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情深緣淺哈,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神農嘗百草——農業的起源。
神農,是傳說中遠古時代的「三皇」之一。他勇嘗百草,教民農耕,是我國醫藥業和農業的始祖。遠古時期,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藥材與百花開在一處。哪些植物可以做糧食,哪些藥草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們越來越需要更多的食物。當時,科學發展水平十分落後,人們對漫山遍野的植物不是十分了解,經常因為飢餓而誤食有毒的植物,又因沒有藥來治療而死掉。
偉大的神農看到了黎民百姓的疾苦,他下定決心要親口嘗一嘗各種野生植物的滋味,以確定哪些植物可以吃,哪些植物不能吃,哪些植物好吃,哪些植物不好吃。雖然他心裡非常清楚,他很有可能會吃到有毒的植物面死掉,但是為了百姓從此不再忍飢挨餓,為了人民以後不再吃到有毒的植物,他挺身而出。關於神農嘗百草,民間流傳下來許多美麗的傳說。據說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在嘴裡一嘗,不一會就感覺到天旋地轉,栽倒在地上。隨從慌忙把他扶起來,他心裡知道自己中了毒,可是嘴巴卻不能說話,於是他就用最後的一點力氣,指了指身邊一棵紅亮亮的靈芝草,又指了指自己的嘴。
隨從就摘了靈芝放在嘴裡嚼了之後,餵到他嘴裡。神農吃了靈芝草,毒就解了。從此,人們都說靈芝草能夠起死回生。神農每天不停地嘗百草,不可避免要中毒,他一天之內最多曾遇到70多次毒,所以他的身邊也備有一種解毒的藥草,叫做茶(「查」的諧音)。他一吃到有毒的植物,就馬上服茶,讓茶葉順著腸胃一路檢查下來,然後就可以把毒排出體外。神農最後一次嘗到了一種叫斷腸草的劇毒植物,中毒而亡。他死的時候120歲。從這些動人的傳說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神農嘗百草所經歷的種種艱辛和危險。
他攀山越嶺,嘗遍百草。功夫不負苦心人!他嘗出了稻、麥、黍、稷、豆能夠充飢,這就是後來的「五穀」;他嘗出了各種能吃的蔬菜和水果,都一一做了記錄;他也嘗出了365種草藥,寫成了《神農本草》。在嘗百草的過程中,神農通過細心的觀察發現,植物隨季節變化枯榮交替以及不同的植物喜歡不同的土壤。於是他利用天氣的變化指導人們種植農作物,這樣就可以有計劃地收集果實、種籽作為食物,這就是我國農業的起源。事實上,神農是我國原始種植業和畜牧業發生初期的一個人物。所有有關神農的傳說,都是中國農業從發生到確立的整個歷史時代的反映。
除了有關神農的神話傳說和史料記載以外,我們已有越來越多的考古學證據表明:中國是世界上從事農業生產最早的國家之一,是世界農業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農作物的起源中心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我們的先民就在長江流域種植水稻,在黃河流域種植耐乾旱的粟。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在中國已有薴麻、大麻、蠶豆、花生、芝麻、葫蘆、菱角和豆類等農作物種植。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遺址更是星羅棋布,不勝枚舉,分布在從嶺南到漠北、從東海之濱到青藏高原的遼闊大地上,尤其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最為密集。
中國農業產生之初是以種植業為中心的,主要方式是對野生植物進行栽培。人們在長期的採集生活中,對各種野生植物的利用價值和栽培方法做過廣泛試驗,逐漸選育出了適合人類需要的栽培植物。中國農業早期的耕作方法是刀耕,後來進入以「鋤耕」或「耜耕」為主的「熟荒耕作制」。為確立農業經濟,需要相應的農業工具。原始農業的工具有石錛、石鏟、石耜和骨耜等翻土工具,石鋤、蚌鋤和有兩翼的石耘田器等中耕除草工具,還有骨鐮、石鐮、蚌鐮、穿孔半月形石刀等收割工具,以及石磨棒之類的穀物脫殼工具。
中國早期農業生產的出現,使人們找到了穩定可靠的衣食之源。人類幾千年以農業為傳統經濟的時代序幕就此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