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
心中無敵是最後勝利的保障
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競爭對手到處都有。許多人對競爭者四處設防,更有甚者,還會在背後冷不防地「插上一刀,踩上一腳」。這種極端做法,只會使彼此的隔閡越來越大,製造緊張氣氛,對工作沒有任何好處。其實,在一個整體裡,每個人的工作都很重要。當你超越對手時,沒必要高傲;當對手在你之上時,也不必存心找碴兒。無論對手怎麼難為你,千萬別跟他較勁,輕輕地露齒微笑,先靜下心做好手中的工作。也許他忙著怨恨憤怒時,你已做出業績。露齒一笑,既有大度開明的寬容風範,又有一個豁達的好心情,不用擔心會失敗,也說不定對手這時早已在心裡向你投降了。
據說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其價格遠遠高於死魚。長久以來,漁民在託運途中,無論想什麼辦法,靠岸時絕大多數沙丁魚還是因途中窒息而死。然而卻有一條漁船,託運的大部分沙丁魚都活著。後來漁民了解到,原來那位船長在魚槽內放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由於受到鯰魚的威脅,沙丁魚總處於緊張狀態,不停遊動躲避,肺活量增大,增加了成活率。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沙丁魚在有天敵的時候,卻比在沒有天敵的時候的存活率更高,活力更強,看似不可思議,然而這就是自然界的規則:最先滅絕的往往是沒有天敵的動物,腹背受敵的動物則繁衍至今。
同事之間存在競爭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也要看到競爭過頭就沒有意義了。管理學還有一個理論,即著名的「螃蟹效應」。竹簍中放了一群螃蟹,即使不蓋蓋子螃蟹也不會往出爬。因為當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時,大家都想往出爬。但簍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並且把它拖到竹簍的最下面,由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這樣反覆下去,沒有一隻螃蟹能爬上去。螃蟹效應在企業管理中的表現就是,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老闆之間,因為個人利益而出現的明爭暗鬥。企業存在一類人,他們不喜歡看到別人的成就與傑出表現,擔心自己被超過,因而天天想盡辦法打壓他人。
「鯰魚效應」和「螃蟹效應」告訴我們:同事之間必然存在競爭,但不能因此與人為敵、打壓他人。
2002年,新東方IT培訓創始人周懷軍從新東方辭職,開辦了自己的北京新科海學校;2003年,新東方學校主管國際合作的副校長、著名的SE(英語口語測試)教學專家杜子華也從新東方辭職,出任華誠研修學院院長;隨後,原新東方總裁、北京新東方學校校長胡敏也從新東方辭職,他創辦了新航道學校並採用與新東方相似的教學模式直接與新東方競爭;2004年11月,原新東方董事、北京新東方學校執行副校長江博正式籤約並擔任巨人教育集團執行長兼北京巨人學校校長……
在這些人當中,要數胡敏最令俞敏洪傷心了。除了三駕馬車之外,俞敏洪最看重的當是胡敏。2002年7月,俞敏洪辭去總裁職務,胡敏接替了職務。俞敏洪將6%的股權贈予了胡敏。可以看出俞敏洪非常看重胡敏。
俞敏洪和胡敏的名字中都帶著「敏」字,都由衷地熱愛教育事業,都有堅強剛毅的性格,甚至同樣在鄉間生活的童年。胡敏從13歲就開始和民工一起下河挑黃土,河床裡的土先要挖出來,然後挑上近百斤的黃土走兩裡路,而每擔土的價格只有兩毛錢。中學時,胡敏是班上年齡最小的一個。一次,同學們辛苦掙來的錢被校長用來吃喝玩樂。胡敏怒不可遏,帶領同學當面質問校長,校長惱怒,叫團支書進辦公室,胡敏挺身而出陪著團支書回去,剛進屋,校長就一腳把小凳子踢向胡敏,胡敏則將凳子按住,然後狠狠砸在地上……正是由於這些相似,讓俞敏洪對胡敏一直有著很多期待。
1995年7月,胡敏第一次領到工資時,在上地小區140平方米的房子中,俞敏洪從屋裡拿出一個大黑塑膠袋,裡面裝著胡敏的工資。胡敏被震驚:「老俞,你在開玩笑嗎?拿這麼大一個塑膠袋來裝錢。」「不就是個一般的塑膠袋嗎。」俞敏洪說。「老俞,這太恐怖了,你存心讓我尷尬。」胡敏指著塑膠袋說。意思是,我掙這點錢沒有必要用這麼大袋子裝。
其實,俞敏洪用塑膠袋裝胡敏的第一次工資是有很大寓意的。「胡敏,你有種,今後肯定能用袋子裝錢,或許還裝不下呢,你肯定能有這一天。」俞敏洪是在高速胡敏:你只要多付出努力,拼搏進取,前途是無量的。
新東方老師的發展狀況有三種:第一種是一心一意在新東方教書;第二種是通過努力進入新東方的中層和高層;第三種是掙足了錢,做好教書和出國的準備。新東方是他們出國深造的捷徑和跳板,每年都有不少老師自費或公費進入美國第一流大學。2001年就有10名老師進入美國前十名的大學。
而胡敏原本屬於第二種。他1995年來到新東方,經過幾年的時間,從講師一直做到校長。在這期間,他確實為新東方做了很多貢獻。1998年,胡敏在新東方創辦了四級班、六級班、考研班。1999年胡敏開設新東方雅思培訓部,兩年後,他第一個開始了雅思的培訓。在英語培訓領域提出自己獨特的教學理念——改進學習方法、提高應試技巧、加強英語實力、升華事業人生,在新東方課堂上廣大學員認可了這一理念。新東方出版的70%的圖書,也都是由胡敏策劃完成的。
2004年4月,胡敏離開新東方自立門戶,成立新航道學校,與新東方公開進行競爭。學校於9月底開始大規模招生。招收的學員對象和新東方完全一致。這對於新東方的市場來說,可以說是很大的衝擊。胡敏公開宣稱「新東方走到哪兒,新航道開到哪兒」。而且新航道的絕大多數教師都來自新東方。
即便「新航道」與「新東方」在生源上有競爭,俞敏洪仍然很憐惜胡敏,並非像媒體所津津樂道的「互掐」,俞敏洪覺得那是正常的很有意義的競爭,像麥當勞與肯德基、伊利與蒙牛那樣。俞敏洪也十分感謝胡敏。應該說從胡敏出走起,俞敏洪就開始思考胡敏所強調的新東方的「草莽氣」,新東方應該改變以往的英雄主義了。可以說,正是胡敏的離開,促進了新東方的現代化、職業化、國際化步伐。
俞敏洪說:「其實新東方人出去,我們不會進行阻止。我對他們還會拼命鼓勵。因為新東方只是給了你一個舞臺,當你覺得不能給你足夠空間時,完全可以自己再搭一個舞臺,無論你的舞臺多小,只要你跳得舒服,就還是我的朋友。」甚至原來一些跳出去的人成立了自己的機構,俞敏洪還親自到場祝賀,他說:「只要不對新東方有壞處,所有離開的朋友,都可以再回來。」
羅曼·羅蘭說:「只有把抱怨別人和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要過分「仇視」別人,大家都為了生存利益而奮鬥,結仇是很不必要的。
【職場潛規則】
在職場,只有心中無敵,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我想跟你分享喜樂,陪你成長,也希望你能見證我的成長。
專注於職場研究,用故事述說職場人生(請關注,每日更新)