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改難覓科普範文 當代新作學生大呼難懂

2021-01-07 浙江在線

  今秋9月,上海60餘所中學的高三學生即將用上二期教改新課本。作為十至十二年級語文課本編委之一,徐匯區教育學院高級教師儲國偉拿著即將送審的樣稿舉棋不定。尤其是高三上冊的「文明進步與人類未來」單元,入選的幾篇科普作品並未達到他和同事的最初設想。想找幾篇替換,卻不是那麼容易。

  科普範文成稀缺資源

  「這兩年編教材, 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找不到優秀的科普文章,我們的工作多少有點兒『矮子裡頭拔長子』的味道。」說起這幾年語文課本的編寫經歷,儲國偉有些無奈。在他看來,語文教材中適當引入科技元素並非一種迫不得已的應試手段,而是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重要導向。

  按照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觀,「擴大科技作品閱讀量」、「獨立閱讀科技作品」等要求已被明確寫入市教委2002年版的《上海市中小語文課程標準》。沒想到,一條新標準卻讓教材編寫人員大傷腦筋。為尋覓科普佳作,圖書館、書店、報紙、雜誌,甚至網絡,都成了儲國偉和同事的搜索目標。但出於教材所必須遵循的準確性和權威性,這個看似寬廣的搜索範圍就變得十分有限。而近年來,一些曾經擁有影響力的科學期刊不是文字質量下降,就是成了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當代新作難敵經典名篇

  幾十年的教師生涯中,能讓儲國偉脫口而出的經典科普範文大都年代久遠:葉聖陶的《景泰藍的製作》(1955年)、賈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文革前)、錢學森的《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李四光的《人類的出現》(上世紀70年代初)……儲國偉明白,這些名家之作雖然經典,但卻很難觸及當今學生的興奮點。畢竟,兩者生活的年代相差太遠。

  出於這樣的考慮,教材編寫小組總想努力挑選一批反映當代最新科技發展的科普時文。可每每左挑右選出的範文到了學生手中卻反響平平,甚至感覺不好。比如,二期教改高一上冊課本中有一篇《生命的本質》,選自北京自然博物館的解說詞,試用過教材的學生普遍覺得索然無味;而另一篇出自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公眾的科學觀》又讓這些十五六歲的高中生大呼難懂。

  經典還是新作,深奧還是淺顯,究竟什麼樣的科普作品才適合當今孩子的口味?教材編寫小組陷入了深深困惑。

  何時才能百裡挑一? 

  困惑依然存在,探索仍在繼續。在此次即將付梓的高三上冊語文課本中,儲國偉和同事選用了鄭文光於1980年創作的科幻小說《地球的鏡像》,而他們聽到的一些意見卻說文章太老。

  儲國偉坦言,選擇《地球的鏡像》完全是為了豐富文體的需要:「畢竟,我們編的是語文課本,就文體而言,說明文、小說、散文、詩歌、評論都應有所涉及。」同樣的道理,所有入選語文課本的科普作品,必須是科學性與文學性並重。令人遺憾的是,目前身處科研一線的青年一代中,很少有人抽空撰寫科普文章,即使偶有創作,其文學功底也遠不及華羅庚、茅以升、谷超豪等老一輩科學家。

  事實上,語文教育對於科普作品的需要並不僅僅局限在課本。儲國偉告訴記者,現在無論是課外閱讀,還是日常練習,好的科普範文都算得上一種稀缺資源。有時,難得找到一篇好文章恨不得以一當十,一雞幾吃。這樣的尷尬,不得不讓人羨慕文學作品的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語文教改難覓科普範文
    語文教改難覓科普範文作為十至十二年級語文課本編委之一,徐匯區教育學院高級教師儲國偉拿著即將送審的樣稿舉棋不定。尤其是高三上冊的「文明進步與人類未來」單元,入選的幾篇科普作品並未達到他和同事的最初設想。想找幾篇替換,卻不是那麼容易。    科普範文成稀缺資源    「這兩年編教材,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找不到優秀的科普文章,我們的工作多少有點兒『矮子裡頭拔長子』的味道。」
  • 楊福家華中一等科學家:很願為科普寫作盡力
    「等空下來,我很想為科普寫作盡點力。」這是楊福家、楊雄裡、華中一等著名科學家,在讀完本報4月19日頭版報導的《語文教改難覓科普範文》後,向記者表達的強烈心願。近日,申城科普界、科學界和教育界人士也紛紛向本報獻策。   好作品不少   「好的科普文章不是沒有,而是很多!」
  • 探索小學語文裡的生物世界!來看生物學教授的科普讀物
    近日,由生物學教授、「中國好老師」趙蕾領銜科普團隊傾力打造的《小學語文裡的生物世界》出版,這部圖書將枯燥難懂的科學術語化身如詩如畫、童趣盎然的科普美文,讓孩子們在潤物細無聲中愛上閱讀,愛護生命,崇尚自然,走進生物的世界,探索語文的天地。
  • 語文老師:仿寫課文練習,別再背千篇一律的範文,用課本搞定寫作
    連標點都錯得一樣,可見所謂的範文作文書,印刷錯誤都非常明顯。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態度,這也是不少語文老師很無奈的事。發現有抄作文的現象,在小島老師的班級裡,是絕對不允許的行為。必須接受一遍遍修改和端正學習態度的再教育,寫作練習不能偷懶,想要出成績,靠抄作文是沒有用的。有寫作困難問題的學生,主要是對自己的寫作沒有信心,怕寫作文,怕被老師當作反面教材進行批評。
  • 四年級小學生喜歡看童話,語文老師卻說,提高閱讀量要看這幾類書
    統編新語文教材的教學目標中,語文閱讀能力提高了一些,要求學生們保持閱讀的習慣。其實現在語文學習強調閱讀,也是希望以閱讀這個方式去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學習習慣。家長們都很關心閱讀相關的學習,也會找我溝通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少中小學也開展了閱讀課、圖書角,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每周都會有閱讀故事、文學著作的課堂訓練。
  • 為什麼在語文課本裡,魯迅的文章越來越少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學語文除了識字認字、造句作文以外,最根本的是學習如何思考。而魯迅的思考方式獨立而深刻,寫作手法爐火純青,沒有一個字或標點是多餘的。多讀魯迅的作品,有助於孩子們學習如何將作文寫得內容豐富而形式簡潔。性格孤僻的魯迅,字裡行間蘊含著不露聲色的愛,從《閏土》到《孔乙己》,對學生而言,都是一種愛和美的教育。
  • 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習作《國寶大熊貓》範文來咯~
    一起來欣賞一篇範文吧。國寶大熊貓有很多小朋友會好奇地問:大熊貓是貓嗎?答案是:大熊貓不是貓,你可不要被它萌萌的外表給欺騙了。其實大熊貓屬於熊科,準確的來說它是貓熊,即「像貓一樣的熊」。怎麼樣?是不是和我一樣難以相信憨厚可愛的大熊貓居然不是貓而是熊。
  • 初中議論文範文:生活處處有語文<2>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廣泛地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有時,一抬頭,一彎腰,一轉身,任何一個不經意的瞬間,任何一個不特殊的舉動,都有可能使人發現語文,感受語文。 戶外旅遊中有語文。這次國慶,我們來到了大樹王國——天目山,在寧靜美麗的天目山,一塊塊刻著詩句的木牌立在草叢裡:「我本鬱鬱蔥蔥,誰知一根菸蒂讓我燒成空心的木樁」。
  • 學生聰明不聰明,哪些學科可以看出來?老師:數學和物理好的學生
    二、物理和數學,更能體現一個人的智商在重點高中多年,我接觸到的學生,都是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即便是這些學生,也可以看出學生的智商是不一樣的,根據我的觀察, 一個學生聰明不聰明,主要通過兩個學科體現出來,一個是物理,一個是數學。關於數學和物理,哪個更難,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理解,有物理很好但是數學不好的學生,也有數學不好物理很好的學生。
  • 科學怪人-莫名其妙學語文
    中高考改革後,無論是學生、家長或老師都能明顯感覺到,語文越來越重要。可不少孩子卻覺得課文乏味無趣,死記硬背學習起來沒激情,怎麼辦呢?
  • 二年級下冊寫話:語文園地六奇妙的大自然,7篇精彩範文!
    二年級下冊寫話:語文園地六奇妙的大自然,7篇精彩範文!另外,文末的連結裡還有7篇範文哦!這些有機物便是植物的的食物,植物細胞通過不斷的吸收這些有機物,數量越來越多,體積越來越大。自然,植物的個頭兒也就越長越大了。
  • 高中語文:新高一的學生應該如何學好語文
    初高中語文學習存在四個方面的明顯差異:①初中側重於「識記」,高中側重於「理解」;②初中強調知識考查立意,高中強調能力考查立意;③難度不同。中考是水平性考試,語文試題難度低,高考是選拔性測試,語文試題難度大;④學習方法不同。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與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差異,初中語文學習主要是「接受式」學習,而高中語文學習則強調「自主學習」。
  • 語文老師:中小學優秀作文素材積累,運用到寫作中,篇篇範文!
    語文老師:中小學優秀作文素材積累,運用到寫作中,篇篇範文!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語文越來越受到重視了。語文考試中分值最大的就是作文了,語文想要拿到高分,那麼作文肯定不要丟太多的分。
  • 呼秀珍和她的「道德模範工作室」
    光明日報記者 李睿宸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榮  「孩子學習壓力大,產生不良情緒,我該怎麼做?」「孩子不願意和我溝通怎麼辦?」「呼老師,孩子早戀該怎麼辦?」……在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文匯路街道「呼老師工作室」,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呼秀珍,每月第三周的周五都會準時走進工作室,幫助家長們排解困惑。  呼秀珍今年76歲,是鹹陽道北中學一名退休語文特級教師。2018年她創立「呼老師工作室」,這是鹹陽市首家「道德模範工作室」。
  • 人教版語文教材大調整:送走魯迅 迎來史鐵生
    結構  單元順序大調整  「沒有《風箏》了,學起來就簡單多了。」八年級學生王浩然翻看過新教材後說。在他看來,魯迅的《風箏》是七年級語文教材裡最難懂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需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裡去理解,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確實不太好掌握。」
  • 阜陽一中學生在2018年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中喜獲佳績
    激發阜陽一中廣大學生對科學和文學創作的興趣,為中學生提供展現科學素養、創造力、想像力與寫作能力的展現機會,實現文學與科學的融合,阜陽一中語文教研組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該比賽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與世界華人科幻協會聯合舉辦。
  • 席南華院士為成都樹德中學學生作專題科普報告
    席南華院士為成都樹德中學學生作專題科普報告 2015-03-25 成都分院 【字體:他坦言自己高考語文不及格、數學只有63分。「環顧四周,都是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哪裡才有我的位置呢?」席南華表示,後來乾脆不去多想,而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腳踏實地的做事。「慢慢的,好多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都一一實現了。」他寄語學生,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找到正確的方向,不斷努力,最終會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報告會後,學生們踴躍提問。席南華認真傾聽、耐心解答。
  • 語文教材裡的魯迅作品,減了多少?
    全國中小學今日開學,包括語文教科書在內的統編三科教材正式啟用。每次語文教材改版,都會引發「魯迅作品大撤退」的議論,這次也不例外。百年來,魯迅作品在教科書中,經歷了怎樣的浮沉?民國時期,魯迅已有數十篇文章被選入教科書1、出版商所編中學教材,喜歡選用魯迅的散文,作為白話文範文魯迅是20世紀初最重要的白話文作家之一,其作品在生前就已被選入各種教科書中,作為學生學習白話文的範本
  • 廣州科學之夜讓市民大呼過癮
    廣州科學之夜讓市民大呼過癮金羊網  作者:李鋼、吳晶平  2020-08-30 29日晚,由廣州市科技局主辦的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重點活動「科學之夜」在廣東科學中心等6個科普基地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