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研究稱使用GPS有損大腦部分區域功能

2020-11-28 網易新聞

(原標題:英媒:研究稱使用GPS有損大腦部分區域功能)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新媒體專電;西媒稱,英國《自然》周刊2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使用GPS導航系統識別目的地會導致大腦部分區域的功能停止。如果不使用GPS,這些區域就會啟動以模擬達到目的地的不同路徑。

據埃菲社3月21日報導,在此項研究中,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對24名志願者模擬在倫敦索霍區散步時的腦部情況展開了分析和研究。

研究人員主要分析了與記憶和空間定位有關的海馬體,以及負責規劃決策的前額葉皮質的活動。他們發現,當志願者沒有使用GPS導航系統時,海馬體和前額葉皮質的活動在其進入陌生街道時達到峰值。可選路徑越多,大腦活動就越發活躍。反之,當志願者按照GPS的指示行進時,大腦活動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研究還顯示,如果進入街道縱橫交錯的區域,海馬體的活動更加活躍;如果進入死胡同,那麼其活動幾乎沒有變化。

此項研究的作者之一、心理學家雨果·施皮爾斯表示,研究結果表明,如果讓科技為我們指路,大腦中的這些部分就不會直接作出反應。他表示,大腦可能喪失分析周圍街道環境的興趣。

報導稱,此外,研究小組還對其他大城市的街道路網展開分析,以便找到哪些地方最不容易迷失方向。

此前倫敦大學學院曾有研究顯示,在熟悉城市大街小巷的同時,英國倫敦計程車司機大腦的海馬體逐漸變大。相反,那些使用GPS導航系統的計程車司機在這方面沒有任何改善,而且依然不熟悉城市道路的分布情況。

本文來源:新華社新媒體專線 責任編輯:侯帥_NN5533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汶川地震使部分倖存者大腦區域功能失常
    領導這項研究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龔啟勇對記者說:「從地震發生第13天起,我們就開始對倖存者進行腦核磁共振掃描,結果發現大腦內負責情緒、記憶功能的系統在短期內就出現了功能改變。」   研究人員利用新型功能性核磁共振技術,在震後13天到25天內對44名身體健康的地震受災群眾進行了大腦掃描,結果發現額葉邊緣系統及紋狀體區域的活動增強,同時這些區域中不同腦結構間的連接性卻減弱。
  • 部分汶川地震倖存者大腦區域功能失常
    中國、英國和美國的科研人員8月31日發表一份研究報告說,一些汶川地震倖存者在震後10多天裡便出現大腦區域功能失常現象。研究人員認為,這提醒人們在大災難後應對災民迅速開展心理幹預和相關治療。  研究人員利用新型功能性核磁共振技術,在震後13天到25天內對44名身體健康的地震受災群眾進行了大腦掃描,結果發現額葉邊緣系統及紋狀體區域的活動增強,同時這些區域中不同腦結構間的連接性卻減弱。額葉邊緣系統及紋狀體區域是大腦中控制情緒、記憶等功能的區域,包括額葉、海馬、杏仁核等多個腦結構。  龔啟勇說:「這就好比一個電腦網路,不同腦結構是單個電腦,而它們間的連接是網線。
  • 科學家發現控制胃功能的大腦區域!壓力調節可能是治療胃腸疾病...
    科學家發現控制胃功能的大腦區域!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確定了控制胃功能的大腦區域
  • 還有誰分得清東南西北 依賴GPS危害大
    [ZOL汽車用品]有的人天生方向感差,這與大腦負責辨識方向的區域的個體差異有關。不過,與其他許多能力「用進廢退」一樣,個體基礎不可改變,但是可以隨著後天的訓練和努力不斷提高。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經常使用電子設備中的GPS導航功能會降低我們方向感呢?
  • 防城港gps車輛管理終端GPS使用方法
    防城港gps車輛管理終端GPS使用方法配合高效節能技術,實現超長待機。鄭州德寶專業生產:跟蹤_gps車輛管理系統_gps車輛監控系統_gps車輛管理_gps汽車防盜器_gps車載定位_汽車_車載gps_gps防盜器_gps_gps定位_GPS,歡迎選購,n狡猾的毒販利用黑色包裹並用磁鐵將其吸附在大貨車底部,而且在大貨車上安裝了跟蹤,一旦位置發生變化。
  • 麻省理工學院:閱讀是大腦的關鍵區域「循環使用」的結果
    由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主任、詹姆斯迪卡洛(James「 Jim」 DiCarlo)帶領的一組神經科學家團隊,對閱讀過程中大腦的理解文字機理進行了深入具體的研究。他們的研究表明,我們通過「循環使用」了大腦的關鍵區域,以幫助我們理解書面文字。該最新研究結果論文發表在這一期的《自然通訊》上。
  • 喝茶能改善大腦區域功能,使人更聰明?
    ,喝茶除了有提神、降三高、改善心情和抗癌等諸多作用外,還可以促使大腦區域以更有效的方式相互聯繫,從而改善大腦的認知功能,使人更加聰明。這既是一種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同時茶的確有提神、降三高、改善心情和抗癌的功能。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讓神奇的東方樹葉更神奇了。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喝茶的人比不喝茶的人有更好的大腦組織區域。由於大腦組織與認知功能有關,因而也使得喝茶者更聰明。這一研究發表在《衰老》雜誌(Aging)上。
  • 研究稱農藥可能導致大黃蜂幼蟲的大腦異常發育
    根據近期發表的一篇新論文, 農藥汙染可能是引發大黃蜂幼蟲大腦異常發育的原因。 研究人員使用微CT技術掃描了92隻工蜂的大腦,發現與學習有關的昆蟲大腦區域未正確生長,這可能破壞了蜜蜂成年後為該蜂群服務的能力。
  • 科學家研究出新的大腦圖譜 堪稱人腦 GPS 圖
    研究人員用彌散張量成像技術發現了這些界標,彌散張量成像是一種先進的神經成像技術,讓科學家可以看見腦部神經纖維連接點。與其他許多神經成像研究活動不同的是,他們所繪的圖譜不是只關注腦部的某一個區域,而是關注整個大腦皮層。劉天明說:「此前,研究人員最多會對腦部的三四個小的網狀系統進行研究,我們則想研究整個腦部的連接狀況。」
  • 最精確人類大腦地圖繪出 97個區域首次查明
    這些區域在結構、功能和相鄰部分的連接屬性上都有明顯的不同,它們其中的97個之前都沒有被描述過,屬於首次公布。這個迄今為止最全面最精確的人類大腦地圖於7月20日在線發表在權威科學雜誌《自然》上。  這項研究由位於美國聖路易斯市的華盛頓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完成,是歐巴馬政府推進的人腦功能探索計劃的其中一項。這一成果將成為大腦研究的基礎,有望為人類衰老及腦部疾病研究做出貢獻。
  • 大腦中的神秘區域!科學家稱:對人的大腦進行電擊可恢復記憶
    你正在參加考試,卻記不起你所知道的答案就在你大腦的某個地方。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快速地對你前額葉皮層的某個區域進行掃描,可能會幫助你找到丟失的記憶。好吧,也許在這個階段,在實踐中使用這個比科學更像科幻小說,但是新的研究已經幫助神經科學家確定了我們大腦中檢索記憶的一個區域。
  • 科學家確認大腦中安慰劑效應的有效區域
    為這項研究開發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具有引領個性化疼痛治療時代的潛力,其使得有針對性的止痛藥成為可能,這種止痛藥基於個人大腦對藥物的響應方式。在試驗開始前,研究人員排除了安慰劑效應高的個體,所以這項發現還可以為止痛藥物引向更加精確的臨床試驗。
  • 美媒:研究表明瑜伽有助加強大腦功能
    美媒稱,一項新的大腦掃描研究也許能給你動力,讓你把瑜伽放在新年待辦事項清單的首位。據合眾社2019年12月31日報導,對11項已發表研究的回顧發現,瑜伽的運動、冥想和呼吸練習與大腦關鍵區域的擴大存在關聯。這些區域參與清晰思考、決策、記憶和調節情緒。
  • 研究顯示:兒童同時使用左右半腦進行語言學習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據喬治敦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科學家9月7日公布的研究顯示,嬰兒和兒童能夠使用大腦的兩個半球來學習語言,特別是在處理口語常用語時,而成年人的語言學習主要集中在左腦。據埃菲社華盛頓9月7日報導,這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的研究顯示,幾乎所有成年人都只能使用左腦處理語句。該研究所依據的是對左腦中風患者進行的大腦掃描,以及對其語言障礙的臨床研究結果。為此研究人員深入分析了功能磁共振成像。
  • 研究發現兒童肥胖與大腦關鍵區域的結構差異有關
    根據劍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與正常體重兒童的大腦相比,兒童肥胖與認知控制相關區域的大腦結構差異有關。但是,領導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強調,由於他們的大腦結構不同,因此無法說出肥胖是否會導致這些腦部變化或兒童是否肥胖。全世界約有1.24億兒童肥胖。
  • 美國科學家繪出最精確人類大腦地圖97個大腦皮層區域首次查明
    大腦的運行原理就像生命起源一樣,是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就如同地球儀上描制的不同國家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在哪裡以及國家之間的不同,現在科學家對於大腦皮層已經描繪出了這樣的地圖,每個半球的山峰和低谷一樣的褶皺被分成180個獨立的部分。這些區域在結構、功能和相鄰部分的連接屬性上都有明顯的不同,它們其中的97個之前都沒有被描述過,屬於首次公布。
  • 前沿新知:蘋果用戶可以使用谷歌地圖了
    等功能。之前,提及的「在Carplay上使用的導航應用Waze」目前還尚未實現,不過蘋果逐漸對第三方APP實行開放政策,也讓人期待Carplay未來能帶來更豐富的功能,想必可玩性也會越來越高吧!http://gps.zol.com.cn/698/6986453.html http://gps.zol.com.cn/698/6986453.html
  • 汽車GPS定位器使用指南
    顧名思義,汽車GPS跟蹤器是一種專用於汽車領域的gps 定位設備,它允許車隊經理,父母和車主監控和跟蹤他們的汽車和卡車的位置,通常來說,用於汽車的gps跟蹤器不僅能夠實時提供汽車的瞬時速度和位置數據,大多數企業為了使汽車gps 跟蹤器解決更多車主的需求,他們會擴展許多實用的功能,比如歷史位置數據查詢,讓車主更好掌握車子行駛的軌跡,以用來統計一段時期內,車子的行駛情況
  • 只是恢復部分細胞功能
    很快,一些外媒就開始使用「讓大腦起死回生」(Brain was brought back to life)等標題來描述這一成果,「復活死亡豬腦」也迅速成為討論的熱點。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這項重磅研究的真正成果是什麼?今天就來探究一下。腦死亡 ≠ 腦組織死亡人類和哺乳動物的大腦相對其他動物來說可以說是非常發達,但是同時也十分脆弱和敏感。
  • 我們是如何區別人聲的 原來是大腦這一區域起作用
    德國一所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我們能夠藉助大腦顳葉將唐納·川普的聲音與自己母親的聲音區分開,而顳葉是哺乳動物大腦的四大腦葉之一。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對於大腦負責語音識別的確切區域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是他們現在認為語音識別全部發生在一個被稱為顳上回(STG)的微小大腦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