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媒:研究稱使用GPS有損大腦部分區域功能)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新媒體專電;西媒稱,英國《自然》周刊2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使用GPS導航系統識別目的地會導致大腦部分區域的功能停止。如果不使用GPS,這些區域就會啟動以模擬達到目的地的不同路徑。
據埃菲社3月21日報導,在此項研究中,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對24名志願者模擬在倫敦索霍區散步時的腦部情況展開了分析和研究。
研究人員主要分析了與記憶和空間定位有關的海馬體,以及負責規劃決策的前額葉皮質的活動。他們發現,當志願者沒有使用GPS導航系統時,海馬體和前額葉皮質的活動在其進入陌生街道時達到峰值。可選路徑越多,大腦活動就越發活躍。反之,當志願者按照GPS的指示行進時,大腦活動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研究還顯示,如果進入街道縱橫交錯的區域,海馬體的活動更加活躍;如果進入死胡同,那麼其活動幾乎沒有變化。
此項研究的作者之一、心理學家雨果·施皮爾斯表示,研究結果表明,如果讓科技為我們指路,大腦中的這些部分就不會直接作出反應。他表示,大腦可能喪失分析周圍街道環境的興趣。
報導稱,此外,研究小組還對其他大城市的街道路網展開分析,以便找到哪些地方最不容易迷失方向。
此前倫敦大學學院曾有研究顯示,在熟悉城市大街小巷的同時,英國倫敦計程車司機大腦的海馬體逐漸變大。相反,那些使用GPS導航系統的計程車司機在這方面沒有任何改善,而且依然不熟悉城市道路的分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