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自動巡檢:相較人工效率提升5倍

2020-12-05 和訊

【解說】12月1日,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與大疆行業應用及合作夥伴中科智雲,在位於雲南的昆北換流站聯合發布並展示了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科技創新成果。相較於傳統的人工巡檢,無人機全自動巡檢安全高效,效率提升約5倍。

【解說】據介紹,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建設的昆柳龍直流工程是中國《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跨省區輸電重點工程,昆北換流站是該工程的送端站點。

【同期】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昆明局昆北換流站副站長 王丹

昆北換流站全部建成投產以後單日送電量能達到1.92億千瓦時,每年能向廣西、廣東送電量達到(約)330億千瓦時,其中向粵港澳大灣區送電量能達到(約)202億千瓦時,這也就是有助力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解說】由於換流站承擔著連接發電端和輸電配電端的核心作用,保障其安全、穩定運行則顯得至關重要。

【同期】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昆明局昆北換流站副站長 王丹

如果光靠人工巡檢的話,往往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因為比如角度比較高、或者是位置比較偏,就是人工無法看到或者是觀察到的一些地方。

【解說】據此,2020年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與大疆推動落地了無人機智能巡檢科技項目建設,實現無人機全自動飛行巡檢。

【同期】大疆行業應用能源市場經理 邢曉明

無人機的話就是避免了人員巡檢的危險性。其實人工巡檢的問題就在於它效率比較慢,同時因為它不同的人去巡,它巡出來的結果是不統一的,無人機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解說】據介紹,目前大疆無人機已覆蓋中國超過40萬公裡的輸電線路,線路覆蓋率超過30%。邢曉明表示,此次大疆聯合昆北換流站,針對超高壓換流站打造了完整的全流程巡檢方案,在克服複雜電磁環境影響的同時,實現了無人機自動飛行巡檢與數據實時管理、分析,是中國電網無人機應用的又一個裡程碑。

記者 刀志楠 昆明報導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中國實現800千伏電網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
    中新網昆明12月1日電 (記者 刀志楠)1日,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與DJI大疆行業應用及合作夥伴中科智雲,在位於雲南的昆北換流站聯合發布並展示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科技創新成果。相較於傳統的人工巡檢,無人機全自動巡檢安全高效,效率提升約5倍。
  • 昆北換流站實現無人機自動飛行巡檢 效率比人工提升5倍
    原標題:昆北換流站實現無人機自動飛行巡檢,效率比人工提升5倍   「大家平時在廣東
  • 頂8隻皮卡丘的特高壓換流站如何體檢?黑科技助大疆無人機一鍵搞定!
    【環球網無人機頻道 記者 趙汗青】2020年12月1日, 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與 DJI 大疆行業應用及合作夥伴中科智雲,在昆北換流站聯合發布並現場展示了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科技創新成果。通過大疆禪思L1 雷射雷達三維建模,使大疆經緯M300 RTK無人機在強電磁幹擾環境下完成了一鍵式的全自動巡檢。
  • 克服強電磁幹擾 無人機替代人工為超級電力工程做「體檢」
    在跨越特高壓技術「無人區」的同時,南方電網聯合大疆行業應用,通過近三年的技術探索,在昆北換流站填補了另一項空白:利用無人機自動巡檢給站內設備做「日常體檢」,創下全球最大複雜電磁環境下無人機自動巡檢世界紀錄。昆北換流站,南方電網圖無人機首次進入變電領域:強電磁環境下給設備「體檢」走進昆北換流站,站內工作人員並不多,耳邊只有母線高抗器帶電發出的「滋滋」聲。
  • 我國首次一鍵控制5架無人機實施電力巡檢
    一鍵啟動多架無人機,無需人工手動操控,自主智能開展線路巡視,這是中國電力系統內首次利用一鍵控制5架無人機新技術開展輸電線路巡檢。近年來,隨著電網的快速發展,電網設備量極速增長,運維工作量大幅增加、人工巡檢作業效率低、人員嚴重短缺等問題日益突出,且青海高原地形複雜多樣、氣候環境惡劣,傳統的人工巡檢方式存在作業效率低、安全風險高
  • 世界首次1000千伏變電站無人機多機協同自主巡檢在福建實施
    對此,技術攻關團隊創新研發了變電無人機自主巡檢系統,相當於給無人機裝上「智慧大腦」,只需通過系統提前設置好巡檢拍照點,就可以「一鍵式」進行多機協同巡檢的航線規劃、航點定位、數據採集等全過程自主作業,實現無人機巡檢效率的成倍提升,解決無人機電池續航不足、信號傳輸不穩等難題。在特高壓變電站內開展無人機自主巡檢,容易受到幹擾,尚屬技術攻關的「無人區」。
  • 「無人機+」巡檢助力「風光」產業
    在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內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新能源公司」)四子王旗維檢中心站院內的無人機自動機場上,一架攜帶視覺識別、雷射雷達等設備的無人機正緩緩升起,一會兒就飛抵指定的風機,開始自動識別風機正面並自動規劃每支葉片的巡檢路線,近距離多角度拍攝風機各個部位,同時錄製圖像視頻資料。
  • 高原特高壓上的「電網鐵軍」:為電網建設加速度
    中新網西寧10月9日電 題:高原特高壓上的「電網鐵軍」:為電網建設加速度作者 李江寧 郝瑾陽 孫禹晨夜色籠罩著青豫特高壓海南±800千伏換流站項目部內,電氣C包項目經理吳建平伏案而坐,翻閱著手中厚厚的資料,再次核對檢查明日抗爆板的安裝準備工作。
  • 寧波奉化供電人機協同巡檢保障山區電網安全度冬
    寧波奉化供電人機協同巡檢保障山區電網安全度冬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24
  • 翼眸科技利用無人機巡檢為大港油田插上智慧的「翅膀」
    近日,大港油田首次利用無人機進行智慧化的巡檢,並超快完成任務,相較於傳統的人工巡檢整體效率提高了4倍左右,不禁獲得了更多工作人員的好評和讚嘆,有了無人機的幫助,油田巡檢也更實現了科技常態化檢查。據介紹,此次飛行油田巡檢的是翼眸科技的多旋翼無人機,具備體積更小,重量也輕
  • 深度解讀:無人機自動機場是什麼
    無人機自動機場,也稱無人機機場/機庫/機巢,具備無人機存儲以及放飛回收、充能功能,可將無人機直接部署到作業現場,解決人工攜帶無人機通勤的問題,現場部署的最大優勢是增強無人機應急作業能力,作業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不工作時,無人機待機在自動機場內;工作時,機場艙門打開,升降平臺上升至頂部,無人機自動飛出進行作業。
  • 南方電網首個工業級AR技術應用來啦,SenseTime Inside!
    近日,商湯科技與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為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打造基於人工智慧和增強現實技術的換流站智能運檢系統「AR巡檢」(以下簡稱:AR巡檢),在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牛從直流工程換流站獲得應用。此次合作,選取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牛從直流作為試點站,通過大量現場數據錄入建模,完成換流站三維信息動態採集。
  • 優刻得助力獅尾智能,確保1.3萬座玻璃幕牆建築雲上自動巡檢
    去年,獅尾智能開始逐漸轉向優刻得UCloud雲平臺,直接帶來的是研發效率的提升,並讓其團隊有精力專注於無人機的業務創新,更好的貼合工業場景下的自動巡檢需求。1.3萬座玻璃幕牆建築自動巡檢的背後目前,上海有近1.3萬座玻璃幕牆建築,是世界上玻璃幕牆建築數量最大的大都市之一。
  • 國家電網這名「駐外員工」表現太好了!加雞腿
    今天,國家電網一名「駐外員工」C位出道,將獲得一項重要的國家級榮譽。作為特高壓天團裡率先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實力擔當,它平時挺低調,今天還是走到舞臺中間給大家展示一下吧!絕對的實力擔當巴西美麗山特高壓二期項目是巴西第二大水電站——美麗山水電站的送出工程,也是巴西電網南北互聯互通的主要通道,被譽為巴西「電力高速公路」。那麼,這條「高速公路」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呢?美麗山二期工程範圍跨度大,線路全長2539公裡,跨越巴西5個州、78個城市,包括兩端換流站(欣古、裡約換流站)、一回直流線路及配套工程。
  • 特高壓知識問答
    答:由於特高壓輸電線路電壓等級高,其無功功率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線路電容產生的無功功率很大,對於100公裡的特高壓線路,在額定電壓為1000千伏以及最高運行電壓為1100千伏的條件下,發出的無功功率可以達到40萬千乏~50萬千乏,約為500千伏線路的5倍。同時,在特高壓電網不同的發展時期,特高壓輸電線路傳輸的功率有較大分別,因此無功功率的變化也很不一樣。
  • 特高壓交流輸電:長距離、大容量、低損耗、互聯互通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203/637264.shtml 12月1日,記者從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獲悉,該公司與大疆行業應用及合作夥伴中科智雲合作,在雲南昆北換流站實現無人機全自動巡檢
  • 青海首個電力巡檢 無人機培訓基地落成啟用
    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創辦的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的正式啟用。這批學員將在這裡接受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能提升培訓。青海首個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落成啟用。10月19日,青海首個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落成啟用,並迎來首批13名學員。未來12天,這批學員將在這裡接受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能提升培訓,強化現場飛行操控水平。
  • 當「5機」遇上特高壓:電網大動脈背後的「懂行」密碼
    在整個「青豫直流」工程中,位於河南省上蔡縣蔡溝鄉的駐馬店特高壓情況尤為複雜。換流站施工現場,工地面積大,人員多、工種雜,物資多,這使得青豫特高壓豫南站的管理複雜性高且安全責任重大。此外受疫情影響,項目建設工期縮緊,如何保質保量地及時順利交付,是華為及合作夥伴海南博禹共同面臨的難題。
  • 國網徐州供電公司實現線路巡檢機器人「全自動駕駛」
    在完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飛行巡檢機器人僅耗時14分鐘就完成了4691線27、28號杆的巡檢工作,而在以往,這項操作需要50分鐘以上。由於各種因素,近年來輸電桿塔的精細化巡檢成為一大難題。此前輸電線路無人機巡檢航跡依靠人工採集,儘管技術簡單、入門快、易實施,但工作量大、速度慢、成本高,尤其是應用場景不靈活,無法完全適應巡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