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強電磁幹擾 無人機替代人工為超級電力工程做「體檢」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克服強電磁幹擾 無人機替代人工為超級電力工程做「體檢」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12月27日10時許,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以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正式啟動投產送電。作為世界第七大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的主要送出「大動脈」,昆柳龍直流工程從雲南出發,跨越1452公裡的高山河湖,將充沛的水電送往廣東和廣西的用電負荷中心。

該工程總投資242.49億元,線路起於昆北換流站,落點在廣西柳北換流站和廣東龍門換流站,途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區,預計每年送電330億度,相當於海南省一年的全社會用電量。昆柳龍直流工程跨越多項世界技術「無人區」,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多端混合直流工程。

昆柳龍直流工程正式啟動投產送電

距離烏東德水電站100多公裡、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的昆北換流站,是昆柳龍直流工程的起點。這一巨型特高壓換流站被群山環抱,自7月底昆柳龍直流工程階段性投產後,昆北換流站就承擔起將雲南的清潔水電送往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使命。

圍繞著該站的建設投產,如何在大面積、特高壓、複雜高密度結構下開展高效、安全的巡檢保障工作,成為極大的挑戰。在跨越特高壓技術「無人區」的同時,南方電網聯合大疆行業應用,通過近三年的技術探索,在昆北換流站填補了另一項空白:利用無人機自動巡檢給站內設備做「日常體檢」,創下全球最大複雜電磁環境下無人機自動巡檢世界紀錄。

昆北換流站,南方電網圖

無人機首次進入變電領域:強電磁環境下給設備「體檢」

走進昆北換流站,站內工作人員並不多,耳邊只有母線高抗器帶電發出的「滋滋」聲。換流站並不生產電,烏東德等水力發電站的交流電在此轉為直流電,通過特高壓「高速公路」送抵兩廣地區後,再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最後經過輸配電線路送到各家各戶。

昆北換流站與普通變電站最大的不同,是設備特別高大、價值也特別高。巡檢是電網人員的日常工作之一,傳統巡檢中,需要人力爬上高塔,檢查設備的老化、發熱等問題。但面對巨大的換流設備,昆北換流站存在許多巡檢盲區,另外設備帶電,巡檢人員也面臨安全隱患。「站裡此前採用機器人巡檢和人工巡檢相結合,但還是存在一些很難發現的隱蔽點,需要採用其他技術手段。」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昆明局昆北換流站值長袁虎強對澎湃新聞說道。

他們由此聯想到了無人機技術:這項新技術其實已廣泛應用於輸電網的巡線中,安全巡檢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無人機還沒有在換流站使用過,複雜電磁環境下能行得通嗎?如何讓無人機代替人力開啟自動巡檢?

南方電網的「老朋友」、無人機巨頭大疆收到了上述需求。自2015年起,大疆便與南方電網開始合作研發「機巡+人巡」協同輸電線路巡檢模式。「目前大疆無人機已覆蓋我國超過40萬公裡的輸電線路,線路覆蓋率超過30%。」DJI 大疆行業應用能源市場經理邢曉明介紹稱,大疆無人機已經實現對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的自動飛行巡檢,「但還留下最後一個待攻克的難關:如何高密度強電磁環境幹擾的情況下來實現無人機自動巡檢。 」

之所以說換流站是塊「難啃的骨頭」,首先是由於電磁幹擾強,對無人機的穩定性和精確性要求極高;除了超高壓環境外,換流站巡檢還面臨整體結構密集、線路複雜等挑戰,要求無人機能靈活「穿梭自如」;最為關鍵的是,昆北換流站作為跨省電力「大動脈」的「咽喉」,不容任何閃失。

昆北換流站的設備特點是不僅高大而且昂貴。澎湃新聞記者楊漾圖

想要無人機在複雜環境下實現自動巡檢,首先,需要給無人機繪製一張三維地圖。無人機要在空中拍攝各個角度的照片,通過運算得到實景三維模型,這相當於為換流站復刻了一個數據化沙盤。第二步,是在數據模型上設定飛行軌跡,告訴無人機要飛多高,選擇怎麼樣的飛行路徑,照相機要以什麼角度對設備進行拍照,最終實現自動巡檢。

無人機自動巡檢中,大疆 供圖

5小時與5分鐘

但在第一步上,上述思路就遭遇「卡殼」:無人機飛不進去。以往成熟的方案,在這裡行不通。

利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建模,無人機必須要在距離換流站設備20-30米範圍內拍照,無人機必然會在換流站的正上空飛行。而這,正是站長們值長們最擔憂的:萬一出現故障砸壞設備,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如何完全避開換流站的上空區域,同時又能完成精準建模,成為換流站和技術團隊亟待解決的難題。

在此過程中,大疆的工程師們想到,雷射雷達的測量距離更遠、精度更高,搭載在無人機上,利用靈活的雲臺俯仰角,調整雷射雷達方向,可以進行遠距離傾斜掃描。利用搭載雷射雷達的無人機可以避免在設備的正上方飛行,轉而在安全「禁區」之外的區域完成建模,對昆北換流站這樣的特殊環境來說,或許是更合適的選擇。

在「數位化沙盤」基礎上確定無人機航點,大疆 供圖

「在強電磁幹擾環境下,使用大疆經緯M300RTK搭載L1雷射雷達1個架次8分鐘留空,即可完成長306米寬125米的區域數據採集工作。飛行結束後,通過大疆智圖軟體後處理,5分鐘即可獲取精細化三維模型。」邢曉明介紹道,上述步驟完成後,在大疆智圖軟體中打開釐米級精度的三維點雲模型,根據巡檢目標點,可設置無人機飛行距離、負載變焦倍數等參數,生成準確航線。與此同時,還可實現在軟體中優化航線,保障避開敏感設備,幫助運維人員採取安全通道飛行。最終,在巡檢環節,一線作業人員可一鍵自動飛行巡檢,過程中無須再操控。與人工作業相比,在效率及質量兩方面至少提升5倍以上。

無人機巡檢中的可見光畫面和紅外測溫畫面

經過反覆測試、調整之後,昆北換流站與大疆行業應用及中科智雲聯合探索的無人機自動化巡檢方案, 首次在超高壓環境實現了「雷射建模——航線規劃——自主飛行——飛行監控——數據整理」的全流程連通。

站內對於上述方案安全性的顧慮,也逐漸打消。

無人機自動巡檢將人力從耗時且重複的日常巡檢中解放出來。澎湃新聞從換流站及大疆方面了解到,由於昆北換流站設備特別多,在傳統人力巡檢模式下,兩名工作人員要花4天時間才能將全站所有設備巡查一遍。以換流站內的直流場區域為例,兩名工作人員要對其進行一次日常巡檢,耗時大約在5小時左右。而利用無人機自動巡檢,耗時僅需5分鐘左右。

澎湃新聞在現場自動飛行演示中看到,目前,昆北換流站的無人機自動巡檢尚需有人將無人機拿到巡檢現場,再讓無人機按既定航線巡檢。未來,工作人員在辦公室內即可遠程啟動無人機自動巡檢。

傳統電力行業正朝著更智能、更數據化的方向發展。邢曉明表示,未來,大疆將繼續協助南方電網公司基本實現「機巡為主+人巡為輔」的協同巡檢目標。

相關焦點

  • 頂8隻皮卡丘的特高壓換流站如何體檢?黑科技助大疆無人機一鍵搞定!
    【環球網無人機頻道 記者 趙汗青】2020年12月1日, 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與 DJI 大疆行業應用及合作夥伴中科智雲,在昆北換流站聯合發布並現場展示了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科技創新成果。通過大疆禪思L1 雷射雷達三維建模,使大疆經緯M300 RTK無人機在強電磁幹擾環境下完成了一鍵式的全自動巡檢。
  • 昆北換流站實現無人機自動飛行巡檢 效率比人工提升5倍
    據了解,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建設的昆柳龍直流工程,作為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跨省區輸電重點工程,同時也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壓多端直流輸電工程袁虎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往昆北換流站人工巡檢邊流站的直流場地,每日人工巡檢至少需要5個小時,但無人機自動飛行巡檢只需要15分鐘。
  • 工業無人機出海伺服 聯絡互動旗下公司為澳港口做「體檢」
    工業無人機出海伺服 聯絡互動旗下公司為澳港口做「體檢」 近日,應澳大利亞墨爾本港邀請,A股上市公司聯絡互動旗下翼動科技的墨爾本技術中心利用無人機產品和軟體技術為港口基礎設施進行了深度
  • 電網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自動巡檢:相較人工效率提升5倍
    【解說】12月1日,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與大疆行業應用及合作夥伴中科智雲,在位於雲南的昆北換流站聯合發布並展示了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科技創新成果。相較於傳統的人工巡檢,無人機全自動巡檢安全高效,效率提升約5倍。
  • 電磁兼容測量及電磁幹擾三要素
    為了分析研究電磁幹擾的性質、 影響等,必須確定電磁幹擾的空間、時間、頻率、能量、信號形式等特性。因此通常採用以下參數描述電磁幹擾:頻率、電平、波形、出現率、極化、方向等。這些特性與電磁幹擾三要素密切相關。電磁幹擾可以存在,三個要素缺一不可,因此只要消除其中任何一個要素,就解決了電磁幹擾問題,如圖 1-2 所示。
  • 中國實現800千伏電網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
    中新網昆明12月1日電 (記者 刀志楠)1日,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與DJI大疆行業應用及合作夥伴中科智雲,在位於雲南的昆北換流站聯合發布並展示特高壓換流站無人機全自動巡檢科技創新成果。相較於傳統的人工巡檢,無人機全自動巡檢安全高效,效率提升約5倍。
  • 俄新研的電磁脈衝炮有多強?俄國人:射程10公裡,堪稱無人機剋星
    對遊戲和科幻作品比較了解的年輕人多少都聽說過EMP武器這個概念,即電磁脈衝武器。比如《極品飛車》系列作品中警車可以發射EMP破壞賽車手的賽車。圖為俄羅斯「前哨」無人機俄羅斯國防工業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研發中心的電磁脈衝炮已經初具雛形,該電磁脈衝炮究竟有多強?
  • 詳解電磁幹擾的原理
    因此如何有效的抑制電磁幹擾成為模擬工程師必須具備和考慮的因素,在這裡為大家詳述了什麼是電磁幹擾,如何有效的抑制電磁幹擾。   電子線路與電磁幹擾的分析   現代的電子產品,功能越來越強大,電子線路也越來越複雜,電磁幹擾(EMI)和電磁兼容性問題變成了主要問題,電路設計對設計師的技術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
  • 工業無人機進入「常態運用」時代,選購無人機指南在這裡
    目前工業級無人機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輔助手段來替代傳統的人工作業以服務於各行各業的日常工作中,以其獨特的優勢在個人及商用市場的需求不斷提升,以後也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產生更高效的收益。那麼我們如何選購工業才不會後悔呢?
  • 山西反制電磁手槍精確反制無人機
    無人機在全球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尤其是民用型四軸無人機幾乎人人都可買到,使得無人機威脅突然成了反恐需要面對的問題。特信電子推出的無人機反制槍電磁手槍,在原先電磁步槍基礎上成功實現了小型化。無人機反制槍電磁手槍的原理十分簡單:通過發射電磁脈衝,破壞無人機與遙控平臺的無線聯繫
  •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測繪工程測量中的運用
    在專業技術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測繪工程測量技術已經由傳統的測繪模式發展成信息化測繪,測繪技術具有更強的適應性,且測繪精度大幅度提高。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測繪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可以對待測量區域進行全方位勘測,滿足工程建設的各種信息數據需求。
  • 世界首次1000千伏變電站無人機多機協同自主巡檢在福建實施
    國網福建電科院無人機技術攻關團隊骨幹陳伯建打了一個比方。1000千伏特高壓榕城變電站是福建省首座也是唯一一座特高壓變電站,是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的起點站,通過該站與華東聯網,將福建的清潔能源輸送到長三角經濟中心。
  • 電磁幹擾在電磁波頻譜中的劃分介紹
    如果按最常見的幹擾的頻譜來劃分,則可粗略分為以下幾個頻段: 1. 工頻幹擾:頻率50~60Hz左右,主要是輸、配電系統以及電力牽引系統所產生的電磁場輻射; 2. 甚低頻幹擾:30KHz以下的幹擾輻射、雷電、核爆炸以及地震所產生的電磁脈衝,其能量主要分布在這一頻段; 3. 長波信號幹擾:頻率範圍10KHz~300KHz。
  • 中國無人機集群重大突破,通信控制技術革新,無懼幹擾極難破解
    上述特性使得太赫茲波在通信中具有以下的優勢:1)太赫茲波的頻率高,相應的通信能力強;2)太赫茲波的波束窄,具備更好的指向性、方向性及抗幹擾特性;3)太赫茲波的波長短,其通信系統的相關設備結構更簡單,更易生產;4)太赫茲波穿透能力強,在沙塵遍布的戰場環境與霧霾雨雪的惡劣天氣下均能正常工作
  • 電磁幹擾主要來源哪些方面
    傳導幹擾是指通過導電介質把一個電網絡上的信號耦合(幹擾)到另一個電網絡。輻射幹擾是指幹擾源通過空間把其信號耦合(幹擾)到另一個電網絡。在高速PCB及系統設計中,高頻信號線、集成電路的引腳、各類接插件等都可能成為具有天線特性的輻射幹擾源,能發射電磁波並影響其他系統或本系統內其他子系統的正常工作。   所謂「幹擾」,電磁兼容指設備受到幹擾後性能降低以及對設備產生幹擾的幹擾源這二層意思。
  • 無人機替代蜜蜂授粉 應對蜂群崩壞症候群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大大小小的無人機已經在諸多領域得以應用,甚至還能夠代替蜜蜂進行授粉的工作,眾所周知,勤勞的蜜蜂授粉得以使不少農作物和植物開花結果,但隨著氣候的變化,全球蜂群的數量在不斷下降,也就是業界所說的蜂群崩壞症候群,小型無人機代替蜜蜂進行這一工作的話,或許能夠解決蜜蜂減少帶來的問題。
  • 「知識課堂」排除電磁流量計幹擾的方法
    電磁流量計測量原理為基於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流量計的測量管是一內襯絕緣材料的非導磁合金短管。兩隻電極沿管徑方向穿通管壁固定在測量管上。線圈勵磁時,將在與測量管軸線垂直的方向上產生一磁通量密度為B的工作磁場。1:靜電和電磁波幹擾。靜電和電磁波會通過電磁流量計傳感器和轉換器間的信號線引入,通常若良好屏蔽(如信號線用屏蔽電纜,電纜置於保護鐵管內)是可以防治的。
  • 大腦中的腦電波易受手機電磁波幹擾
    膠質瘤診療中心病房的呂護士長告訴記者,這就是為了告訴大家,手機輻射不僅會干擾儀器的診斷,還會使近距離接觸的病人受到危害。由於手機與大腦近距離的接觸,其輻射的強度和頻率足以刺激腦部不良細胞異常和過快地分化。  北京天壇醫院膠質瘤診療中心主任江濤認為,腫瘤患病與個人體質、環境、農藥和化學汙染等多個因素有關,但是大腦的活動是以腦電波為主,大腦細胞是通過腦電波來傳遞信號的。
  • 出色模擬工程師必備系列(一):電磁幹擾(EMI)
    TCsednc事實上,電磁幹擾已使民航系統失效、通信不暢、計算機運行錯誤、自控設備誤動作等,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抑制電磁幹擾成為模擬工程師必須具備和考慮的因素,在這裡為大家詳述了什麼是電磁幹擾,如何有效的抑制電磁幹擾。
  • 5G通信技術來襲,電磁幹擾問題如何解決?
    由於大多數晶片在批量流片前都會進行相關測試,其內部問題已經徹底解決,所以晶片系統中絕大部分電磁兼容問題的研究都集中在晶片的外部耦合。電磁噪聲進出集成電路的主要途徑有電場耦合、磁場耦合、傳導耦合和輻射場耦合等。因此,面對 5G 通信晶片系統中電磁幹擾的問題,需要清楚地了解電磁幹擾噪聲耦合進或耦合出晶片的具體途徑,從電磁幹擾源頭、耦合路徑、保護易感設備 3 個方面尋找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