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詩(神農嘗草苦荼解)

2020-12-04 東山雲布

茶詩(平水韻)

神農嘗草苦荼解,陸羽著經甘露成。

龍井西湖清水潤,紅袍峭壁彩雲生。

東坡古廟羞長老,德甫居家敬玉卿。

應是天神狂醉後,忘憂仙草世間萌。

註:

1.苦荼即茶,傳陸羽去荼一橫造茶字。 2.紅袍即武夷大紅袍,生長於陡峭崖壁。 3.傳「茶、敬茶、敬香茶」聯出於東坡居士。

4.趙明誠字德甫,李清照丈夫。玉卿即玉人指李清照。李清照夫妻留下「飲茶助學」的佳話。

茶水漸溫,先喝一口潤喉。離起身泡茶的功夫恰好過了十分鐘。星期五是個悠閒的日子,今天又是好天氣,早上七點五十來到單位,一縷陽光透過雲層縫隙,傾斜在玉蘭樹頂,坐在辦公室裡,恰好看著樹葉與光斑在風中一起舞動。

泡茶的時候,看著茶葉在沸水裡翻滾,那綠色的清香撲鼻,八十多度水溫漸漸涼去,茶葉慢慢舒展,有些細小帶柄的已經沉入杯底,嫩葉浮在水面。這是春天的綠茶,黃綠色的嫩葉容易想起漫山的茶園,想起身姿輕盈的採茶姑娘,著翠綠布衣,扎青色頭巾,背四方竹簍,眼含情,嘴含笑,芊芊玉手嫻熟舞動,一片片嫩葉就服服帖帖的躺在竹簍裡。

此身是茶多好。長在野地,吸收陽光雨露,日月精華成形;採摘後,經過殺青、攤涼、揉捻、乾燥後成品;接下來就靜靜等待他人分享,自有清香孕其身,無關世間塵與土。

待到水溫降至四十多度,茶水已呈黃綠色,捧杯在手暖心間,微有清香通肺腑,喝上一口潤唇喉,再喝一口來精神。如果做一件事情,發揮百分之八十的熱情,能收穫百分之四十的成果,那就是非常成功的事情了。

終於還是有事要辦,且飲完這一杯,讓全身筋骨舒暢。辦完事情回來,將那杯殘茶續上水,這茶水顏色更加黃綠,等待茶水漸溫,喝上一口,口感比第一杯還要醇厚,入口唇齒間微有清甜,餘味更濃。很多人把辦公室的日子想成一茶一報一天班,拿著清閒的工資過著悠閒的日子。殊不知無事只是無聊,不是悠閒。不理解勞動的充實,何來悠閒的愜意。

喝茶的功夫是最能體會悠閒的時刻,這是很中國味也很傳統的事情。茶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歷史一樣悠長,如果沒有喝茶品茶的悠閒,真叫人懷疑中國人能不能走過這麼厚重的歷史。第二杯茶已喝完,獨自喝茶兩杯夠了,與大多數人一樣,我不大懂得品茶,難區分價格不菲的名茶,也僅知道綠茶紅茶黃茶烏龍普洱之分類。聽人說起鄉野間有人將茶裝袋隔夜繫於稻花間,第二天取出泡茶,有如此情趣,真叫人嚮往。

想起了盧仝《七碗茶歌》,確實堪稱茶詩絕唱,品茶能品到這份境界,真的是如茶人生了。

出句:東坡古寺羞長老

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恭請諸位詩友唱和,不妥之處請多指教斧正。

相關焦點

  • 神農嘗草
    神農嘗草(木雕)     神農氏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    遠古人民過著採集漁獵生活,他發明製作木耒、木耜,教民農業生產。
  • 神農嘗百草,嘗出了365種草藥,寫成《神農本草經》
    所謂百草,泛指各種草類,也指各種植物。中國幾千年的中醫文化,與植物緊密相連,幾乎95%以上的中藥是植物。「百草都是藥」,漢代王充在《論衡幸偶》中就說:「夫百草之類,皆有補益,遭醫人採掇,成為良藥。」雖然不同植物有不同的作用,但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植物可作藥用,哪些植物有毒,人類最初是不知道的。
  • 神農嘗百草,該草毒性太強,神農也扛不住!
    神農不願世人受此之苦,便親自嘗遍百草,找出一些能夠醫治病人的草藥。神農但世間奇花異草不盡其數,有毒之物佔其大半。嘗百草期間,神農幾番中毒,但都被他用「茶」給化解了,同時他也產生了很多的毒素抗體,不過當他嘗到一顆不起眼的小草時,卻難以抵擋該草的毒性,而不幸中毒身亡!那麼這個讓神農中毒死亡的草究竟是何物?
  • 葉建華談神農的嘗草效應
    神農的嘗草效應能給當代帶來哪些啟迪?  神農樂於奉獻的嘗草效應不僅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而且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實踐中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神農的嘗草效應值得弘揚光大。相對於普通人「白衣天使」們更知道自己接近非典病人的危險性,但他們知道自己是炎黃子孫,崇敬神農嘗遍百草,捨生忘死為人民的品格。「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白衣天使」將神農的嘗草效應不斷弘揚光大,用自己的生命熱血書寫丹青。  解放軍302醫院15名醫護人員,一個多月前不幸被SARS感染。
  • 神農嘗百草都為後世的醫療做出了哪些貢獻?
    中國上古傳說中,比較有名的就有「神農氏嘗百草」,教人醫療和農耕,被中國人視為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和守護神。被尊稱為「藥王」、「五穀王」和「神農大帝」等。從戰國至漢朝時期,神農氏傳說出現的文字記載有如下:《易經·繫辭》:「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古之人皆食禽獸肉。
  • 神農嘗百草中的神農氏炎帝嗎?神農最後是怎麼死的?
    神農為了讓部落人避免吃到有毒的植物親自嘗百草,曾多次身中劇毒好在都被茶解了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在小北頂兩邊的百草窪因為誤食了斷腸草而亡,歷史上對於神農和炎帝是否是同一個人一直存在爭議,下面一起來看看。
  • 神農嘗百草為民眾治病,這種自我犧牲精神,為後人所傳頌
    在解決人們食物來源的同時,神農嘗百草時逐漸發現,草木因有酸甜苦辣等各種味道,人們吃了之後身體會有不同的反應:味苦的草,咳嗽不止的人吃後咳嗽立刻減輕不少;味酸的草,肚子有病的人吃後肚子就不疼了……由此,神農發現草木還有治病的功效。為了更好地給部落族人治病,他開始更有目的地去嘗試各種植物,了解它們的生長、採取、性味、功用和毒副作用等各種情況。
  • 從神農到神農林草生物——傳承中藥文化,發展國粹精華
    神農:(公元前3245年 — 公元前3080年),即炎帝,被世人尊稱為「醫藥之祖」、「五穀先帝」、「神農大帝」、"地皇"等。他遍嘗百草,神農嘗百草的神話,流傳久遠,至今不衰。經過長期嘗百草發明了藥草療疾,積累下來許多藥物知識,被纂刻記載下來。
  • 神話傳說神農嘗百草,怎麼判斷草的藥性呢?非常的神奇
    傳說有一天,一隻丹雀口中銜九穗禾飛過炎帝頭頂,正好掉落了幾顆,炎帝將這幾顆稻穀撿起來,種在田中,等禾苗成熟後又將其分給百姓,並教他們耕種的方法,從此人間有了農耕,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於是人們便稱炎帝為「神農」。中國自古就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在《淮南子》中這樣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 神農嘗百草——農業的起源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情深緣淺哈,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神農嘗百草——農業的起源。神農,是傳說中遠古時代的「三皇」之一。他勇嘗百草,教民農耕,是我國醫藥業和農業的始祖。遠古時期,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藥材與百花開在一處。哪些植物可以做糧食,哪些藥草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們越來越需要更多的食物。
  • 神農嘗百草 你可曾見過這株草?
    有一個人 行走於山川草木之間 身背「收服」各類草藥的麻袋 這是「神農嘗百草」的故事 您一定聽過 但這株草
  • 神農嘗百草-大中華上下五千年
    於是,為了人類的生存,神農氏決定親口嘗一嘗各種野生植物的滋味,以確定那些能吃、好吃,那些不能吃或不好吃。他採集了各種果實、種子和根、莖、葉,一樣一樣的親口嘗。在這過程中,神農氏發現,有些東西味道甜美,特別好吃;有些東西又苦又澀,難以下咽;而有些東西味道非常不錯,但吃下去頭昏腦脹,上吐下瀉。原來這些東西是有毒的。他把這些一一都記錄下來。
  • 古有神農嘗百草,那麼嘗百肉的人是誰?答案就在《山海經》
    幸好有神農氏站了出來,他發現有些植物可以治病,但是呢,有很多植物也是有毒的,為了了解各類植物的藥用價值,不惜以身範險,親自品嘗百草。這就是我們中國著名的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大家可謂是耳熟能詳了,自不必多說。那麼這裡我一直有個疑問,不光「草」有藥用價值,肉其實也有藥用價值啊,比如說豬肉,味甘鹹,性平,有滋陰潤燥,補腎養血的功效。
  • 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後來他被毒死了嗎?
    從那時候起,老祖宗們不再光著屁股到處跑;神農氏又製造了弓箭,提高了人們覓食和抵禦飛禽猛獸的攻擊能力。儘管如此,在那個生存條件艱苦而又無醫無藥的時代,人們依然飽受疾病困擾。於是乎神農氏親嘗百草,發明了中藥。「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始有中藥。」一日而遇七十毒,這神農難道是金剛不壞之身?亦或是他天賦異稟,自身帶有解毒功能嗎?
  • 「神農嘗百草」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樹林裡有很多種動物,他們經常被咬傷,神農氏就邊走邊嘗山上的奇花異草,吃的多了,他就想到用筆記下來,比如這種植物的味道,葉子的形狀,根系的狀態,以及吃了後對人體的反應。慢慢地他發現有些草藥,對身上的傷能起到癒合的作用,有些吃了以後還可以減輕痛苦,有些吃了還能解毒,有的甚至還可以治療頭暈,身體麻木等症狀。
  • 神農嘗百草,命喪斷腸草
    為了找出治病的良藥,神農決心親自嘗遍百草。於是,翻山走越嶺,去採集各種草藥。有一次,神農在深山老林裡採藥,被一群毒蛇圍住,想置他於死地。 神農被咬傷在地,血流不止。他只得忍痛高聲呼救,被西王母派下來的大青鳥所救。西王母被神農的事跡所感動,派人送來了一條赭鞭,不論什麼草藥,被它鞭打一下,藥性就會顯現出來。經過不懈的努力,神農終於找到了治療瘟疫的草藥。
  • 你是不是只知道神農嘗百草
    身為一名中國人,差不多從小就知道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為此自己還真的去嘗過草是什麼味道的,呸,太難吃了,也不知道兔子怎麼吃下去的。但是你們知道蚩尤嘗百獸嘛?其實這一點我也不是很明白,大概是一種代表吧,就像是神農嘗百草,沒有真正的史實記載,基本上都是口口相傳,還有就是神農真的整理出來了各種植物的藥效。而蚩尤吃百獸,應該是基於蚩尤可以馭使百獸吧,古文中和神話中都說蚩尤可以馭使百獸,那能招來就肯定可以宰了吃,吃得多了肯定就知道了其肉的療效,食療也。
  • 都知道『神農嘗百草』 那麼神農是誰呢?
    傳說有一位炎帝教大家耕田播種莊稼,種出糧食食用,他還帶領大家製作各種農具,大興水利教大家識別五穀,種植百果,使人類世世代代生存下來,因此人們稱炎帝為神農。神農教會人們種田後,看到人們經常亂吃東西而得病,甚至喪命,在疾病面前人類一點辦法也沒有隻有等死,神農心裡很是焦急,決心要親自嘗遍所有的植物,這樣就可以知道什麼是可以吃的,什麼是不可以吃的,什麼是有害的,什麼是可以治病的,下了決心後神農做了兩隻大口袋,一隻掛在身子的左邊,一隻掛在身子的右邊,他每嘗一種植物覺的可以吃就放在左邊口袋裡,覺的能治病的就放在右邊的口袋裡,神農在一片矮樹叢中發現長著一些小嫩葉
  • 神話傳說:神農嘗百草,這都是什麼啊,也太好吃了吧
    無論是為了吃的還是為了藥材,他決定親口嘗一嘗各種野生的植物。做了決定的炎帝抹乾嘴角的口水,他心中想到,我這不是為了吃,是為了能讓人民不再誤食毒草。為了儘快吃到,嗯,是掌握各種植物的特性,他每天都背著一個竹製簍子,踏遍萬水千山。關於神農嘗百草的傳說與很多。神農每天都吃各種不同的草,難免會中毒。據說他一天內曾吃過70多種毒草。
  • 神話傳說中神農嘗百草的地方,這個神秘的地方你肯定聽說過!
    在這裡你能體會到各種不同時期所留下來的特色的習俗,皮影戲、打喪鼓、打火炮等等這些,都是上世紀之前的時代所留下來的東西,而神農架最被人盛傳的傳說則是跟神農架名字有關的一個傳說,估計屏幕前的觀眾也猜到了,沒錯,就是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傳說,遠古時期,神農皇帝為嘗遍百草,於是率領部下來到了一座高山,他看到這座山陡峭異常森林茂盛,覺的這裡一定有奇珍異草存在,他高興得不得了,然後他開始教這裡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