍

PPT是微軟演示文稿程序PowerPoint的縮寫。這個由「Power」(權力)和「Point」(觀點)所構成的詞彙,很好地說明了當下各種場合的言說者所具有的特徵,第一是具有言說權,第二是要表達觀點。現在,PPT不但適用於與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有關的演講,在學術界,更是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高等院校的課堂中,幾乎很難看到不用PPT的場景了。

人們為什麼離不開PPT?

眾所周知,PPT不過是由微軟公司所開發的一個演示文稿程序,是微軟辦公系統中的一個組件。但該程序最早是由蓋斯金(Robert Gaskins)和奧斯丁(Dennis Austin)所發明,1987年4月20日上線。三個月之後,微軟花1400萬美元將其收購納入麾下。PowerPoint 1.0版在1987年發行時只有黑白兩色,全彩版在第二年上市。自此之後,也成為微軟辦公軟體套餐中的標準成員。2002年版的Office XP,夾進了PowerPoint的專業版套餐。自此之後,PowerPoint就成為了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演示文稿軟體。

其實,PPT就是過去人們常見的「幻燈片」,由於其具有了更多更先進的功能,包括將文字、動畫、圖像、影片等安置在頁面上,幻燈機也就被逐漸淘汰了,但「幻燈片(slide)」這個詞,還依舊在使用,PPT中的每一個翻頁,都稱作是一個slide。

其實,PPT誕生的初衷是為商業機構而設計,主要是在機構內部部門和小組之間溝通時,提供更多的視覺效果。但這一軟體後來的發展早已超越了商業領域,在社會上,特別是教師、學生、學者等群體中廣泛流行。PPT的使用,被認為是當代社會的巨大變革之一。據統計,每年大約有3億演示文稿是用PPT製作的。

PPT之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它的好處或者說優勢極為明顯。

第一,作為最受歡迎的演示文稿軟體,PPT最大的好處是簡單易用也好用,可以將文字、圖表、圖片等放置其中,從而使演講者可以用良好的視覺和直覺效果展示自己的言說內容。

第二,製作方法簡單,稍微學習就可以掌握相關技能,而製作出來的PPT讓演講者看上去是一個組織有序的人,儘管這個人很可能不是這樣的。而且,現在各種各樣的PPT模板五花八門,你可以不懂設計,但只要選用了個人喜歡的合適的模板,就能製作出一個非常漂亮並且吸引人的PPT。

第三,PPT為了突出重點,往往會將重點詞彙、主要觀點等展示出來,加上更多新的功能進入到程序之中,會讓聽眾和觀眾印象深刻,事後也往往會對這些主要觀點和重點詞彙記憶猶新。而且,你再也不用給大家發講義、文字資料或者印刷品了。無論多少聽眾或觀眾,只要有一臺大的投影儀、一塊夠大的屏幕,就能滿足大家的需要。

第四,因為有了PPT,演講者可以更加從容地言說。如果說過去的演講者需要不斷地低頭看稿子,那麼,今天的演講者因為有了PPT,與聽眾有了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為什麼會出現「奪命PPT」

隨著PPT使用更加廣泛,人們也在呼籲少用PPT,或者適當使用,或者說是更好地使用。包括耶魯大學統計學教授塔夫特(Edward Tufte)在內的一些專家,也都專門撰文指出PPT所具有的不良特徵。總結一下,大致有如下幾點。

首先,PPT往往僅羅列文章的觀點,從而很容易將一篇完整的文章拆解得支離破碎;而且,PPT往往會刪除細節,讓人忽略對問題的思考過程;

其次,PPT是強制性地使頁面按照一個固定程序排列,從而迫使聽眾不得不忍受這樣的順序,如果是發講義,聽眾則可以隨意翻閱任何段落;

再次,很多演講者花費了太多時間在PPT的製作上,把PPT製作得非常漂亮,卻忽視了究竟該如何去展示要說的內容;

最後,過度依賴使用PPT,會催生一些特殊的語言現象,比如殘缺不全的句子、強調概念化、詞語名詞化等。

PPT的泛濫,還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特有詞彙,並日漸流行。那就是「奪命PPT」(Death by PowerPoint),它既指一篇糟糕的演示文稿,也指一位蹩腳的演示者,或者兩者兼具,讓聽眾痛不欲生。其特徵主要包括:首先,就內容而言,展示的是並非必要的長篇文稿;其次,就形式而言,頁面塞滿小而難以辨認的字體;只有文字而缺乏適當的圖片或動畫,或者是過多過濫地使用動畫效果;最後,也是最糟糕的是,演示者使用單調乏味的口氣去朗讀幻燈片上的內容,但實際上觀眾是可以自己看屏幕的。

這種批評聲音的逐漸增加也在告訴我們,即使是良好的工具,也應該恰當地使用。

PPT是工具,不能代替演講人

作為國內較早一批將PPT運用於個人本科教學的學者,我在2001年從美國留學回來後在鄭州大學任教。我利用學校所發的科研啟動經費購置了日本產的可攜式投影儀、幕布,包括筆記本電腦。那個時候,國內高校中,PPT的使用遠沒有後來那麼廣泛,更不要說像現在這樣普及。當時的絕大多數教室,除了電教室外,都沒有像現在裝備有電腦與播放設備。因此,我每次上課都只好請一兩位同學幫我從辦公室將投影儀、幕布等這些雖然是可攜式,但依舊沉重的設備拿到教室,還要留出插上電源、打開投影儀、打開電源的時間,之後才能正常上課使用。

PPT的使用,在教師群體中發展極為迅速。現在,各大高校中,除了極個別資深教師之外,已經很難看到不用PPT上課的教師了。有不少高校也要求教師必須製作PPT。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學術報告中,人們太過依賴PPT,從而出現一種荒唐的現象:課堂上,一旦PPT卡住播放不出來,教師就不知道該如何上課;學術報告中,一旦PPT無法播放,演講者就不知從何說起,往往會亂了頭緒,難以為繼。

反思這一切,我的做法是:在上課的時候適當使用PPT。無論從內容、形式到使用的頻度,都儘量避免出現內容全部仰仗幻燈片展示的過度使用,也要避免形式過於單調或者太過豐富而幹擾學生認真聽講與思考的現象出現;在大型學術報告中,避免使用PPT。因為這種學術報告的時間一般會安排在15~30分鐘之間,為了不至於讓PPT佔據自己的演講時間,我就很少使用PPT,有時候會議主辦方要求提供,我也只是象徵性地提供極為簡單而少量的幻燈片。為此,我經常講的一句玩笑話是:我不用PowerPoint,是因為我沒有Power(權力),但我還是有point(觀點)!

我想強調的是,PPT其實只是工具,它不能代替人。在今天這樣一個PPT泛濫的時代,人們不用它,也應該會講話、會作報告、會上課,而且同樣可以做得很好。

不要看重Power,重點在Point

PPT為什麼叫做PowerPoint呢?這個詞最初被稱作PowerPoint,是源自蓋思金。他在2012年的一部書中,坦露了這個名字誕生的過程。最初的演示文稿程序所設計的名稱為Presenter(演示者),但後來發現這個詞被人註冊了。於是蓋思金有一天在洗澡時突發奇想,將這一設計程序命名為PowerPoint。

對於這個詞的意義,蓋斯金承認,有把權力交到個體(內容創新者)手裡的意思,這也是設計者的目標所在,但他還是認為,PowerPoint中的Power並非Powerful(強大、有力)的意思,而是Empowerment(許可、授權,權利賦予)的指代。

無論如何,PPT已經成為日常工作中難以或缺的表達工具,人們應該恰當使用它,盡力弱化言說「權力」(Power)的成分,而更加突出展示言說者所要表達的「觀點」(Point),這樣才能達到更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的目的。

《中國科學報》 (2019-07-03 第7版 海外)

相關焦點

  • 我們怎麼才能好好說話?
    我們怎麼才能開始「好好說話」?只因:真,自然能生善。善人,懂得好好說話。思想具有能量,語言是有聲的思想,所以語言具有很強的能量。有些人喜歡罵人,或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他可沒想到——聽到每一句壞話的那個人,是他自己!
  •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好好說話!
    許多家庭由於不會好好說話,失去了和睦,失去了溫馨。好好說話,簡單四個字,需要一輩子用心經營。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從好好說話開始。人,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去對人對事,用自己的喜惡進行評判,這種情況過多了,成為習慣了,如果說話又是夾槍帶棒的,那麼隔閡或矛盾就難以避免了。人與人缺少必要的距離感,缺少必要的客氣和尊重,在很大程度上也導致了相互之間不能好好說話。
  • 是因為你從來不好好跟他說話,愛家人從好好說話開始
    有天睡覺前,我跟他商量:「我第一次叫你的時候,你好好跟我商量再睡幾分鐘,我們好好說話試試?」他同意了。下一次還是按點兒叫他,他雖然沒睜開眼睛,但會很平和甚至帶著點笑意地跟我商量:「3分鐘,我再睡3分鐘!」
  • 新方法讓「沉默」基因「說話」—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6-020-00610-9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親愛的爸媽,我們好好說話可以嗎
    都是六十好幾的人了,雙方父母早已不在,姐妹兄弟基本也所剩無幾,我們跟孩子也不經常守在家。他們是目前彼此在世上最愛且最親近的人了,卻說盡這世界上最惡毒的話。每次看見他們吵架,我都恨不得讓自己原地爆炸或消失。可我又不能走,我只能默默地看著他們。看他們對彼此面目猙獰的樣子,看他們彼此狼狽無助的樣子。
  • 我們都來自一個家? —新聞—科學網
    但是,專家們表示,這項分析現存人類線粒體DNA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全面,無法查明我們人類物種的起源。   未參與該研究的英國劍橋大學人口遺傳學家Aylwyn Scally說:「我相信非洲南部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重要地區。」但是,對現存人類DNA的研究並不能揭示我們祖先的確切位置。
  • 霍金患上漸凍症後還能說話,還能寫出時間簡史,完全是因為輪椅?
    世界上有許多我們難以解開的謎底,霍金也是如此,我們甚至沒有聽過霍金說話,可是從來沒有人敢質疑霍金的存在。霍金可謂是一個活著的傳奇,正當最好年紀的時候,患了漸凍症,在他剛成名的時候,幾乎全身癱瘓,雖然他功成名就,可是卻再也不能像小夥子一樣,在大街上跑著追女孩子了。
  • 澤塔奧特曼互動貝利亞提頭來劍 混亂中立陣營能好好說話的貝老黑
    想駕馭這把劍還真的要和他聊天得到其認可才行,否則無法使用,像澤塔這樣的憨憨不會好好說話肯定不行,而歐斯奧特曼這點就做的很好了,除了吐槽外馬上了解到這把劍是混亂中立的屬性,趕緊好好說話試圖得到其認可。也就是說在小陸心中,自己的父親是那種刀子嘴豆腐心,帶點傲嬌還有小脾氣的類型,你強行使用或者拜託什麼事情,那肯定不答應,但是你好好說話,求著我辦事,那肯定沒問題,絕對幫忙但是表面上嘴上還是傲嬌屬性點滿的類型。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回首來時路,我們奮力架起一座橋,讓不同學科、不同年齡、不同地區的科學家在這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展望夢歸處,我們願盡全力點亮一盞燈,為天南海北、世界各地關心中國科教事業發展的人們送去微光。 一路走來,我們欣喜有一大群可愛的科學家與《中國科學報》、科學網一起成長,在新的起點,我們願與益友們共同前行,一起講述更多中國科技發展的故事。
  • 斧在口中,好好說話是一種修行
    《好好說話》學誠法師 著世界雖然很大,卻大不過人的一顆心,所有真正改變世界的人,都只是把握了自己的一顆心。與其把太多精力放在觀察和批評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上,不如多關注和踐行自己能夠做到的。如果有願力,受苦就有意義,苦就不再是苦,而是生命的莊嚴。真正要做的,不是去忍耐苦、對抗苦,而是轉變內心的知見。
  • 不能說話的霍金如何溝通?
    網友「喵醬」:最近霍金又出來發表驚人言論了,不過他不能說話,卻能做演講,很想知道這是如何實現的?騰訊科技: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稱為「宇宙之王」 。
  • 「夢幻」照明第一步:讓汽車會「說話」—新聞—科學網
    總之,未來的汽車尾燈會「說話」。在這方面,設計師有很大的空間。 不過,即便OLED與汽車尾燈如此「般配」,但要想使之符合車廠的要求也並非易事。 近日,翌光科技歷經八年完成的 「汽車尾燈OLED器件關鍵技術、工藝及產業化」項目,順利通過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曹鏞等組成的專家組的鑑定。
  • 人類還能做什麼—新聞—科學網
    「有警示意義,但不能作為決策依據。」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鄖文聚告訴《中國科學報》,地球生態超載可看作一種對生態環境承載狀況的新的表達方法,但其採用的算法、數據採集的密度和準確性等問題有待考量。 從事生態環境科學研究實踐10餘年的全球環境研究所彭奎博士也表示:「相當於給人們提個醒,但總體趨勢如此。」
  • 聚焦中微子-新聞專題-科學網
    科學網作為以網絡社區為基礎構建起面向全球華人科學家的網絡新媒體,利用網絡平臺優勢,2012年3月8日第一時間網絡同步直播中微子實驗結果新聞發布會>;並於3月14日在網際網路上率先推出在線訪談《聚焦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邀請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主要參與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科學網知名博主曹俊、邢志忠兩位老師同廣大網友交流。
  • 我們應培養怎樣的數學大師?—新聞—科學網
    35載再憶華羅庚精神:
  • 家長好好跟小孩說話,他卻不領情?是因為家長不懂喬哈裡視窗理論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來:家長覺得是對的、為小孩好的,小孩卻不認為是對的,也不認為是好的。也許家長覺得是非常美好的東西,在小孩看來並不是如此。而這樣的案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家長總想給小孩最好的。所以,很多家長寧願自己穿著廉價的衣服,也要給小孩買下高價錢的衣服;自己可以將就,孩子不能將就。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38/s41598-020-75481-z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那些不能打倒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加強大
    小的時候,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但是心裡明白得跟明鏡似的,就是不願說出來,估計讓家裡人傷透了腦筋。十三歲那年,去外地寄宿讀初中,第一次身處陌生的環境,小學僅有的幾點歡快很快消耗殆盡,缺點也越來越明顯,每天悶著腦袋學習,不懂得交流,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變得越來越自卑,現在回想,幼小的心靈更多的是無可奈何,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概念,對父母的愛,全都體現在了一周多的低頭不語中,有時候眼圈泛紅,擔心父母不能好好地生活,母親和姐姐在開學後不久到學校看望我,母親穿了一件很薄的素色衣服
  • 釘釘直播怎麼播放ppt 釘釘上演示使用ppt教程
    但是對於老師來說,怎麼播放ppt就成了一個難題。所以今天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釘釘直播ppt播放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釘釘直播如何播放ppt  由於軟體存在電腦端與手機端,那根據兩個不同的方式,我們都來給大家說說。
  • 我們還能回到過去嗎?
    「我們還能回到過去嗎?」「不能。但我們可以從頭來過。」我聽到這兩句話,除了感動,更多的是感慨。電視劇終歸是電視劇,回歸現實的我們都知道,車子開過頭可以掉頭再走,生意失敗也可能從零開始;唯獨感情,我們連從頭再來的勇氣都沒有。因為從頭來過很多時候就是飛蛾撲火,而重蹈覆轍從來不是低概率事件,重修舊好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